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時,康有為、梁啓超等人早已逃之夭夭。康有為逃到上海,他從這裡去了日本。從逃走到再次回到中國,康有為在海外流亡了16年。流亡意味著東躲西藏,康有為卻生活滋潤。
康有為是中國環球旅行的第一人,人們經常用這段話來形容他的足跡,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經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先後遊歷英、法、意、日、美、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印度、越南、緬甸、巴西、埃及等42個國家和地區。
康有為所到之處住豪華酒店,吃美味大餐,還娶了16歲的日本女孩,生活無比愜意。很多人疑問,康有為奢華生活的錢哪裡來的呢?這點不得不佩服康有為,他確實有一套,善於忽悠。康有為在日本生活一段時間後,日本政府就下令逐客令。
康有為攜弟子去了加拿大,這一路可謂九死一生。來到溫哥華後,康有為發現華人、華僑在異國他鄉因祖國衰弱受盡屈辱,於是四處演講蠱惑人心,結果所到之處受到華人熱烈歡迎。康有為由此產生了一個想法,創辦一家「公司」。
1899年7月20日,康有為聯合加拿大華僑領袖李福基、馮秀石等人,創立了「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即「保皇會」。這個「公司」一成立,華人瘋狂加入,短短幾年時間超過百萬名會員,康有為賺得缽滿盆滿。
康有為有錢了,他還不滿足,想盡辦法賺得更多,於是瘋狂展開投資。康有為還做過推算,「若海外五百萬人,扯算計之,每人能以菸酒之餘,人捐美洲銀五元,合中國銀十元,則有五千萬矣。先開銀行,印銀紙行之,可得一萬萬零二千五百萬矣。以三千萬辦輪船,以三千萬辦鐵路,以三千萬開礦,以五百萬辦雜業。他日礦路輪船有股份者分利無窮。以三千萬辦一切救國事,以養才能之士、忠義之人,立國體以行之,則中國立可救矣。」
1906年初,康有為來到墨西哥炒地皮,起初他小賺了一筆,於是加大投資,結果落個血本無歸。康有為沒有吸取教訓,此後多次投資都以失敗告終。即便如此,康有為依靠「保皇會」這棵搖錢樹,依舊活得很滋潤。
為了「忽悠」更多的人加入「保皇會」,康有為進行了各種所謂的「承諾」,他說:「苟救得皇上復位,公司中帝黨諸臣,必將出力捐款之人,奏請照軍功例,破格優獎。」「凡救駕有功者,布衣可至將相。」
華人、華僑一聽有「利益」,於是他們瘋狂投資,結果也落了個血本無歸。康有為到了晚年生活依舊愜意,1913年結束流亡回國後,他在廣州、上海、天津擁有多套房產,還投資地皮等。康有為不是商人,可他幾乎卻把「謀國不成,謀家有成」演繹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