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在各地方言中的含義

2021-02-15 老五片斷

「大大」在各地方言中的含義

1.通泰方言片區中,揚州、鎮江、泰州部分地區,「大大」是指父親的哥哥,也指與父親同輩且比父親年長的男性長輩。

2.上海浦東地區的本地方言,稱呼爺爺為「大大」。

3.甘肅天水方言中「大大」(dada)指父親兄中的老大,或者自己的父親是老大,也稱呼「大大」。

4.陝西方言中「大大」(dada)指父親的弟弟或者比自己父親年齡小的叔叔輩。傳統上,陝西人把爸爸的哥哥叫大伯(bei),二伯,把自己的爸爸叫大(da,讀二聲),把爸爸的弟弟叫大大,如果自己的爸爸排行老大,則把自己的爸爸叫伯(bei,讀二聲)。

5.在河南方言中「大大」有的地區是對本族直系父輩的稱呼,也有地區是對伯父的妻子的稱呼。在河南鄧州及其周邊地區方言中「大大」是對本族直系父輩的稱呼,其中排名最長的直系父輩一般稱為「伯」(讀音:bai,輕聲),如本族直系父輩中排行老大的稱為大伯,老二稱為二大,老三稱為三大,父親則多稱呼為「爹」。在河南鄭州、新鄉一帶,稱呼伯父的妻子為「大大」,稱呼叔叔的妻子為「嬸」。

6.在安徽舒城縣方言中「大大」(讀音dada,平聲)也是對本族直系父輩的稱呼,其中排名最長的直系父輩一般稱為「伯」,老二稱為二大,順次為三大、四大或小大(最小的叔叔)等。

7.在福建浦城縣方言中「大大」指的是奶奶的的意思。

8.在安徽蚌埠、霍山一帶方言中「大大(dada)」指父親的弟弟或父親同輩中年紀小些的男性;比父親年紀大些的稱呼大爺。

9.在安徽北部(淮北,宿州),「大大」是指父親的哥哥,而父親的弟弟則稱為叔叔。

10.在山東某些方言中,「大大」是「大娘」的親切叫法,大娘指大伯的妻子。

11.在河北方言中(特別是石家莊方圓幾百裡一帶),「大大」同「大娘」都可以叫,大娘指大伯的妻子。

12.在山東臨沂的方言中,「大大」也有爸爸的意思。

13.在山東泰安的方言中,「大大」是爸爸的意思,但讀法不同,系重複揚聲。

14.在山西呂梁汾陽陽泉大同方言中,「大大」也是爸爸的意思。在山西南部運城一帶方言中,「大大」也是大姐的意思,或者是是對同輩中最年長的姐姐的統一稱謂。

15.在內蒙古中南部方言中,「大大」也是爸爸的意思。

16.在遼寧瀋陽方言中,「大大」也是大爺、大伯的意思。

17.浙江方言中「大大」有姐姐的意思,也有部分地區「大大」的意思是哥哥。

18.浙江寧波象山丹城地區方言中「大大」是叔叔的意思,這是比父親年輕的,比父親年長的就喊「阿伯」。

19.江蘇無錫東北角一帶,「大大」是哥哥的意思。

20.在湖北鄂東(黃岡、孝感一帶)方言中,「大大」用來稱呼伯伯的妻子。湖北中西部地區稱父親的妹妹為「大大」,因明清兩朝湖北遷往四川人口較多,故四川方言中亦稱父親的妹妹為「大大」。

21.北方方言(京津河北)一代,管父親的哥哥叫做「大爺」,而小孩子剛剛學說話時,稱呼大爺為「大大」。

22.在江蘇徐州的方言中,「大大」指父親,「大」則是指父親同輩且比父親年齡大的兄長夫婦,「大」既是可稱呼父親的兄長(也有稱作「男大」),也可稱呼父親兄長的妻子(有的稱「女大」)。還有的稱自己的義父,也就是乾爹稱為「幹大」。

23.在四川方言中,「大大」指父親的姐姐或者父親最大的妹妹。也有地方用來稱呼父親哥哥的妻子。

24.在山東濰坊景芝方言中,「大大」指跟自己父親一輩比自己父親小的男性。

25.在福建長汀縣一帶方言中「大大」指父親的父親,即爺爺。

26.在湖南茶陵一帶方言中「大大」(第三聲dǎdǎ)是指傻瓜的意思,一般用在罵人的場合。

27.在安徽池州方言中「大大」一般用作稱呼父親。

28.在湖南嘉禾縣方言中,「大大」是父親的意思。

相關焦點

  • 「大大」在中國方言中的28種含義
    通泰方言片區中,揚州、鎮江、泰州部分地區,「大大」是指父親的哥哥,也指與父親同輩且比父親年長的男性長輩。6.在安徽舒城縣方言中「大大」(讀音dada,平聲)也是對本族直系父輩的稱呼,其中排名最長的直系父輩一般稱為「伯」,老二稱為二大,順次為三大、四大或小大(最小的叔叔)等。7.在福建浦城縣方言中「大大」指的是奶奶的的意思。8.在安徽蚌埠、霍山一帶方言中「大大(dada)」指父親的弟弟或父親同輩中年紀小些的男性;比父親年紀大些的稱呼大爺。
  • 韓國各地有意思的方言,嘎嘎嘎嘎是什麼意思?
    由於地域的不同,各地使用的語言也有一些差異。韓國領土雖然不大,但是各個行政區域的方言都不相同。相信大家看韓劇的時候也經常聽到過和印象中的溫柔的韓國話不一樣的語調,比如《請回答1988》,《愛的迫降》.)朝鮮語一些不盡相同的方言通行於朝鮮半島各地,朝鮮語的方言根據朝鮮半島的行政區域可以分為六種。
  • 廣東很經典的幾個方言,遊客幾乎都會說,真正的含義沒多少人知道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光是民族就達到了56個,在文化上面更是多種多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體驗中國各地不同文化的時候,可能就會因為一些語言文化的差異鬧出一些笑話。相信大家都知道廣東,中國最發達一個省,而一般來說廣東話指的就是粵語,粵語是中國的七大方言之一(據悉已成為語言),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會那麼幾句粵語,而今天就說說廣東很經典的幾句方言,遊客幾乎都會說,真正的含義沒多少人知道。
  • 聊城大學生科院舉辦「匯各地方言 品文化之美」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聊城7月29日訊 為積極響應國家對地方傳統文化保護的號召,繼承和發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7月16日,生命科學學院社會實踐部於聊城市人民公園舉辦「匯各地方言,品文化之美  方言被認為是當地文化的主要載體。它可以非常敏銳的反映特定的地域文化。同學們首先為市民展示具有方言韻味的詞語,讓他們表達自己的理解,以調動市民們的活動積極性。在活動過程中可以發現有些地方方言字面意比較淺顯,但有些詞語實在令人難以猜測。市民也向同學們提問了幾個方言詞語,活動氛圍熱情高漲。同學們同時向市民介紹了我國傳統的八大方言,大家一同感受方言的獨特魅力。
  • 許多去過上海的遊客聽到上海方言時,並不知道卻的真正含義
    許多訪問上海的人對上海的方言感興趣來上海的遊客不僅喜歡看摩天大樓和著名的外灘,而且對上海的方言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甚至很多人都說,如果你不學一些上海方言,你就不會真正來到上海這個城市。人們如此重視方言是有原因的。對於每一個城市,方言是另一種文化存在形式,也是城市產生的歷史背景。
  •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帶你了解中國各地的方言文化
    它指現代漢民族使用的共同語,是以北京語音與標準音,以北方話與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普通話。舉個例子:三位同學到老師家做客,一個雲南人,一個四川人,一個湖南人。師母做菜時問道:「怕辣嗎?」雲南人說「不怕辣」,四川人說「辣不怕」,湖南人說「怕不辣」。 三個人用的詞相同,語序不同,表達出來的意思逐步遞進。
  • 嘉禾方言的真實含義(寫得太好了)
    本文主要搜集的是嘉禾土話中一些多數嘉禾人「會說不懂」的單詞,試圖從語義和民俗的角度分析這些單詞,找出嘉禾人及至湘南人學習普通話的一些特殊規律,並嘗試挖掘出些微隱藏在嘉禾土話當中的文化傳承。教授普通話,推廣普通話,一定不要把普通話和方言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否則,不但會丟失方言傳承的民俗文化,連普通話本身也學不好。
  • 《齊醜無豔》方言來襲 「真喜人」 含義深刻引熱議
    《齊醜無豔》高海誠飾 齊宣王在《齊醜無豔》剛剛播出的內容中,鍾離無鹽以眼線飛入鬢角,一口「跌倒磕在玉米上的牙」引發網友集體吐槽,「史上最醜女主」的封號讓鍾離無鹽成為2018網劇螢屏「最不一樣的焰火」。隨著劇情的發展,鍾離無鹽卸下了「醜暈人」的妝容,改以束髮、並用金罩遮住臉上紅色胎記,英氣的造型一登場便收穫好評無數,引得網友紛紛彈幕留言「這才是我們認識的鐘離春!」
  • 每天一點冷知識:其實聾啞人的手語裡,包含著各地的方言在裡面
    (我們不要的東西,在島國卻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這裡順便說下有人會認為日本國花是櫻花,其實日本沒有國花,只有用來代表皇室的菊花)2、每年有二十萬高中生運動員意外死亡,橄欖球和籃球中發生率最高,男生死亡的概率是女生的五倍。(當然這個數據我相信肯定是參照的國外高中生,咱們國內的基本都在上課的路上跟課堂裡刷題)3、新鮮大腦的質感和豆腐差不多。
  • 秦朝建立後,中原漢語的變化與福建方言,促進了各地的文化交流
    (一)秦漢時期中原漢語的變化秦朝建立後,秦始皇所採取的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在客觀上促進了全國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其中所採取的「書同文」措施,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的文字規範工作,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民族共同語言的形成、傳播和使用。西漢時期,中原地區的漢族和作為交流工具的中原漢語逐漸形成。
  • 中國最好學的方言,不僅全國各地都能聽懂,很多人一聽就能學會
    中國最好學的方言,不僅全國各地都能聽懂,很多人一聽就能學會現如今時代的不斷發展,讓旅遊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動,感受不同地方的生活方式,美食文化。我們都知道,中國地大物博,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很多地方的方言更是堪稱外語,外地人根本不懂說什麼。但是在我們國家卻有這樣一個地方,當地的方言非常容易聽懂,只要你是聽普通話的,就一定能夠聽懂當地的方言。很多人看到這裡或許會猜測是北京,確實我國的普通話是通過北京方言演變而來的,但是有些北京話外地人還是聽不懂的,所以並不是北京。
  • 論《紅樓夢》中的楚蘄方言
    〔浠水、黃梅〕④  可見,《鄂東方言詞彙》的編寫此條目者不是蘄春人,至少不是蘄州城人,故他們只能意會部分貶義的意思,而不知此語重在含有褒義,即不知蘄春、蘄州城人口中的「調歪」具體含義。而且,僅僅只錄有浠水、黃梅兩縣,將此方言的發源地蘄州(蘄春)予以遺漏。同時,也將蘄州舊時屬地羅田、廣濟和英山等予以遺漏。調歪是否為單一的貶義呢?不是。
  • 安康方言中的文化元素——口語的融合
    安康方言一些雙音詞的構詞方式具有此特點而明顯有別於其它地域方言,如「客人」,安康話語系統中老派說法普遍稱之為「人客」;「公雞、母雞」在安康話語系統中的西南官話區域內的一些地方如紫陽南區方音系統就稱之為「雞公、雞母」,在這一區域,「貓」的性別稱呼也人性化了,被稱為「男貓、女貓」。
  • 我們說丨太原城南方言中的窈窕——
    在我們太原城南的方言中也有「窈窕」一詞,但讀音卻為(yaodiào)。普通話中的Tiao讀為diao,在我們方言中很常見,如做飯用的調和的「調」,麵條的「條」,笤帚的「笤」等字,在我們的方言中都讀為diao。我甚至推測,「窈窕」讀為yaodiào,說不定這正是詩經產生的那個時候的古音呢。這是讀音。
  • 小小的尾戒,大大的含義
    戴著尾戒象徵獨立,單身,孤獨。現在已成為一種流行飾品,但絕大部分人還是針對它的含義而去帶尾戒的。尾戒是由西方傳過來的,它之前的含義是:享受單身生活。但是傳入中國之後,它的含義則發生了一部分的變化,於是衍生出各種戴法。
  • 湖北各地方言匯總,孝感話還是最過癮滴!
    現代社會提倡「多語多言」,既能講母語,又能講外語;既能講普通話,又能講方言。你會說湖北哪些地方的方言?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漢語排名第一燃鵝漢語中還劃分出了「方言」這麼一條線湖北方言博大精深,轉個彎、翻座山、過個村就會有很大的差別,不信你來試試?
  • 山東方言中,竟然有這麼多北京土語,到底誰在影響誰
    今天,讀了一篇關於老北京的文章,驚奇地發現,北京土語中竟然有這麼多的山東方言。過去老北京人被人議論,自己感到丟人時,往往會說「可現了」。這三個字的含義,可能除了老北京人,還有山東人之外,很少有人能理解。這裡的「現」就是「丟人現眼」的意思。
  • 我的那些操著各地方言把文化講成經典的老師
    上了大學,聽名家的課,你會覺得不會方言的教授不是好主持人。帶一口川音湘音粵音的老師,把你帶到了十裡不同俗的各地。還有一位,最是有個性。喜歡他都不是大學以後,而是高中時。那會兒我喜歡買《名作欣賞》,就是太某一期看了篇戲曲叫《風箏誤》典型的才子佳人故事。關鍵還不是故事,而是郭老師精闢且幽默的分析。沒想到大學後竟成了他的學生。開心吶!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所有方言都是一個讀音,現今讀法也許有誤?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所有方言都是一個讀音,現今讀法也許有誤?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其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現在距離春節又近了一步,許多人說在城市是女神,回到村莊秒變「翠花」!我們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的家鄉話也不盡相同,這就是成為了我們所說的「方言」!要說方言,可是凝聚了一個地區的文明!中國各個地方的方言也是都有著各地的特點,就如四川人,說話有一種巴適味,而東北則有一股東北腔!方言讓來自一個地方的人更加親近,更有歸屬感!並且其他人一聽方言,也能知道你是哪的人!
  • 如何給方言注音
    今年五月,浙江師範大學中國方言研究院舉辦工作坊,院長曹志耘教授、副院長王洪鐘教授與來自浙江各地的民間方言研究者探討浙江民間方言研究工作(詳見「方言苑」文章浙江民間方言研究工作坊在金華舉辦)。會上討論了方言標音方法問題:二是方言標音方法。如何標音是困擾民間方言研究者最大的問題,很多人嘗試設計了適用於本地方言的拼音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