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起這樣一句話,學著學著學成了書呆子、自以為是、故作聰明這樣的俗語和成語。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書本上的知識在生活學習中也不是完全適用的,最重要的是根據知識來聯繫實際,切勿弄巧成拙。除此之外就是因為現在很多獨生子女被父母保護的太好了,出了事情根本不知道怎樣合理的進行自我保護,父母總是給予著孩子過大的保護傘,卻不知道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害」孩子啊。
這不在滄州的一個鐵獅子就成為了「錯誤」保護之下的反面案例——一名專家擔心這座重達32噸並且屹立了千年鐵獅子有一天承擔不起風雨雷電,隨著歲月的變遷會變得「脆弱」,於是愛心泛濫的對其進行了「保護」。結果很不幸的事與願違,本來已經將風雪雨電等自然磨礪當做生活必需的鐵獅子突然間改變了生活方式,頓時不適應了——重達32噸的鐵獅子卻在專家的自以為是之下被無數次的「摧殘」,差點不復存在。
中華上下五千年,傳承至今的不僅僅有精神財富,還有很多的物質財富,歲月在他們身上留下了很多深刻的烙印。有的時候真的要相信萬物通靈,或許你看著它,再或者是輕撫它就會覺得自己仿佛穿越了一樣,眼前浮現的一幕幕就是當年某位偉人曾經走過的路。很多文物的年齡真的都不止是咱們的祖輩了,你想想,千歲文物,經歷了多少啊!
鐵獅子誕生記
在河北省滄州市就有著這樣一尊屹立千年的鐵獅子名為「鎮海吼」,大家不禁感嘆,這名字好雄壯氣魄啊!當然了,它的作用也正是得名的原因。在古代,滄州一帶靠近滄海,由於潮汐漲逆原因,經常會產生海水泛濫的現象,周圍的百姓經常會遭受這種自然災害的影響。
五代十國時期,當時是封建社會,很多人還是比較迷信的,並沒有考慮到修築堤壩和改良水道等方法,而是採取了迷信的手段——自發捐款,後周便請請工匠李雲來鑄造了這樣一尊由長寬大致在三四十釐米左右的,採用塊狀疊加並且進行分層澆鑄手法製成的鐵獅子,希望能起到震懾海水泛濫的作用,以此可以達到鎮壓海嘯,從而消除水患的目的,所以取名為「鎮海吼」。
這種分層澆鑄的手法對技術的要求是很高的。在現代藉助科學機器的幫助下也需要謹慎再謹慎,要保證分層厚度不得小於20釐米,但是也不能超出太多,過小會不利於粘合性和穩固性,但是過大會導致產生裂縫,不利於散熱穩固,這對我們現在了解當年的技術手法是很有意義和極具重要性的。
關於「鎮海吼」的誕生曾經有一個傳說——當年海嘯是因為海底潛伏著一條惡龍,每年這個時候惡龍就會出來作怪,當地民眾苦不堪言。又是一次惡龍不定時出來作怪,人們正對此束手無策時,突然有一頭紅黃色的雄獅猛然鑽了出來,將惡龍趕走了。但是惡龍一直潛伏在四周,準備等待雄獅走的時候伺機報復居民。
當地百姓還是很害怕的,一方面是紀念這個雄獅,另一方面是以防後患,當地老百姓就主動籌集資產請人修築了這個鐵獅子,並取名為「鎮海吼」,從此惡龍就再也沒出現過。
滄州城
這個是比較可信的,因為在「鎮海吼」鐵獅子的身上還著有捐款民眾的姓名以及鑄造師李雲來的姓名,所以這個還是有跡可循的。雖然傳說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這也可能是因為百姓苦不堪言的一種精神寄託,希望為自己的心理增加一些安全感。
命途多舛的「鎮海吼」
根據專家對「鎮海吼」的研究,大致可以推算出它在公元953年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在滄州城外安安靜靜的矗立,即使是歷經了千年的風吹雨打也依舊傲骨挺拔。但是天不遂人願,從十九世紀開始,這尊此前安然無恙的鐵獅子開始變得命途多舛。
1803年,滄州遭受到了颱風的侵襲,頓時狂風暴雨,可能是因為年代太過久遠的原因,即使是此前人們出於對「鎮海吼」的敬重而不敢隨意觸碰,但是依舊抵不過狂風肆虐,不幸的倒在了當場。
在清朝時期,技術手段也不是很完善,加上鐵獅子的重量和體積實在是過於龐大,對於清朝的科學技術水平來說連扶起來都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於是,這尊鐵獅子從站立了千年變成了躺了近百年。直至1893年,它在被扶起的時候,因為長時間大面積的與地面接觸,它的腹部和尾部以及下頜部位已經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化學變化,很大程度上已經生鏽。
建國後,我國開始尤其重視對國家歷史文物的保護和修復,這尊位於滄州城的鐵獅子尤其受到了滄州市市政府以及博物院專家的重視。為了讓它免受二次侵害,相關人員開始重點加強了對鐵獅子的保護,為此還特地請教了蘇聯專家。
蘇聯專家在聽過這尊鐵獅子的歷史之後,覺得因為當年的風雨倒下是使它遭受負面影響的主要原因,於是就建議專家們為它建造一個可以用來遮風擋雨的屏障。滄州文物局的相關工作人員覺得言之有理,於是就鐵獅子建造了一個可以為它遮風擋雨的涼亭。但是誰也沒想到,大家因為想得到一個好的結果而做出的善意之舉卻加速了鐵獅子的損毀。
在涼亭中安穩度日的鐵獅子並沒有往好的方向發展,反而是越變越鏽,腐蝕程度是越來越大。原因就是因為長位於這種半封閉不透風的環境中,常年積累在鐵獅子內部的水分沒有辦法在接受太陽的照射下加快水分的蒸發,所以在鐵獅子內部產生的化學反應是越來越厲害。
在1972年,專家發現了這個變化,立刻就拆除了這個涼亭,使其「重見天日」。在1984年當地的文物局又為其修建了一個臺座,將鐵獅子挪到了臺座上,甚至為了穩固住鐵獅子,還為它的四個腿部分別灌注了水泥。
而這一次,又是好心辦壞事的一次。因為現代水泥的進入與古代所用來鑄造鐵獅子的材料不符,很快再次發生了化學反應。除此之外,水泥帶有的大量水分再次進入到了鐵獅子的體內,短短幾年的時間裡鐵獅子的腿部就開始出現了大範圍的裂痕。
這個時候這文物局又開始了手忙腳亂的修補工作,先是對鐵獅子的四隻腳進行了修補,然後又在鐵獅子的體外安裝了可以對其加固保護性的鋼管支架。唉,真的已經乏了,鐵獅子要是有靈魂的話,它一定也是這樣想的——因為這次「保護」,又讓自己的腿出現了幾十處的不同程度的裂縫和破損。
終於重獲新生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和鐵獅子一樣泣不成聲、嘆氣聲連連了吧。這個時候,文物局終於不敢再自作聰明了。直到2006年,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科學技術手段已經很高超了,在對鐵獅子進行了三維光譜的高級分析之後,給鐵獅子獨家製作了內膽固定,此外又將鐵獅子腳部的外支架給撤掉。
2009年,滄州市成功鑄造出來了一個比此前還要大上1.5倍的新的鐵獅子,終於成功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這個「鎮海吼」鐵獅子真的是福大命大啊!在保護了人民幾千年的幸福安康之後,卻被現代人一次次的好心白壞事。「鎮海吼」的經歷真的告訴了我們不要在非自己的能力接受範圍內進行盲目的操作,否則真的會弄巧成拙啊。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