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認讀、書寫沒興趣、記不住、學不懂、難堅持……這些統統都不要。趣學漢字,讓孩子聽得懂《說文解字》,在快樂中愛上學習。
寓教於樂——用故事講述漢字內涵,在興趣中學習漢字道理。
提高效率——把漢字變得生動有趣,避免反覆記憶和機械練習。
快速記憶——讓孩子願意學習,在理解中記憶,不混不忘,奠定知識基礎。
漢字詳解: 「 天 」 就是人的頭頂
很久很久以前,當我們的祖先抬頭望著天空的日月星辰、風雲雷電、雨雪冰霜……如同一幅幅美麗狀觀的圖畫,這些天上的景象,深深地印刻在了他們的腦海裡。於是就有了「天文」——天上的圖畫。「仰觀天文」是古人創造漢字的靈感來源。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有一位戰神叫「刑天」。他為什麼叫「刑天」呢?原來,他的頭在一次戰鬥中被敵人砍掉了,但他竟然沒有死。他把眼睛移到了胸口上,把嘴巴移到了肚臍眼,繼續與敵人做戰。因為他已經沒有頭了,敵人怎麼也殺不死他,所以他戰無不勝,成為了戰神。
小學一年級上冊「四季」的課文中,我們學到了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天」到底是什麼?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下。
「天」是個象形字。可單用,也可用做合體字,如: 關、吞、吳、蠶等。
從甲骨文的形體來看,人站立在大地上,頭頂上是高高的天空,即為「天」字。
「大」是一個人,在人的頭頂加上一橫,就變成了「天」,「天」的本義為人的頭頂,引伸為自然界中至高無上的位置或人。
人頭頂的一塊骨頭叫「天靈蓋」;
一棟樓的「頭頂」,我們把它叫做「天台」;
家裡或教室的棚頂,叫「天花板」;
戶外,抬頭看見的就叫「天空」;
古代的皇帝稱為「天子」。
一個頂級的人物稱為「天才」
因為「天」經常用來表示「天空」,比如藍天、白天。後來天空中各種變化的現象——天氣,也可以用「天」來表示,比如晴天、雨天、陰天。按氣候等劃分某個時期就是「季節」。「天」也表示時令和季節,比如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與天相關成語有: 天馬行空、天下為公、天涯海角、歡天喜地、巧奪天工……
詞語的意義是一步一步變化而來的,小朋友,你還知道哪些與天有關的知識和詞語呢?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吧。下次,我們來繼續了解漢字「人」和「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