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冥王愛上了美麗的精靈曼茜(Menthe),冥王的妻子十分嫉妒,把曼茜變成了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長在路邊任人踩踏。可是內心善良的曼茜變成小草後,身上卻擁有了一股令人舒服的清涼和迷人的芬芳,越是被摧折踩踏就越濃烈。人們把這種草叫薄荷 (Mentha)。
薄荷自為人類熟識,無論出現在香料、藥草、花園的觀景,無不展示了她芬芳迷人和堅強的品性。春夏之際,人們採取薄荷葉做茶,清涼香甜,尤散暑熱。
《本草新編》云:「薄荷,不特善解風邪,尤善解憂鬱,用香附以解鬱,不若用薄荷解鬱之更神。薄荷入肝膽之經,善解半表半裡之邪,較柴胡更為輕清。」
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曾記載用荊芥穗、雞蘇葉、瓜蔞根、縮砂仁、甘草上藥為末,製作消風化痰的薄荷湯,用於風熱上壅,頭昏目眩,鼻塞咽幹,心胸煩悶,精神不爽。《御醫撮要》記載用龍腦薄荷、荊芥穗、甘草製成散劑,有清頭目、順風氣的功效。
春夏二季,常有頭痛目赤、虛火上炎、咽喉腫痛的情況,同時為預防風熱感冒或者肺炎的情況發生,可以製作一杯薄荷甘草太子參茶,可以養正氣,生津止渴,安心定神。
薄荷味辛發散,性涼清熱,可以推動體內風熱之邪出體外,因其清輕涼散,可將內達筋骨外至肌表的風熱均向上向外推動,以此透發涼汗。喉為肺之門戶,風熱之邪侵犯肺衛,導致風熱壅盛出現咽部紅腫疼痛等症狀時也可用薄荷。
甘草甘,平,歸經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
太子參甘、微苦,平,歸經歸脾、肺經,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的功效,常被用於脾虛體倦,食欲不振,病後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燥乾咳等症狀。
食材:太子參10克,甘草4克,薄荷葉少許
製作:清水燒開,倒入太子參和甘草,用中火煮15分鐘,析出有效成分,揭蓋用小火保溫。取茶杯,放入薄荷葉,將煮好的藥汁衝入茶杯,約1分鐘後,香氣散出,趁熱飲用。
太子參具有健脾潤肺、養氣生津、清心安神等功效,是一味補氣生津要藥,搭配甘草、薄荷葉,能夠消除咽喉不適、化痰生津,並能調理久咳導致的肺腎氣虛,強化身體免疫力。
文 | 海派杏林文化
圖 | 部分來自網際網路 版權歸原出處所有
本內容受「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
(項目編號:18dz2305600)」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