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提出化解隱性債務 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可持續」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上海證券報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財政政策依然延續「積極」定調,同時強調「更可持續」。

「定調財政政策保持積極的同時,首次公開提及化解地方隱性債務,將其作為保證財政經濟平穩運行的重點工作,通過黨政機關持續帶頭壓減公務經費過緊日子,樹立和提升黨和政府良好形象信譽,推動經濟、社會、政治、生態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解讀稱。

如是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朱振鑫認為,財政的關鍵看債務。如果提擴大地方債,則偏寬鬆,但如果提債務風險,則偏緊縮。今年沒有提專項債,而是重「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還罕見地提出「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顯然是控槓桿的思路,和貨幣政策的定調相匹配。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在張依群看來,財政支出保持適度的強度,支出結構和資金效益更加優化,將著力支持投向新基建、5G、晶片等科技補短板領域,並通過個稅改革、鞏固財政脫貧攻堅等方式縮小貧富差距。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表示,積極財政政策重在適度和精準,這是根據經濟形勢變化作出的相機抉擇,也是在新發展格局下謀劃著力點,從而託底民生性支出,激發市場活力,帶動就業。

不難發現,會議提到的「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提高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支出效率」「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擴大消費舉措,也正是明年積極財政政策的著力點。

相關焦點

  • 界面預言家④|明年赤字率回歸3%,化解地方隱性債務風險是重頭戲
    記者 樊旭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我國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赤字率首次突破3%,新增專項債額度創歷年之最,此外還發行了1萬億元特別國債。這一系列政策對中國經濟起到了關鍵的託底作用。
  • 中央強調抓實隱性債務化解,2021年化債動真格
    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治理將成為2021年財政重點工作。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明年積極財政政策時,罕見提出「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實踐中一些地方積極化解存量隱性債務,比如截至2019年底河南省市縣兩級政府存量隱性債務妥善化解3000多億元。不過一些省份的審計部門也發現,一些地方存量隱性債務未制定化解方案,或制定的方案不科學缺乏可行性,一些地方未嚴格按照方案化解隱性債務,導致債務化解難以落實,甚至一些地方出現虛假化債情形。
  • 今年地方債債務規模會不會降?如何化解隱性債務風險?
    財政部部長劉昆今年1月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有的地區還在新增隱性債務,個別地區償債風險有所上升。對此,財政部將嚴加防範、積極應對,切實把債務風險關進籠子裡。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此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也表示,地方債的比重應當適度降低,以減輕地方壓力,也整體降低防控債務風險的難度。
  • 2021年財政支出還要狂飆?王澤彩:赤字率最好降至3%左右,回歸公共...
    在「不急轉彎」的前提下,2021年財政政策增加了可持續要求,貨幣政策更強調針對性,政策操作更加注重時機、尺度與效果。在專訪中,王澤彩認為,2021年財政赤字率最好控制在3%左右,要探討財政赤字從應急性、剛性支出需求中有序退出,回歸到解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來。
  • 隱性債務問責風暴再起:地方官員被通報,銀行遭罰款
    中央要求今年抓實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化解工作,隱性債務監管強化信號頻出。近期,雲南省財政廳公開問責保山市隆陽區違法違規舉債融資,相關官員被通報問責。銀保監會1月8日對7家金融機構共處罰近2億元,一些金融機構被罰理由中,就包括為地方違規提供融資。
  • 21觀債|內蒙退出紅色風險,2019完成隱性債務化解任務的27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在內蒙古自治區兩會上,自治區政府主席布小林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2019年內蒙古完成隱性債務年度化解任務的270.7%。全區政府債務率可退出紅色風險等級。據記者了解,各地已建立了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等級評定製度,對各地隱性債務和法定限額內政府債務的風險情況進行評估,並將債務風險等級分為紅、橙、黃、綠幾個分線預警等級。布小林表示,2019年內蒙古實行風險等級評定,強化政府債務管理,隱性債務完成年度化解任務的270.7%,「十個全覆蓋」拖欠工程款全部清償。
  • 釋放9大政策信號:房住不炒...
    今年疫情衝擊之下,地方化解隱性債務的步伐不變,明年也要按既定計劃繼續推進。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積極財政政策強調提質增效,還要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這些都需要財政支持。   明年經濟增速會加快,財政收入形勢會相對較好。積極財政政策會延續現有節奏,保持適度擴張。很多項目具有連續性,今年做了,明年也要資金接續。
  • 【全國兩會】謝忠巖代表: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發揮財政職能作用...
    聚焦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要進一步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強化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和預算管理,嚴控高風險市縣新增政府債務限額,嚴格落實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同時,加強政府隱性債務管理,妥善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切實加強對隱性債務變動等情況的監測調度,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二是全力支持推動高質量發展。
  • 中央重磅定調釋放9大政策信號
    今年疫情衝擊之下,地方化解隱性債務的步伐不變,明年也要按既定計劃繼續推進。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積極財政政策強調提質增效,還要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這些都需要財政支持。  明年經濟增速會加快,財政收入形勢會相對較好。積極財政政策會延續現有節奏,保持適度擴張。
  • 劉元春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年宏觀政策不大變、不斷崖
    貨幣政策方面,會議要求「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雖然貨幣政策繼續保持穩健,但並不意味著貨幣供應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速出現明顯收縮。明年宏觀政策連續、穩定、可持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宏觀政策定下基調,稱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 「把握好政策時度效」「不急轉彎」,這些表述怎麼理解?
    對此,會議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要用好寶貴時間窗口,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 蘇新亞主持召開全旗重點項目、固定資產投資、政府隱性債務化解...
    蘇新亞主持召開全旗重點項目、固定資產投資、政府隱性債務化解、債券爭取及安全生產工作專題調度會 2020-06-13 0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明年我國宏觀政策將「穩」字當頭
    會議提出,要有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會議指出,疫情和外部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並進一步指出「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復甦不穩定不平衡,疫情衝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與此對應的是,在7月和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要強化機遇意識、風險意識」的基礎上,會議新增了「增強憂患意識」「堅定必勝信心」「堅持底線思維」「提高風險預見預判能力」等要求。
  • 瑤海區財政局:「三統一」推動財政工作提質增效
    一、積極財政政策與增收節支相統一。一方面加大財政投入,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紮實推進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效,2020年減稅降費和政策性退稅5.4億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降低營商成本。投入財政資金12.3億元,重點保障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基礎教育等民生領域。撥付各級涉企獎補資金7800餘萬元,保障市場主體紓困發展。另一方面堅持增收節支穩預期。
  • 中誠信國際閆衍:警惕債務風險逐步顯化 貨幣政策不宜過快收緊
    中誠信國際董事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副所長閆衍在會上發表了題為《雙循環下中國經濟復甦的風險與政策應對》的主旨演講。閆衍在演講中提出,雖然當前中國經濟持續復甦,但外部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持續存在,經濟復甦的內在基礎仍不穩固,債務風險仍存在進一步顯化的壓力,宏觀政策仍需把握好穩增長、防風險動態平衡,尤其需要重視對債務風險的監控,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 麻辣財經:積極財政政策,四個「對衝」效果如何?
    市場預期持續向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成果來之不易。這其中,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以更大力度宏觀政策對衝疫情影響,真正發揮了穩定經濟的關鍵作用。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措施,概括起來主要是發出一個「信號」,做好四個「對衝」。積極的財政政策,肯定要向市場發出積極信號。
  • 李迅雷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明年宏觀政策的八大看點
    與一周前的政治局會議的內容相比,對明年的國內外形勢預判更謹慎,政策的指向更加積極明朗,任務部署更加全面和細緻。進一步明確了擴大內需和強化科技這兩大戰略作為穩增長的支撐點,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 明年要完成八大任務,宏觀政策出現三大變化!四個新提...
    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四件大事雖然在此前的高層會議中有部分提及,但列入任務清單還是首次。此外,需求側管理取代了需求側改革的表述。來看解讀!
  • 連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八大政策信號
    1.積極財政政策突出提質增效和可持續  在原則上,去年會議提出,積極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更加注重結構調整。今年則在提質增效的基礎上,強調了政策要保持持續性、穩定性和時度效。  在主要任務上,財政政策將在促進創新發展、調節收入分配助力擴大內需、積極防控債務風險等方面起到更加重要作用。去年會議要求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做好重點領域保障,支持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
  • 餘永定:對下半年財政和貨幣政策的一些思考
    8、如果在採取強有力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並輔之以寬鬆的貨幣政策的同時,加速推進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改革方案,我們不僅能夠克服新冠疫情造成的衝擊,在2020年下半年取得良好的經濟實績,而且可以繼續沿著可持續增長的道路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