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蛋蛋的憂傷

2020-12-20 凱迪貓眼看人

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杭州西湖。

正值陽春三月,草長鶯飛,花紅柳綠,山色空濛,水波瀲灩。61歲的康有為從上海到杭州旅遊,找了當地名妓伴遊西湖。

在遊船上,康有為面對美景,詩興大發,兩句詩脫口而出:「南妝西子泛西湖,我亦飄然範大夫」。

想當年,康有為可是晚清風雲人物,改良派代表,保皇會領袖,門下弟子眾多,曾領導公車上書,戊戌變法,失敗後流亡海外15年,後回國協助張勳復闢,擁立溥儀登基,再次遭遇失敗。

如今已是民國的天下,大勢已去,年過花甲的康有為不免有些心灰意冷,無所事事,在江浙滬一帶過著逍遙自在的隱居生活。

剛才那兩句詩中,康有為將名妓比作西施,自己比作範蠡,正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

旁邊的西施聽了拍手叫好:「好吖好吖,好一個飄然範大夫,康老師下次再來杭州可別把人家忘了哦,記住,我是八號麗麗。」

康有為並不答話,兩眼直勾勾盯著遠方,一動不動。

麗麗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原來,暖陽下,橋頭旁,一個小姑娘正在洗衣裳,大約十七八歲的樣子,風華模樣,落落大方,長長的烏黑髮,一雙眼明亮,不施粉黛,如清水芙蓉,風姿綽約,楚楚動人。

這才是我心目中的西施啊!康有為不禁心中一蕩,轉身招呼船家:「快,快划過去,替我打聽一下,那是誰家的姑娘,可曾許配人家?」

哼,男人!氣得麗麗轉身回了船艙。

遊船劈波斬浪,向著橋邊姑娘的方向急速駛去,此時,那首我們熟悉的歌曲又一次在耳邊響起:

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煙。

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若是千年有造化,白首同心在眼前。

啊,啊啊,啊啊啊啊......

1.

那個女孩叫張光,今年18歲,因為家境貧寒,一直沒談男朋友。

當媒人過去為康有為求親的時候,張家最初是拒絕的,理由很簡單,倆人年齡相差太多了,康有為比姑娘她爹年紀都大,這將來咋稱呼?

媒人不以為然:「在愛情面前,年齡算個啥?才大40幾歲而已,京城老楊,82歲高齡找了個28的,這麼多年了,還不一樣過得好好的?」

老張說:「不光是年齡問題,人家康老師名滿天下,家財萬貫,我們家這條件,你也看見了,實在高攀不上啊,別的不說,嫁妝我們都陪不起。」

媒人說:「害,說了半天,不就是錢嘛,男方早準備好了。」滿滿一箱銀元往桌上一放,「這是彩禮,先給孩子買幾套像樣的衣服首飾化妝品啥的,不夠再說。」

老張有點兒不好意思了:「你看你看,我就隨口那麼一說,康老師也太客氣了,內什麼,你們哪天過來娶啊?」

是的,康有為最近有些落魄,一直抱怨說自己沒錢,坊間甚至有人傳言他在上海嫖娼賴帳逃單,四處被人追債,逃到船上被債主抓住,當地小報上有人寫詩嘲諷:「避債無臺卻有舟,一錢不值莫風流」。

完全是無中生有,惡意誹謗!我們康老師雖然不比從前那麼風光了,但也不至於慘到這種程度吧。

前段時間,我好朋友王撕蔥因為投資熊貓直播虧損,欠債20億,被限制消費,我們村王建國聽說後,唉聲嘆氣,感嘆世事無常,一直替撕蔥發愁,結果人家不到半年就把錢還上了。所以說啊,富人嘴裡說的沒錢,跟窮人理解的沒錢,不是一個概念,你一個打工人,就別動不動替你們老闆擔心了好麼。

誰不知道,康有為流亡海外那些年,成立保皇會,以營救光緒皇帝為名,大肆斂財,積累了巨額財富,在上海、杭州、青島分別購買了豪華別墅,甚至還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買了個小島,在島上建了中式園林,取名「北海草堂」,當地居民稱其為「康有為島」。

儘管眼下有些失意,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結婚的錢還是有的。

2.

已經請智障大師算過了,5月16日是個好日子,婚禮定在上海灘最豪華的浦江飯店舉行。

沒想到的是,這樁婚姻遭到了周圍朋友、學生,包括康有為家人的強烈反對。

首先,康有為的老婆們都不同意。

對,康有為是有老婆的,而且不止一個,在迎娶張光之前,家裡已經有5個老婆了。

應該說,康有為在選擇戀愛對象方面,非常專一,年輕時喜歡十幾歲的姑娘,到了花甲之年,喜歡的依然是十幾歲的姑娘。康有為的老婆除了原配張氏,其餘幾個結婚時年齡全在20歲以下,這其中還包括一個17歲的美國華僑,一個16歲的日本姑娘,可謂中西合璧。

老婆們意見很大,從周一到周五,一天換一個,周六周日還動不動去逛妓院,還嫌不夠嗎?你都60多歲的人了,又找個18歲的小姑娘,身體吃得消嗎?老命不要了?一哭二鬧,就差上吊了。

周圍的朋友們也表示不能理解。

我們知道,康老師學貫中西,不但國學底蘊深厚,而且較早接受了西方先進文化的影響,一直主張男女平等,反對女性纏足,是大力提倡一夫一妻制的。

在臺上演講作報告的時候,講得頭頭是道,為什麼輪到自己就不執行了呢?說好的「知行合一」呢?難道是為了更深刻體會妻妾成群的危害而做出的自我犧牲嗎?

對此,康有為做了解釋說明:「這個,怎麼說呢,提倡一夫一妻是工作,娶六房太太是生活,不能一概而論。」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愛情的嚮往。最終,康有為衝破重重阻力,與張光喜結良緣。

婚禮當天,康有為的老婆和孩子們全部拒絕出席,以示抗議,上海各大媒體及街頭巷尾對此議論紛紛。

康有為才不在乎那些流言蜚語,結自己的婚,讓別人說去吧,最美不過夕陽紅,持續戀愛中,與張光形影不離,如膠似漆,完全沉浸在新婚的快樂之中。

3.

但快樂總是短暫的,短短幾年後,老夫少妻的實際問題出現了。

畢竟已年逾花甲,康有為在那方面越來越感覺力不從心,有時在過度勞累之後,腰膝酸軟,精神不振,好像身體被掏空。

張光關切地問:「是不是腎透支了?要不要試試腎寶片,把透支的腎補起來。」

康有為起初還不好意思承認:「我哪有,才不是,別瞎說,我這兩天有點累,晚上我還有個會,別等我了你先睡。」各種藉口,各種推脫。

時間一長,小嬌妻難免有些怨言,搞得老康思想壓力很大,便開始關注養生保健,吃各種補品,海參生蠔枸杞子,牛鞭羊蛋大腰子,包括電線桿子上那些祖傳秘方啥的,反正是有病亂投醫。

在這期間,康有為因為經常去醫院開藥,與一個叫江逢治的醫生漸漸熟悉起來,成了好朋友。

同為男人,這位江醫生非常理解康有為重振雄風的迫切心情,便為他介紹認識了一位德國大夫,沒想到,正是這個德國人,將康有為送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這位德國大夫是業內著名男科專家,專治各種陽痿早洩不孕不育,尤其擅長睪丸移植手術,也就是把強壯的猿猴睪丸移植到人的身上,以此讓衰老的男性返老還童,重振雄風。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兒匪夷所思,有點兒扯?

但這是真的。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法國生理學家布朗.塞加爾嘗試將動物的睪丸提取液注入人體,以達到重返青春的目的,似乎很有效果,因而轟動一時,從1890年開始,歐洲有數千人接受過這一療法。

當然,目前認為,所謂有效,多半是心理作用。

但人類在這方面特別執著,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不久,奧利地生理學家尤金·施泰納赫發現,通過睪丸移植,可以使實驗動物的精力、體力大增,於是,將此項技術大膽應用與人體。

在1920年至1927年間,有幾千人接受了"斯泰納赫手術",這其中包括許多名人,比如我們大家熟悉的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還有英國詩人葉慈,就是那首《當你老了》的詞作者。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

你想返老還童,風雲再起嗎?你想回到過去,重振雄風嗎?斯泰納赫換蛋術,只需輕輕一刀,讓你恢復青春歲月,再現昔日輝煌,你好,我也好。

前有車後有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當那名德國醫生提出為康有為實施睪丸移植手術的時候,老康並沒有過多猶豫,就毅然決然地同意了。

有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換個蛋蛋嘛,幹!

4.

1926年的某一天,68歲的康有為瞞著家裡所有人,只帶了一個老僕人,前往醫院,接受了睪丸移植手術。

手術很成功,據說,老康出院後不久,小試牛刀,自我感覺良好,對手術結果十分滿意,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可惜好景不長,僅僅過了不到一年時間,就出現了各種排異反應,而且,那方面也不管用了。康有為很生氣,覺得自己被騙了,找德國醫生討說法沒有結果,便一紙訴狀,將德國醫生告上了法庭。

然而,還沒有等到開庭,康有為便突發急病,臥床不起,醫生當時診斷為食物中毒。

1927年3曰31日,康有為病逝,享年69歲。

康有為的一生,不論當時還是後世,皆褒貶不一,毀譽參半。

作為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為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康有為的一生充滿矛盾,他倡導維新運動,領導戊戌變法,力主立憲治國,提出的許多思想和主張在當時具有一定的先進性。

但同時,他又反對共和,反對革命,尊孔保皇,復闢帝制,頑固地站在了歷史車輪的對立面。

在人品方面,康有為更是飽受詬病。

康有為特別善長忽悠,喜歡沽名釣譽。比如,所謂公車上書,據考證,根本就沒有呈遞上去,完全是康有為的個人炒作;所謂光緒皇帝的衣帶詔,也是康有為篡改偽造的,他只見過光緒皇帝一次,那張他和梁啓超與光緒皇帝的合影,經確認是PS上去的,康有為可能是最早利用PS技術招搖撞騙的人。

所以,外界普遍認為康有為的言行不靠譜,稱其「惑世誣民,非聖無法。」「言論多有誇張自揚之處,須得處處小心」。

而最受非議的就是娶六房太太這件事。

按理說,這屬於個人私生活,娶幾個老婆是你的自由,當時並沒有名額限制,但你不能說一套做一套,一面倡導一夫一妻,一面一個接一個娶小老婆,這就是你的不對了。

至於晚年換蛋,雖是坊間傳言,聽起來似乎讓人難以置信,但也絕非空穴來風,惡意編造,以康有為的性格,這種事他絕對做得出來。

這個說法最早出現在1926年《晶報》發表的《聖殿記》中,後來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中也旁證了此事。

上世紀50年代,高白石在《新生報副刊》上發表了文章《康梁師徒之割》,關於這件事的詳細記載,才第一次呈現在世人面前。

人們讀罷不禁扼腕嘆息,原來大名鼎鼎的康師傅,居然是這樣死的。

這正是:

變法圖強保皇復闢千秋功罪究竟誰來定論

一世盛名毀於一蛋夕陽西下如何重振雄風

作品信息

本文來自凱迪社區原創作者:孫繼勝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意見。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繫後臺處理。

相關焦點

  • 蛋蛋的憂傷:剩蛋節,喝蛋酒
    至少有3個理由,讓我覺得必須得推薦它:1、既然是過人家的節日,那遵循人家的傳統喝點節日飲料,比互送蘋果格調要高2、如果你是單身汪,喝一杯蛋酒,想像一下沒有蛋的老人的痛苦
  • 蛋蛋的憂傷!曾繁日小動作觸碰尤度隱私部位 被直接驅逐出場
    擔任本場比賽解說的霍楠開玩笑稱:「我感到了蛋蛋的憂傷。」霍楠還表示,曾繁日應該是一時衝動才做出的動作,情有可原。本場比賽,易建聯因傷沒有出戰,如今曾繁日再被罰出場,廣東男籃的形勢不容樂觀。
  • 蛋蛋的憂傷:一隻公貓的絕育經歷
    精神抖擻,神氣十足,哪裡有被麻醉、被割了蛋蛋的憂傷啊(餵你個憨憨,你的丁丁不見了啊)。
  • 康有為的風流史
    1872年,15歲的康有為再次參加童子試,又落榜,從此對八股文深惡痛絕。1876年,康有為參加鄉試,又考砸了,於是拜嶺南大儒朱次琦為師,誦讀掌故詞章。此時康有為的父親已經早逝,母親見兒子考場失意,鬱鬱寡歡,就為他操辦了一門親事。1876年臘月,19歲的康有為,與22歲的張雲珠結為伉儷。
  • 是因為蛋蛋的憂傷嗎?
    不過,自從這個蛋碎了之後,樂嘉又開始了他的表演人生,開始在微博不斷地談他的「碎蛋」:他先是在微博上髮長文哀悼了一下自己的蛋蛋,還說要寫一本《蛋蛋》書:「蛋碎後,蟄伏至今,每天兩事:養蛋和寫字。《蛋蛋》已寫完25章,完成了90%。我希望通過對自己心路歷程的剖析,讓本書成為一本男性的蛋蛋百科全書,既幫助男人關注到最易忽略卻最命門的健康,也能幫助女性深刻了解男人的脆弱和男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從此中看見人性!這是我迄今文字最好的一本書。在長文中,還順道揭發B超女醫生的冷漠:
  • 康有為的新媒體運營思維
    但凡一個人時間久了,都經不起議論,總有一些隱私至極的事情的流落在江湖之外,而康有為就是這樣一個人。其實學習歷史的時候,有時候發現會有一種荒誕感,因為歷史的面貌在不斷刷新,從我的記憶中來看,也就是90年代左右,康有為就是一個非常正面的形象。
  • 蛋蛋的憂傷:睪酮缺乏
    蛋蛋,睪丸也。蛋痛,有多痛?
  • 重論廖平、康有為「學術公案」
    已有研究還呈現「左右袒」現象:廖平的研究者較多主張康有為「剽竊」說,或突出廖平對康有為速成兩《考》、轉治今文的決定性作用;康有為的研究者則較多主張「影響」說,既承認康有為轉向今文受廖平啟發,又強調康有為對廖平學說作了改造、發展,否認康有為「剽竊」。
  • 馬勇 康有為「衣帶詔」真相(下)
    康有為覺得這件事太不同尋常了,光緒帝既然明降諭旨,何以又讓林旭面傳口諭?朝廷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難道皇帝已被皇太后所控制?基於這些無限想像,康有為不敢繼續猜下去。他一面草擬密折謝恩,一面默誦林旭轉達的聖諭,發誓不惜代價救皇上。康有為謝恩折由林旭持還復命,康有為也明白表示將在第二天啟程赴上海。
  • 康有為: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康有為也就是生的太早了,如果他晚生幾十年,大約可以和阿道夫同學做朋友。 康有為想法大膽,在戊戌變法時候就有苗頭了。 翁同龢曾和康有為有段蜜月期,向光緒大力推薦過他。 但是和康聖人深談了幾次後,馬上和外界說:這人我不認識他。 光緒二十一年,翁同龢在日記中稱讚康有為:此君舉世目為狂生,自餘觀之,蓋策士也。 三年後,他就後悔了。
  • 康有為的煩惱:怎樣學好英語
    康有為的英語水平:自學能聽說,讀寫有障礙       康有為對外國事物向來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康有為曾責備她不懂得區分like和love之義:「華文之『愛』字無施不可,而英文之like與love有分。彼言吾愛某某,多用『羅父』(按即love)字,而不知此字不能妄施也,此字只施之夫婦狎暱者。」康有為娶的四太太何旃理比他女兒還年輕,令他鬱悶的是,康同璧有時會拿此事開玩笑,把何說成是姐妹。
  • 她是康有為四姨太,17歲入府嫁給56歲的康有為,臨終時才坦白真相
    而康有為是戊戌變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要看康有為鼓吹婦女解放的滿嘴新思想。而康有為本人則有六房姑姑,其中四房姑姑岡鶴子的故事最為傳奇。康有為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到過30多個國家,在世界各地置產無數,至今在瑞典的一個小島,當地華人稱其為「康有為島」。此外,中國首次踏上北極,不是探險家,也不是地質學家,而是康有為。
  • 時也命也康有為
    這個世上也有英雄創造出的時代,康有為顯然不屬於後者。其實不能造勢也沒有什麼,關鍵要能夠順勢,借勢,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不單是中國的功夫,也是中國的文化,政治文化。像李白、韓愈這樣的的文學大才,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不能將自己所學治國平天下。這和君王大臣縱然有關係,但是哪個朝代沒有好壞忠奸呢?像他們這樣的人,不是懷才不遇。
  • 康有為之一生,如何評價?
    總之,章炳麟在康有為70大壽之時將之罵作妖賊,可謂詮釋盡了康有為之一生,讓人頗感痛快。康有為此人雖然很是自負,但是我們也知道他的科舉之路卻異常艱難,考秀才考了3次才考上。他考舉人之次數更是可怕,足足考了7次,用了20年的時間,才在第7次鄉試之上考中了舉人。
  • 《可可託海的牧羊人》《淚蛋蛋掉在酒杯杯裡》,兩首歌相似處很多
    最近有兩首歌被翻唱走紅,一首是王琪作詞作曲的《可可託海的牧羊人》,另一首是野強強原唱,由曹軍民作詞、李先鋒作曲的《淚蛋蛋掉在酒杯杯裡》。兩者比較,《淚蛋蛋掉在酒杯杯裡》被陝北說書人馬美如翻唱,走紅的時間稍微比《可可託海的牧羊人》要早一些。
  • 康有為為何大罵梁啓超?|故事
    摘編自《追尋歷史的印跡》,重慶出版社出版,本公眾號獲得授權刊登康有為曾有一篇手寫的揭帖式的文字,破口大罵「梁賊啟超」。這到底是為什麼?
  • 康有為、梁啓超是戊戌變法的真正領袖嗎?
    另一種認為,康有為應該為戊戌變法的最終失敗負責,他的急躁、莽撞乃至激進,是戊戌變法沒有成功的重要原因。還有一種意見,直接指向康的品性,指責他狂妄自負,導致了與其他改革勢力離心離德,像以張之洞為代表的群體,不僅不與他合作,甚至給他拆臺,不願意看到他的成功。再有一種看法更充滿戲劇性,據說慈禧原本並不反對變法,如果不是康有為處理不當,竟想要鼓動袁世凱兵變,圍慈禧於頤和園,慈禧是不會突然變臉,發動政變的。
  • 嶗山與名人丨康有為初遊青島 視為第一
    在青島的別墅落成之後,康有為在《遊存廬落成詩》中感嘆。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更生,廣東省南海人。清光緒年間進士,授工部主事。在中國近代史的舞臺上,康有為大展身手,然而,歷史的洪流將他吞沒,無奈他流亡海外躲避。回國後,幾次努力都有「回天乏術」之感。
  • 維新志士還是投機改良:找尋真實的康有為【上】
    康有為出生於清鹹豐八年二月初五,這一天是公曆的1858年3月19日,地點是位於其家鄉的廣東省南海縣銀塘鄉,康有為的家境應該算是一般吧,他的祖父只是做到了一個縣裡的學官,收入非常微薄,都不夠養家餬口的。 康有為的父親康達初死的比較早,當時康有為才十歲。
  • 很少有人知道,康有為在上海的最後六年是在這裡度過的
    想不到劉海粟這麼一問,更令康有為刮目相看。「哈哈哈哈,書畫同源,我可以教你寫字嘛。」書法造詣不淺的康有為自信地回答道。1900年4月,康有為和梁啓超、唐才常等人在日本橫濱成立自立會,商議在長江沿岸利用會黨力量起義。康有為給了唐才常三萬元活動經費,並表示願意募集到30萬元繼續支持。唐才常等人在漢口設立自立軍總機關,專事聯絡會黨,策反清軍,康有為則親自坐鎮新加坡指揮。想不到起義失敗,唐才常等自立軍領導人被捕,就義於武昌紫陽湖畔。康有為雖不喜唐才常,仍勉力撰寫了《唐才常勤王辯》和唐的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