(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凌空子)
陳儀小傳:「收復」臺灣的大功臣,差點促成了「南京和平解放」
1883年5月3日,陳儀出生於浙江紹興,家裡經營錢莊。1902年(19歲),陳儀考上官費留學生,東渡日本留學。期間,他與魯迅等同鄉好友一起加入了宗旨為「光復漢族,還我山河,以身許國,功成身退」的光復會。
1907年,他從日本士官學校第五期炮兵科畢業回國,在陸軍部任課員。1911年,武昌起義時,他參加浙江獨立運動,是中華民國的開國元勳。
(陳儀(左一)與魯迅(左三)1904年攝於日本東京)
1912年(29歲),陳儀任浙江都督府陸軍部長,兼陸軍小學校長。1914年(31歲),陳儀又前往日本陸軍大學深造。在日期間,陳儀受到日本教官賞識,將自己女兒許配給了已有妻子的陳儀。
1919年(36歲),陳儀攜日本妻子回國,任總統府顧問,升為中將。1920年,兼任浙江地方實業銀行董事長。
1924年(41歲),孫傳芳佔領浙江,任命陳儀為浙軍第一師師長。1926年(43歲),國民革命軍北伐,浙江省長倒戈背叛,孫傳芳任命陳儀取而代之。
不料陳儀也倒戈背叛,出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軍軍長,給了孫傳芳致命一擊,南京國民政府得以站穩腳跟。
陳儀任軍委會委員,深受器重。1928年,陳儀赴歐洲考察軍事半年,回國後任軍政部常務次長,位高權重。
(1935年,福建省長陳儀參加為期五十天的臺博會)
1933年,福建第十九路軍兵變反蔣,蔣介石派兵鎮壓後,調任陳儀為福建省政府主席,成為福建的一把手。
1937年(54歲),抗日戰爭爆發,陳儀任第25集團軍總司令,負責福建防務。主政福建期間,陳儀與國民黨的軍統、CC派關係緊張,又施政不當,百姓怨聲載道。1941年,福州被日軍攻陷,駐軍不戰而逃,陳儀被撤職返回重慶,任行政院秘書長。
(國民政府臺灣省第一任最高行政長官陳儀)
1943年11月,在考慮戰後格局的開羅會議上,同盟國同意抗戰勝利後,將自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長達50多年的臺灣,歸還給中國。
陳儀任「臺灣調查委員會」主任,對臺灣日治時期的政治、經濟、民生、軍事等各方面作出詳細調查,並提出《臺灣接管計劃綱要》。
1945年,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陳儀任臺灣行政長官,兼臺灣警備總司令。10月25日,陳儀作為臺灣受降代表接受了臺灣日軍的降書。陳儀是從日本手裡「收復」臺灣的大功臣。
(臺灣最後一任總督安藤利吉向陳儀(右)投遞降書)
陳儀接管臺灣後,管理非常困難。經過50年日治,臺灣上上下下幾乎都不會寫中文,也不會說。政府多為大陸外省人,與島內民眾時常發生衝突。駐臺灣的國軍胡作非為,搶劫欺詐、姦污婦女、開槍傷人等事時有發生。
經濟上,為了支持隨即而來的國共內戰,只好加強盤剝,專買專賣。到1947年,臺灣經濟通貨膨脹,物價一日三漲,更是民不聊生!
這與日治時期的法紀嚴明、繁榮穩定形成強烈對比。臺灣百姓愈來愈敵視國民黨,甚至開始懷念起日治時期。
1947年2月27日,政府緝私人員強搶一名賣私菸婦女,進而誤殺一名百姓,引起了臺灣人的憤怒。從2月28日開始,臺灣人開始遊行示威,這便是臺灣著名的「二·二八事件」。
陳儀立刻宣布戒嚴,出動軍警鎮壓,對民眾開槍掃射,這得民眾的情緒更為憤慨,局勢更加惡化。運動迅速蔓延整個臺灣,全臺響應反抗政府,除了基隆和臺北,所有城市都被運動者佔領。
3月2日,陳儀趕緊向蔣介石申請,調第21軍開赴臺灣「平亂」。至3月8日,軍隊血腥屠殺了約2萬人,鎮壓了這場反抗。事後,陳儀因未能妥善處理,被撤職。
(臺灣嘉義市的二二八紀念碑)
陳儀曾恩於湯恩伯,二人關係形同父子!湯恩伯很受蔣介石重用,擔任京(南京)滬杭警備總司令。在湯恩伯的推舉下,1948年6月(65歲),陳儀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1949年1月,傅作義投降共產黨,北平和平解放。陳儀見國民黨大勢已去,與民革的李濟深聯繫,有心也想率部起義。陳儀派外甥給湯恩伯送去親筆信,想要策反湯恩伯起義。
湯恩伯接到信後,「大義滅親」,匯報給了蔣介石。陳儀萬萬沒想到,自己被最親信的人給出賣了。蔣介石毫不留情地將陳儀撤職,以「勾結共黨,陰謀叛亂」的罪名逮捕。
4月20日,策反無望,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攻佔了南京、上海。國民黨兵敗如山倒,一直退到臺灣。陳儀也被押到臺灣,「即對任何人不再發一言一語,終日如老僧入定」,囚禁於基隆。
1950年6月18日(67歲),蔣介石下令將陳儀槍決。臨終前,陳儀說:「我人死,精神不死,我流的血,是替京滬杭一千八百萬同胞流的血!」
陳儀死後,湯恩伯如喪考妣,終日痛苦,後來退出軍界,病死異國他鄉。
(臨刑前陳儀穿戴整齊,未戴刑具)
陳儀死後,骨灰葬於新北市,家屬立碑「陳公退素之墓」,故意不寫本名。但後來墓園的位置曝光,還是時常遭人噴漆破壞。
1980年6月9日,中共中央追認陳儀為「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貢獻出生命的愛國人士」!
2011年,陳儀的外孫將陳儀的骨灰用一個背包偷偷背回上海。最終在2014年的6月,安葬於杭州安賢園。
(杭州的陳儀墓)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665篇作品,營員「凌空子」的第49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