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的迷幻搖滾鼻祖,霍金都為他們伴唱!

2021-02-19 時尚芭莎藝術


霍金第一次為平克·弗洛伊德樂隊獻唱於1994年的《Keep Talking》單曲中

作為迷幻、太空搖滾的鼻祖之一,傳奇樂隊平克·弗洛伊德是同時代那些舉世聞名的搖滾樂隊中,與我們「距離」最近的一支樂隊。正值英國為紀念他們舉辦的音樂回顧展臨近,不妨隨之回顧這個偉大樂隊的音樂歷程。

「多媒體(multi-media)一詞,最早是美國一個名為平克·弗洛伊德的搖滾樂隊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最早使用的。他們在自己的音樂錄像中加入了多種變幻的背景影象,使觀眾在欣賞音樂的同時還可以有多種媒介感受。」——《傳播學》

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曾出現過一隻粉紅色的充氣小豬在天空「翱翔」,不懂背後深藏寓意的觀眾感到毫無頭緒。實際上,這看似搞怪的行徑背後,是為致敬一支偉大的樂隊。

劃時代

 

科幻這個與音樂有些不相干的詞彙,卻在一支樂隊身上密不可分地體現著。1969年,在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的直播期間,平克·弗洛伊德樂隊就在直播間裡為登月作現場的即興演奏。

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是英國殿堂級搖滾樂隊,他們最初以迷幻搖滾的音樂風格打響了知名度,隨後逐漸發展為前衛性的實驗搖滾樂,更在音樂中融合了科幻、布魯斯元素。

平克·弗洛伊德的黑膠唱片包裝

這支來自英國的搖滾樂隊風格獨特,以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 、英倫搖滾(Britpop)風格而聞名。而他們也並不像同時代的其他樂隊那樣「易懂」,與同樣囊括迷幻搖滾風格,載入音樂殿堂史冊的披頭四(The Beatles)、齊柏林飛艇(Led Zeppelin)有所不同。

那直白又不乏哲學隱喻的詞作、先鋒性的音頻實驗、錄音技術的突破、極具藝術前瞻性的專輯封面,以及舞臺上精彩紛呈的聲光設計,都是平克·弗洛伊德最為標誌性的成就體現。

平克·弗洛伊德《Animals》專輯封面,1977年

平克·弗洛伊德在上世紀60年代末橫空出世,在當時眾多樂隊中,他們的風格可謂獨樹一幟。彼時的音樂領域還未有任何先進的科學技術「提攜」,數碼時代也沒到來,關於音樂的一切都「原汁原味」。在當下音樂領域中,那些稀鬆平常的MIDI設備、效果器、先進的錄音設備等等在當時都是不存在的。

平克·弗洛伊德成員們在錄音室

不過就在這般境遇下,平克·弗洛伊德用最傳統不過的老式錄音設備,創作出了《月之暗面》(Dark Side Of The Moon)這樣極具迷幻感的專輯佳作。

平克·弗洛伊德成員們在錄音室

這張專輯不僅是平克·弗洛伊德的「成名之作」,更在專輯封面的設計上成為了經典。專輯封面上的稜鏡成為唱片的標誌,更是平克·弗洛伊德在日後的專輯中反覆出現的標識。無論跨越了多少個潮流趨勢,《月之暗面》這張專輯的封面至今仍然百看不厭、毫無過時。

平克·弗洛伊德《月之暗面》(Dark Side Of The Moon)專輯封面,1973年

設計師也曾闡述過稜鏡設計的三個考量原因:第一是為了表達樂隊所散發的光芒;第二是參考了整張專輯中,那表露了野心與貪婪為主題的歌詞內容;而第三則是回應了樂隊成員萊特的要求。萊特對於專輯封面提出了三個要求:簡單、大膽、富有戲劇性。

平克·弗洛伊德成員們


專輯中的歌曲以面對現實境遇而生的不安、混亂、恐懼等情緒描述了一個幻想空間,為聽眾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視聽享受,更令這張專輯在音樂領域大獲成功。《月之暗面》中的一曲《Money》改寫了平克·弗洛伊德樂隊的命運,專輯發行後更是讓他們名聲大噪。

頗具意味的是,他們以反觀成功為題的這樣一首歌,成為了平克·弗洛伊德自身重要的轉折點,更潛移默化改變了樂隊未來的發展軌跡——歌曲也仿佛因講述「成功」起了作用,推助了樂隊躋身巨星名列。

平克·弗洛伊德成員們

成功來得太過突然,令當時的小夥子們深感錯愕。空前的名氣讓他們感到手足無措,心中暗想在這樣成功的境遇下獲得了認可,而他們又該繼續做些什麼?

《Money》帶來的這些效應,無論好與壞,都深深影響了平克·弗洛伊德的下一張重要專輯《Wish You Were Here》。此後的許多經典作品正是在他們功成名就後,面對著成功所帶來的眾多負面影響所創造出來的。平克·弗洛伊德《Wish You Were Here》,Live PULSE,1994年

回顧平克·弗洛伊德樂隊的音樂生涯,50年時光荏苒,曾經的主創成員們也逐漸離開人世,在世的都步入古稀之年。雖然如今的平克·弗洛伊德難以再續輝煌,但他們過往成就的豐碑在音樂史上都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烙印——他們的革新精神在創造力、技術性的表現上是毋庸置疑的。

大衛·吉爾莫(David Gilmour)

動蕩與更迭

樂隊從60年代中期的走紅逐步發展成最著名的搖滾樂隊,過程中也並非都一帆風順——創作後期,樂隊成員之間的關係中充斥著混亂與矛盾。

平克·弗洛伊德經歷過幾次領袖的交替。樂隊最初風格多變的音樂面貌是由初代主唱西德·巴瑞特(Syd Barrett)帶領的。第一張專輯的封面也正是由巴瑞特操刀,從中便顯露了他個人風格的端倪。

平克·弗洛伊德成員們

而在60年代後期,成名後的樂隊掌舵手則交到了羅格·沃特斯(Roger Waters)與戴紹德·吉爾莫(David Gilmour)手中。

1965年,平克·弗洛伊德樂隊的前身——名為「Sigma 6」的搖滾三重唱樂隊成立,由貝斯手羅傑·沃特斯(Roger Waters)、鼓手尼克·曼森(Nick Mason)與鍵盤手理察·萊特(Richard Wright)組成。同年,重要人物——主唱與吉他手西德·巴瑞特(Syd Barrett)加入。

平克·弗洛伊德成員們

巴瑞特加入後,參考了布魯斯音樂人Pink Anderson與Floyd Council的名字,將樂隊正式改名為Pink Floyd。

起初,樂隊以布魯斯曲風為基調,而後樂隊逐漸在音樂創作過程中出現實驗色彩,著力於音頻、幻象之間的產生與融合。彼時,迷幻大碟《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推出,這張專輯更在後來多次入選「史上最佳迷幻搖滾專輯」。

平克·弗洛伊德《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專輯封面,1967年

然而,這位樂隊的初代靈魂人物因出現精神性問題開始過量的服用藥物、進而成癮,至此一蹶不振。1968年,巴瑞特因藥物影響被迫離隊,雖在兩年後短暫復出過,但之後再度因病退隱,從此隱居於世。

巴瑞特對於樂隊的發展功不可沒,他引領樂隊的時期正是平克·弗洛伊德初由地下樂隊轉向正式樂隊的艱苦時期,而其對樂隊風格的出色把控也奠定了之後的迷幻式搖滾。

西德·巴瑞特(Syd Barrett)

巴瑞特在音樂創作上偏愛科技性融合,他甚至會使用Zippo打火機作為吉他滑棒來演奏怪異的音效。獨特的方式讓人耳目一新,也更讓後人不斷惋惜。但因巴瑞特再無法繼續「領航」,1968年,樂隊主唱由吉他手大衛·吉爾莫(David Gilmour)代替,而樂隊在音樂創作上的主要部分則交由沃特斯來完成。平克·弗洛伊德的曲風也在此時漸漸有了風格分化的開端,在題材愈加陰暗的同時融入了古典音樂的特質,也加大了樂器演奏的篇幅。平克·弗洛伊德《Time》

隨著專輯《迷牆》(The Wall)的到來,平克·弗洛伊德在音樂領域颳起一陣無法抵抗的「颶風」,令世人再一次對他們的迷幻搖滾印象深刻。然而一切風平浪靜的表象下,實則暗濤洶湧。

儘管《迷牆》專輯取得了非凡成績,但樂隊內部卻逐漸走向分崩離析。1980年,萊特因與沃特斯意見不合率先離開了樂隊。專輯《The Final Cut》正是在樂隊內部飽含爭執的時期所推出的,樂隊成員間彼此顯露的間隙更是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平克·弗洛伊德成員們

三年後,樂隊在沃特斯與吉爾莫、曼森的反目下徹底破裂。1986年,樂隊宣布正式解散。儘管沃特斯退出了樂隊,吉爾莫與曼森卻繼續作為樂隊成員持續著演出及創作,這讓沃特斯不滿,更因此將曾經的隊友訴訟上公堂。不過事件最終以敗訴告一段落,而後的平克·弗洛伊德也繼續在吉爾莫的帶領下持續前進。

在經過了20多年的決裂後,成員們於2005年在呼籲和平理念的全球公益演唱會「現場八方演唱會」(Live 8)上再次同臺聚首。此後,巴瑞特與萊特相繼離世。平克·弗洛伊德在2014年推出《無盡河流》(The Endless River)專輯後再無重組可能,吉爾莫也間接表露了這張專輯或許也是樂隊的最後之作了。

平克·弗洛伊德《無盡河流》(The Endless River)專輯封面,2014年

音樂哲人

無論是憾失巴瑞特,還是對平克·弗洛伊德樂隊成員間那岌岌可危的關係的關注,這些無疑都是樂迷們出自對戛然而止的音樂創作的惋惜之情。

平克·弗洛伊德成員在「現場八方演唱會」(Live 8)上再聚首

但論及平克·弗洛伊德過往的藝術成就,它從舊時代延續並貫穿至今,仍然讓當代樂迷們感觸良多。藝術創作的偉大之處在於,無論參與者的階級與文化背景如何,都能在藝術的互通有無中感受到心靈的撼動。平克·弗洛伊德的音樂造詣也體現於此——他們的創作本身即是音樂的本質,他們撇開彼此之間在人際關係上的矛盾,在藝術創作上呈現的內容永遠是摒棄一切雜質的哲學思索。

《迷牆》這張專輯既成為了平克·弗洛伊德音樂生涯巔峰的代表作,也成為了象徵西方文化的經典之作。專輯隨後被改編,由艾倫·帕克執導拍攝了同名電影。

平克·弗洛伊德《迷牆》(The Wall)專輯封面,1978年

而由艾倫·帕克執導的自述性迷幻電影《迷牆》則將視角又拉回到平克·弗洛伊德樂隊的初代靈魂人物西德·巴瑞特身上,通過描述其頗具迷幻色彩的心理成長史來闡述「牆」與「磚」的概念,正契合了「The Wall」。

艾倫·帕克《迷牆》(Pink Floyd The Wall)海報,1982年

影片以專輯中每個歌曲蘊含的故事線索展開,將觀者緩緩引入巴瑞特的童年世界。導演將零散的故事情節以音樂與畫面相結合的形式穿插表達,這種意識流的視覺語言加倍體現了這部影片的核心思想——關乎戰爭、人性、原生家庭以及事物的美與醜陋等諸多現象造就的哲學性探究。《迷牆》(Pink Floyd The Wall)預告片。這種個人對抗命運的孤獨感也在影片中衍生幻化為一堵牆,牆的意象也不斷出現在影片主角的意識中。

這種隱喻式的哲學思想同樣體現在平克·弗洛伊德其他的音樂創作中。像為紀念巴瑞特而作的《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或是專輯《Wish You Were Here》在封面上,就將渴望表達的深意盡顯無疑——人們在現實中往往會隱藏起自己的真實想法,害怕說出口後就「惹火上身」。

圍繞平克·弗洛伊德《Wish You Were Here》專輯封面相關的圖片作品

平克·弗洛伊德在音樂上的先驅性探索以及對人性議題的思索,正是他們成為偉大樂隊的最重要意義。如今,我們往往在非音樂層面來解讀音樂,根據音樂人的成就地位來予以判別、評價。但究其根本,音樂的本質才是其蘊含的精神所在。

平克·弗洛伊德樂隊成員

當下,首個圍繞平克·弗洛伊德音樂歷程予以回顧的展覽也將在英國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舉行,展期為5月13-10月1日,期間會展出100餘件與樂隊音樂創作相關的收藏級別展品,相信這也是感興趣的樂迷們所不容錯過的!




精彩回顧:

他是中國現代美術第一人,再多活30年,身價必超齊白石!

五年一次的全球最重要展覽,對中國當代藝術究竟有何警示?

細密畫:世界上最神秘、最華麗的畫種!

[編輯、文/袁全]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迷幻搖滾
    再後來,《飛越瘋人院》大獲成果,肯·凱西就拿著這本小說賺的錢,發起和組織了所謂的迷幻實驗,本來LSD是中情局做為藥物實驗給那些囚犯、間諜和妓女,以求摧毀他們的意志,出賣自己用的。於是在60年代,迷幻搖滾伴隨著電聲樂器,正在引領著新的時代的到來,這種影響是長久持續的,甚至到了70年代的華麗搖滾,80年代的酸爵士,乃至90年代的電子樂,都逃離不開迷幻搖滾的影響。
  • 迷幻中萌發出的新傳奇:硬搖滾和早期重金屬——從零開始說搖滾(十一)
    題記從迷幻年代開始,搖滾樂逐漸出現了分支,走向了風格迥異的發展道路上。前幾期,我們講到了比較學院派的那一枝——前衛搖滾,從這一期開始,我們則開始介紹另外一個重要分支:硬搖滾。顧名思義,硬搖滾(Hard Rock),是相對軟搖滾(Soft Rock)來定義的。
  • 唱搖滾,參演影視作品,做慈善 大娛樂家霍金了解一下
    霍金生前多次客串影視劇、與搖滾樂隊合唱……他是真正的宇宙巨星。霍金在西班牙的斯塔姆斯音樂節上演講(2014年9月23日)霍金作為一個原因在思想上俯下身來科普大眾的科學家,自己參與幾部紀錄片的製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2003年的紀錄片《優雅的宇宙》裡,霍金以講師的身份出現。
  • 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
    迷幻搖滾(英文:Psychedelic rock)是一種搖滾樂流派,其源自迷幻文化及使用迷幻*而產生的思維驟變。
  • 從零開始說搖滾(五):從迷幻搖滾開始的探索與迷失
    這種迷幻風潮同時也影響到了民謠以及其他音樂,整個歐美樂壇都沉浸在一種古怪而奇幻的色彩當中。1966年,The Yardbirds發行了《Shapes of Things》,The Byrds發行了《Eight Miles High》這可以說是英美兩地的迷幻搖滾正式開端。
  • Peoples|小眾迷幻搖滾
    乾杯象是一個以獨立流行和迷幻搖滾為其風格的樂隊,2007年成立於美國費城。他們的音樂深入挖掘三和弦和流行歌曲編排的可能性,能夠讓所有人都陶醉其中,陷入瘋狂。乾杯象曾自稱他們的音樂有一種魔力,能夠讓爸爸的腳趾輕敲,讓媽媽的屁股扭動,讓姐姐心動。因此,樂隊的音樂被業界描述為「嚼起來,吐出來的搖滾樂」。
  • 迷幻搖滾新英雄:從廢墟中涅槃重生
    如果你感受到這種段落的情緒和魅力,恭喜你,你已經邁進了石人搖滾的大門。這種段落最早出現在1971年Black Sabbath的歌曲《Lord of this World》中,而Sleep將其發揚光大,為後世的樂隊做了成功的示範。
  • 霍金去世,他最後的微博和訪談都說了什麼?
    他給出答案:「宇宙的邊界就是它沒有邊界,大爆炸前宇宙什麼都沒有。霍金童年時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複雜的玩具。他於1959年在牛津取得自然科學一級榮譽學士學位,20歲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1963年,22歲的霍金被診斷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醫生當時認為,他只能存活2-3年。
  • 比迷幻搖滾更迷幻
    迷幻音樂作為搖滾樂的一個分支,是上世紀60年代的主流音樂,但如果寬泛地把奇怪的聲音、迷幻的感覺和時而出現的東方色彩和樂器都算進迷幻樂的話,那麼在
  • 浙江大學名譽教授霍金,當年在浙大的那場演講掀起了科學颶風……
    當屏幕上出現科幻片《星際航行》中霍金與牛頓、愛因斯坦打牌並贏了的畫面時,全場報以熱烈地掌聲。一個多小時的演講把聽眾的思緒帶入了一個奇妙的多維的宇宙空間。  演講會結束時已是下午一點,而聽眾們卻遲遲不願離去。他們以敬佩的目光和長時間熱烈地掌聲歡送霍金教授離開會場。  正是這樣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用他的思想對宇宙進行了全面的探索。
  • 搖滾專題 | 從迷幻搖滾開始的探索與迷失
    以舊金山之聲為代表的迷幻搖滾樂隊們進入了巔峰,搖滾樂變得更加多元化、更加迷幻,而以垮掉的一代為代表的文藝青年們又深化了歌詞的寫作技巧。這個月,The Beatles 發行了概念專輯《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即將開闢一個新的音樂風潮。
  • 1/05 DDC 英國迷幻搖滾TWINK & Band中國首次巡演
    1973年的TWINK in Pink FairiesJohn TWINK Alder是1960年英國迷幻音樂界的傳奇人物,以他與Tomorrow,Pretty Things和Pink Fairies的作品而聞名
  • 最為優秀的迷幻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
    最為優秀的迷幻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 2000年12月15日 13:00    >   「平克·弗洛伊德」樂隊組建於1966年,他們是世界上最為優秀的迷幻搖滾樂隊之一。
  • 英倫迷幻搖滾樂隊TOY:少年的「美好」與「哀愁」
    今年是英國迷幻獨立搖滾樂隊成立的第7個年頭,樂隊卻依然保持著少年般的「美好」與「哀愁」。  這支樂隊在2012年被NME評選為當年必聽的100個樂隊之一。首支單曲《Left Myself Behind》以轟鳴的音牆和引擎版的節拍對迷幻搖滾作出了全新演繹,同名處子專輯《TOY》則取得了2012年全英排行榜年度48位的佳績,並誕生了如《My Heart Skips A Beat》這樣大氣磅礴的催情金曲。
  • 平克·弗洛伊德:你們這代搖滾樂迷,都站在我們的肩膀上
    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是一支非常偉大的英國搖滾樂隊。早在70年代,他們就以深邃、內涵的音樂理念與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火遍了西方世界。在平克·弗洛伊德發展的鼎盛時期,歐洲有許多大牌樂隊,都搶著在他們的演唱會上打醬油。
  • 迷幻搖滾:Pink Floyd
    西德·巴勒特、羅格·沃特斯和大衛·吉爾摩都是劍橋高中的學生,他們從學生時代就相互認識。1964年,樂隊一整個夏天都在舞會、俱樂部和各個大學演出。1965年,他們發現「T-Set」已經被其它樂隊作為名字使用,於是將名字改為「The Pink Floyd Sound」。「Pink」和「Floyd」分別來自西德·巴勒特喜歡的美國布魯斯歌手平克·安德森和弗洛伊德·康塞爾。隨後,樂隊又更名為「The Pink Floyd」,最後簡化成了「Pink Floyd」。
  • 傳奇的一生-霍金
    二戰剛結束時,霍金又收到了父親從美國帶回來的玩具火車,和之前那架二手貨不同的是,這列新火車還有排障器和八字軌道。不過,霍金真正想要的是一列電動火車,終於,他抓住父母都出門辦事的機會,偷偷從銀行取出了自己的壓歲錢,去買了一列電動火車。
  • WeLab|感受來自霓虹國的迷幻搖滾
    話題 | K-indie:重新定義「流行音樂」心急的朋友可先移至文末觀看視頻噢~如果要評選今年夏天最的綜藝節,瓣 8.7 分的《樂隊的夏天》自然是榜上有名(以下簡稱為「樂夏」)。通過挖掘樂隊的價值以及愛奇藝平臺本身的娛樂屬性,樂夏加速了搖滾樂隊「出圈」的進程。
  • 霍金去世,他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霍金童年時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複雜的玩具。他於1959年在牛津取得自然科學一級榮譽學士學位,20歲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1963年,22歲的霍金被診斷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醫生當時認為,他只能存活2-3年。然而,醫生的預測並不準確,霍金繼續進行他的科研工作,結了兩次婚,並育有三個孩子。1985年,霍金因肺炎而漸喪失說話能力。
  • 霍金:「如果宇宙不是你所愛的人的家園,它就不是宇宙。」
    他在伽利略的忌日出生,並在愛因斯坦的誕辰結束了傳奇的一生。《哈姆萊特》中的那句「我即使在果核之中,仍自以為無限空間之王」,可以說是他一生的寫照。不知不覺間,這位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離開我們兩年了,然而他留下的學說依舊影響著這個世界,仿佛他從未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