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們古風七夕的故事嗎七星娘娘又稱七星媽、七娘媽或七星夫人,是中國南方和臺灣一帶傳統民間奉為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神。指的是王母的女兒,有的說法特指織女,有的則是指王母女兒中不包含織女在內的六個姊妹。人們認為幼兒能成長到十六歲,期間受了神仙的庇祐,所以滿十六歲時,要在農曆七月初七那天參加成年禮,以感謝神明的保護並宣示小孩已經長大。 相傳七娘娘是王母的第七掌珠,是兒童的保護神,特別是女孩子。七星娘娘在中國民間又被稱為情侶的保護神,保護情侶間能百年好合。
客家人有「拜契娘」的習俗,但是原因截然不同:相傳七星娘娘有七位,自從織女離開後,只剩下六星在一起,由於沒有固定祭祀的廟,所以在神格上屬於「閒神」,平時下凡來遊遊閒閒。相傳七星娘會抓人小孩,因此八字低的就給她作契子,以保平安。客家人祭祀七星娘時也不用「七娘媽亭」,而是一張印就的「七星娘圖」,以香爐壓住。為子女求七星娘絭的父母須手持杯茭,口念:「紅(白)花枝某姓某名,身體欠安,容易驚嚇,現在要作你的契子,帶你的絭,以後若有遇到,就不要隨便摸他,如蒙允許,請賜一杯茭」。直至七星娘允許「聖杯」為止。 [1]
農曆七月初七為七星娘娘千秋;相傳七娘娘是王母的第七掌珠,尊稱為「七娘媽」;神號為「七星娘娘」。七娘媽是兒童的保護神,特別是女孩子。
一般相信16歲以下的兒童都受到七娘媽的護佑,所以嬰兒出生滿周歲時即由母或祖母抱到寺廟去祈願,並用古幣、鎖牌、銀牌,串上紅絨線為絭,系在頸上,直到滿十六歲時才在那年的七月初七拿下。相傳在每年七夕的時候,七星娘娘會把凡間滿16歲青少年的品德修養造冊呈報給月下老人,月老檢點後,便仔細審察各人的品貌、脾氣秉性,尤其是之間的緣分,把未婚男女排列組合為最佳配偶,然後登入婚書。並說月老還要用黏土將每對情侶捏成泥人,然後用紅線把他們的腳拴上,晾乾後再放入配偶堂,算是完成了任務。於是七星娘娘在中國民間又被稱為情侶的保護神,保護情侶間能百年好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