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馬裡奧的無敵,離不開一身波點、頂著太陽帽的蘑菇。紅色的可以讓他長高一倍,藍色的會瞬間縮小,綠色的增加一條命,紅黃相間的能摧毀一切阻礙他的東西。
如此神物,現實中有嗎?有,但卻是一種制幻失憶、殺人於無形的利器!它叫毒蠅蕈,算得上是「蘑界教主」了,「馴鹿醫生」喬巴、「夢遊」的愛麗絲,還有《日和》裡的松尾芭蕉,都因為中了這種毒物的「魔法」,出現險象環生的幻覺。
還有《植物大戰殭屍》裡,孢子攻擊的大小噴菇、積聚能量的陽光菇、催眠敵方的迷糊菇……你是否也會好奇這些「蘑菇軍團」的原型呢?
● 杭州是一個超大菌類博物館
杭州自宋代以來,山林保護得好,周邊得山有著原始森林的風貌,儼然是個菌類博物館。
據素有杭州 「蘑菇王」的韓省華老師介紹:「不含郊區,杭州的蘑菇種類就已經達560多種,有400多種是可以食用的,30多種有毒,還有100多種尚不明確。」
而杭州人愛吃什麼菌類,韓省華老師是最了解的。1999年,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韓省華來到杭州。那時,能上杭州人餐桌的新鮮菌類不過三四種。十五年來, 韓省華為杭州培育了20多個食用菌新品種,白靈菇、杏鮑菇、茶樹菇……杭州人的菜籃子裡缺什麼,他就補什麼。現在,在超市和菜場,人們已經能像買白菜蘿蔔一樣挑選各種菌菇了。
每年的5月到8月是杭州野生蘑菇大面積生長的季節,玉皇山、萬松嶺、西溪溼地等,都是菌類生長的密集地。接下來,小編就帶你到西湖周邊的山林裡探險,一起去採蘑菇。
● 杭州尋蘑地圖
都說雲南是中國第一野生菌之鄉,其實杭州也毫不遜色,可以稱為菇蕈富庫。樹木、草地、土壤甚至樓房周圍,只要是含有纖維素的地方,都能冒出千奇百怪的菌類。
雞樅菌 @西湖邊
西湖邊除了有野生蘑菇,連靈芝都有十多個品種。柳樹上有長得像平菇的扇形蘑菇,地上有聞著有股奶香的乳菇,都是可以吃的。
《舌尖上的中國2》裡講到了一種雲南特產雞樅菌,嘗過的人都念念不忘。其實這個稀罕貨杭州也有。在西湖邊的草地上,只要看到白蟻窩,就多少能發現幾株雞樅菌。
花邊傘 @玉皇山
玉皇山的林地上也可以發現粉紅菇和白臍菇。這一帶的林木以闊葉林為主,所以,靈芝和長根菇很多見,前者長在朽木樁上,後者長在地上。還有不少櫟樹,上面長著指甲蓋大小的紫紅色小皮傘,它是杭州的獨有品種。
注意,玉皇山上還有一種劇毒的蘑菇——花邊傘,千萬不能碰!
毛木耳 @北山路
北山路上最多的就是「行道樹之王」法國梧桐了,而毛木耳往往就藏在法國梧桐的樹幹裡或者腐木上。它看上去有點像黑木耳, 肉厚實,可以入菜,吃起來清脆可口。
紫孢馬勃 @西溪溼地
在這塊杭州保護得最好的原生態溼地中,野生蘑菇的種類也是最繁多的。紫孢馬勃、鬼傘、黃韌傘、安絡小皮傘、彩絨革蓋菌……它們主要長在蘆葦蕩和林地邊緣,形體都很小。
紫孢馬勃是韓省華九年前在秋雪庵旁的小毛竹林裡發現的新物種,一共三株。和大部分馬勃不同,它的孢子不是黃色而是紫色的,手指輕輕一碰,就騰起一股紫色煙霧,所以被韓省華命名為「紫孢馬勃」。
黃白絨蓋牛肝菌(有毒)@南、北高峰
在松樹林的草地上,經常可以看到粉紅菇和絨蓋牛肝菌。在南高峰還長著一種杭州特有的白臍菇。
大禿馬勃 @萬松嶺
在萬松嶺的地盤上,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馬勃。曾有人在這裡採到過一株38釐米的馬勃,形如排球。經韓省華鑑定,這是一種西北沙漠常見但在南方極其罕見的大禿馬勃。
長根菇 @龍井
只要有茶樹的地方,一般都能發現長根菇,也會有少量桂花耳和牛肝菌。長根菇一般都寄生在茶樹的樹根部,色澤灰暗。
蘑菇圈 @六和塔
韓省華在這裡發現過珍稀的蘑菇圈。它的形成是孢子在菌褶裡成熟後,隨風散落在枯草的腐根中,長出菌絲。其實,那圈子就是密密的白蘑菇,還帶著水珠。這種天然野生白蘑是食用菌中的極品,味道奇香。
小皮傘 @九曜山
住在九曜山上的時候,韓省華每天出門第一件事就是去附近採蘑菇。這裡分布的野生蘑菇種類多、數量大,很多都是大型蘑菇,白菇、假芝、小皮傘、裂褶菌、雞樅菌、獨孔菌、馬勃……應有盡有。
竹蓀 @半山國家森林公園
這裡除了野生蘑菇,還有馬勃、竹蓀、芝類和蟲草類。其中,馬勃和蟲草大多長在林間的地上,芝類長在朽木上,竹蓀則是半山的「特產」。
半山上的蟬花也特別多。它的營養價值相當於冬蟲夏草, 杭州人常用它燉老鴨煲。
● 敲黑板!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杭州地區的毒蘑菇常見的就有10多種:白毒傘、鬼筆菌、臭黃菇、黃白粘蓋牛肝菌、紅鱗花邊傘、鵝膏菌等。
按照過往的經驗來說,鮮豔的蘑菇都是有毒的,而顏色樸素的蘑菇則無毒?錯!就拿全世界毒性最強的白毒傘來說吧,它的外形完全符合傳說中無毒蘑菇的形象。但這種「毀滅天使」的中毒者死亡率高達50%-90%。
所以依照顏色、大小判斷蘑菇是否有毒,並不科學。其實,一般有毒的蘑菇大都是長在地上,也就是草生菌,又叫草腐菌,千萬不要摘吃。而長在樹上或者朽木上的則相對安全,大多沒有毒。
雖然區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有一定的方法,但是自然界中美麗的大多都是「誘惑的陷阱」,面對這些賞心悅目的野蘑菇,大家還是遠觀即可,切勿褻玩罷。
本文部分內容摘錄整理自《跋涉菇山——韓省華報導集》一書,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你想體驗親手種植蘑菇的樂趣
可關注食話參與蘑菇領養種植計劃
coming soon~
圖丨網絡
責任編輯丨食小花
文藝連萌 | 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轉載請先至後臺詢問,歡迎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