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中國原生文明時代的英雄風骨與本色靈魂

2021-02-11 娛樂胡扒醫

11月30日,第五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在成都召開。慈文傳媒攜手著名學者作家、《大秦帝國》作者孫皓暉宣布,雙方將啟動新版《大秦帝國》影視改編項目,並斥資1.4億註冊成立大秦帝國影視傳媒,同步籌拍新版《大秦帝國》劇集和電影。

慈文傳媒總裁馬中駿先生,慈文傳媒副總裁、大秦帝國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原向陽先生,骨朵傳媒創始人兼CEO王蓓蓓女士,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與藝術研究所所長、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艾蓮女士與孫皓暉先生共同出席了「開啟歷史正劇新時代」主題沙龍,向我們揭秘了新版《大秦帝國》會有哪些新元素。

和近幾年泛濫於古裝劇領域的「仙俠」、「瑪麗蘇」、「宮鬥」相比,歷史正劇這一概念不禁讓胡扒醫眼前一亮。

古裝劇、歷史劇、歷史正劇似乎從來就沒有一個詳細的界定。對此,孫皓暉給出了歷史正劇至少應具備的三個條件:

第一,從故事框架來說,70%左右的歷史是真實的;

第二,就歷史人物而言,必須尊重史書和考古發現,不能胡編亂造;

第三,歷史正劇必須傳播積極、健康、陽光的價值觀。

一如肥皂劇總是花費最多的時間在最無聊的事情上,歷史劇往往將時間花費在價值觀的導向上。早些年的《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摒棄了古裝劇的弊病,向我們緩緩講述了一個國家的歷史興衰與更替歷程。

而曾引起廣泛關注的《大秦帝國》系列以飽滿的人物和厚重的歷史展現了那個時代的光榮與夢想。

作為知名IP大劇,《大秦帝國》實質上已經拍攝了三部,且皆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何還要重啟拍攝呢?

一部社會上大家期待的歷史正劇在11年間共出了三部,然而二三部因為背離了原作的初衷,令孫老產生了要重拍的想法。「我們要叫人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戰爭,以及什麼是真正的政治。」

通常情況下,歷史正劇的品質要求十分高,故而接手《大秦帝國》的拍攝難度可見一斑。談到為什麼要與孫老合作,原總精煉的給出了兩個理由「一個是最震撼的時代,一個是最激揚的文字。」

向來不走尋常路的慈文傳媒在成功打造了《花千骨》、《老九門》、《楚喬傳》等業界大IP之後,將目光放在了歷史劇之上,一是為了展現貫穿歷史的英雄風骨與文化,一是為了增強民族自信。

一部影視作品在以藝術的形式向觀眾展示內容的同時,還應該具備一定的思想。以大秦帝國為軸心,展開中國前三千年的文明歷史,浩浩蕩蕩的巨製令胡扒醫極其期待這個尚需娓娓道來的故事。

《大秦帝國》的主要拍攝背景是戰國時代,戰國時代是中國五千年中戰爭文明達到最高峰的時代,而對於古典戰爭、古典政治,一眾的歷史劇很難將真實場景展現出來。

因為早前拍攝的思路、技術問題,即便是備受好評的第一部也要重拍。把戰國時代的變法運動重現,以商鞅變法為軸心,使整個作品更加豐滿,是新版《大秦帝國》與眾不同之處。

它將會從正面拍攝司馬錯、李冰開發巴蜀的整個過程,展現巴蜀之地在秦國統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商業片之絕,思想片之絕,藝術片之絕。孫老在大談對於《大秦帝國》的深厚情愫之餘也提出了對於高品質歷史正劇的三個標準。

「我最敬佩的人是商鞅,最偏愛的人是白起,最能理解的人是秦始皇。」耗時16年,書寫505萬字的「老秦人」孫老在專訪中為這個風華絕代的帝國而正名。

如果說秦國是中國歷史上的「虎狼之國」,那麼《大秦帝國》在某種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虎狼精神」。它既是一個已成型的大IP,也是一部「男人戲」。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戰國時代的鐵血精神,新版《大秦帝國》將會有很精彩的感情戲。正如孫老所說「這是一個英風烈烈的時代,也是一個最風花雪月的時代。」

主要人物商鞅、張儀、宣太后、秦始皇等都會有纏綿悱惻的感情戲。扶蘇的母親這一女性角色也將第一次出現在我們的視野。

古有「赳赳老秦,共赴國難」之說,飲馬黃河,東進中原,從邊陲小國一路走向問鼎天下。求治太速,善後無方。歷史突然到來的風暴將它湮沒,但秦亡的歷史終會真相。

《大秦帝國》告訴我們,中華民族的整個文明體系之所以能夠綿延相續如大河奔騰,秦帝國時代開創奠定的強勢生存的文明傳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而身為80、90甚至00後的我們,有義務去了解那個輝煌壯麗的時代,王者的勉勵與秦人的努力,即使是在千年之後的我們也同樣需要這股力量。這,大概就是《大秦帝國》所賦予我們的禮物。

新版《大秦帝國》將於2018年開機,大量啟用新人演員,孫皓暉親自擔任總編劇,共拍攝100集,預計2020年初與觀眾見面。

浩浩乎大秦,烈烈兮秦風,闊別已久的大秦歸來,時也,勢也,命也。

相關焦點

  • 【書訊】近十年暢銷長篇歷史小說《大秦帝國》
    以大爭精神和陽謀風格架構歷史小說,著眼於國家文明的全面競爭,而非重複宮闈密事官場陰謀的老套路。★正確釐清國家文明的基本方面:將戰國時代的萬千氣象理成一串環環相扣的興亡故事,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再現了大秦帝國生滅興亡的歷史過程,藉此回答了關於中國文明史的若干基本問題。★ 從政必備,從商必讀。
  • 大秦帝國:恢弘厚重的民族史詩
    秦帝國時代是一個以衝突與競爭為主流的時代,創新者存,保守者亡,湧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變法高潮,催生了長江後浪推前浪的不斷變革,使得中華文明的涓涓細流全面匯聚、重新融合、強力鍛造而開創出波瀾壯闊的文明正源,使中國文明達到了此後兩千年無法企及的高峰。《大秦帝國》的可貴,根本點便在於作者對戰國精神把握得非常準確,有著旗幟鮮明的歷史觀。此歷史精神貫穿全書,形成了《大秦帝國》激情澎湃昂揚向上的作品風格。
  • 大秦帝國崛起的秘密,全部隱藏在......
    書中每一行每一頁都充滿著智慧方略、陽謀政治的風骨,奮發惕勵、強勢生存的精神,充滿著來自中國原生文明時代的英雄風骨與本色靈魂。     全新修訂版《大秦帝國》為作者孫皓暉創作十年來首次親自全面修訂,歷時半年多。
  • 任正非款待,這位老秦人16年書寫505萬字,為大秦帝國正名
    再現那個最值得中國人驕傲的、充滿英雄主義與進取精神的時代;再現帝國先民們在粗礪簡樸的生活方式中,本色奮發的生命狀態;再現大秦帝國艱難走出舊時代陰影,全力開創新文明的滄桑巨變;將那個時代的光榮與夢想,呈現給改革時代的中國人。
  • 中國歷史上被誤解的朝代,《大秦帝國》中國原生文明的光榮與夢想
    大秦帝國,無疑是中國文明的正源,也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被錯訛和誤解的朝代。它是一個歷史黑洞,亦是一個巨大的興亡之謎。也很多人只知道,在元代以前,中國一直是世界文明的核心,西方世界都只是當時的「周邊文明」。卻唯獨鮮有人知道,這所有的一切,這所有的根基和源頭,大秦帝國居功至偉。太多人對於秦帝國的了解停留在了「暴政」這兩個字上,卻沒有真正客觀地去解讀過和探索過這個帝國背後暗藏的巨大文明。
  • 《大秦帝國》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是因為秦朝的速亡,二是因為一個尷尬的歷史事實——大秦帝國是原生文明時代歷史使命的最終完成者!中國文明不是一次鍛鑄成型的,而是歷經六大時代,夏、商、周、春秋、戰國、秦,六次歷史跨越,才在秦帝國時代鍛鑄成型為一種凝聚力最強的統一文明體系……此後,中國古典文明最終成型,歷經兩千餘年沒有變化。很清楚,秦帝國時代,只有秦帝國時代,才是中國文明的正源。」「關於中國文明史的若干基本問題,《大秦帝國》都涉及到了,而且都作出了回答。」
  • 失去天下的大秦帝國,只剩下「賦」與「歌」,缺少了一絲絲霸氣
    孫皓暉 |《大秦帝國》作者2008年4月,歷時15年創作的《大秦帝國》全套在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全書共6部11卷,504萬字。這是一部全面、正面表現秦帝國時代的長篇歷史小說。2009年3月,中國小說學會"2008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中,《大秦帝國》入選長篇小說組第二名。2013年12月5日,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孫皓暉憑藉《大秦帝國》電視劇熱潮,以455萬元榮登中國作家富豪榜第20位。秦人從東夷走出,開拓西戎之地。
  • 大秦帝國:一曲帝國的絕唱
    ,選自《大秦帝國》之序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2大秦帝國所處的時代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個時代。這個時代所形成的文化文明,如同一個人的生命基因,將永遠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影響或決定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這便是原生文明。各個民族對其原生文明的深刻反思,從來都是各個民族在各個時代發揮創造力的精神資源寶庫。當許多人在西方文明面前底氣不足時,當我們的民族文明被各種因素稀釋攪和得亂七八糟時,我們淡忘了大秦帝國,淡忘了那個偉大的時代,淡忘了向偉大的原生文明尋求「鳳凰涅槃」的再生動力。
  • 《大秦帝國之崛起》|開年大劇裡的一股清流
    宣太后、嬴稷、老楚王、蘇秦、屈原、魏冉、白起……《大秦帝國之崛起》以前所未有的大格局呈現戰國人物群像,史書上寥寥數筆記載的人物躍然螢屏。值得一提的是,《大秦帝國之崛起》的戰爭戲刻畫。在已曝光的片花中,戰爭場面恢弘氣勢磅礴,再現冷兵器時代戰士的血氣剛毅。由於劇集的篇幅限制,一些歷史上的耳熟能詳的戰役沒能全部展現出來。
  • 【追劇集 學歷史 二】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
    《大秦帝國之縱橫》是根據孫皓暉創作的小說《大秦帝國》系列為藍本改編的電視劇第二部。這部電視劇榮獲第30屆「飛天獎」歷史題材類優秀電視劇獎。講述了商鞅變法後日趨強大的秦國惠文王時期,年輕的秦國國君果斷任用張儀,再一次君臣攜手,縱橫捭闔,一次次突破外交困局和險局,奠定了秦國強大的基礎。商鞅變法以後,秦國邁入嶄新時期。
  • 鑄我秦魂,不愧大手筆 師大校友孫皓暉大作《大秦帝國》改編熱劇央視一套強勢登陸
    1993—1997年,基於對中國原生文明的思考,完成136集《大秦帝國》文學劇本的創作,同期開始《大秦帝國》的案頭準備。1998年後,辭職專事寫作長篇歷史小說《大秦帝國》,其中第一部《黑色裂變》入選中宣部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獎。《大秦帝國》主要描寫了在禮崩樂壞,群雄逐鹿的春秋末年,面臨亡國之禍的秦國於列強環伺之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林。
  • 十年《大秦帝國》的英雄夢,《大秦賦》圓得了嗎?
    中國當代四大歷史小說家之一。「中國民族強勢生存」、「中國原生文明」最有力的理論家和支持者。最新著有《中國原生文明啟示錄》(上中下)、《中國文明正源新論》。1993年起,孫皓暉基於對中國原生文明的思考,歷時16年創作了長篇小說《大秦帝國》,共6部11卷,505萬字。
  • 談談《大秦帝國》與我的青春記憶
    《大秦帝國》描述了在禮崩樂壞、群雄逐鹿的春秋末年,面臨亡國之禍的秦國於列強環伺之下,從秦孝公開始,篳路藍縷,變法圖強,經過幾代君臣的不懈努力,最終掃六合而一統天下的艱辛悲壯歷程。全書共分為六部《黑色裂變》《國命縱橫》《金戈鐵馬》《陽謀春秋》《鐵血文明》《帝國烽煙》。
  • 是時候再讀《大秦帝國》了!
    該系列劇改編自孫皓暉的同名小說《大秦帝國》,講述了戰國時代的秦國經變法而由弱轉強、東出與六國爭霸、進而一統天下以及最後走向滅亡的過程,是一部以秦國為主要視點來展現的戰國時代波瀾壯闊的史詩。01大秦帝國是中國文明的正源。
  • 苦菜烈酒肥羊燉:秦人的風骨
    在《大秦帝國》電視劇中就出現了涼拌苦須菜,當時秦人的做法是,開水中燙,油鹽醋蒜一拌,更是本色本味了。吃的時候會覺得是一股泥土味兒中滲出嫩脆清香的野草苦澀,細嚼下咽,還是有苦味。
  • 孫皓暉的《大秦帝國》
    在觀看完《裂變》後,小有感慨:這是中國歷史劇的巔峰之作,《康熙大帝》、《雍正王朝》等優秀歷史劇皆不如也。網評也給與了很高的評價,評分甚高。可惜《大秦帝國之縱橫》、《裂變》雖也有編劇上的優點,人物造型角色選擇方面很不錯,但感覺劇情有些混亂,給人云裡霧裡之感。
  • 重磅推薦|長篇歷史評書《大秦帝國》開播
    來源:麗爾摩斯-黃秋麗長篇評書《大秦帝國》簡介大秦帝國時代,如初升紅日,照亮了中國文明的原生時代,其功經天緯地,其光耀臨四方!《大秦帝國》小說,禮獻中國原生文明的光榮與夢想,功在解碼民族秘史,德在銘刻國家天章!大爭之世,肇始國家開端!鐵血文明,鑄就民族魂魄!承古開新,播撒文明之光!
  • 《大秦帝國》:一部精神本位的大國興亡錄,讓你進入那個熱血年代
    但她又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巨大的興亡之謎,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閃,轟鳴而逝。這巨大的歷史落差與戲劇性的帝國命運中,隱藏了難以計數的神奇故事以及偉人名士的悲歡離合。他們以或纖細、或壯美、或正氣、或邪惡、或英雄、或平庸的個人命運奏成了這部歷史交響樂。帝國所編織的社會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傳統,今天仍然規範著我們的生活,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
  • 強烈推薦五本精彩炸裂的霸秦小說,泱泱華夏,唯我大秦!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強烈推薦五本精彩炸裂的霸秦小說,泱泱華夏唯我大秦!鐵血大秦,萬世永傳!一、《大秦帝國》孫皓暉簡介:央視熱播劇《大秦帝國》原著,十幾年來最具影響力的歷史,小說,讓當代中國人為之振奮並受益的戰國版「大國崛起」。
  • 西北大學孫皓暉教授作品《大秦帝國》改編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央視一套今日首播
    2月9日晚,由西北大學中國文明史研究院院長孫皓暉創作的長篇小說《大秦帝國》改編而成的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