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5月27日訊 (記者劉迅 通訊員陳露 餘宇)5月22日,在心內科、心外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學科的配合下,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成功為三名高齡患者完成TAVI手術,今日三位老人都恢復不錯。據了解,這種不開胸的超微創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為高齡老年退行性瓣膜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當天手術的三名患者中,年齡最大的是83歲的袁爹爹,高齡、虛弱的體質,都讓他讓他無法接受外科手術帶來的創傷。65歲的左先生因患有頑固性嚴重的甲狀腺功能減退,不適合進行外科手術。而69歲的江婆婆,體重僅有46公斤,且同時患有免疫系統疾病,也無法進行外科手術。
但由於病情危重,如果不及時進行幹預治療,三名患者的生命安全都將受到威脅。針對三名患者的各自情況,在綜合多學科意見的基礎上,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為病人制定了最適合的診療方案——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即TAVI手術。
20多年前,我國心臟瓣膜病絕大部分患者是風溼性心臟病,但隨著我國老齡化加速,心臟瓣膜退行性改變成為瓣膜病的主要原因,老年性退行性瓣膜病的患者人數越來越多。之前這類瓣膜病患者的傳統治療方法,是外科開胸手術。這種手術方法需要在心臟停跳的情況下建立體外循環,在胸口切開大概20釐米的傷口,切除病變的瓣膜,用人工瓣膜替代。但是這種手術治療創傷較大,手術時間和術後恢復時間都較長,一些年老體弱或者心功能較差的患者無法接受外科手術。
「TAVI手術,就是在大腿的股動脈劃一道小小的口子,將人工瓣膜通過導管輸送到病變的主動脈瓣膜處並且釋放,代替壞掉的瓣膜,恢復心臟瓣膜正常的開閉功能,讓體內血液循環恢復通暢。」武漢亞心醫院副院長、心內科主任蘇晞教授介紹,這種手術就是專門針對高齡、高危、有其他臟器疾病以及合併症多、外科手術高危的這麼一類瓣膜病患者,開展的一種微創介入手術。患者術後在監護室觀察四到五個小時,就可以回到普通病房,平均一周就可以出院。不僅費用比之前便宜了一半,而且手術更加安全。
TAVI手術已經是一項很成熟的技術,全球已經有超過40萬人接受該手術,我們國家也有超過4000人接受此手術並因此獲益。也正因為有這項技術,那些高齡、合併症複雜、外科手術禁忌或者高手術風險主動脈瓣狹窄患者才重新有了活下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