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學榮的美食記憶(50)│東臺婚宴獨特習俗叫魚而不食

2021-02-16 吃遍江蘇


生活需要儀式感,平淡日子因為賦予了愛和感恩,才顯得彌足珍貴。7月10日,同事老蘇是我東臺老鄉,他女兒結婚,在東臺磊達大酒店辦酒席,請我證婚。席至尾聲,一聲「上魚了」,聲音洪亮,但每桌並未見烹製好的整魚。外地同來赴宴的朋友不解,這便是東臺傳統婚宴中保留下來的習俗。兩條白鰱魚,臥於盤中,二斤多重,上覆紅紙。當日主廚,在菜品全部上席前,並將魚端至前臺,叫一聲「上魚了」,走到主家桌前,主家(東臺地方方言,即婚宴主辦者)奉上「魚封」喜錢,主廚端走「叫魚」,打包交給主家。我在全國各地參加了好多婚宴,僅有東臺有此風俗。寓意,即為年年有餘,把財氣、好運、幸福帶回家,帶給每一個出席婚宴的親朋好友。

在東臺參加婚宴,方言稱「吃喜酒」。老式婚禮,一般分兩天或三天進行,女方「發轎」酒,把嫁妝拉到男方家或新房中;請「莊客」,不論有無親戚關係,男方都把周圍人家的全家老小請過來喝喜酒;辦「正日」,正式宴請親朋好友;「回門」酒,「正日」之後第二天,也有六朝(朝指天數)或九朝回門的,新郎陪新娘回到女方娘家,女方一般中午再辦酒席,必須當日返回。如今,一般都是男女雙方合辦一場婚宴,傳統風俗不變。

東臺婚宴菜品也有所變化。原農村辦喜酒吃三天,桌數多,辦流水席,菜品也分堤東和堤西(指範公堤的東部和西部)不同,以頭菜、大菜、燒菜、燉菜,如白汁魚肚蹄筋、大雞孵小雞、扒圓蹄等為主,大碗大盤上。城裡婚宴要上「毛甲海」,毛,東臺人稱「毛魚」,即海鰻魚,多為紅燒,東臺廚師一鍋燒五六十份,魚皮不破,實為功夫;甲,為甲魚,一般以清蒸或燉湯居多,整隻上;海,東臺人方言稱螃蟹為「海」,清蒸為多。現婚宴菜式隨著時代而變化,八冷碟、四葷四素;頭菜、大菜,白汁蹄筋燉大蟶、五彩鮮貝、黑椒牛仔骨、乾鍋蝦、小米鮑魚、糯米肉圓、烤鴨卷餅、紅燒牛肉、番茄魚片,傳統的紅燒鰻魚、清燉甲魚等當不可少;甜菜、水果一一上席。在東臺磊達大酒店,我細看了,剩菜打包服務模式,大菜撤盤即打包,基本無剩菜,落實「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做的很好。

於學榮

鐘山匯創始人

Founder of Zhongshanfood assemble

中餐廚師藝術家

Chef Artist of Chinese Food 

淮揚菜烹飪大師

Master of Huaiyang Cuisine 

寧夏吳忠市人民政府顧問

Consultant of Wuzhong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執行會長

Executive President of Jiangsu Catering Association

中餐文化海外推廣基地負責人

Manager of Chinese Cuisine Overseas Marketing Base

江蘇省海外聯誼會商貿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Deputy director of Trade Commission of Overseas Associ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江蘇省餐飲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

Secretary General of Jiangsu Catering Service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江蘇省餐飲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Jiangsu Cater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兼職教授

Part-time Professor of Yangzhou University School of Tourism and Cuisine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學院產業教授

Industry Professor of Jiangsu Food & Pharmaceutical Science College

江蘇淮揚菜烹飪學院院長

Principal of Jiangsu Huaiyang Cuisine College

《美食》雜誌總策劃

Producer of Gourmand

《江蘇餐飲》主編  

Editor in Chief of Jiangsu Catering

相關焦點

  • 於學榮的美食記憶(51)│東臺磊達大酒店吃早茶
    在東臺吃早茶,無疑是最幸福的事。到東臺磊達大酒店與餐飲同行、同事、老友10多人一起吃早茶,勾起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那便是鄉情、鄉愁、鄉味。王生安,我揚州商校同窗,現任酒店廚師長;徐用軍,東臺魚湯麵省級非遺代表性技藝傳承人,現分管酒店餐飲。我回家鄉,9月11日,約好一起吃早茶,滿心歡喜。
  • 一大波夏季美食正在向東臺人靠近……
    小東告訴大家一個壞消息,春姑娘就要離開東臺,春筍、馬蘭頭、香椿頭……這些春季美食只能來年再見。小東再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五月對於東臺人來說也是相當幸福的一個月,因為一大波美食又要上市了!比如桑甚,還有著名的東臺西瓜和香瓜。「桑葚」          桑樹的成熟果實,又叫桑果,農人喜歡其成熟的鮮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們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質油潤,酸甜適口,以個大、肉厚、色紫紅、糖分足者為佳。每年4-6月果實成熟時採收,去雜質,曬乾或略蒸後曬乾食用,也可來泡酒。
  • 舌尖上的東臺
    東臺沿海千百年燒鹽的歷史,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富有的鹽商雲集東臺,鹽商食不厭鮮、食不厭奇、食不厭精,從而逐漸出現了專為鹽商們享受服務的廚師,鹽幫菜就在那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慢慢形成並獨樹一幟,其特點包括「時新、尖奇、精細」,曾有鹽幫菜的師祖就說過這樣一句話:滿漢全席算什麼,不如鹽幫一盤菜,雖有誇大之嫌,也足以說明鹽幫菜的侈華與霸氣了。
  • 東臺市美食--生炒蝴蝶片
    【吃貨篇】窮歸窮,還是要窮講究(東臺資深吃貨的心得體會)【吃貨篇】有文化的東臺吃貨是這樣的!美食被你們玩壞了!東臺資深吃貨娛死古文。東臺許河豬頭肉:不加佐料更清淡,鬆軟酥爛亦香醇。德潤,吃貨的尋味新旅。。。舌尖上的東臺。
  • 舌尖上的東臺(2015年最新升級版 )
    顯然這是遠遠不夠滴~因為有個繞不開的話題,民以食為天嘛~況且國際友人到了東臺不品嘗咱大東臺美食那不算真正來過東臺~ 沒錯,今天小東就在去年8月引爆東臺人朋友圈、更將央視吸引來的《舌尖上的東臺》專題的基礎上,隆重推出2015最新升級版~ 說到「舌尖上的東臺」,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東臺魚湯麵、東臺陳皮酒和東臺西瓜。
  • 樂清過去的婚禮習俗和婚宴菜色,許多人都不知道!
    照片由鄭成花提供這次婚博會以「憶」為主題,還展現上世紀50年代至今的婚宴習俗。現場一段樂清婚宴變遷小視頻,讓不少市民回憶滿滿。75歲的我第一次觀看婚博會,絢麗的舞檯燈光與婚紗走秀相結合,真的很唯美。我是上世紀60年代結婚的,那時候,雙方連面都沒有見過,我也只是聽過男方的名字,結婚當天才是兩人第一次正式見面,那時候結婚,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東臺美食話三醉」東臺地處蘇中腹地,瀕臨黃海之濱,東臺的美食很多,而最富地方特色的應該是「三醉」了,即酒醉白條蝦、醉泥螺和醉蟹.
    東臺美食話三醉東臺地處蘇中腹地,瀕臨黃海之濱,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這裡既有浩瀚的大海,又有水網縱橫的河流湖泊
  • 於學榮的美食記憶(58)│淮安金蝶苑高杆白菜燉豬肉
    洪澤湖大閘蟹挑最大的蒸,鮮活河蝦選最好的煮,生態甲魚揀最肥的燉,翹嘴白魚取中段清蒸,還有那滷豬頭肉、豬腳爪、豬尾一盤不夠再來一盤,手撕乳鴿,每人半隻,羊肉紅煨、鯽魚燉老豆腐、蟹黃小籠包、家常豬血、青椒香乾、炒長魚……蔡大哥,酒量大,但我已不喝酒了,他酒後與我說,也不想喝這麼多,朋友來了有好吃、有好菜,方能體現淮安人的待客之道。
  • 【熊出沒】圍爐取暖│>陪你過冬<│戶外沒有陌生人~
    順德美食之風,萌芽於秦漢,孕育於唐宋,成型於明代,興盛於清中,鼎盛於民初,輝煌於當下,經過千百年的傳承改良,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也同時是中國廚師之鄉。在這美食之城打造專屬於您的味覺盛宴。
  • 警告你,不要惹我徠東臺人,否則......
    東臺手機門戶致力於打造東臺最透明的資訊平臺資訊·美食·交友·推廣·活動小編微信號13655110705東臺許河豬頭肉:不加佐料更清淡,鬆軟酥爛亦香醇。春天東臺美食--」河蚌燉豆腐「。東臺老習俗:伏天曬三伏蝦油。
  • 【正月初五】東臺過年民俗——「請春卮」
    東臺手機門戶致力於打造東臺最透明的資訊平臺資訊·美食·生活·人文·鄉愁小編微信號13655110705說到「請春卮」也許外地人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但東臺人都知道「請春卮」就是春節期間親戚朋友之間相互宴請的一種說法,那為什麼叫「請春卮」呢?
  • 【舌尖東臺】@東臺人,除夕的年夜飯準備好了嗎?
    在我們東臺,每年除夕晚上只要看到桌子上的菜餚,那濃濃的年味就洋溢開來了。因為上桌的這些菜都是傳統的東臺美食,其口味鹹甜兼具,菜餚葷素搭配,特別是肉類水產製作得比較多,菜餚實惠,鹹中帶鮮,濃中帶甜,尤其是吃起來鮮香酥爛。
  • 東臺衛生文化系統迅速貫徹落實陳書記講話精神
    在「三醫」聯動上,進一步鞏固新農合東臺模式成果,穩步提高籌資和保障水平。文化部門作為民生工作的主要部門,將按照「在硬體軟體雙提升、優質均衡雙推進上有所作為,讓民生更有厚度、讓幸福更有質感」的重要講話,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完成今年兩爭一創、哈哈周末對外文化交流、全國性二胡賽事活動、首屆孝文化節、東臺市歌創作、東臺特色文化叢書編輯、東臺創客平臺建設等12項工作任務。
  • 有一種鄉愁叫東臺方言
    今天,東臺市委市政府主辦、東臺市委宣傳部負責運營的@幸福東臺 官方微信(微信號:jsdtxcb)就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由王業頻、柳書誠、周啟汶編著的《東臺方言新辭典》於近日由江蘇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書共50萬字,510頁,各大書店均有售。
  • 專欄丨範命輝:從懷素《食魚帖》說魚
    二則湘人愛魚喜食魚,講究「無魚不成席」,造就了湘人烹魚拿手。明代隆慶《嶽州府志》記載的「湘湖間,賓客宴集供魚清羹。」講的就是湘人宴客必設魚餚。意願完美,吉祥有餘,發財有餘,福祿有餘。從原材料取料部位不同看,有分段烹製精細吃。俗語:「鱅魚頭、鯉魚尾、鰱魚肚皮草魚嘴,青魚中段肉最美。」就形象地描繪了湘菜中烹魚取料的講究。湘廚烹製魚餚,除了整吃,一般習慣分段分類吃。
  • 農村婚宴,50桌大席夠排場,12道菜1888,網友:這比城裡實惠多了
    小雨美食記原創圖片、文章,嚴禁搬運、抄襲,違者必究!福建農村婚宴,50桌大席每桌近兩千,網友:自己辦實惠酒店得三千!回鄉參加了一場表弟的結婚典禮,讓久居城裡的我體驗了一把真正的現場版農村婚禮!那排場,那熱鬧程度,城裡是不可能有的。說心裡話,辦喜事還是鄉下熱鬧,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
  • 【東臺記憶】記憶中的臺城老巷子——「褲襠巷」
    這裡還有老東臺人常說的星火廟巷,北關橋巷,萬源巷,褲襠巷……,至於東臺有多少個巷子,現在的人已經難以說清楚了,不過,老東臺人都知道,東臺當年可以說是巷城,從常青橋到北關橋,除一條主幹道外,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巷子連起來的,幾乎每一條小巷都連著,巷子不寬,中間青石板鋪路。在這些巷子中,有一個巷子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那就是褲襠巷。讓我們一起走進老東臺,重回人們記憶裡的「褲襠巷」。
  • 潮汕一種鮮美的魚,叫熟魚
    在潮汕,就有那麼一種魚,鮮得像剛從海中撈出來,連殺都不用,買了便能吃,十分美味,這也太令人驚詫了。潮汕的這種魚,叫熟魚。只要你走進菜市場,抑或是到哪一家潮汕菜館、飯店,都可以吃到。這種魚,也是潮汕人一日三餐的所愛,而且不貴,一般一條三、四元,可以論條買,像菜一樣的價格,誰都可以買來吃。
  • ◎家鄉美┃☞舌尖上的東臺:精彩視頻帶您詳細了解東臺魚湯麵的前世今生~東臺人請擴散~
    用這種湯做的白湯麵,湯稠如乳,點滴成珠,面白細勻,鮮而不膩。來到東臺者不吃餐魚湯麵,則是一件遺憾的事。1924年東臺魚湯麵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獎章。列名《中國小吃譜》。  江蘇特產—魚湯麵,為東臺名點,魚湯麵的製作很特殊,先要剖魚清洗,不留殘血。用豬油下鍋沸至八成,陸續放魚入鍋炸爆,起酥撈起,不能燒焦。
  • 東臺:兩代軍人共謀婚禮破舊俗 不收禮金同樹敬老新風尚
    如果你喜歡聽東臺的一個廚子趣侃家鄉美食,一起搜尋家鄉歷史文化,一起交流中醫食療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