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一個廣東人為何客死青島,而沒有葉落歸根?

2020-12-20 騰訊網

作者:苗體君、竇春芳

1927年3月31日凌晨5時30分,70歲的廣東人康有為在山東青島離奇地去世了,他的死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被史學界眾說紛紜。康有為因何而死?讓我們慢慢揭開這一歷史謎團。

一個廣東人為何客死在青島,而沒有葉落歸根呢?

康有為是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清光緒年間進士,官授工部主事。1897年,德國人強佔膠州灣,康有為上書朝廷請求變法,這是康有為第一次開始關注青島。1917年,康有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軍閥張勳發動復闢,擁戴溥儀登基,不久即在當時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的討伐下宣告失敗。康有為再次遭到通緝,他不得已又一次出逃,逃到了當時日本侵佔下的青島避難。這也是康有為第一次來到青島。面對青島的勝景,康有為發出了「青山綠樹,碧海藍天,中國第一」的讚嘆!後來康有為的這幾句話演變為「紅瓦綠樹,藍天碧海」,也成了青島這座城市的名片。

1922年,中國政府從日本手裡收回了青島。1923年6月,康有為結束了海外20年的漂泊流亡生活,第二次來到青島。與康有為同行的有康有為的三子康同錢、四子康同凝、八女康同環,康有為對青島的感覺像是「重入仙山畫裡來」,便決定在這人間仙境購買房產,以找一棲身之地。當時的膠澳督辦趙炳琦親自接待康有為這位名人,他安排康有為住在福山支路5號一棟德式三層別墅裡。在康有為看來,這棟別墅「屋雖卑小,而園甚大,望海碧波,僅距百步」,別墅緊鄰小魚山,既可在海濱漫步,又可以在別墅裡觀海聽潮,所以非常看好這棟別墅的位置,當即便決定先租下來。

1924年,康有為僅僅花費1000銀圓就買下了這棟三層別墅,等於半買半送,這讓精於房地產買賣的康有為十分高興。這棟別墅為什麼這麼便宜哪?原來是一棟兇宅。

該別墅始建於1899年,原系德國駐青島總督府副官的官邸,建築面積有1128平方米,為磚木結構,傳說以前凡是在此別墅居住過的人,大多死於非命,所以被認定為兇宅。而康有為對風水宅相有頗深的研究,他經過一番察看,認為是宅地犯了「白虎銜屍」的格局,只要變化一下建築格局,就能逢兇化吉,康有為也確信自己能鎮住這棟兇宅。遺憾的是僅僅過了3年,康有為也死在此地。

清朝廢帝溥儀聽說康有為在青島買了別墅,親自為康有為的別墅題寫了「天遊堂」,康有為把題字懸掛在別墅的堂中,並把宅邸取名為天遊園,他還自稱「天遊化人」。而當時康有為在上海、杭州還有兩棟別墅,即上海的遊存廬和杭州的一天園。康有為一家老小都在上海居住,他打算把上海的房子賣掉,遷到青島永久居住下來,還在青島為自己選擇好了墓地。

選擇墓地的經過是這樣的,一次,康有為聽嶗山太清宮老道長說,當年唐玄宗曾派方士來嶗山煉丹,還讓方士為他在嶗山尋找百年後的風水寶地;女皇武則天晚年也曾來過嶗山,並看上了太清宮東面的一塊風水寶地,計劃死後葬在這裡,但她回京城長安後,還未來得及派人到嶗山修建陵墓,便去世了。聽完老道長的話後,康有為便決定在嶗山上尋找自己死後的「風水寶地」。

1926年春,康有為到青島市郊去看望一位老朋友,車子行到李村時,透過車窗,康有為看到一座小山,恰似一隻五彩的鳳凰展翅欲飛,山上綠樹鬱鬱蔥蔥,山坡上鮮花五彩繽紛,山下的溪水清澈見底。停下車,康有為向一位打柴人打聽後,得知這座山叫鳳凰山,又叫象耳山。康有為用自己所掌握的淵博的堪輿學知識,對這座小山進行了仔細的分析,他發現山的西面高高的山峰像鳳冠,山的東面有道道長嶺、條條山溪像鳳身、鳳尾,山南、山北兩道叉出的餘脈,如同鳳凰的兩個翅膀,在「鳳翅」的下面,還有一處林密草盛的凹地。這不正是康有為要找的世上稀有的陰宅風水寶地嘛!於是他以高出當時市價兩倍的價錢,買下了這塊山地。

為了慎重起見,後來,康有為又選了個良辰吉日,跟一位風水先生上山作進一步的勘查,並將墓地選在了「鳳凰」頭部「鳳穴」的最佳位置。康有為還認為,這象耳山因西邊的山峰很像大象的耳朵而得名,自己姓「康」,與「糠」同音,自己就是一粒「糠」,他的墓穴必須躲進天下無敵的大象耳朵裡才能安寧。不久,康有為便在這塊寶地上破土動工,開始為自己建造起了壽墳。在康有為去世後,他的親友們就是按照他的遺囑,將他安葬在這塊他自選的墓地上的。

康有為去世的過程

1927年2月14日,是宣統皇帝溥儀22歲壽辰,康有為不顧70歲高齡,從上海的寓所遊存廬專程趕赴天津溥儀駐地張園。溥儀見他年事已高,就免他三跪之禮,這讓康有為感激涕零。康有為回到上海後不久,3月8日恰是康有為70大壽,溥儀為了籠絡前清舊臣,派人送來了親手書寫的「嶽峙淵清」匾額和一柄玉如意作為賀禮。對此,康有為受寵若驚,他不管大清帝國已經消失16年的事實,居然重整前清官服,遙拜天恩。隨後,他又揮筆寫了一份「謝恩折」,再由書記用小楷謄清,印了上千份。壽筵當天,康有為的親朋好友、門人弟子齊集上海遊存廬為康有為祝壽,康有為乘機把印好的「謝恩折」分贈給他們。

康有為最得意的門生梁啓超還送來一副壽聯:「述先聖之玄意,整國家之不齊,人此歲來年七十矣;奉觴豆於國叟,至歡欣於春酒,親受業者蓋三千焉。」將康有為比喻成「至聖先師」的孔夫子,這讓康有為更加高興。然而,此時北伐軍正浩浩蕩蕩進軍上海,康有為十分慌張,決定把全家轉移到相對安全的青島,以躲避北伐軍的鋒芒。據康有為女兒康同璧回憶,康有為離開上海之前,曾親自檢點自己的遺稿,並帶上禮服,還在園中巡視了好幾遍,並對在場的人感嘆道:「我與上海緣盡矣!」然後把他的像片分贈給工友們,以作紀念。好像康有為已經預知到這是自己與他們永別一樣。

1927年3月18日,康有為從上海搭船來到青島。到青島後,康有為就開始寫賜壽謝恩折,未寫幾行就開始痛哭,寫完後又告訴家人說:「吾事畢矣!吾事畢矣!汝等可珍重此稿。」康有為對自己的死仿佛先知先覺一樣,種種跡象表明他似已預知到自己大限將至。

3月29日晚上,康有為來到青島中山路附近的粵菜館英記酒樓,參加同鄉宴,能夠在青島吃到家鄉的菜,這讓康有為非常滿意。飯後,他意猶未盡,又喝下了一杯橙汁。不久,他突然腹痛難忍,就急忙回家。當天夜裡,康有為嘔吐不止,請了兩位醫生診斷,其中一位日本醫生診斷為食物中毒。30日,嘔吐一夜的康有為感覺毒已清除,顯得非常健談,晚上,康有為照例夜觀天象,看了一會,康有為突然獨自大呼:「完了,完了!」然後,由家人扶進臥室。31日凌晨5時30分,康有為在臥室裡「七竅出血而死」,但奇怪的是屍體不僵。

康有為死後,康有為的門人弟子們強烈要求溥儀給康有為諡號「仁忠」,但遭到了溥儀的拒絕。隨後,康有為的門人弟子們又籌劃著將康有為的靈柩葬於清西陵光緒帝墓旁,讓他們君臣地下得以相伴,但最後也因經費不足只好作罷,在康有為去世十餘天后,將其靈柩葬於康有為生前自己選好的青島李村鳳凰山墓地。出殯時,康有為的棺材原計劃用幾匹馬拉到山上去,但途中因為山路陡峭,只好改用人力將棺材抬上去。康有為的子女們個個身穿孝服、腳穿草鞋,安葬完康有為後,康的子女就把草鞋扔掉,光腳走回家,以表對康有為的孝意。

康有為墓中有哪些隨葬品呢?1966年8月,青島市第五中學紅衛兵掘開了康有為的墳墓,據目擊者回憶:康有為的棺木是紅松做的,約4釐米厚,棺材被打碎後,暴出白骨。隨葬物有一把美國華僑送的金鎖,金鎖正面刻有「先天下之憂而憂」,背面刻有「國學大師」,康有為左右手中均有一枚金幣,一枚為日本金幣,另一枚為印度金幣,還有一枚玉佩。紅衛兵將康的骨頭揚了一地,把康有為的頭骨綁在一根木棒上,遊街示眾,忙亂中還丟掉了下巴骨!青島博物館的負責人王集欽以擺展覽為名要求紅衛兵將頭骨送到展覽會,展覽結束後,康的頭顱被扔在了臺階上,王就找了一個木箱,將頭骨放進去,又釘上蓋子,冒著危險把頭骨藏在辦公室裡。1985年,青島市人民政府重修康有為墓時,王才將頭骨獻上去。

對康有為死因7種說法的剖析

一杯橙汁致使康有為猝死青島,這一非正常死亡,在史學界眾說紛紜。關於康有為的死,目前,有7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他購買的兇宅所致。康有為購買的天遊園從建造成開始,凡是居住進去的沒有一個活著出來的,他自認為能鎮住這「白虎銜屍」的兇宅,最終也沒有例外,還是死在天遊園裡。當然這一說法,在今天看來是不可信的。

第二種說法是國民黨特務下毒害死了康有為。這一說法源自於康有為的外孫女羅儀鳳的一份材料。羅儀鳳是康有為的次女康同璧的女兒,康同璧生前始終認為他的父親是「被人在食物中投毒而導致死亡」,而且是被國民黨下毒害死的,但這種說法迄今為止還沒有見到任何其他史料的記載,僅有的就是康氏後人的自述,以強調康有為政治立場的正確性,就是反對國民黨,為國民黨所仇視。由此可見,這一說法也是不可信的。

第三種說法是被慈禧太后生前所遣殺的手下毒害死的。據傳,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曾派出一名叫巫仿的刺客出京刺殺康有為。慈禧曾私下賜給巫仿白銀10萬兩,命他秘密出京,專門刺殺康有為,殺死康有為後,還會另有賞賜和晉封。此後的二三十年間,巫仿一直在尋找機會刺殺康有為,最終在青島成功了。此種說法也是不可信的,因為康有為晚年一直致力於支持清室復闢,加上慈禧也早已經去世了,時過境遷,所以刺殺康有為這種事情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康有為應該與「戊戌六君子」一樣,只是死的時間上存在差別而已。

第四種說法是康有為是被日本人投毒害死的。這一觀點是康有為的弟子、同鄉呂振文的後人提出的。因為當時英記酒樓的同鄉宴請,呂振文也在座。當時康有為喝下橙汁後腹疼不止,還是呂振文用馬車將康有為送回寓所的。抗日戰爭時期,即1938年呂振文投靠日本人作了漢奸,並成為日本當局控制下的青島治安維持會9名委員之一,後又出任偽青島特別市財政局長、土地整理委員會委員長。呂振文是從日本天皇身邊的人得知,因為康有為始終不同意溥儀跟著日本人走,還曾一度與溥儀一起與日本天皇對抗。為此,日本人懷恨在心,最終決心置康有為於死地,並派特務投毒毒死了康有為。呂振文臨終時才向自己的兒子講述此事。1995年,青島的文史專家調查康有為死因真相時,呂振文的兒子才把這一消息公布出來。這一說法也缺少充分的證據,唯一的證據就是呂振文生前對兒子的講述,算是孤證。如果這一說法成立的話,康有為應該是為國而死,是被日本人害死的民族英雄。

第五種說法是康有為食用了不潔淨的食物引起了食物中毒而死。這一說法源自康有為的七女兒康同環,康同環在《先父的墓碑》一文中寫道:「康有為卒前掙扎痛苦,七竅都有血漬,當然是中毒的現象。不過所謂食物中毒,可能是英記酒樓的食品不潔所致,未必是因為政治鬥爭而犧牲的。」而這一說法也有許許多多的漏洞,因為找來的日本、德國醫生給康有為診治後並無大礙,康有為一度還很健談,為何又突然去世呢?

第六種說法是所食的食物發生化學反應,導致康有為中毒而死。人們根據現代醫學最新的研究發現,海鮮內含有比較豐富的蛋白質、鈣等營養物質,而橙汁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如果這二種食物同時食用會在人體內產生砷這種有毒物,砷就是人們通常說的砒霜,是一種可以致人於死地的毒藥。而當時康有為食沒食海鮮也已經無法查尋,今天的人們只能從魯菜、粵菜都以製作海產品著稱為依據,來推測當天康有為所吃的那頓飯裡一定有海產品,才推出這一結論的。但事實上,就是真的把海鮮與橙汁放在一塊食用,也不一定會毒死人。

第七種說法是康有為移植了類人猿的睪丸而死。此說源於《萬象》六卷九期毛丹先生撰寫的《康有為晚年》一文,文章說,1925年12月的一個冬夜,67歲的康有為瀏覽一大疊關於返老還童的中外研究資料,當時,康有為常感自己精力不濟。突然一篇文章吸引住了康有為,文章說俄國外科醫生沃羅諾夫的返老還童手術獲得空前成功!他把類人猿的睪丸成功地移植到一位80歲老齡男性身上,手術者明顯感到自己突然年輕了,惰性消失了,記憶力恢復了,甚至可以策馬狂馳了。康有為讀完文章後,高興地拋書拍案而起,高喊自己有救了!

隨後,康有為暗中通過至交、上海名醫江逢治奔走聯絡,以重金延聘擅長此術的德國名醫施泰勒為康有為移植睪丸。手術那天,康有為只帶了一個僕人前往診所,德國醫生選取了一隻年輕公猿的睪丸為康有為換上。手術非常成功,不久,康有為體力明顯增強,步履輕捷,讀書寫字也無絲毫疲勞了,而且食慾也大增。但僅僅過了不到一月,康有為的健康狀況急轉直下,身體也每況愈下,施泰勒聞訊後逃匿,康有為一怒之下,竟向法院起訴施泰勒「妖術欺世」,但還沒有等法院開庭,康有為就去世了。此說法聽起來很荒謬,實際上還是很有道理的,雖然無任何佐證,但仔細分析後,不無道理。

被稱為改良主義者的康有為,曾大聲疾呼在中國廢除一夫多妻的封建惡習,倡導西方的文明的一夫一妻制,但他自己卻前後娶了一妻五妾。康有為19歲時,與22歲的張雲珠結婚,張雲珠性情溫順賢惠,婚後很孝敬康母,能識大體,盡力支持丈夫的事業,是一位賢妻良母,她為康有為生下4女1男。康有為39歲時又娶了18歲的梁隨覺為一妾,梁隨覺為康有為生下了2女2男。康有為51歲,在海外流亡時又娶17歲的中學生何旃理為二妾,何旃理年輕漂亮,聰敏過人,熱情開朗,還善畫花鳥,兼工撫琴,著實可愛,而且還通曉英語,她為康有為生了1個兒子、1個女兒。康有為53歲時又娶日本女傭16歲的市岡鶴子為三妾,市岡鶴子為康有為生了1個女兒。60歲時,康有為又娶年輕的廖定徵為第四妾,廖定徵也為康有為生了1個女兒。62歲時,康有為又娶年僅19歲的張光為五妾。年逾花甲的康有為面對一妻五妾,而且一個比一個年輕,他的體力當然就十分不濟了。而且康有為作為改良派的領袖,其思想新潮、前衛,看來,移植類人猿的睪丸這種事情康有為是能做得出來的。

相關焦點

  • 康有為猝死青島之謎:為何喝完一杯橙汁後就七竅流血而亡
    後經過北大歷史教授茅海建的考證,康有為曾組織過"十八行省舉人聯名上書",但最終並非都察院不收這份聯名上書,而是康有為壓根沒有送到他們手中。 1898年9月21日,戊戌變法前日,維新派抱著必死的決心策劃著。康有為帶著僕人逃出皇都,從天津塘沽南下直奔上海。
  • 康有為究竟是怎麼死的?猝死前起身守望夜空,回房後七竅流血而亡
    ——馬克思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876,閱讀約2分鐘1927年3月31日,康有為在青島家中離奇去世。他去世時,享年69歲。康有為之死如此離奇,至今爭論不斷。康有為來青島之前住在上海。北伐軍勢如破竹。眼看上海即將淪陷,1927年3月18日,康有為到青島作了這次旅行。康有為通過「保皇黨會議」積累了大量財富。康有為在國外流亡生活了16年。1913年回國後,他願意在中國定居,並尋找合適的地方安頓下來。1923年,康有為斥巨資買下了位於青島市南區福山支路5號的豪宅,這裡原是德軍佔領青島時期總督府要員的住所。
  • 康有為的風流史
    正因為縱情聲色,康有為身上仕途多舛的悲情色彩被大大弱化,以至於今天后人提起他時,除了對他變法失敗有些許同情,更津津樂道的,反而是他的風流獵豔往事。 021858年3月19日,康有為生於廣東南海一個富庶的書香世家。
  • 嶗山與名人丨康有為初遊青島 視為第一
    在青島的別墅落成之後,康有為在《遊存廬落成詩》中感嘆。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更生,廣東省南海人。清光緒年間進士,授工部主事。在中國近代史的舞臺上,康有為大展身手,然而,歷史的洪流將他吞沒,無奈他流亡海外躲避。回國後,幾次努力都有「回天乏術」之感。
  • 康有為是不是一個聖人?公車上書、戊戌變法背後不為人知的事
    我在想,寫了近有一個月的民國,還沒有寫過一次這位民國史中的「辮帥」,區區大洲,竟然敢慢待這位大帥,我問心有愧,隨即寫下昨天那篇文章。 大家都知道,大洲還是一名在校學生,閱歷自然沒有各位前輩高,對於教科書上的東西是無條件信任的,在大洲接受的教育中,康有為一直是以一個推動歷史進程的偉人。尤其是他「公車上書」、「戊戌變法」,所行之事無不令人拍手稱快。 可,我怎麼也想不到,那些都是「假象」。
  • 康有為,一個沒有人品的大忽悠
    康有為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個人,在我們的印象中他發起的公車上書,推動的維新變法,是一個有志於改變當時清政府積貧積弱的進步人士。連他自己也自稱為「南海聖人」。然而當我們翻開歷史的資料,發覺這位進步人士和留給我們印象中的人物完全不是一回事。康有為出生於1858年的廣東南海縣一個封建官僚家庭。
  • 80年前劉海粟青島辦畫展,與康有為蔡元培有師生情誼
    文|曲海波上世紀30年代,青島美術創作日漸繁榮,在本土畫家經常舉辦各種畫展的同時,一些聞名全國的大畫家也垂青於青島的人文環境,慕名來青島舉辦畫展。1936年夏,劉海粟先生應青島市政府之邀,在太平路29號舉辦畫展,在島城文化史上書寫了值得紀念的一頁。
  • 康有為: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康有為是個妙人啊。 他曾寫過一本書叫《大同書》,書裡充滿了對白人的跪舔。 他提出和白人雜交,改變人種的方法,他還提過一個方法,讓南方人和長得和白人一樣高大,就是把南方人都趕到北方寒冷的地方,這樣他們會慢慢變得高大,皮膚還會變白。
  • 很少有人知道,康有為在上海的最後六年是在這裡度過的
    康有為常對人曰:人既受生於天,傳類於祖,聆教於聖,豈可忘本。每逢初一十五,他總要帶全家來此焚香叩拜。孔子忌日,他也要率全體學生拈香祭祀。「神廳」裡還供奉著追隨他多年,戊戌變法中遇害的弟弟康廣仁的遺像,另有會客的「竹屋」一間,後又在臨街處造了一幢樓房。康有為乃喜好愛才養士之人。
  • 康有為去世前做的這幾件事,能否說明他已預感到大限將至?
    1927年,北伐軍浩浩蕩蕩進軍上海,孫傳芳連連敗退,康有為十分慌張,想把全家轉移到安全處,躲避北伐軍的鋒芒,於是有了康有為的青島之行。1927年3月18日,康有為從上海搭船赴青島。第一件事:離開上海之前,所做一切好像預知自己將與世永別據康有為女兒康同璧在《南海康先生年譜續編》中記載,康有為過完七十大壽在準備離開上海之前,曾親自檢點遺稿,並將禮服攜帶,臨行前還巡視了園中好幾遍,說道:我與上海緣盡矣!然後把他的像片分贈給工友們,以作紀念,好像預知自己將與世永別。
  • 康有為臨終前最放心不下六姨太,留下無恥遺言,六姨太后來怎樣了
    歸網,一個跨國交友的小圈子幫你在風雨中尋找良緣加微信:sunnylife2585來源:頭條號歲月靜好一世晴天1927年,曾被視為戊戌變法引路人的康有為病逝於青島,章太炎贈其一幅藏尾輓聯「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意在痛斥康有為是國之妖孽、國之賊。
  • 康有為:蛋蛋的憂傷
    所以說啊,富人嘴裡說的沒錢,跟窮人理解的沒錢,不是一個概念,你一個打工人,就別動不動替你們老闆擔心了好麼。誰不知道,康有為流亡海外那些年,成立保皇會,以營救光緒皇帝為名,大肆斂財,積累了巨額財富,在上海、杭州、青島分別購買了豪華別墅,甚至還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買了個小島,在島上建了中式園林,取名「北海草堂」,當地居民稱其為「康有為島」。
  • 她是康有為四姨太,17歲入府嫁給56歲的康有為,臨終時才坦白真相
    研究歷史的人都知道,光緒年間發生了許多影響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事件,其中就有戊戌變法。而康有為是戊戌變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要看康有為鼓吹婦女解放的滿嘴新思想。而康有為本人則有六房姑姑,其中四房姑姑岡鶴子的故事最為傳奇。
  • 康有為流亡在外的愛國經:借「衣帶詔」之名斂財頗豐
    但是,有些人卻因皆存的愛國心獲得了額外的收益。當然,不能說他們不愛國,但這之後的事情究竟是出於何種心思,恐怕也只有當事人心知肚明。提及晚清的愛國青年,就繞不過一個康有為。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遊存叟、天遊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作為晚清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康南海的一生是極富爭議性的。
  • 維新志士還是投機改良:找尋真實的康有為【上】
    趙立人先生在2006年擔任了廣東康梁研究會會長,應該說他的學術成就還是受到普遍肯定的,而尤為難得的是,趙先生秉持著一顆學術良心,沒有給康有為、梁啓超這兩位著名的「鄉賢」繼續塗脂抹粉,而是通過多年精心的研究、考證,為我們呈現出一個與主流觀點大相逕庭的康有為形象——當然,也包括對梁啓超的形象某種顛覆,儘管梁本人遠遠不如康有為那樣醜陋不堪!
  • 廣東VS青島,廣東演習無易建聯時代陣容,青島能否演繹哀兵必勝
    廣東男籃VS青島男籃本場比賽除雙方勝負以外的一大看點:易建聯因傷缺陣,廣東演習無易建聯時代陣容在複賽第一階段結束後的轉場中,廣東男籃主教練杜峰透露球隊核心易建聯因在與北控男籃的交戰中腰部拉傷,並未隨隊出徵青島賽區,因此接下來的比賽易建聯何時歸隊還是個未知數。
  • 馬勇 康有為「衣帶詔」真相(下)
    然而,就在送走林旭後,康有為卻差人招來譚嗣同、梁啓超、徐仁鏡、徐仁錄及乃弟康廣仁等,一起商量應對之策。康有為憑記憶向他們轉述了林旭帶來的消息。由於康有為始終抱怨清廷存在一個守舊派,因此他的分析無疑會誇大危機,以為新政已在守舊勢力反撲下徹底失敗,光緒帝可能已被幹掉。在康有為煽惑下,這些門徒決心不惜犧牲救皇上,並由此將慈禧皇太后設想為真正的敵人。
  • 康有為為何大罵梁啓超?|故事
    戊戌變法期間,徐致靖曾推薦康有為、譚嗣同、梁啓超等人。政變時,徐致靖因「濫保匪人」獲罪,定永遠監禁。義和團運動期間,他「出獄待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列強分為同盟國(德、奧、意)與協約國(英、法、俄、日、美)兩大軍事集團。日本借大戰之機,出兵我國山東,強佔原為德國侵佔的膠州灣及膠濟鐵路沿線地區。同時,慫恿北洋政府參加協約國,對德宣戰。英國政府也鼓動中國政府一致行動。
  • 康有為臨終前,最放心不下的六姨太,後來過得怎樣?
    公元1927年,康有為因食物中毒,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臨終前,最令康有為放心不下的,就是他晚年娶的六姨太張光。因此,康有為特意叮囑張光:「一生不得改嫁」。同時,康有為還特地給張光留下了2000多幅書法作品,以保她生活無憂。
  • 時也命也康有為
    這個世上也有英雄創造出的時代,康有為顯然不屬於後者。其實不能造勢也沒有什麼,關鍵要能夠順勢,借勢,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不單是中國的功夫,也是中國的文化,政治文化。像李白、韓愈這樣的的文學大才,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不能將自己所學治國平天下。這和君王大臣縱然有關係,但是哪個朝代沒有好壞忠奸呢?像他們這樣的人,不是懷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