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菜烈酒肥羊燉:秦人的風骨

2020-12-25 騰訊網

戰國時期,苦菜、烈酒、肥羊燉,是秦國人經常吃的,食物是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積貧積弱的秦國曾被六國多次聯軍討伐,卻依然堅挺,秦人的風骨讓人敬佩,這樣的秦國讓人生畏。

苦菜味苦,秦酒凜冽,肥羊燉本色本味,但是秦國人非常喜歡苦菜、烈酒、肥羊燉的搭配。變法前的秦國雖然很窮,但窮得硬正。民風樸實厚重,雖不知詩書,不通風華,但卻極有古風。住在秦國,窮人富人都很坦然。

戰國七雄

一、為什麼是苦菜烈酒肥羊燉

苦菜,是生在麥田裡的野草菜,苦菜味苦,菜性偏寒。秦國人大多貧苦,苦菜成為尋常民戶的常菜。

在《大秦帝國》電視劇中就出現了涼拌苦須菜,當時秦人的做法是,開水中燙,油鹽醋蒜一拌,更是本色本味了。吃的時候會覺得是一股泥土味兒中滲出嫩脆清香的野草苦澀,細嚼下咽,還是有苦味。

涼拌苦苣菜

戰國時期的名酒有6種:趙國邯鄲酒(趙酒)、魏國大梁酒(魏酒)、齊國臨淄酒(齊酒)、楚國蘭陵酒(楚酒)、越國會稽酒(越酒)、魯國泰山酒(魯酒),秦國鳳酒沒有入列。秦國自古被山東列國視為虎狼之國,秦風彪悍如西戎,一直以來被視作文化沙漠,所以,秦國鳳酒向來被山東六國鄙視。

烈酒

秦酒凜冽,酒力遠勝趙酒。秦國苦酒那凜冽的西北風情在商君、張儀的揮灑中更加厚重。

人們經常說,酒為民性之表。秦國有如此烈酒,可見秦人的凜然風骨。

在《大秦帝國》中,肥羊燉是真正的原汁原味。由於當時佐料比較少,肥羊下鍋直接煮熟,並且將米醋和蒜泥調和,拿出來之後食用時要用手撕。據說當時衛鞅在吃過肥羊燉後竟然兩腮糊滿湯汁,額頭涔涔冒汗。並且嘴裡贊曰:「本色本味,痛快之極!」

肥羊燉

二、秦國人的風骨

秦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林,包容裹挾了那個時代的剛健質樸、創新求實精神。六代秦王歷經一百六十餘年堅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統一六國的目標,建立起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時代,使中國農業文明完成了偉大的歷史轉型。

大秦帝國

作為時代精神匯集的大秦帝國,最集中地體現了那個時代中華民族的強勢生存精神。這種強勢生存精神,可以概括為六個基本方面:

(1)徹底的不斷的變法革命,以激發民眾最旺盛的活力與國家最強大的實力為生存之本,「求變圖存」。

(2)對外部野蠻民族與愚昧文明的衝擊,實行「強力反彈,有限擴張」的戰略。

(3)整合統一,霸氣巍巍。

(4)統一架構文明載體,使不同習俗的民族分支在同一文明載體下凝聚起來。

(5)兼容並蓄,消解融會外部流入的不同文明。

(6)崇尚法制,實行英才治國。

這種強勢生存的基本精神,已經在中國文明的歷史發展中一以貫之地表現了出來。

秦國統一從強大到統一六國的過程中,隱藏了難以計數的神奇故事以及偉人名士的悲歡離合。當「赳赳老秦、共赴國難」這句悲壯的老秦人誓言一遍遍在耳畔想起的時候,每次都很動容。

秦孝公嬴渠梁發布求賢令後,衛鞅來到秦國,君臣一見如故,他們的誓言:「君如蒼山,鞅如松柏」,讓人振奮不已。衛鞅很快融入秦國的生活,苦菜烈酒,盡皆本色,那樣的樸實如沐春風。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商鞅、張儀、範雎、李斯先後入秦,盡情施展所學,一生抱負得以實現。嬴渠梁、衛鞅的君臣之誼,蘇秦張儀的同窗之志……讓人動容、感慨萬千。

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侵犯了貴族們的利益,遭到世族元老貴族的強烈反對,秦孝公去世後,元老貴族瘋狂反撲。為了繼續推行變法,商鞅不畏強勢慨然護法,被車裂而死。

縱觀六國酒,會稽酒早已納入江浙民風,黃酒的細膩成就了女兒紅的盛名;臨淄酒大梁酒泰山酒都融入進了齊魯大地!秦國苦酒那凜冽的西北風情在商君、張儀的揮灑中更加厚重。

文化像民風、民情似酒風,這就是華夏民族的靈魂,固然有戎狄匈奴南夷的百般侵擾、縱然有拓跋蒙古滿族的強大武功、亦然近乎浩劫的八國聯軍日本侵略肆虐踐踏,都摧毀不了春秋戰國期間形成的文化精神脊梁!

在戰國這個大爭之世,秦國上自國君、下到平民,都做出了很大犧牲。平民遠離家鄉、戍守邊關,走的堅定執著;嬴渠梁和墨家小妹、衛鞅和白雪、張儀和東周公主……,每一段愛情故事都是可歌可泣的。鐵血無情的戰國時代因為有了這些「愛情」,才使它有血、有肉、有靈魂。

這個時代,蘇秦、縱橫天下,戰國四公子名滿七國,他們的人格魅力在紛爭的戰國時代大放光芒魏國信陵君為人仁厚並禮賢下士,因為有他,其他國家十多年不敢動魏國的心思,留下「信陵君竊符救趙」的佳話。趙國平原君因賢能而聞名,傾其家有,犒賞食客,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擊退秦兵三十裡。楚國春申君以辯才揚名。齊國孟嘗君門客三千,聯合秦、趙等國攻破齊國。

蘇秦:六國封相

張儀:秦國封相

戰國四公子

戰國時代,戰爭頻繁,孫武、吳起、孫臏等兵家大放異彩,白起、廉頗、李牧等名將輩出。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可秦國從商鞅起用山甲打造步兵方陣開始,從來不缺良將,司馬錯、白起、蒙熬、王翦、蒙恬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其他國家,如趙國的廉頗、李牧,燕國樂毅,都是不世出的名將。

秦國戰車

從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計10年的時間,先後按順序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即秦朝。

秦能完成統一,這與秦國自孝公以來的國策是分不開的。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惠文王繼續推行變法,秦國變強,逐漸崛起。秦昭襄王東出函谷關,劍指天下,鋒芒畢露。經過贏柱、贏異人兩代人的傳承,秦王嬴政繼位後,橫掃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成為中國第一位皇帝。

少時立太子登基連貫一氣呵成,這就是大秦的輝煌所在。雖然沒有逃脫代代勤王勵志,但絕無昏聵,國運使然,何足道哉!

反觀六國,不是國君昏庸就是佞臣當道,韓國四次烏龍救國徒留千秋笑柄,趙遷郭開戲耍趙國,雖有荊軻刺秦也難抵燕王懦弱無能,魏國老王飼犬專業堪稱大家,面對水淹大梁不得不獻城投降,魏惠王好大喜功喪失六國盟主地位,楚國雖地大物博但經不起喪師失地,齊國因齊王田地貪財喪失大國地位……

縱觀戰國歷史,秦國的風骨和精神是最值得學習和借鑑的。

秦部族以養馬起家,民風剽悍,團結奮鬥,不放棄。秦獻公在位時,秦國差點被魏國打得亡國,這時都沒有一個人投降,也沒有出賣國家的,他們選擇與國共存亡,這種民族精神、愛國情懷,讓人肅然起敬。

秦國人

戰國時期,七國相繼變法,李悝在魏國變法、公仲連在趙國變法、吳起在楚國變法、齊威王的改革措施、申不害在韓國的改革、趙國的改革、燕國的改革。然而,只有秦國變法是真正成功的,秦人遵紀守法,很少有犯法的。

秦國以五百萬的人口,養活了一百萬的軍隊,五人養一個兵。但是秦國社會比較安定,這種勤勞,基本上沒有國家可以比擬。

秦國以500萬的人口統一了中國,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制度,在全國推行封建制度,這為中國的統一、中華民族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相關焦點

  • 摘苦菜的正確方法 苦菜雞蛋餅的做法介紹
    摘苦菜的正確方法 苦菜雞蛋餅的做法介紹時間:2020-12-11 23: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摘苦菜的正確方法 苦菜雞蛋餅的做法介紹 1、苦菜摘去爛葉,掐去老根即可。 2、苦菜雞蛋餅做法: (1)摘好的苦菜洗淨,瀝乾水分,切碎。
  • 小滿、苦菜、王寶釧
    時人但只餐中飽,莫忘舊時苦菜黃。——《小滿》長卿今日小滿,古時候我國古代將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 三候麥秋至。」這是說小滿節氣後, 苦菜已經枝葉繁茂;之後, 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在小滿的最後一個時段,麥子開始成熟。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民謠說「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
  • 小滿苦菜秀 - 新華網客戶端
    廣袤的北方原野,自然萌生的野菜數不勝數,分布最廣、最先拱出地面的莫過於學名「苣蕒」的苦菜。國人食用苦菜歷史悠久,《詩經》有載:「採苦採苦,首陽之下。」《周書》記述:「小滿之日苦菜秀。」《本草綱目》則說:「苦菜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
  • 秦人的發展及演變考論之四:秦人的神話及其演變
    秦人的發展及其神話的演變考論之一:秦人源於東方鳥夷部落聯盟嬴姓部族秦人的發展及演變考論之二:秦人的遷徙路線、地點及時間秦人的發展及演變考論之三:秦人的發展壯大及其「華夏」意識>四、秦人的神話及其演變 對祖宗祭祀、神靈崇拜及對華夏神話的認同是秦人的基本神話,它引領著秦人拓疆闢土,是秦人發展壯大的精神引擎。
  • 秦人的性格
    ▼▼▼外人對秦人的第一印象是生、冷、噌、倔,即使請你吃請你喝,也不會軟聲細語的,一般都是面無表情的:「下午有幾個人,一塊兒坐一下」。對方回答也都毫無感情色彩的極簡潔:「對」。秦人不太喜歡拐外抹角,啥事弄得成弄,弄不成「去松」(秦地方言,罷了、隨便)。
  • 無酵餅、苦菜、羊羔
    要用無酵餅與苦菜,和逾越節的羊羔同吃。 (民數記 9:11 和合本) 逾越節是猶太人最重要的節日,逾越節晚餐必不可少的有三樣:無酵餅、苦菜、羊羔。這節經文雖說是指著逾越節期間染不潔的人所說,他們要過一個月後才守逾越節。但是,不管是偶然不潔的以色列人,還是寄居猶太人當中願守逾越節的外人,都同歸一例。
  • 農曆中國|十月廿二 · 塌苦菜
    只要有一把霜打的塌苦菜就會溫暖江南冬日的餐桌舊時進入寒冷的冬月,應季的蔬菜越來越少。塌菜在江浙一帶又叫塌苦菜,它其實是白菜的一個變種。塌菜葉色濃綠、肥嫩,因外葉塌地生長而得名。對江南人而言,塌苦菜是冬天裡最為應季的蔬菜。
  • 秦人的發展及演變考論之三:秦人的發展壯大及其「華夏」意識
    秦人的發展及其神話的演變考論之一:秦人源於東方鳥夷部落聯盟嬴姓部族三、秦人的發展壯大及其「華夏」意識 秦人因「邑之秦」而「號曰秦贏>」,稱為秦人、秦民,隨著其發展壯大,亦稱為秦民族。秦人疆域的拓展是一個艱苦漫長的過程,從秦襄公到秦穆公,秦人用了百餘年的時間才完全取得了岐以西之地。
  • 來碗德化苦菜湯,解解暑!
    宜 吃苦菜 苦菜,又叫苦益菜、白花敗醬,生命力旺盛,莖梗遇土生根,假以時日便能長出嫩芽。春夏之際,在鄉下的山坡溝谷灌叢邊,常常可見。 百年來,德化民間一直流傳著以苦菜為生的諺語:「冷天無衣裳,熱天一身光。吃的苦菜飯,喝的苦菜湯。」因為風味獨特,具有清涼降火、消炎解毒的功效,被稱為「德化民間第一湯」。
  • 斥候駕到——秦人食麵習俗
    秦人喜食麵,秦人麵食種類繁多,口味上佳,不論男女老幼、官員百姓,也不論是酒宴席面,還是家常便飯,麵食是餐桌必備。
  • 【故事】苦菜根更能煉齒牙
    《柳南隨筆》引馬永奠詩「苦菜根多煉齒牙」之句,道出了吃苦即是進補的樸素道理。苦菜根比較常見,既很硬實又可入藥,既煉齒牙又強體魄。人生最有營養的東西,往往從吃苦中獲取。吃苦的過程,就是思想成熟、內心豐盈、靈魂升華、本領錘鍊的過程。能吃苦、善吃苦的人,往往能從苦中品出悠長的甜味,發現淳樸的樂趣,從而吃苦愈多、受益愈厚。
  • 現在的陝西人是真正的秦人後裔嗎?
    秦人,秦腔,秦韻,秦風。【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熱播後,三千萬陝西人驕傲地說「我們是秦人的後代,我們祖先曾創造過輝煌」。我們當代陝西人真的是秦人的後裔嗎?答案非常明確,百分之九十九人都不是。我們當代陝西人,多為古代少數民族的後裔和山西,山東,河南,湖北移民的後代。為什麼這麼說呢?
  • 秦人平均身高185釐米,原來只是誤傳?那秦人身高有多高?
    秦人平均身高185釐米?在現如今所發掘的六千多具兵馬俑中,其「立俑」的高度一般在180釐米到190釐米不等,平均高度更是達到了185釐米。所以也就有很多人都大膽的推測,秦兵馬俑是不是秦始皇按照真人1:1比例所打造的呢?那是不是就意味著秦人的平均身高基本都達到了180釐米以上?
  • 蒲公英 黃花地丁 婆婆丁 苦菜 奶汁草​ 姑姑英
    蒲公英 黃花地丁 婆婆丁 苦菜  奶汁草
  • 秦人最初是養馬人?又是怎麼創立秦國的?
    在創立秦國之前,秦人曾經生活在商王朝西陲的六盤山與渭水中遊地區。後來周興商亡,秦人被迫向西遷徙,進入荒涼的黃土高原。隨著周王朝的邊境向外擴展,秦人生活的「西陲」也越來越遠,最後到了今天的甘肅天水附近。在殷商和西周二代,秦族處於受中原王朝奴役的地位,確實為周王養過馬。
  • 撼人心魄 山東省呂劇院上演大型現代呂劇《苦菜花》
    《苦菜花》改編自馮德英的長篇小說《苦菜花》。該劇用藝術手法進行濃縮,重新樹立了內容,凝練了故事,截取重點章節,突出主要人物,鑄就了一部抗日愛國的大戲。據了解,《苦菜花》曾榮獲第六屆中國藝術節金獎、第六屆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出獎、優秀編劇獎、優秀表演獎、導演獎、作曲獎、舞美設計獎、第八屆文華大獎、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文化部「中國舞臺藝術優秀保留劇目大獎」等多個獎項。
  • 從東夷到西戎:秦人身上的異域文化疊加現象
    隨著上古三代的互相替換,秦人也先後沾染了東夷、周和戎的文化元素。秦的起源神話就和殷商、東夷類似。帝顓頊的孫女修吞玄鳥蛋生子,出現了一個以玄鳥為圖騰的部族,是當時東夷聯盟的一份子。後來由於大費善於訓練鳥獸,所以大禹賜予了秦人祖先以嬴姓。早期秦文化中的人鳥巫師,也會在日後中偶爾出現。
  • 夏季來了 你吃過苦菜嗎?有去火、抗菌、解熱、消炎、明目等作用
    苦菜為菊科植物苦定菜的嫩葉。苦菜是藥食兼具一年生草本植物。藥名叫敗醬草,異名女郎花、鹿腸馬草。民間俗稱苦菜,別名天香菜、荼苦莢、甘馬菜、老鸛菜、無香菜等。味感甘中略帶苦,可炒食或涼拌。苦菜雖然是一種蔬菜,但營養價值高。
  • 百味人生:一本《苦菜花》讓我吃盡了苦頭(作者 宋智)
    確實沒有想到,也萬萬沒有想到,一本《苦菜花》,竟使我吃盡了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