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的滄州鐵獅,重達32噸千年不倒,卻被所謂的專家損壞

2020-12-28 不見長安舊少年

常聽人說起這樣一句話,學著學著學成了書呆子、自以為是、故作聰明這樣的俗語和成語。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書本上的知識在生活學習中也不是完全適用的,最重要的是根據知識來聯繫實際,切勿弄巧成拙。除此之外就是因為現在很多獨生子女被父母保護的太好了,出了事情根本不知道怎樣合理的進行自我保護,父母總是給予著孩子過大的保護傘,卻不知道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害」孩子啊。

這不在滄州的一個鐵獅子就成為了「錯誤」保護之下的反面案例——一名專家擔心這座重達32噸並且屹立了千年鐵獅子有一天承擔不起風雨雷電,隨著歲月的變遷會變得「脆弱」,於是愛心泛濫的對其進行了「保護」。結果很不幸的事與願違,本來已經將風雪雨電等自然磨礪當做生活必需的鐵獅子突然間改變了生活方式,頓時不適應了——重達32噸的鐵獅子卻在專家的自以為是之下被無數次的「摧殘」,差點不復存在

中華上下五千年,傳承至今的不僅僅有精神財富,還有很多的物質財富,歲月在他們身上留下了很多深刻的烙印。有的時候真的要相信萬物通靈,或許你看著它,再或者是輕撫它就會覺得自己仿佛穿越了一樣,眼前浮現的一幕幕就是當年某位偉人曾經走過的路。很多文物的年齡真的都不止是咱們的祖輩了,你想想,千歲文物,經歷了多少啊!

鐵獅子誕生記

在河北省滄州市就有著這樣一尊屹立千年的鐵獅子名為「鎮海吼」,大家不禁感嘆,這名字好雄壯氣魄啊!當然了,它的作用也正是得名的原因。在古代,滄州一帶靠近滄海,由於潮汐漲逆原因,經常會產生海水泛濫的現象,周圍的百姓經常會遭受這種自然災害的影響。

五代十國時期,當時是封建社會,很多人還是比較迷信的,並沒有考慮到修築堤壩和改良水道等方法,而是採取了迷信的手段——自發捐款,後周便請請工匠李雲來鑄造了這樣一尊由長寬大致在三四十釐米左右的,採用塊狀疊加並且進行分層澆鑄手法製成的鐵獅子,希望能起到震懾海水泛濫的作用,以此可以達到鎮壓海嘯,從而消除水患的目的,所以取名為「鎮海吼」。

這種分層澆鑄的手法對技術的要求是很高的。在現代藉助科學機器的幫助下也需要謹慎再謹慎,要保證分層厚度不得小於20釐米,但是也不能超出太多,過小會不利於粘合性和穩固性,但是過大會導致產生裂縫,不利於散熱穩固,這對我們現在了解當年的技術手法是很有意義和極具重要性的。

關於「鎮海吼」的誕生曾經有一個傳說——當年海嘯是因為海底潛伏著一條惡龍,每年這個時候惡龍就會出來作怪,當地民眾苦不堪言。又是一次惡龍不定時出來作怪,人們正對此束手無策時,突然有一頭紅黃色的雄獅猛然鑽了出來,將惡龍趕走了。但是惡龍一直潛伏在四周,準備等待雄獅走的時候伺機報復居民。

當地百姓還是很害怕的,一方面是紀念這個雄獅,另一方面是以防後患,當地老百姓就主動籌集資產請人修築了這個鐵獅子,並取名為「鎮海吼」,從此惡龍就再也沒出現過。

滄州城

這個是比較可信的,因為在「鎮海吼」鐵獅子的身上還著有捐款民眾的姓名以及鑄造師李雲來的姓名,所以這個還是有跡可循的。雖然傳說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這也可能是因為百姓苦不堪言的一種精神寄託,希望為自己的心理增加一些安全感。

命途多舛的「鎮海吼」

根據專家對「鎮海吼」的研究,大致可以推算出它在公元953年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在滄州城外安安靜靜的矗立,即使是歷經了千年的風吹雨打也依舊傲骨挺拔。但是天不遂人願,從十九世紀開始,這尊此前安然無恙的鐵獅子開始變得命途多舛。

1803年,滄州遭受到了颱風的侵襲,頓時狂風暴雨,可能是因為年代太過久遠的原因,即使是此前人們出於對「鎮海吼」的敬重而不敢隨意觸碰,但是依舊抵不過狂風肆虐,不幸的倒在了當場

在清朝時期,技術手段也不是很完善,加上鐵獅子的重量和體積實在是過於龐大,對於清朝的科學技術水平來說連扶起來都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於是,這尊鐵獅子從站立了千年變成了躺了近百年。直至1893年,它在被扶起的時候,因為長時間大面積的與地面接觸,它的腹部和尾部以及下頜部位已經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化學變化,很大程度上已經生鏽。

建國後,我國開始尤其重視對國家歷史文物的保護和修復,這尊位於滄州城的鐵獅子尤其受到了滄州市市政府以及博物院專家的重視。為了讓它免受二次侵害,相關人員開始重點加強了對鐵獅子的保護,為此還特地請教了蘇聯專家。

蘇聯專家在聽過這尊鐵獅子的歷史之後,覺得因為當年的風雨倒下是使它遭受負面影響的主要原因,於是就建議專家們為它建造一個可以用來遮風擋雨的屏障。滄州文物局的相關工作人員覺得言之有理,於是就鐵獅子建造了一個可以為它遮風擋雨的涼亭。但是誰也沒想到,大家因為想得到一個好的結果而做出的善意之舉卻加速了鐵獅子的損毀。

在涼亭中安穩度日的鐵獅子並沒有往好的方向發展,反而是越變越鏽,腐蝕程度是越來越大。原因就是因為長位於這種半封閉不透風的環境中,常年積累在鐵獅子內部的水分沒有辦法在接受太陽的照射下加快水分的蒸發,所以在鐵獅子內部產生的化學反應是越來越厲害。

在1972年,專家發現了這個變化,立刻就拆除了這個涼亭,使其「重見天日」。在1984年當地的文物局又為其修建了一個臺座,將鐵獅子挪到了臺座上,甚至為了穩固住鐵獅子,還為它的四個腿部分別灌注了水泥。

而這一次,又是好心辦壞事的一次。因為現代水泥的進入與古代所用來鑄造鐵獅子的材料不符,很快再次發生了化學反應。除此之外,水泥帶有的大量水分再次進入到了鐵獅子的體內,短短幾年的時間裡鐵獅子的腿部就開始出現了大範圍的裂痕。

這個時候這文物局又開始了手忙腳亂的修補工作,先是對鐵獅子的四隻腳進行了修補,然後又在鐵獅子的體外安裝了可以對其加固保護性的鋼管支架。唉,真的已經乏了,鐵獅子要是有靈魂的話,它一定也是這樣想的——因為這次「保護」,又讓自己的腿出現了幾十處的不同程度的裂縫和破損。

終於重獲新生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和鐵獅子一樣泣不成聲、嘆氣聲連連了吧。這個時候,文物局終於不敢再自作聰明了。直到2006年,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科學技術手段已經很高超了,在對鐵獅子進行了三維光譜的高級分析之後,給鐵獅子獨家製作了內膽固定,此外又將鐵獅子腳部的外支架給撤掉。

2009年,滄州市成功鑄造出來了一個比此前還要大上1.5倍的新的鐵獅子,終於成功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這個「鎮海吼」鐵獅子真的是福大命大啊!在保護了人民幾千年的幸福安康之後,卻被現代人一次次的好心白壞事。「鎮海吼」的經歷真的告訴了我們不要在非自己的能力接受範圍內進行盲目的操作,否則真的會弄巧成拙啊。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滄州鐵獅重32噸,歷時千年不倒,卻倒在專家自以為是的維護上
    這座鐵獅子,名曰「鎮海吼」可真是不同凡響,重約32噸,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見證了這一千多年的風雨變幻,朝代更迭。就是這座歷時千年不倒的鐵獅子,卻倒在了專家自以為是的維護上。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專家們究竟做了怎樣的維護?
  • 滄州鎮海鐵獅:重32噸千年不倒,卻在20年前被專家損毀,為何?
    重達32噸的滄州鐵獅子,自鑄造後屹立千年不倒,但在一次狂風暴雨中因被吹倒而損壞。在專家們的幾次大型維護、修復後,不但沒有起到保護的作用,反而加劇了它的損壞程度。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據說滄州歷史上受到過水患影響,當地人認為水患是惡龍造成的。這條作惡多端的惡龍,最終被一頭獅子所制服。這頭傳說中的獅子,便傳說中是「鎮海吼」的原形。當地百姓為了鎮壓惡龍,鑄造了這個一模一樣的鐵獅子。
  • 滄州鐵獅子千年不倒,最終卻毀於現代專家的保護,網友:實在可惜
    引言 《聰明偈》:「不信恃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自古以來,自恃聰明的人往往都比那些行事謹慎小心的人要容易犯錯誤得多。正因為人類的過於自信,才會在歷史中留下那麼多難以彌補的錯誤,比如那一隻重達32噸千年不倒的鐵獅子,就正是因為人類的自負和盲目才遭到了如此嚴重的損壞。
  • 滄州鐵獅抵禦洪水,屹立千年,卻遭專家「毒手」,被整倒了
    在河北滄州,也有這麼一座坐鎮在該城市的千年鐵工藝品——鎮海吼。這尊鐵鑄獅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經歷過千年滄桑歲月,依然屹立不倒,可最終卻遭到了專家的"毒手",千年雄獅"倒了"。一.開元寺廟的建造,文殊菩薩的坐騎經過專家的考證,這頭鐵獅子早在公元953年就被鑄造而成。
  • 滄州鐵錢陪伴鐵獅近千年
    在滄州這片鍾靈毓秀的土地上,不只有鐵獅子聞名於世,東光鐵菩薩、泊頭生鐵鑄造都很有名氣,滄州真可謂以鐵聞名。除此之外,滄州還有一種鐵寶貝埋藏在鐵獅子附近,因先前有部分突出裸露在地表,像一頭側臥的驢,故鄉人稱為「鐵驢」。這頭鐵驢其實是鏽在一起的鐵錢疙瘩。滄博歷史廳就陳列有其中一小塊,可謂是塊「鐵驢肉」了。
  • 屹立千年的寶物「鎮海吼」,風吹雨打千年不倒,卻被專家給修塌了
    文物的價值非常大,在數千年的歲月當中,能夠完整保留下來的只有很少一部分,無論是什麼樣的方式被損壞,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種損失,也有些文物在出土時就有損傷,所以需要專業人士進行修復
  • 滄州文化名人劉傳海:「漠北蒼狼」邂逅「滄州鐵獅」
    滄州文化名人劉傳海「漠北蒼狼」邂逅「滄州鐵獅」趙剛劉傳海,是一個出生在內蒙古的滄州人,因工作關係,他這匹「漠北蒼狼」邂逅了滄州鐵獅之後,就再也離不開了,這一居住就十幾年。但即便如此,劉傳海的內心始終也割捨不下對畫畫的喜愛。後來,劉傳海從草原回到了祖籍滄州,拿起了擱置十多年的畫筆,重拾少時夢。劉傳海的早期作品,被呼倫貝爾猛獁草原文化博物館收藏。回到滄州的劉傳海,在大運河之畔結識了滄州花鳥畫名家陳金生先生,並跟隨陳先生研習花鳥,並在陳陳金生先生的引薦之下,跟隨山水畫家邢樹荃先生研習山水。2010年,經北京華文東方藝術鑑定中心鑑定潤格。
  • 周倜分享:滄桑雄風滄州鐵獅子
    周倜是一位實力派青銅器鑑寶專家,在青銅器收藏界摸爬滾打多年,有著極為豐富的實戰經驗。周倜多年遊藝學習於各大博物館,積累了不少博物館藏品資料,樂藝會特設專刊系列發布,為廣大愛好者提供一個多方位學習的機會。滄州鐵獅子,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東南郊。鑄成於後周廣順三年(953年),民間稱為「鎮海吼」,相傳為遏海嘯水患而造,是我國現存年代最久、形體最大的鑄鐵獅子。
  • 「行走大運河」全國網絡媒體滄州行|講述運河故事 傳承運河文化
    「行走大運河」全國網絡媒體滄州行|講述運河故事 傳承運河文化 2020-10-25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代十國時期沙陀人徵服中原,歷史為何隻字不提?
    自從匈奴人崛起於蒙古高原後,中國的天下就不再只是漢人的天下了,數千年來各大少數民族輪番登臺各顯神通,不管是鮮卑人建立的北魏,還是匈奴人建立的漢國,或是党項人建立的西夏,還有今天我們要說的五代十國時期的沙陀人,這些民族在中國歷史都有明確的記載,繞也繞不過去。
  • 此人堪稱「五代十國的頭號流氓」,一頂綠帽直接戴到了父親的頭上
    然而,凡事總有例外,縱五代十國風風雨雨幾十年,我們竟無法挑出像模像樣的豪傑人物,翻閱那些帶著「五代十國」標籤的歷史,滿是流氓地痞糊塗蛋,簡直不堪入目。五代十國的頭號流氓是何許人也?或許熟悉歷史的各位會將這一「榮譽稱號」頒給朱溫,原因是沒有人能在「濫殺無辜」上望其項背。
  • 為何錢穆說,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的歷史之一
    唐朝是是中國封建歷史的巔峰,但到五代十國對比唐朝落差太大。士大夫不值錢,錢穆才認為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五代十國最大害處就是武人亂政,實際上,就是唐朝藩鎮割據延續。直到北宋建立才算結束了割據時代。五代十國存在時間並不長。五代十國是從907年到979年 中國歷史上的一段七十多年的時期。五代是指907年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正統王朝),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
  • 如何理清五代十國的歷史?
    我初次讀五代十國的歷史,也覺得幾十年的時間便有這麼多政權犬牙交錯,白雲蒼狗一般的輪轉,很複雜。但是仔細分析後,又覺得五代十國並不複雜。五代,是指中央政權的五次更迭。十國,是指地方上存在的十個地方上的割據政權。
  • 五代十國時期的「河朔三鎮」,為何沒有形成強大的軍事集團?
    以至於,這個所謂的「河朔三鎮」成為了唐代藩鎮割據的一個縮影。但是,自古以來「興也勃焉,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始終都是歷朝歷代,難以逃出的怪圈。伴隨著唐朝的日薄西山,「河朔三鎮」最終也走向了衰弱。而到了五代十國時期,曾經煊赫一時的「河朔三鎮」則逐漸走向了覆滅,最終淹沒在了五代十國時期的巨變之中。
  • 五代十國中的十國,其中有一國在北方,並與遼國南侵
    五代十國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從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朱溫在中原地區建立後梁,定都東京開封府時,五代十國正式開始。由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 五代十國蠅營狗苟,這是先進的思想還是禮崩樂壞?
    五代十國的歷史上,有這樣一句順口溜:「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皆來十五帝,播亂五十秋。」唐、宋時期,五代十國,各有鄰國,互相攻伐,各派勢力你唱罷我登場,看似漫長,卻不過五十多年而已。在這只是一代人的時代裡,五代十國卻充斥著荒淫的後宮,外族的入侵,臣下的背叛,弒父等種種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個時代的頹廢?五代十國每一個朝代,不管是開國皇帝還是末代君主,都有一個宮廷內部混亂不堪的地方。後梁開國皇帝朱溫,為人稱道,朱溫便開始了一种放縱放縱的生活。
  • 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為何有人認為五代十國是最黑暗的時代?
    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為何有人認為五代十國是最黑暗的時代?戰國時期通常指的是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的這段時間,它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一個大變革時期。據悉當時經過春秋爭霸戰爭後的中原大地上,周朝境內的各大諸侯國數量急劇下降,特別是在韓、趙、魏推翻智氏後,開始了七雄爭霸的格局。
  • 明明是朱溫滅了唐,為何此後卻非梁朝時期,反成了五代十國時期?
    可實際上,情況並非如此,反倒成了進入五代十國時期了。於是,便有很多人感到非常不能理解,覺得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存在?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不是因為有什麼問題存在,而應該說是有一定的原因存在才對。一、有關五代十國的簡介。很多人既然不明白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那自然也對五代十國沒有太多的了解。鑑於此,我們就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五代十國。
  • 文物鑑賞 | 明代城隍廟鐵獅
    文物鑑賞 | 明代城隍廟鐵獅 2020-12-22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贈書丨《帝國的崩裂:細說五代十國史》
    書名:帝國的崩裂:細說五代十國史 作者:李奕定 書號:978-7-5455-5980-4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品牌:天喜文化 出版時間:2020年11月 定 價:79.00元 頁 數:576頁 字 數:348千字 開 本:32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