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 賞析《小偷家族》與是枝裕和的故事,在電影中品嘗夏天的味道

2021-03-03 ACG國際藝術教育


導演是枝裕和今年獲得金棕櫚的影片《小偷家族》於上周五登陸內地院線。是今年日本本土真人電影目前的票房第一。這部電影是否能在8月各大片的角逐中佔一席之地,我們還是拭目以待。

但是小編今天不說《小偷家族》的具體內涵或是鏡頭語言,而是要在這個炎熱的夏天給大家侃侃日本電影和夏天究竟有多合。

首先我們還是從導演是枝裕和說起,了解這位導演的人都可以發現,他的電影裡幾乎都會出現夏天,海邊,電車,而這三樣也在很多日本電影中都有出現。

小編有幸在上海電影節的展演中提前看了《小偷家族》,關於劇情這方面就不多劇透啦,想知道的小夥伴可以自己去電影院看一下~

在《小偷家族》中,隨處可見的電車、大海、陽光,瀰漫著夏天的味道。

預告片片段

是枝裕和喜歡用溫柔細膩的鏡頭去展示底層人民,去展現生活的本質。在電影裡,除了我們對生存邊緣外的那群人深深的理解和悲憫,還有就是對日本景色,尤其是夏天景色的展示。

說他的電影是夏日派可能不夠全面,但是影片中伴隨著刨冰機沙沙而下的冰沙、叮咚作響的電車、屋簷下隨著微風搖擺的晴天娃娃,無疑不訴說夏日。那些海灘的鏡頭,孩子赤著腳在沙灘上歡呼雀躍,甚至可以讓人感受到淡淡的海鹽味。

如果說《小偷家族》是從冬天開始的故事,那麼是枝裕和以前的電影就更加的充滿夏天的味道。


片名取自華語歌手鄧麗君的日文歌《別れの予感》中的一句歌詞。講述了良多實現自己成為小說家的夢想以及對家庭情感的故事。

良多是一個15年前獲得文學獎後就沉寂了的不入流作家,現在以取材為藉口,靠當私家偵探過活,卻把錢全都揮霍在賭博上,幾乎無法支付孩子的贍養費。妻子響子與他早已離婚,帶著兒子真悟生活。父親去世後,良多的母親淑子則獨自一人生活在郊外的住宅小區中。

重新與之前不信任自己的家庭取得聯繫後,良多努力重塑他在家中的存在感,並試圖在自己年幼兒子的生活中找到自己長久的地位。但直到一個風雨交加的夏夜,他們才有機會真正重新結合在一起。


在日本鎌倉外祖母遺留下來的屋子裡,居住著相依為命的香田三姐妹,幸、佳乃與千佳。

某天,她們突然收到了從15年前音信杳無的父親的死訊,早已印象模糊的兩個妹妹感受不到任何難過情緒,而大姐想到曾被拋棄仍無法原諒父親。盡最後義務去為父親上香的三個人在葬禮上意外遇見了同父異母的小妹淺野鈴,發現她的親生母親、當初搶走父親的那女人早已過世,喪父後她也並未受繼母善待,已無依無靠。三個姐姐決定接納這個孩子,到鎌倉與她們一起生活。


講述了一對因父母離婚而分居兩地的小學生兄弟相信著在首列列車交錯的瞬間會有奇蹟發生,用一連串的計劃幫助家人重新找回往日團聚的故事。

講述了一個女人要弄清楚丈夫自殺的原因方可度過心理劫難的故事。

《幻之光》是是枝裕和的第一部長篇處女作,當時的他還在富士電視臺從事電視專題紀錄片的拍攝工作。但是可能是因為這部電影存在太多前輩的「影子」,是枝裕和曾在採訪中表示「這只是一個熱愛電影的學生的畢業論文罷了」。

是枝裕和部分作品截圖

有關日影中夏天的必備品,一定有浴衣和煙火大會。煙火大會興起於江戶時代,是日本傳統夏日廟會活動之一。煙火大會承包了一半日影中關於愛情的青澀描寫,但也不乏對家人親情的點綴。

《海街日記》裡,四姐妹穿著浴衣在鎌倉的海邊放煙花的清新溫暖讓人神往。

有關青春和戀愛的日影,總是會有煙火大會夾雜其中,再加上標配的髮髻,浴衣、蒲扇、木屐以及狐狸面具。夏夜的浪漫造就了無數人的少女夢,想把青春、戀情和告白定格在夏日祭的花火大會下。

而夜市裡的小攤卻又充滿了人氣,穿著浴衣的年輕男女是日本影視劇中經典的約會橋段。


《升起的煙花,從下面看?還是從側面看?》改編自1993年由巖井俊二指導的同名電視短片。

巖井俊二,塑造了經典《情書》之人,用獨特的鏡頭語言來勾勒電影。而這部翻拍的動畫電影,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經典。

有人曾說過「如果你曾暗戀過,在煙花裡看到的都是自己青春的影子。」

高中二年級的春季,主人公高宮菜穗收到一封10年後的自己寄來的信。信上把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告訴了菜穗,為了讓菜穗不要像自己一樣做出「後悔的事情」,信上指導菜穗應該採取怎樣的行動。而10年後的菜穗後悔的事情就是,沒能挽救高二時喜歡的成瀨翔的生命,於是菜穗決定改變命運。

曾經被稱為「漫改小王子」的山崎賢人,在這部電影中,依舊是和女主角看了煙火大會。這部片子當時賺足了小編的眼淚。


影片中一場漫畫本沒有的焰火大會的戲為導演另行設計,該場戲在新瀉縣長岡市實地拍攝時,其中一幕有村架純背對著最大的焰火的表演相當重要,且一旦NG很難重來。

可以看出,在日本人心中,青春和煙火大會有著多麼深的羈絆。

關於夏天的記憶中,一定有海的一席之地。日影中關於海的描寫也不在少數。除了之前提到的《海街日記》完美的切合了所有說到的點以外,還有這些電影可供大家選。


1991年的電影,講述了聾啞人「貴子」陪伴同樣是聾啞人的戀人「茂」學習衝浪的故事。日本導演北野武指導。

北野武用他自帶特色的藍色基調,描繪了一段發生在夏天的簡單故事。夾雜著淡淡海風味的電影。

北野武+久石讓會碰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清澈明亮的藍天、充滿生機的農田、誘人的蔬果,滿屏幕的色彩.《菊次郎的夏天》幾乎涵蓋了所有代表夏天的典型景點和色彩。導演用鏡頭告訴著大家這是個發生在夏天的故事。

日本電影在拍攝和選題上保留了很大的民族特色,喜愛給小人物敘述故事。尤其是日本的藝術電影,導演的個人風格尤為明顯。

關於電影有太多可說,又似乎沒什麼可說。好的電影就像夏日的一杯涼茶。

如果你對電影製作感興趣,希望學習電影製作,ACG有專業的電影工作室~有需求可以直接聯繫小編哦~

點擊了解更多→萬字良心文——看完少跑十家機構

 回復【姓名+電話】到後臺 

 免費獲得測評 


相關焦點

  • 是枝裕和的電影,《無人知曉》和《小偷家族》網友:非常沉重
    是枝裕和的電影,《無人知曉》和《小偷家族》 網友:非常沉重之前朋友推薦我看《小偷家族》一直沒時間看,最近剛把這部電影看完,看完之後,又看看一下是枝裕和的另一部電影《無人知曉》,第一次看到這種風格的日本電影,看完之後,讓人感覺心情很沉重,同時又覺得現實社會的無情和殘酷。
  • 以《小偷家族》為例,解讀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美學
    作為一名資深影迷,阿牧對一些知名導演的電影如數家珍。@阿牧是誰看到對於《小偷家族》這部經典影片,很多朋友都是從電影故事本身所呈現的主題來解讀。阿牧今天就換種新方式,我會是結合電影內容,並結合是枝裕和的電影元素與風格,進一步來解讀他的整個電影美學的傳承與發展。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的觀影體驗,分享看懂看透一部電影的三個方法。
  • 以《小偷家族》為例,解讀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美學及觀影方法
    作為一名資深影迷,阿牧對一些知名導演的電影如數家珍。@阿牧是誰看到對於《小偷家族》這部經典影片,很多朋友都是從電影故事本身所呈現的主題來解讀。阿牧今天就換種新方式,我會是結合電影內容,並結合是枝裕和的電影元素與風格,進一步來解讀他的整個電影美學的傳承與發展。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的觀影體驗,分享看懂看透一部電影的三個方法。
  • 電影推薦——《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是25年之後,中國電影院再次大規模公映的金棕櫚最佳影片。是枝裕和也成為衣笠貞之助、黑澤明、今村昌平之後,第四位拿下坎城最佳影片的日本導演。 《小偷家族》的故事,始於一個即將結束的冬天,在夏天蟬鳴時,進入最歡快的階段,又收尾於下了雪的冬天。
  • 小偷家族豆瓣評分多少好看嗎 電影講了什麼故事
    《小偷家族》豆瓣評分多少?今年的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被是枝裕和的作品《小偷家族》收入囊中,這部電影引起了國內影迷的廣泛關注。據悉,《小偷家族》目前在豆瓣的評分很高,具體詳情,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小偷家族》豆瓣評分目前是8.5分,不少豆瓣網友對於《小偷家族》的評價都很高。
  • 夏天到了,看部是枝裕和的電影吧!
    夏天到了,看部是枝裕和的電影吧!如果你看過《小偷家族》,再去看《海街日記》,你一定心中會浮現這樣一個猜想,「這兩個電影的導演,應該是同一個人吧。」看這兩部電影,會感覺像是在面對著一杯白水,但一口下去,卻讓人不經意,細細品味起來。
  • 《小偷家族》終獲金棕櫚,枝裕和的魅力都在這部電影了,這部電影值上海內環一套房!
    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的金棕櫚大獎頒給了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這是枝裕和第五次徵戰坎城提起他的作品
  • 最會講「家族故事」的是枝裕和,拍電影時在想什麼
    因為就在上周,第92屆日本電影旬報獎舉行了頒獎典禮。是枝裕和執導的電影《小偷家族》位列年度十佳日本電影榜首,而作為主演的安藤櫻斬獲「最佳女主角」獎,已故演員樹木希林獲得「特別獎」。很多人也許只看了他的一兩部電影,已經覺得他足以「封神」,比如入圍最新一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小偷家族》,又比如讓年僅14歲的柳樂優彌成為坎城歷史上最年輕影帝的《無人知曉》。可以說,入行三十年的是枝裕和,在《小偷家族》大熱後,迎來了創作生涯至今為止「最高光的時刻」。
  • 看過《小偷家族》《無人知曉》,但你真的了解是枝裕和嗎?
    《是枝裕和:再次從這裡開始》的譯者匡匡在新書活動上這樣說。日前,在上海陰雨綿綿的下午,東方出版中心在藝倉美術館舉辦了是枝裕和導演最新作品的新書見面會,譯者匡匡和作家、翻譯家於是與現場的百名觀眾,暢聊熒幕內外的是枝裕和,分享書中、電影中的驚喜與悸動。
  • 第二屆獲獎影評賞析 |《小偷家族》
    是枝裕和是新世紀以來日本最為知名的導演之一,其電影文本創作風格完全繼承新感覺派,大多作品都是在一個家庭的框架下去敘事,在解構家庭的同時重塑對家庭的理解與認知,他電影中的人物是豐滿的立體的,在封閉的敘事空間內儘可能多的創造了敘事的可能性與靈活性,其電影在具有寓言性時也能夠直觀的將現實投射進銀幕,拉近觀眾的同時提高影片的格局與質感,在他榮獲坎城金棕櫚獎的作品《小偷家族》中,不僅可以看到對日本傳統美學的繼承
  • 電影《小偷家族》:你何時會對一段關係充滿感激
    是枝裕和新片《小偷家族》,片中安排了劇中小男孩祥太對大家說了這個故事;而在片尾字幕上則特別感謝了這個名為《小黑魚》(Swimmy)的繪本。小黑魚繪本故事與《小偷家族》有其共同的核心,那就是不同於一般的存在仍有其存在的必要。小黑魚故事裡的小黑魚因為與眾不同讓他成為了黑眼睛;在《小偷家族》中,這個不一樣則來自於一屋子裡的人並沒有試圖成為一家人卻默默成為了。
  • 電影推薦,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上一部坎城金棕櫚,是中國電影唯一一次拿到桂冠殊榮的《霸王別姬》(準確說是半枝金棕櫚,與《鋼琴課》並列)。波蘭斯基《鋼琴家》2004年也曾在中國低調短暫上映——在拿下金棕櫚兩年之後。是枝裕和也成為衣笠貞之助、黑澤明、今村昌平之後,第四位拿下坎城最佳影片的日本導演。
  • 在看完11部是枝裕和的電影後,我為他找到了4個關鍵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無題電影,ID:Jzimovi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提到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應該是在國內大眾中知名度非常高的一個,這幾年他的作品《小偷家族》《第三次的殺人》都曾在國內上映。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也都會展映一些是枝裕和作品,每次都是開售秒光。
  • 是枝裕和的電影中,這3個關鍵詞永遠不變
    國內院線上映8天,《小偷家族》已經收穫近7800多萬的票房。引進方當初給《小偷家族》的票房預期是5000萬元以上就算勝利,而今它很有可能打破去年《銀魂》的紀錄,成為在內地最賣座的日本真人電影。這部電影是是枝裕和導演作品的集大成者,有《無人知曉》的魂,《如父如子》的骨和《第三度嫌疑人》的技巧。
  • 以《小偷家族》為例,解讀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社會關懷及電影魅力
    被拋棄的老人、受虐待的孩子、援交少女,為觀眾揭露現實又殘酷的真相一部電影不會只是單線敘述,大部分都是雙線敘述,甚至多線敘述。三、結合影片,談一談帶給我的三點現實意義《小偷家族》雖然是一部家庭劇,但勝在它選取的角度新穎,在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也看到了日本社會存在的現實問題。
  • 上海統考重點新增電影——《小偷家族》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一片,獲得了2018年坎城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棕櫚獎。是枝裕和的電影主題包括家庭、社會與死亡,不過,在改編一些真實的悲劇故事時,是枝裕和經常會淡化戲劇性的衝突,用冷靜、克制的敘事風格來講述。
  • 是枝裕和的新片《真相》,究竟有沒有超越《小偷家族》?
    連續兩年,坎城的金棕櫚獎皆獎落亞洲,去年的《寄生蟲》和前年的《小偷家族》似乎給人一種印象:坎城評審似乎偏愛在亞洲電影看到平靜中的野性。或者,戴上「假面」的野性。這從再早一點得獎作品如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和楊德昌的《一一》,當然他倆都得到最佳導演,也有類似傾向。
  • 【福利】 是枝裕和金棕櫚獲獎電影《小偷家族》原著中文版免費贈!!!
    《小偷家族》又一次以小說的形式來到大眾面前,再次閱讀它,又一次經歷了是枝裕和的溫情與殘酷,動人和落淚的文辭,也再次更深地走進信代,走進這個滿是謊言又無比真誠的家庭。這一片段在電影中是被剪去了,但在小說中保留下來,以此為標題,《小偷家族》不過也是一部,苦苦等待著那個缺席之人的故事。是枝裕和憑藉這部《小偷家族》奪得了去年的金棕櫚,更是在去年,帶著兩部電影《第三度嫌疑人》和《小偷家族》進入了中國觀眾的視野,一時被大眾津津樂道。
  • 《電影評介》·對話 | 《小偷家族》導演是枝裕和、男主角中川雅也的對談
    我覺得電影完成片與當初的創意和劇本完全不同。讀劇本的時候,我哭了。充滿溫情的描寫深深打動了我。拍攝的時候,我覺得影片雖然不是喜劇,但是其中講述的家庭故事應該讓人感覺到溫馨。但看實際完成的作品,感覺簡直就是在觀看這個家族日常生活的紀錄片。
  • 《小偷家族》影評
    《小偷家族》影評作者:李子季圖片:網絡」是枝裕和所有的電影一直在圍繞這個主題發問。他把角色設定成最甚至最底層的人。體現的也是最日常的生活。因為這類人在生活的重壓下,很多親情淡薄。《小偷家族》延續了導演一貫的風格,用不緊不慢的鏡頭,記錄了一個「家族」的聚散,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羈絆與情感。電影講述的是幾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組成的家庭,依靠奶奶的養老金艱難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