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情緒真的會導致人自殺嗎?

2021-02-13 許添盛


你憂鬱的情緒永遠不會吞沒你!


前一段時間有藝人自殺的報導,藝人的自殺引發了一些人跟風自殺,一時間,人人自危,談虎色變,社會上呼聲一片:「大家要小心憂鬱症,預防憂鬱症,有憂鬱情緒要早日發覺,趕快吃藥控制。」

大家聽聽,這是不是表示憂鬱情緒是我們的敵人?所以當敵人出現的時候,要早一點警覺,找精神科醫生對症下藥,把敵人消滅掉,對不對?憂鬱情緒是一種不好的情緒,我們趕快把不好的情緒消滅掉。這是社會上的主流觀點。

那麼這種思想對不對?完全錯誤。事實上,憂鬱情緒是我們的好朋友,你之所以會產生憂鬱的情緒,是因為你本來就有很多悲觀、負面的思想。你的憂鬱情緒是要幫助你身心靈取得平衡,透過你憂鬱情緒的湧現跟流動幫助你找到憂鬱的根源。

我的老師賽斯說任何的情緒,都是我們的好朋友,都是要帶領我們回到身心靈的健康與完整任何的情緒,只要你允許它自然的流動,就會找到它背後的根源這樣做了之後,你憂鬱的情緒永遠不會吞沒你,可是現在的人類,非常害怕被憂鬱的情緒吞沒。吞沒了會怎麼樣——「自殺。」

事實上,憂鬱情緒真正的目的是要防止你自殺。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當你憂鬱很嚴重的時候,你根本沒有力氣自殺,因為你會猶豫不決,憂鬱症的其中一個症狀就是猶豫不決,Low energy,沒有能量。憂鬱症,正是為了預防你自殺,憂鬱就是要你的心靈踩剎車,讓你痛定思痛,進入一段心靈的潛伏與沉澱的時期。

如果你不憂鬱,還是傻傻的往前衝,最後一定會出現不可收拾的狀態。憂鬱,就是你的心靈受傷了。腳受傷了要少動。手受傷了是不是要包紮起來?骨頭斷了,還能動嗎?骨頭斷了,起碼要休息兩三個月才能動。如果心靈受傷了呢,要不要休息?休息為了什麼?為了重新成長,補充能量,才有力氣走下去。

憂鬱就是你的心靈受傷了,你的心靈受挫折了,或者說骨折了,憂鬱是讓你不要動了。憂鬱症的病人,為什麼不想出門、不想說話?因為他要重新回來整頓他的身心靈。

可是目前很多人看不懂這個道理,你的朋友可能會鼓勵你:「不要再憂鬱下去了,趕快振作起來。」

當你允許你的情感自發的流動,它們永遠不會吞沒你,而總是讓你神清氣爽的回到邏輯性的意識心的思想。只有你把你的情感攔阻住,他們才顯得與理性衝突,或把你整個人壓倒,然而極為重要的是你要了解你的意識心指揮的力量,不然的話,你就會相信你永遠是被你無法控制的條件和情況所主宰。再次的,雖然意識心,本來就應該借著你的信念指揮你的經驗之流而將之具體化,但實際的結構是被其他自己的部分自動的做好,你必須確實的信任,你的新的信念就跟舊的信念一樣是完全有效的。

我們先來看賽斯說的這一段,那麼現在你還覺得憂鬱的情緒是我們的敵人嗎?

如果有憂鬱症的病人來找我,我只會告訴他,你盡情的憂鬱下去吧,只要答應我一件事,不要自殺,不要急著好起來。你之所以會憂鬱,就是要告訴你,不要急;你之所以會憂鬱,就是你的心靈告訴你,你要內部需要整修了。

你要好好的回來反觀你自己,回來看看你受挫受傷的心靈,然後做內部的自我療愈。當自我療愈做好了之後,憂鬱的情緒自然會離去。找朋友說出你的心裡話是最好的方法,吃藥、吃抗憂鬱症的藥只是權宜之計。在我的診所,我還是會開藥給病人吃,在現實的生活當中,告訴他最好的方法,他不見得會用、能用好。更何況,反觀自己是需要比較高的自我覺知的能力。

事實上,吃抗憂鬱劑只會讓問題沉潛的更深。如果你有各式各樣的情感,記得要讓它流動,不管是憤怒的情緒、沮喪的情緒,還是憂鬱的情緒,通通要讓它流動起來。賽斯跟你保證你總會神清氣爽回到意識心的思想。絕對不會發生情感跟理性背離了這樣的事。

大家有沒有聽別人說過:「我就是不想憂鬱嘛,可是我偏偏就憂鬱了。」 「我明明是不想死的,可還總會想到要死。」這是誰呀?「我就是不想生氣嘛,可是就是控制不住。」意識心跟理性背離了吧?思想跟情感背離了吧?那都是身心靈的不整合啊!

我們的情緒、信念和思想本來就是一體的,跟身體也是一體的。只有我們抗拒了真實的情緒,否認情緒,阻擋、壓抑情緒的流動,那麼我們的情緒就會顯得跟我們的理性衝突。

如果你對自己的情緒一直採取壓抑的態度,那麼到最後,感性一定會把你的理性衝垮掉。那時候你的憤怒一來,你的憂鬱一來,你完全沒有任何抵擋的力量。

為什麼會沒有任何抵擋的力量?因為剛開始你根本就沒有認識到你的意識心指揮的力量,沒有認識到誰是主人?你是主人還是你的情緒是主人?那麼終其一生你可能就會被你的情緒拋過來、丟過去。

因為你從來沒有好好的內觀,沒有好好的覺察,沒有做好你的情緒與思想的整合,每天只是被各式各樣的情緒帶著跑,自己只會覺得很無辜。

「我每天就是很不耐煩、很容易生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其實就是因為你沒有更深的去探討自己意識心的力量,要知道你才是真正的主人,去了解意識心有指揮的力量。

否則你就會相信:你永遠是被你無法控制的條件跟情況所主宰,被你的命運主宰,還會被你的情緒主宰。接下來你會害怕被思想主宰,到底是你主宰你的思想還是你的思想主宰你。你會開始害怕被你的思想背叛,開始檢查你的思想,最後可能變成強迫症,人格就開始分離、分裂了。

意識心本來就應該藉由我們的信念指揮我們的經驗,信念創造經驗,再把它具體化。所有的結構都是內我幫我們做好的,我們把心念送給內我,內我幫我們創造命運。內我是一個神奇的東西,我們把很多的信念送到架構二,架構二負責幫我們實現,然後我們在具體的人生中才遭遇到。所有背後的、幕後的工程,都是內我在神奇的幫你完成。

賽斯說,你可能覺得你的宗教信仰跟你的健康、你的日常經驗沒有什麼關係,有些人已經離開了有組織的宗教,也許覺得相當的不受那些你認為不好的信念的影響。例如原罪、業障,這些東西都是錯誤的觀念,它都是要帶給你恐懼,然而,沒有一個人是在那方面沒有受到一點影響的。

如果從你的宗教信仰來講,你覺得你是一個壞人、罪人,那麼你就會有壞的健康。因為你都覺得你自己是壞的,你的細胞怎麼可能是好的。

如果從你的道德觀念來講,你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好的人,那你絕對有一個不好的人生。因為在你的信念系統裡面你都認為自己是不好的,一個不好的人值得過一個好的人生嗎?不可能。所以你有沒有覺得你是一個好人?你值得擁有一個很好的健康,你是一個很棒的人,你值得過很棒的生活。因為你過得很棒,所以才願意把美好跟眾多的人分享。

同學們,你要不要試著相信你是一個很好的人,你值得過很好的人生,你值得擁有很好的健康;進一步的,你是一個很棒的人,你值得過很棒的人生。因為你過著很棒的人生,所以你把生活中的美好帶給這個世界,把很棒的感覺帶給周遭的人。

你想做這樣的人嗎?如果想,那麼從今天開始就讓我們成為這樣的人吧。當你開始這樣相信了,你就會變得很好、很棒,從而使這個世界很好、很棒。

摘自|許添盛有聲書《個人實相的本質》

文字整理|翠翠

編輯 | 麥田心靈

圖片|來自網絡

麥田心靈致力於將許添盛心靈動力學,以及源自美國的賽斯哲學體系的專業知識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使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得到專業、溫暖而有力的支持,全方位提升每個人的身心靈整體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從林肯公園主唱自殺到張國榮喬任梁的離世,是什麼讓他們死於憂鬱?
    如果孩子年幼時不善於把心情與家人朋友溝通,家人朋友又沒有予以高度的重視和積極的心理引導,而是任其在心裡壓抑、逃避,則這樣的負擔有可能會像一顆「毒瘤」扎在心裡,不斷加重,這就涉及到了長期的影響。如心境和情緒障礙,這種情況會在青春期後期和成年期加劇,並可能導致自殘及自殺的行為。那些患了「憂鬱症」的人 多有一段「憂鬱童年」
  • 自殺情緒真的會傳染嗎?繼三浦春馬後,日本女演員竹內結子也去世
    可能是她的笑顏給人印象太深了,廣告商愛她的笑顏,民眾也喜歡,導演為了收視率的問題也會在拍攝的時候讓她多笑是否是自殺情緒是真的會傳染,特別是在此次疫情的背景之下。有人說,自殺不代表你真的想死,只不過是目前的痛苦超出了能力承受限度。
  • 導致抑鬱症自殺的,不是抑鬱情緒,而是這個
    也許有天,你會在一個平凡不過的午夜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不幸」被救,被送往醫院,那並不代表你重生了,它只是代表你又要同抑鬱症繼續生活了。我不知道你看這段話有什麼感受,我當時的感覺是,一種看不到任何希望的、令人窒息的絕望。很多人意識到抑鬱症的嚴重性,是在張國榮、喬任梁、崔雪莉這些名人死後。
  • 三浦春馬自殺身亡,眼神總是憂鬱的他,原來真的不快樂
    7月18日下午,日媒報導,日本男星三浦春馬家中自殺身亡,年僅30歲,很多從三浦春馬主演的日本純愛電影《戀空》中認識的網友和粉絲在知道噩耗後紛紛表示青春結束了。最後患癌離世,弘樹與美嘉約定,死後他會變成天空,美嘉說會一直愛戀著天空。這也是電影名字的來源。
  • 前黑澀會美眉楊可涵自殺2次 憂鬱瘦至70斤
    張庭瑚、楊可涵楊可涵  搜狐娛樂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前「黑澀會美眉」成員楊可涵(小白兔)出道10多年,近幾年漸漸出頭,以《含笑食堂》入圍金鐘獎女配角,在《珍珠人生》裡精湛演出獲得關注,卻在9日驚傳自殺未遂消息,長年深受憂鬱症所苦,讓粉絲及友人都非常震驚。
  • 為什麼會有人想自殺?
    大多數年輕人的悲觀是處在對世界的整體悲觀上的,而且這種悲觀和教育水平相關,越是有自我判斷能力的人,越會沉溺在這種悲觀當中,可以說抑鬱和自殺其實是對現在糟糕的社會的一種自我防禦。低自尊和自我認同的缺失,導致他們的內在自我不曾完善就直接被外在的高強度高侵略性的城市生活佔據了,因而他們的情緒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外界環境的變動通過偶然性爆發的。而都市的高壓群體都是在這種情況下生存的這些局面竟然成了現代人的生存空間本身,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自殺率是一定會升高的。
  • 倪敏然的憂鬱人生
    隔幾天,我和貴珠見到了這位焦急的女士和她的想自殺的好朋友。我了解了這位想自殺女士的困境和她成長的環境。談話結束前,我跟她說我願意多花些時間和她談談,每周兩次,並歡迎她來參加我系列演講的最後一場「如何活出生命的最大可能」。想自殺的沒來,焦急的女士來了,告訴我說她的朋友到她妹妹那邊去了,不能來聽我演講;過不到五分鐘,她流著眼淚來跟我說,她的朋友自殺死了,現在人已在殯儀館。
  • 憂鬱氣質讓人憐愛的星座
    人的氣質各有不同,有一些人總是會顯得情緒低落,也就是憂鬱,讓身邊的人也感受到了他們消極的情緒。天生氣質或許不容易改變,只要懂得適當調節一下,情緒也就不會造成困擾。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氣質憂鬱到讓人憐愛的星座。
  • 憂鬱的星期天
    距離樂團事件後一星期,一個女店員在她的公寓內上吊自殺,警方在那死去女孩的臥房內找到『憂鬱的星期天』的散頁樂譜。毀掉它吧,不然會有更多的人受害。」美國:一位年輕貌美的女打字員開煤氣自殺之後,她的遺書中指定《憂鬱的星期天》作為她葬禮上的告別音樂。英國:一名婦女被鄰居發現陳屍家中,死因是服用過量鎮靜劑,而鄰居發現她自殺的原因是音量被放到最大、不斷重複播放的《憂鬱的星期天》。
  • 導致韓國女明星崔雪莉自殺的抑鬱症及相關其他名人
    更可怕的是,在這些疾病的患病人群中,約有72.3%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抑鬱和焦慮,往往耽誤了治療。抑鬱和焦慮導致的最嚴重的後果之一就是自殺。抑鬱症有哪些症狀?又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今天就和大家重點介紹一下。也請所有的讀者朋友,能更加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 原版《憂鬱的星期天》的故事
    一位出版商曾說:「(拒絕出版)並非因為它是一個憂傷的調子,而是因為該曲之中流露出的那種魄人心魂的絕望情緒,我以為這對任何聽者均無益處。」這位出版商的擔憂是對的。      1929年美國還未完全擺脫股市崩潰所觸發的經濟大蕭條的陰影,又於1937-1938年之間再度陷入嚴重的經濟衰退。這給大批失業者及其家庭帶來相當強的絕望情緒。這種情緒波及到了整個社會並導致該樂曲迅速在美國流行。
  • 又一日星家中自殺,你以為的負面情緒,真的很消極很可怕...
    知名女演員竹內結子被發現在東京自宅內死亡,享年40歲,經警方初步判定自殺。這位笑起來超級甜的姐姐居然去世了,追日劇的人對竹內結子都不會陌生,她在日本女星裡可是最Top級的存在。竹內結子自殺是近期日本演藝圈第三起大咖藝人自殺事件,另兩人分別是三浦春馬、蘆名星。7月18日,三浦春馬在衣柜上吊自殺,去世時剛滿三十歲。9月14日,蘆名星被發現在家中自殺身亡,享年36歲。
  • 自殺也會傳染嗎?自殺是一種個人自由嗎?
    心智健康時,我的觀點是,在死亡的那一邊,也許有榮耀、安寧、恐怖或虛無,但只要還不真的知道那邊到底有什麼,我們最好還是不要孤注一擲,而要在我們棲居的這個世界最大限度地過好生活。自殺是一種個人自由嗎?自殺的權利應該成為一項基本的公民自由:不應有人被迫違背自己的意願而活。而另一方面,自殺傾向常是暫時性的,大量大量的人都很高興自己被從自殺邊緣拉回來,或是受到約束無法自殺。只要我想自殺,我都會希望有人來救我,除非我的確認為餘生的喜悅不能抵消悲苦,真的到了這樣的地步。
  • 經常情緒低落,我是得了抑鬱症嗎?
    本文作者:董介正醫生抑鬱症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抑鬱症患者會感到疲憊
  • 你知道一直笑的人也會得抑鬱嗎?
    其主要特徵是將內在的憤怒、焦慮、憂鬱等真實情感隱藏起來,因此儘管他們外表看起來面帶笑容,優雅社交,表現出陽光、積極的一面,可內心卻充滿抑鬱、焦慮、憂傷等體驗,甚至伴有強烈的自殺觀念。臨床症狀對內:具有抑鬱症的核心症狀,如心境低落、興趣減退、疲乏、自我評價過低、腦力減退、缺乏動力、自殺觀念,可能伴有多種形式的軀體症狀(如食慾下降、消瘦、失眠、多種軀體不適等)。痛苦的內心體驗十分深刻。
  • 繼三浦春馬後,日本女演員竹內結子去世,享年40歲,自殺情緒真的會...
    可能是她的笑顏給人印象太深了,廣告商愛她的笑顏,民眾也喜歡,導演為了收視率的問題也會在拍攝的時候讓她多笑。 原來在日本,自殺要被稱作人身事故,我在想之所以稱為人身事故,是否是自殺情緒是真的會傳染,特別是在此次疫情的背景之下。
  • 抑鬱症真的是吃苦太少、太矯情導致的嗎?
    可事實上抑鬱症和抑鬱情緒完全不同,抑鬱症是一種疾病,患者本身就很難控制,再加上症狀本身具有消退人意志的特點,很少有人真的能夠僅靠意志走出抑鬱症。 抑鬱症研究者Greg Henriques博士對此給出的解釋是——那是因為人們壓根沒把抑鬱症看作「疾病」。
  • 日劇女王上吊自殺引轟動:被垃圾情緒擊潰的人,到底有多瘋狂?
    還有人猜測她和丈夫產生衝突,鑽了牛角尖。她沒有留下遺書,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自殺不得而知。還記得,竹內結子之前在尖沙咀取景的花絮中,和三浦春馬坐在臺階上笑著吃冰激凌的樣子有多陽光美好。囤積垃圾情緒,對你構成哪些危害?
  • 日劇女王上吊自殺引轟動:被垃圾情緒擊潰的人,到底有多瘋狂?
    也可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工作量減少心生憂慮。還有人猜測她和丈夫產生衝突,鑽了牛角尖。她沒有留下遺書,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自殺不得而知。還記得,竹內結子之前在尖沙咀取景的花絮中,和三浦春馬坐在臺階上笑著吃冰激凌的樣子有多陽光美好。
  • 半年內3位主演相繼自殺,這部日劇真的被詛咒了嗎?
    相信很多人依舊對這起悲劇記憶猶新:三浦春馬在東京家中自殺身亡。他的驟然離世讓無數喜歡他的人扼腕嘆息,在風華正茂的三十歲選擇告別這個世界。,有學者曾稱,在日本每年自殺或嘗試自殺的人可達14萬。,如果某天自己不再「有用」,死亡就是解脫,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為什麼80歲的藤木孝會留下一份「沒自信繼續當演員」的遺書後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