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辭去30萬年薪工作 承包40畝土地種果樹 只用一招年入100萬

2021-01-18 狗頭牛眼看世界

生長在廣西的廖彥露是一位80後美女,性格豪爽,敢想敢幹。幾年前,她果敢地辭去穩定且收入豐厚(30萬元)的工作,來到農村當農民種果樹,如今她的果園每年給她帶來100萬元的收入。

廖彥露在2010年時,曾與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廣告公司,一年能賺30萬左右。2015年,有一位朋友邀請她一起去廣西武鳴包地種植沃柑,原本就對農業有興趣的廖彥露經過一番考察後,認為沃柑果實飽滿外觀喜慶,果肉嫩滑汁多,口感甜柔、低酸爽口,營養成分很高,含有大量維生素。而且是3月前後上市,能夠與其他品種錯開上市,價格好,銷量高,有非常好的前景。說幹就幹的廖彥露決定一次性花50萬包了40畝土地,然後種植沃柑。

不過,父母對廖彥露當農民種果樹一事有點意見。按他們的想法,廖彥露不應該辭去收入豐厚的工作,應該早點找個男朋友,安安穩穩地過生活。但廖彥露堅持自己的相法,我行我素,沒有放棄承包土地種果樹想法。

廖彥露承包了土地之後,立即辭掉原本收入豐厚的穩定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沃柑種植中。萬事開頭難,從來沒種過地的廖彥露就跟著別人學如何種植沃柑,從施肥、刨土、疏果等每一個環節學起,身體力行,不恥下問。下地的時候,廖彥露開著奔馳拉著農具、肥料,成了當地一處奇特的風景。她的個性豪爽外向,很快和當地很多農戶都成了朋友。

沃柑一般要栽培三年才能掛果,那個當初「忽悠」廖彥露種沃村落的朋友最終沒能堅持下來,腳底抹油——溜了,果園就剩下廖彥露一個人。廖彥露想,既然幹了就堅持幹好,遇到問題和困難就想方設法去解決,而不是逃避。但在剛開始種植的時候由於廖彥露缺乏經驗,各種問題層出不窮,最慘的時候80%的沃柑都得了潰瘍,廖彥露守在果園花了兩個月才治好。

廖彥露每年在承包的40畝地上都要投入10多萬左右。幾年過去了,廖彥露存的錢都投到了地裡,還借了20萬。到了2018年,是廖彥露種植沃村落的第三年,按照一般種沃柑的規律,像她這樣的果園第三年一般能收穫10多萬斤沃柑,可以把之前的本錢都收回來。但廖彥露為了讓果樹長得更好,控制果子數量,只讓果樹結了2萬斤沃柑。這招劍走偏鋒讓廖彥露的果子質量變得很好,遠勝於市面上一般的沃柑,這一年她收入了10萬元左右。

此後的幾年,廖彥露沃柑產量逐年增加,現在已達到24萬斤左右。由於她的沃柑外表好看,果實碩大,糖度高,上市以後不愁銷售,每年能收入100萬元左右。

和許多單身男女一樣,爸爸媽媽依然為廖彥露的婚事關鍵,生怕女兒因為太忙錯過了好人家。但廖彥露認為結婚看緣分,可遇不可求。廖彥露一心撲在事業上,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有回報的。她想通過自己的果園,讓當地越來越多的農民脫貧致富,早日過上小康生活。

相關焦點

  • 80後劉怡玲: 「金融女」返鄉承包荒山種果樹
    80後劉怡玲: 「金融女」返鄉承包荒山種果樹 2020-07-12 1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8個「臭皮匠」抱團回鄉創業,流轉200多畝閒置土地打造生態果園!
    沈小虎和劉東海打小是一塊長大的,一塊出去,又一塊回來。劉東海以前是承包各種工程的,協調能力還可以。再就是老沈在種果樹方面還比較有研究,在技術管理上有他的優勢。去年,果園裡的果樹少量掛果,所有的果子他們都免費送了人。因為果子甜,口感好。所以今年,很多人都是盼著他們園子裡的果子熟。5月,葡萄一上市,沒兩天就一搶而空了。黃岡市英山縣石頭咀鎮馮家畈村村民 劉東海:我們現在銷售,一個是採摘,下一步明年我們要做乾果,葡萄乾、葡萄酒,做深加工。
  • 9年前辭掉工作種地 180畝地一年淨賺20萬
    原標題:9年前辭掉工作種地 180畝地一年淨賺20萬今年初,中央1號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農場的概念,《河北省農村土地承包條例》也將於11月1日實施。如今,在石家莊經過註冊的家庭農場共有5家,全部在趙縣。昨日,記者見到了石家莊首批農場主之一李素敏,他的創業故事讓更多人看到了土地生金的希望,讓大家認識到種地真的能發家致富。 「李場主」:9年前辭掉縣城工作回家種地 從今年2月28日開始,在田裡幹了多年農活的李素敏身份變了,他成為了石家莊市首批「家庭農場主」之一。
  • 1.2萬畝土地承包合同從烏魯木齊銀行騙貸1900萬元,騙貸人被判有期...
    近日,新疆高級人民法院宣判一起騙取貸款案,對黃某騙取烏魯木齊銀行1900餘萬的違法行為,維持判處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30萬元。法院認定:2015年3月期間,被告人黃某偽造了哈新紅公路以北12380畝地的土地承包合同及經營合同書各一份,在烏魯木齊銀行辦理了一張福農準貸記卡,額度為50萬人民幣,還款期限為一年。在其本人辦卡同時,黃某將該業務介紹給其他55名農戶,並給農戶提供了虛假的土地承包合同用於辦理準貸記卡。
  • 身殘志堅的新化一殘疾人承包水田30畝 年年種雙季稻
    連續6年承包水田30畝,種植雙季稻,沒叫苦,不喊累……誰能想到這30畝水田是一位走路一瘸一拐的殘疾人呢?他叫彭丁權,是新化縣白溪鎮彭家村人。他18歲時,為響應黨和政府號召,積極報名參軍,在體檢中,不慎摔傷,造成左腳殘疾。
  • 山東臨邑:「新農人」領跑「種好地」
    魏德東是臨邑縣遠近聞名的「糧王」,從2008年開始經營承包土地,周邊村民都以託管或半託管的方式,把土地交給他打理。隨著國家這幾年越來越重視農業社會化服務,把「幫忙式」的託管、半託管服務,變為正規運營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公司,讓更多的農民享受集約化經營帶來的好處,成為魏德東的心願。這次疫情,為他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提供了一個契機。
  • 河北古冶萬畝塌陷廢墟變身富民花海
    原標題:河北古冶萬畝塌陷廢墟變身富民花海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開阜百餘年,以礦建區、因煤而興。20世紀八九十年代,個體小煤窯、鋁礬土礦、高嶺土礦先後野蠻生長,亂採濫挖30年,留下萬畝塌陷廢墟,成為一塊有損城市形象的瘡疤。誰能想到,僅僅一年多時間,萬畝塌陷廢墟化腐朽為神奇,盛夏時節已是滿眼綠色、鮮花綻放,一片欣欣向榮。
  • 博樂市1.37萬農戶領到「土地身份證」
    「我們全村總面積是1440畝,村民都把土地承包出去了,村裡沒有閒著的人,都在忙著發展『副業』。」塔木根贊格村村委會主任助理許庫爾·庫爾班說。  建大棚搞設施農業投資大、見效慢,許多農民不敢投資。現在拿到土地承包地經營權證後,土地承包期延長,農民開始大膽投資,發展特色種植。
  • 這個「有橘」「有米」的公社被我們「承包」啦,一起來看看吧~
    規劃區域160畝,其中橘園25畝、柿園10畝、枇杷園10畝、魚塘15畝、稻田100畝,農資倉庫3個(1000平方米)。項目進展2020年10月份,華嚴村「橘米公社」100畝水稻豐收,按照每人20公斤的標準分予全村900名60歲以上的村民,總量達18噸。魚塘15畝已經建成,2021年1月將收穫至少3000條草魚、鯿魚,總量約2噸,分予每家每戶。
  • 他辭去投行工作,成功創業賣龍蝦堡,開40家店年入6000萬美元
    2007年,Luke從喬治城大學畢業後,聽從家人的建議,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到紐約一家投資銀行擔任理財專員。 這份工作年薪15萬美元,但Luke並不喜歡,也不快樂。 於是Luke 陷入了文章開頭提到的進退兩難的處境。
  • 劉曜源:讓100萬畝鹽鹼地變為綠洲
    2012年,金墾現代農業(吉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墾農業」)對當地荒蕪了幾十年的鹽鹼地展開了土地改良工作。   如今,洮南市二龍鄉已有近10萬畝鹽鹼地得到修復,10多個村1000多戶農民從「金墾農業」的產業扶貧項目中受益,預計未來5年將帶動吉林省西部地區10萬農戶增收並享受30億產業扶貧資金紅利。
  • [縉雲]陳星和他的40畝小麥地
    連日來,石筧鄉五蓮村的村民陳唐興在他承包的40畝地裡忙活:翻地、播種、施肥……這40畝地都是村民們閒置的土地,「與其讓地荒著,不如我收來一起種。」每畝地一年租金200,陳唐興給這40畝地找到了「大客戶」——新碧街道三都村的「爽面大戶」陳星。
  • 四十畝蘋果毛收入100萬元,純收入80萬元,他是怎麼發財的
    他從2016流轉了130畝土地栽植蘋果。今年有40畝蘋果掛果,總產量達到了35萬斤,今年儘管市場價格不好,但是他的蘋果每斤賣到了3元錢左右,總收入達到了100萬元,除去僱工等項開支20萬元外,純收入達到80萬元。明年、後年新品種就會陸續上市,預計純收入可以達到300萬元左右。
  • 要籤訂土地承包合同,該怎麼做?
    法官判案:籤訂土地承包合同要合法李某1992年承包了某村10組的10畝荒地,並與當時擔任10組組長的李明籤訂了《荒地承包合同》。當時經過村民小組代表大會,到會人員籤了字,年限定為50年。《荒地承包合同》裡雙方約定:承包期為50年,承包費每年50元,全部承包費一次性交清,共計2500元。李某於同年的5月8日將承包款2500元交到了當地村委會10組。合同籤訂後,因大部分都是山地,李衛在承包地裡種上了核桃、花椒等經濟類植物。
  • 土地被承包 租金在哪裡
    5年分一次紅,後來5年過了以後,每人分了100多塊錢。 2005年居民們收到了一次分紅,可是到2010年就沒有見過第二次分紅,2015年也沒有,於是他們就去問承包人和居民組組長。 王虎鋼告訴記者,現在這片地已經有部分已經荒了,只有一部分還是原先的承包人包著。
  • 陽臺也能種果樹?這種盆栽果樹當年結果,陽臺種一盆,結果100斤
    於是許多人開始了在家種果樹的念頭。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種非常適合家庭陽臺種植的果樹,名字就叫做藍寶石葡萄。這種樹結出的果實呈長柱水滴型,長度能夠達到6cm,成熟以後果實的顏色是藍黑色就像漂亮的藍寶石,漂亮又大氣,還沒有果核,簡直是懶人福音。果肉口感脆甜清香,大小均勻,營養價值高。
  • 喚醒「沉睡」的土地!玉林一「空殼村」變示範村
    剛開始,村民們都很擔心:土地交出去,人們吃什麼?上地村第一書記黎清耐心地給村民算明白帳:從農田解放出來後,有一技之長的村民可以外出務工,也可以在村裡的幾家扶貧車間裡務工;缺乏技能的,吸納進村合作社打工。在村黨支部的動員下,全村110多戶入社成員籤訂了1200多畝土地流轉合同,流轉的土地將全部用來種植香蔥。
  • 石家莊家庭農場180畝地一年淨賺20萬
    今年初,中央1號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農場的概念,《河北省農村土地承包條例》也將於11月1日實施。如今,在石家莊經過註冊的家庭農場共有5家,全部在趙縣。昨日,記者見到了石家莊首批農場主之一李素敏,他的創業故事讓更多人看到了土地生金的希望,讓大家認識到種地真的能發家致富。
  • 土地承包經營合同
    一、土地的面積、位置1、承包地位置:2、承包地面積:二、承包經營期限該地承包經營期限為 年,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承包作用期間必須保持田塊原形。三、承包金及交付方式1.該土地的承包金為每畝每年人民幣 元,大寫捌佰圓整,合同期間 年內承包價格不變。另外第一年先預付土地復耕押金 元一畝,此款共計 元,由經聯社負責管理。
  • 種300畝地,掙一堆鐵疙瘩,落一身的病
    下面就是我發小的親身經歷,你看了還會大批的承包土地嗎?一:2012年秋天,我們村的責任田承包期限到了,村裡打算重新劃分責任田,並且號召村民進行自願土地流轉。有幾個常年在外地打工的老街坊找到我說,我們幾個都在城裡打工,也沒有功夫管理那幾畝責任田,你有一輛拖拉機,多種點地也累不著。我說,你們也知道,種地根本掙不到錢,一斤麥子還不如一瓶子水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