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醫院胸腔鏡換雙瓣手術不用開胸,患者術後1周就可出院

2020-12-22 微創心臟外科崔勇醫生

心臟病會嚴重危害到人體的健康,而且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老年人應該要做好心臟病的預防措施,預防心臟病應該要注意控制好體重,在飲食方面儘量少吃高膽固醇的食物,適當的進行有氧鍛鍊,可以有效的預防心臟病的發生。

心臟病是比較高發的疾病,老年人是心臟病的高發人群,我們大家都知道心臟病給人體帶來的危害非常大,中老年人是心臟病的高發人群,應該要做好心臟病的預防措施,需要及時的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同時需要加強身體的鍛鍊,最好每天堅持有氧鍛鍊,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降低患有各種疾病的風險。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要控制好體重,體重過重更容易患有心臟病,在飲食方面應該要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每天適當的進行有氧鍛鍊有利身體健康。

因為風溼和退行性變等多種原因需要做心臟雙瓣膜、多瓣膜的手術患者,在臨床上仍然很多。傳統上這樣的手術操作多、時間長,在我國的絕大部分醫院還只能在正中大開胸的方式下進行。

所以對於不得不接受心臟多瓣膜手術的病人來說,對傷口的恐懼是他們要跨越的第一個心理難關。而這些風險也是現實中確實存在的。

目前為對於單獨的二尖瓣或者主動脈瓣手術,都有了微創的途徑。但僅通過一個微創的小刀口,如果要同時完成多個瓣膜的手術,在全球範圍來看,仍是極少數外科醫生才能完成的任務。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這幾年集中力量對微創手術進行攻關,目前在國內率先掌握了微創下進行多瓣膜手術的關鍵技術。

畏懼開胸遲遲不敢手術?在全胸腔鏡下同時切除並置換兩個心臟瓣膜。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的隱蔽小刀口,胸口正面沒有刀疤。微創經右側腋下5cm切口做心臟瓣膜手術,與傳統胸部正中20cm切口相比,損傷明顯減小,恢復快,傷口美觀,可以同時做單個瓣膜,兩個瓣膜,三個瓣膜的複雜手術,目前技術全國獨家。全程不用開胸,創口小,患者術後1周就可以出院。

做完心臟手術之後,要切記不能大量喝水,大量喝水會加重心臟的負擔,水可通過吸收匯聚到血管中,心臟需要花更多的力氣才能將血液泵出去,而且心臟手術後,病人容易出現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會導致肺部水腫,影響呼吸功能,因此如果術後患者沒有大量排尿、出汗等情況,24小時攝入水量應該控制在2000ml以下。

相關焦點

  • 浙江省人民醫院胸腔鏡二尖瓣成形手術治療二尖瓣關閉不全
    對於年輕的患者來說,手術後留下的疤痕大小是很自然會重點考慮的問題;同時,微創手術對身體的損傷也較小,康復較快,對患者以後的工作生活影響也比較輕。據了解,主動脈瓣由於其位置深,難於顯露,一直被視作全胸腔鏡手術的「盲點」。
  • 健康|全國首例全胸腔鏡下 微創雙瓣置換手術在廣州完成
    風心病聯合瓣膜病致瓣膜狹窄、返流 , 生活受限因為懼怕胸前留下大切口 ,30 多歲的唐女士 ( 化名 ) 發現風溼性心臟病聯合瓣膜病已 1 年多都不願接受換瓣手術。但一直用藥保守治療的她近半年來發現胸悶氣促的症狀越來越嚴重 , 爬三層樓就氣喘籲籲 , 日常生活工作都受到的嚴重的影響 , 才尋思找權威醫院做微創心臟瓣膜手術。日前 , 全國首例全胸腔鏡下微創雙瓣膜置換手術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完成 , 唐女士手術當晚就順利脫離呼吸機 , 術後僅 4 天就康復出院。
  • 不用開胸,經導管做手術!78歲高齡患者「換瓣」難題解決了
    ,無法承受開胸手術,綜合考量下,煙臺山醫院心血管內科為其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成功為該患者植入了主動脈瓣膜 。術後經心臟超聲評估顯示人工瓣膜無瓣周漏,手術效果顯著,目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據了解,該患者胸悶、憋氣一年多,曾在其他醫院多次就診,經藥物治療後症狀改善不明顯,近兩個月患者病情進一步加重,活動耐量明顯減退,稍事活動即可誘 發,夜間不能平臥,伴雙下肢水腫,既往有高血壓及2型糖尿病病史。
  • 8釐米小切口,心臟換瓣手術不用「大開胸」
    楚天都市報7月19日訊(記者晏雯 通訊員鄒亞琴)心臟大手術也可以通過微創「小切口」完成,近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外科王志維教授團隊僅通過胸骨上段8釐米的小切口,就完成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明天,手術後的張先生帶著不為人知的「美容切口」,痊癒出院。
  • 主動脈瓣手術無需開胸!重慶康心醫院成功開展首例TAVR手術
    「心臟手術真的可以不用開胸嗎?」「是的,部分老年心臟病患者無需開胸即可進行手術!」近日,重慶康心醫院為一名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患者成功實施了「不開胸的心臟手術」——經心尖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手術)。
  • 省立心外科專家不開胸,給患者心臟換主動脈瓣
    以往遇到此類問題,時常需要開胸手術,修補壞損的心臟瓣膜。不過,近期福建省立醫院心外科的一項微創手術的運用可讓患者免除開胸手術的痛苦。接診的心外科主任醫師謝琦了解了王先生的病情後,建議他儘快手術治療,修補主動脈瓣。然而,用傳統的手術方式修補,需要開胸。一聽要開胸,王先生嚇得連連擺手,堅決不做。「難道就沒有更微創的手術來修這個瓣膜嗎?」術前,王先生的兒子試探性地詢問謝琦。
  • 市人民醫院完成全腔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月7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周倩)1月5日,深圳市人民醫院心外科成功完成一臺全腔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該手術在深圳尚屬首例,因其難度大,國內僅有廣東省人民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等極少數醫院率先開展,且開展例數較少。該例手術的完成也標誌著市人民醫院微創腔鏡心臟外科技術擠入國內前列。
  • 62歲患者心臟大反流,微創胸腔鏡下瓣膜置換成形術成功解決
    大河網訊 近日,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外科九病區陳國鋒主任團隊成功完成一例微創胸腔鏡下不停跳二尖瓣置換+三尖瓣成形術。7月6日,患者已經康復出院。62歲患者段先生,活動後胸悶已有6年。近日突發病情加重,2小時後入住鄭州七院心外科九病區。
  • 心臟換瓣不「開胸」,六旬老人獲「心」生——懷化市首例TAVR手術...
    患者出院前送上錦旗表示感謝1月6日,在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TAVR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的患者成功出院,該手術為懷化市首例,標誌著市一醫院心內科微創瓣膜置換手術邁上了一個新臺階。63歲的覃先生反覆胸悶、氣促多年,曾多次在外院住院治療,症狀反覆發作,於2020年12月16日住入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療。入院後,超聲科立即為其行食道超聲,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主動脈瓣二葉瓣畸形、主動脈瓣重度狹窄。主動脈瓣重度狹窄患者病情危重,一旦出現症狀,生存時間極短。
  • 換心臟瓣膜=開胸大手術?非也!開個「小窗」就能換,患者手術當天即...
    近日,鎮江江大附院胸心外科在陳聖傑主任的帶領下,成功開展一例微創心臟主動瓣膜置換術,手術切口僅4cm,患者術後痛苦明顯減少。17日,記者從院方獲悉,神奇的是,手術當天即能下床自由行動!在江大附院門診做了心臟彩超檢查,提示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隨後進入胸心外科住院治療。「根據患者的檢查結果和症狀來看,如果繼續拖延下去,不但心功能會越來越差,而且還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必須及時行主動瓣膜置換術。」胸心外科陳聖傑主任說,經過術前評估,認為患者其他臟器功能良好,符合微創手術的條件。
  • 心臟換瓣不「開胸」,六旬老人獲「心」生 懷化首例TAVR手術成功開展
    患者出院前送上錦旗表示感謝1月6日,在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TAVR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的患者成功出院,該手術為懷化市首例,標誌著市一醫院心內科微創瓣膜置換手術邁上了一個新臺階。63歲的覃先生反覆胸悶、氣促多年,曾多次在外院住院治療,症狀反覆發作,於2020年12月16日住入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療。入院後,超聲科立即為其行食道超聲,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主動脈瓣二葉瓣畸形、主動脈瓣重度狹窄。主動脈瓣重度狹窄患者病情危重,一旦出現症狀,生存時間極短。
  • 北醫三院開心臟瓣膜病門診,換瓣可以不開胸!
    有了新技術和新模式的雙重保駕護航,中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或反流患者將有更好的獲益。TAVR手術創造更多治療機會10月15日,在北醫三院心內科的胸痛中心介入手術室,一場高難度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順利完成。由唐熠達教授帶領的專家團隊,為一位84歲的高危主動脈瓣狹窄合併心力衰竭患者換瓣,老人重獲「心」生。
  • 不開胸置換心臟瓣膜 六旬重症患者成功獲救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12月3日電 (記者 陳靜)主動脈瓣疾病根治的傳統方法是外科手術開胸換瓣,但臨床有1/3的患者由於高齡、虛弱、合併症多、風險高而不能進行外科開胸手術,失去治療的機會。  如今,這樣的狀況已經改變了。
  • 心臟手術不開胸,微創手術1釐米傷口為心臟換「門」
    日前,我院心胸血管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67歲的二次手術患者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術),據了解,在湖南省中醫醫院中系首例。尹曉清教授團隊為患者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今年67歲的李嗲嗲,8年前因為風溼性心臟病聯合瓣膜病變置換了生物二尖瓣和主動脈瓣,近兩個月來開始出現活動後胸悶氣促,後來被醫院確診為「雙瓣置換術後主動脈瓣重度狹窄伴關閉不全」,此後症狀逐步加重,喘不上氣、睡覺不能平躺,生活都無法自理,需要靠藥物維持生命,情況十分危險,隨時有死亡的可能。
  • 心臟擴大到原來的1.5倍,經過1小時手術,4天後出院!這技術……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團隊在詳細評估病情,同時結合患者本人意願後,制定了不開胸瓣膜置換的極微創手術方案——TAVR(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入術)。這也是十院心胸外科自2018年開展TAVR以來完成的第20例極微創瓣膜置換手術。手術由十院心胸外科主任臧旺福教授和周健副主任醫師共同率領團隊完成。
  • 《單孔胸腔鏡手術治療肺癌中國專家共識》解讀|胸腔鏡手術|淋巴結|...
    除共識中推薦增加輔助操作孔的情況外,其餘情況包括肺裂發育不全、肺萎陷差、神經心包侵犯、助手配合不佳等都可在單孔下處理。術中出血是胸腔鏡手術中最常見也是最嚴重的術中併發症,早期的研究提示胸腔鏡術中出血風險高於開胸手術,尤其是在學習曲線未完成階段[31],但近期大樣本文獻提示胸腔鏡與開胸肺葉手術的術中併發症率並無差別(1.57% vs. 1.44%,P=1.0)[32]。
  • 江西省人民醫院開展全省首例一站式微創介入手術解決聯合瓣膜病變
    5月22日,江西省人民醫院心內科洪浪教授團隊聯合大血管外科、重症醫學科、麻醉科、超聲診斷科和CT影像等組成多學科合作團隊,為一位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合併重度二尖瓣狹窄患者施行了全省首例經皮二尖瓣球囊擴張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PBMV+TAVI)。
  •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完成市級醫院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
    以往的治療方式以開胸手術和藥物治療為主,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因其創傷小、恢復快,取代傳統開胸手術。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劉劍雄帶領的心臟瓣膜團隊用微創的方式完成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這也是成都市市級醫院裡首家完成此手術的醫院。
  • 院士執刀TAVR手術再獲成功 患者無需開胸即可換瓣膜
    近日,SAPIEN 3上市後,上海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手術成功完成。患者是一位高齡女性,有腎功能不全病史20餘年,並伴有陣發性房顫。在完成心臟超聲、主動脈CTA等評估後,醫生經過心內、心外等多學科討論,選擇的手術方案為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 。SAPIEN3瓣膜成功植入後半小時,患者拔除氣管插管。患者現已神志清醒,葛院士連說「非常好」,又叮囑了術後護理注意事項。
  • 七旬婆婆面臨二次換瓣 醫生為她不開胸完成心臟手術
    中新網湖北新聞6月16日電 (李晗)七旬的黃婆婆14年前因心臟瓣膜病進行了心臟換瓣手術,今年再次出現胸悶心慌,到醫院檢查,需要進行二次換瓣手術。醫生通過「不開胸的心臟手術」,從她大腿入手「長途奔襲」成功換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