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適用哪些案件,是什麼?

2020-12-23 法妞問答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通過調停人或其他組織使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溝通、共同協商,雙方達成民事賠償和解協議後,司法機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責任或從輕減輕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那麼刑事和解適用哪些案件,是什麼?

網友諮詢:

刑事和解適用哪些案件,是什麼?

上海協力(福州)律師事務所鄭俊升律師解答: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八條的規定,當事人可以和解的限定於公訴案件,其中包括兩類:(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那麼不適用刑事和解程序。

【點擊下方小程序,直接諮詢法律問題】

上海協力(福州)律師事務所鄭俊升律師解析:

被害人諒解,一般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與被害人就犯罪行為造成的危害、損失及賠償與被告人進行溝通與磋商,進而達成協議並取得被害人諒解。

在偵查階段達成刑事和解的,公安機關不能因當事人達成和解,直接把案件撤銷。公安機關撤案的標準只能是不構成犯罪的和符合《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的相關情形,其他情形公安機關不能撤案,如果構成犯罪,即使不符合起訴條件,公安機關也不能撤案,仍應把案件提交檢察機關,但是公安機關對於達成刑事和解的可以提出建議,建議檢察機關作出不起訴決定。

在審查起訴階段達成刑事和解的,檢察機關對刑事和解案件有三種處理方式:第一、符合不起訴條件的,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第二、對於未成年符合附條件不起訴的,依法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第三、不符合不起訴條件的,提交法院公訴,但可以提出從輕處罰的建議。

在法院審理階段達成刑事和解的,人民法院對刑事和解案件的被告人可以從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相關焦點

  • 【小編說法】哪些刑事案件可以「私了」?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重要區別在於絕大多數刑事案件一旦由偵查機關(公安或者檢察院)立案,則報案人(或者受害人)既不能私自撤案,也不能私下和解、私了。我國《刑法》規定了四百多個罪名,那麼,有哪些刑事案件可以私了?下面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如何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筆者認為,根據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特點以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確定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及時探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應當注意的問題非常必要。①因此,世界各國對未成年人犯罪與成年人犯罪採取不同的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中主要不是強調罪刑相適應原則,而是強調司法保護,這決定了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與辦理成年人犯罪案件在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上存在本質差異。
  • 刑事和解,被害人諒解,你搞清楚了嗎?
    刑事和解比被害人諒解的量刑優惠幅度更大,顯然,被害人諒解與刑事和解不是一回事。那麼,二者有什麼區別?律師應當如何促成雙方刑事和解,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利益? 一、諒解與刑事和解的區別 很多人認為,「和解」與「諒解」在刑事案件中並無本質上的差別,「和解」等同於「諒解」。
  • 普通程序與簡易程序有什麼區別?刑事和解又是如何進行的?
    在訴訟的案件中,有普通程序與簡易程序的區別,這是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司法為民」原則,讓當事人進行司法程序是更加細緻所設立的。那麼普通程序與簡易程序有什麼區別?刑事和解又是如何進行的?今日王海英律師為您解讀普通程序、簡易程序區分及刑事和解情形有關問題。
  • 如果受害者的家庭成員獲得刑事和解賠償
    案件簡介交警認定沙某對沙某駕駛卡車並殺害洪某負責。為減輕刑事責任,沙某與洪某的近親屬達成和解協議,沙某賠償原告精神損害等經濟損失共計26萬元。洪某的近親後來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本案中,肇事者沙某是為了取得被害人家屬的諒解,從而獲得從輕的刑事處罰,並賠償原告精神損害等經濟損失,共計26萬元。因此這26萬元應為刑事和解款,不應計入民事對價範疇。
  • 河南省人民檢察院輕微刑事案件適用相對不起訴指導意見
    為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通過依法規範行使起訴裁量權,最大限度化解矛盾,實現辦案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在檢察工作中貫徹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見》和《人民檢察院辦理不起訴案件質量標準(試行)》等規定,結合我省辦理相對不起訴案件的司法實踐,對輕微刑事案件適用相對不起訴制定如下指導意見
  • 案例解析刑事和解加認罪認罰能否減輕處罰?
    周某某歸案後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已賠償被害人近親屬經濟損失,達成刑事和解協議並取得諒解。在審查起訴階段,周某某自願籤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被告人周某某最終被一、二審法院認定具有認罪認罰、刑事和解這兩個法定從寬處罰的情節以及坦白這一法定從輕處罰情節,同時還具有積極賠償被害人近親屬取得其諒解這一酌定從輕處罰情節,坦白情節雖被認定但依照相關司法解釋被告人如實供述行為已經被認罪認罰情節所吸收、不得重複評價,所以在這個案件中對量刑沒起關鍵作用,在此不做分析。
  • 刑事判決和裁定的區別是什麼,刑事判決和裁定有哪些區別?
    裁定、判決是人民法院在審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過程中,根據案件事實和法律對各類案件的審理結果和審理案件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問題作出的結論和決定。那麼刑事判決和裁定的區別是什麼,刑事判決和裁定有哪些區別?
  • 人民調解「牽手」刑事和解!濟南章丘區檢察院輕微刑事案快速辦理
    章丘區檢察院刑事案件受案數一直高位運行,其中輕微刑事案件佔到刑事案件總數的50%以上。以輕微刑事案件為切入點,該院大膽嘗試開展刑事和解工作,使得一批因鄰裡糾紛等引發的輕傷害案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消除積怨,握手言和。
  • 【普法小課堂】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久
    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久?
  • 故意傷害案件、重婚案件也能調解結案?刑事調解書是什麼樣子的?
    調解結案則意味著當事人可以無罪,雙方和解,事情完美解決。故意傷害案件、重婚案件等刑事案件能不能以調解結案?本文簡單分析。一、刑事案件也可以通過調解結案刑事案件能否通過調解的方式結案呢?要分情況而定。由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刑事案件,是不能調解結案的。
  • ...釋法】打傷大嫂終獲諒解——龍門法院力促一起故意傷害案刑事和解
    報警立案後,村委會、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多次組織雙方和解未果,案件最終移送到龍門法院。承辦案件的肖法官在詳細了解案情後,認為雙方確實具備刑事和解的基礎,遂積極組織雙方再次進行和解。調解過程中,大嫂阿笑要求王某賠償10萬元,但王某隻同意賠償2萬元。
  • 促進輕微刑事案件依法快速辦理 6種情形 一審案件10日內審結
    啟動快速辦理機制案件須符合4個條件「快速辦理的案件必須符合4個條件。」省檢察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適用快速辦理機制的輕微刑事案件,應當同時符合案情簡單、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可能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單處附加刑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適用法律無爭議以及適用快速辦理無爭議等4個條件。
  • 刑事案件追訴期
    我國法律規定,刑事案件並不是終身追訴的,它有一定的追訴期,如果犯罪嫌疑人在追訴期內沒有被處罰,就不會再追究其刑事責任,那麼大家知道刑事案件追訴期是多久嗎
  • 「刑事案件」刑事案件中《量刑》的法律依據
    (本文為郎中劉原創,歡迎轉載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在刑事案件中,最重要的就是定罪和量刑兩個環節,對於量刑情節,會減輕多少,或者加重多少,是不是有相關的法律法規?  (3)被告人犯數罪,同時具有適用於各個罪的立功、累犯等量刑情節的,先適用該量刑情節調節個罪的基準刑,確定個罪所應判處的刑罰,再依法實行數罪併罰,決定執行的刑罰。
  • 刑事和解化糾紛 認罪認罰不起訴
    本只是賣龍蝦,卻差點進了「牢房」,近日,武穴市人民檢察院積極運用認罪認罰從寬及刑事和解制度辦理了李小某故意傷害案,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檢察官釋法說理促和解受案後,武穴市人民檢察院承辦檢察官接收案件卷宗材料仔細閱卷進行審查,初步認定該案系日常瑣事與他人發生爭執揪打,致人輕傷,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犯罪嫌疑人李小某的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經訊問犯罪嫌疑人李小某,李小某表示願意賠償諒解。
  • 刑事訴訟強制措施之刑事拘留(適用條件、期限、與行政拘留區別)
    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是指公、檢、法機關為了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依法對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進行限制或者剝奪的各種強制性方法。關於強制措施的概念、種類和變更,可以戳這裡了解【從零開始學刑法】刑事訴訟中強制措施指的是什麼?
  • 刑事案件認罪認罰與不認罪各自有什麼不同的法律後果
    因此,為了解開大家心中的疑團,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認罪認罰和不認罪到底會有什麼不同的法律後果。什麼是認罪認罰呢?認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認罪」實質上就是「認事」,即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這裡的犯罪事實應指主要犯罪事實。
  • 什麼是告訴才處理案件?告訴才處理和自訴有什麼不同?
    我們經常看到刑事案件都是由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的,但實踐中,對於一些比較特殊的案件,法律中要求是受害人或當事人告訴了之後才進行處理的。那到底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有哪些呢?請看下文了解。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有哪些?
  • 刑事案件中異地傳喚效力認定
    例如《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對於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公安部《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對於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經辦案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