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艾伯特王子——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第二個兒子,被父王要求在倫敦溫布利的大英帝國展覽會上致閉幕詞。相比於大兒子大衛——日後「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國王更喜歡艾伯特。可是,艾伯特患有嚴重的口吃。場內外靜靜等待著艾伯特的初次亮相。可是,廣播裡只聽得艾伯特的結 巴聲「……我……有事宣布……,……我承諾……」二十秒吐不出一個詞。1934年,艾伯特的口吃依舊,看著丈夫被無能的醫生捉弄,妻子莫琳外出找到語言治療師萊昂納爾·羅格醫生為丈夫治病。醫生要求王子直呼其名萊昂納爾,並且稱呼艾伯特為伯蒂,使王子緊張的氣氛趨於融合;醫生的問題似乎和口吃無關:「最初是怎麼變成這樣的?什麼時候開始的?」「我不想談論私人問題,別惹我!」
在艾伯特突然暴怒背後,醫生明白,對方定有創痛,這才是導致嚴重口吃的關鍵。醫生的話語神情似乎蘊含無形的力量,艾伯特平靜了下來:您能治好我麼?當然。醫生從容而有信心。醫生要艾伯特念一段話。捧起書,可艾伯特念不出聲。正想扔書,醫生堅持讓艾伯特戴上耳機,準備錄音。耳機裡傳來的是交響樂!是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序曲!那震撼 人心的音樂!艾伯特終於拿起書來,嘴唇終於動起來。可是沒幾下,公爵就摘下耳機:蠢死了……這個不適合我!……再見。1934年聖誕臨近,父王喬治五世發表全國進行廣播演講,演講後鼓勵在一旁的艾伯特試讀演講稿。艾伯特愁雲慘霧,自己厭惡當什麼國王,自己也不可能念得了這個。可父王渴望:法西斯已劍拔弩張覬覦鄰國,史達林也虎視眈眈,國家、家庭都要靠你來支持。趁我還在,你必須做好!可艾伯特念不出聲。父王大失所望。正沮喪的艾伯特突然想起那天離開時醫生堅持讓自己帶回的錄音唱片。
莫扎特激越的音樂中,傳來一個男人堅毅流暢的聲音:「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當思想放鬆,放開胸懷,我們的行動就會變得更為靈敏,讓我們更為勇敢!」這是自 己的聲音麼?!艾伯特心甘情願重回診所。從物理治療著手系統解決口吃問題。運動。加強呼吸、放鬆嘴部肌肉、加強舌頭力量、繞口令……機械訓練進步很快,可心理障礙依然:你平日最順利的一句話是什麼——「忘記我說過的話!」艾伯特幾乎是在吼叫。醫生暗暗吃驚,伯蒂內心有多壓抑!來,加強訓練。發聲——感覺——跳躍——放鬆,發聲——甩頭——吸氣——呼氣——傾聽——就地來回滾動。訓練有了效果。聖誕到了,演講雖然不完滿,但進步驚人。時至1936年喬治五世病入膏肓,哥哥大衛被召回王宮。喬治五世不久便過世了。大衛繼承王位。只想和辛普森夫人結婚,大衛可不想當什麼國王。面對王位動蕩,艾伯特渴望傾訴心聲,不由自主來到診所。
聽著艾伯特結巴的話語,醫生著實震驚。從小照顧他們的乳母喜歡大衛而討厭他,「她經常懲罰我,我因此哭泣……」艾伯特委屈難抑,結巴厲害:「我也……我也……恨她。她沒……」艾伯特索性唱起來,「……沒……養育我,而是將我拋棄……我的父母三年後才發現,此時我的胃出了毛病,直到現在。」艾伯特攜妻子驅車尋找在外尋歡作樂的大衛回家主持國政,可是大衛拒絕返回,並且堅持要和辛普森夫人結婚。「你要是這樣做,就沒資格當國王……」艾伯特爆言,「……我說了算。」艾伯特自知失言,可卻是真言。艾伯特又來找醫生傾訴。他心憂國家,一心想幫助哥哥管理好處於戰火邊緣的英國,可大衛的態度讓他鬱悶乃至憤怒。醫生明白,別看艾伯特傾訴時臉紅脖子粗,亢奮地大吼大叫,卻有擔當國王的稟賦。他現在需要的是精神支持。醫生鼓勵艾伯特,去和大衛爭王位,「你要相信我,你一定能夠邁出去的。」可卻遭到了艾伯特的諷罵,他不敢妄想成為國王。
終於,在現實和需要中,大衛放棄了王位。由弟弟艾伯特繼承王位,成為「喬治六世」。新任國王和妻子來見羅格,就像來到溫馨的家。國王傾談抱負和責任,還有,自己要作聖誕演講!醫生鼓勵,不必緊張任何東西,「你是個非常棒的國王,你要面對下個臺階。」羅格太太驚訝發現自家桌前,當下的王后莫琳正在自助飲茶,還要求像家人一樣彼此稱呼。繼承王位的儀式將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國王向王室成員介紹萊昂納爾·羅格醫生,並且無先例地請醫生儀式進行時在王室成員的包廂裡就座。此時,總是迎合附會王室的大主教卻尋機找到醫生沒有執照這一把柄,離間了國王和醫生,當國王很慍怒無奈地質疑醫生的身份的時候,突然看見醫生若無其事地坐在象徵王權的椅子上,堅決要醫生離座。醫生十分不屑:「不就一張椅子麼?我才不管那麼多」……「不,」國王漲紅了臉滔滔不絕地說起來,「這是記載著歷史的椅子!」……「我為什麼要聽你的?」「因為我是國王!我有這權利!」醫生非但不生氣,反而站起來,接上話茬:「……而且是個勇敢的人。
我知道。你是個好國王。」原來醫生對國王使了激將法。可奇怪的是,就在這時,國王的口吃似乎痊癒了。時間到了1939年 9月3日,德國政府衝破防線進攻波蘭。英法被迫向德國宣戰。國王決定向國民發表演講。加油!新任海軍大臣邱吉爾鼓勵國王;我相信你!妻子深情吻國王。播音室裡只有了國王和醫生。羅格,我必須說謝謝你。不用。一個會心的眼神,讓國王充滿信心。忘記一切!集中精力!燈亮了。國王終於發出了聲音!「……在這個重要的時刻,在我們的歷史裡,我向每個家庭傳達我的思想……大家團結一致……我們被迫捲入衝突,我們必須保護自己保護國家,如果你願意,請拿出你的力量,我們必須堅強起來,抵抗敵人……」
全國上下、城市鄉鎮、貴族平民、男女老少,都在傾聽國王的聲音,「我們必須抵抗世界上缺乏道德沒有人性的人,抗戰到底。」國王越念越順,「任務很艱巨,也許前方一片黑暗……我們只能做我們認為對的,並向神喊出我們的呼聲。如果大家都飽含信心,並能取得援助,我們就會勝利!」國王成功了。播音室門開了,大家為國王鼓掌。國王再次面向醫生:謝謝你,羅格,我的朋友。國王攜妻子和一雙女兒走到陽臺上,向民眾致意。國王得到了臣民們熱烈的擁戴。以後,每次戰爭演說,醫生都陪伴在國王身邊。喬治六世的演講極大地鼓舞了人民抗擊希特勒的鬥志。1944年喬治六世授予羅格醫生皇家維多利亞勳章。國王和羅格醫生在餘生的歲月中始終保持好朋友的關係。
這段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博迪的不自信,不敢承認自己是王子,這和他的童年生活是深深離不開的,我們看到博迪看到萊昂納爾兒子的飛行玩具時露出的小孩子般的純真笑容,就可以想像他的童年是多麼的灰暗,因為生活在皇宮所以本來是左撇子的博迪硬生生的被扳成了右撇子,因為自己的X形腿,從小就要忍受夾鋼板的痛苦,然而這些都養成了博迪堅韌不拔的性格,可是在權力和責任上面博迪選擇了逃避,明知道自己的哥哥是一個敗家子色坯子,可是還是沒有半點謀權篡位的想法,好在最後自己的哥哥還是主動的讓出了王位,來幫助喬治六世完成他的豐功偉業,在這個過程中萊昂納爾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關鍵的人物,他沒有出色的行醫資格,也沒有漂亮的文聘,只是憑著自己老道的經驗來幫助自己想幫助的人,影片從開始到最後他都不願意去承認自己是一個醫生,可能在社會中有些人沒有什麼文憑可以修飾自己,可是在各自的行業都是出類拔萃的頂尖存在,這一切都源自於他強大的自信心。一個國王願意放下架子去融入平民的生活,然後慢慢的改變自己,因為他的堅持不懈,所以他成功了,故事的最後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要自己堅持下去,夢想就在不遠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