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財政政策依然延續「積極」定調,同時強調「更可持續」。
「定調財政政策保持積極的同時,首次公開提及化解地方隱性債務,將其作為保證財政經濟平穩運行的重點工作,通過黨政機關持續帶頭壓減公務經費過緊日子,樹立和提升黨和政府良好形象信譽,推動經濟、社會、政治、生態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解讀稱。
如是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朱振鑫認為,財政的關鍵看債務。如果提擴大地方債,則偏寬鬆,但如果提債務風險,則偏緊縮。今年沒有提專項債,而是重「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還罕見地提出「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顯然是控槓桿的思路,和貨幣政策的定調相匹配。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在張依群看來,財政支出保持適度的強度,支出結構和資金效益更加優化,將著力支持投向新基建、5G、晶片等科技補短板領域,並通過個稅改革、鞏固財政脫貧攻堅等方式縮小貧富差距。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表示,積極財政政策重在適度和精準,這是根據經濟形勢變化作出的相機抉擇,也是在新發展格局下謀劃著力點,從而託底民生性支出,激發市場活力,帶動就業。
不難發現,會議提到的「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提高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支出效率」「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擴大消費舉措,也正是明年積極財政政策的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