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乾媽辣醬就饅頭,踏實

2021-02-27 三聯生活周刊

前陣子病休在家,翻出電視劇《我愛我家》看起來。小時看這劇只覺好笑,如今再看卻發現這其中反映的不僅是社會經濟發展、人生百態,還展現了飲食與人的微妙聯繫。劇組在飲食方面是頗下苦功夫的。不同年齡、身份的劇中人所喜愛的食物也帶著他們性格身份的烙印,比如老傅同志很愛紅燒肉,和平鍾愛炒疙瘩,志新這個受新時代影響很深的青年,喜歡粵菜等當時時興的、較貴的美食,而作為小孩子的圓圓最喜歡吃的莫過於蝦條等零食。但若從飲食習慣看,這家人最常吃,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的,除了有故事的油條外,就是饅頭了。

《我愛我家》劇照

饅頭在這家人的故事中,有時是展示他們吃飯場景的點綴。第一集中就出現了兩次饅頭,第一次是老傅同志去單位「發揮餘熱」回來,坐在沙發上講自己的辦公桌被搬到婦聯之後的經歷。和平捧給他了一個饅頭、一瓶二鍋頭和一碟菜。第二次是翌日早上,老傅同志斜靠在飯桌前抽菸,盯著小張端上來的一碟子饅頭若有所思。饅頭有時則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重要道具。有一集說和平下廚做飯,因為速度太慢,圓圓攙扶著爺爺有氣無力地來到廚房。圓圓餓得受不了,由此悟出了舊社會窮人幹嘛要革命的真相,當即放言:「現在誰要給我倆饅頭,我立即跟他私奔!」在《名門之後》一集中,油條和饅頭則在一家人的嘴裡,成了階級高低的代表。

但無論如何,《我愛我家》中出現的饅頭都有以下共同的特點:圓滾碩大,個頭均勻,潔白的表皮光滑油亮,每一個都挺著鼓鼓的肚子躺在碗裡、碟中,富有彈性。如果是被賈家人掰了一部分吃去,剩下的一部分一定是驕傲地露出一條條的縱向紋路,隱約還能看見撕拉後留下的輕薄透亮的麵皮纖維,可惜就差點那不斷升騰起的縷縷熱氣兒,和穿透屏幕而來的溫暖的面香,否則,堪稱完美。於是它成功地在出場的瞬間就把我的注意力給吸引住了。在這蟬鳴陣陣的炎熱夏季裡,我也會像賈家人那樣,鍾情於那一個個看似平常的饅頭。

雖說是南方人,不會如北方人常把麵食當主食,但每逢到了溽熱難受、毫無胃口的夏天中午,饅頭、包子就成為我家餐桌上的常客。饅頭自然是從店裡買來的,看著店員打開高疊的層層蒸籠,用夾子拿出一個個饅頭裝在袋子裡時,心情總是莫名的好。回到家盛上一碗白粥,有時是綠豆粥,炒一兩碟菜,就著饅頭愉悅地吃起來。

先喝口粥。粥不可煮太稠,但也不能稀到舀起一勺只有丁點米粒。寡淡的粥綿軟清香,滅掉口中的燥火,清除嘴裡駁雜的味道。再咬一口饅頭,初入口時無甚味道,只覺面塊的粗糙,但隨著咀嚼的深入,麵團在舌尖的翻飛和牙齒的研磨中擠出了一點又一點小麥的甜香,這甜香味兒細淡難察,非要你好好體會才能發現。

就算沒有品出來也不必失望,饅頭的味淡還可以通過小菜的配合來發揮出其最美的滋味。把圓圓的或方方的饅頭小心撕開,一分為二又不完全掰斷,夾兩筷子小菜放進去。無論是鮮香脆口的酸菜肉末,還是胡蘿蔔萵苣絲,哪怕這些都沒有,只有簡單的榨菜條或老乾媽辣醬,當你把內裡填滿小菜的兩半饅頭貪婪地往嘴裡送時,白對彩,濃對淡,小菜和饅頭打的一手好的「太極推手」,你來我往,我中有你,濃重的鹹香與平淡的白面互為補充,相得益彰,那因暑熱而沉睡過去的胃口在剎那間喚醒,就好像一個武功菜鳥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

原來只知道饅頭配白粥和小菜,已經是很棒的體驗。後來到了北方才知道,饅頭的吃法可謂花樣繁多。可以整個放在爐子上烤來吃,也可以切片撒上些鹽和孜然粉後烤著吃。後者和各種香料的結合就是我們常在超市能買到的解饞零食——饃片。不用烤也行,把饅頭放到鍋裡煎一煎,吸飽了油星的酥香饅頭表皮也是超美味的。另外,饅頭還可以切丁與其他蔬菜、肉類炒來吃。

但有意思的是,這些做法統統都是要等饅頭失掉大部分水分,變硬後才能實。若用剛出爐的饅頭則較為鬆軟,切出來的片或丁難成形,而且還會讓饅頭的顆粒散一地。細究起來,這些多樣的做法恐怕都是在過去缺衣少食的歲月中發展起來的,為的是充分發揮饅頭的特性,用它來彌補生活中飯食菜式的單一乏味,於是迸發出了許多閃光的智慧和廚藝。

愛吃饅頭的又何止我們中國人?我們的友鄰日本,也是超愛饅頭的一國。可是彼饅頭非此饅頭,從日本人鍾愛的動漫中就可以見一斑。在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千尋和小玲打掃了大浴池並順利送走河神後,千尋坐在走廊的欄杆邊。這時小玲端來一碟大饅頭。千尋咬了一大口,露出裡面的餡料來。後來有個日本阿婆錄製了一個視頻教大家做《千與千尋》中的溫泉饅頭,做好後我們才明白這裡的饅頭類似我國的豆沙包。

但日本饅頭又並不等同於我們的包子。櫻桃小丸子一家人都愛吃饅頭,所以在動畫片《櫻桃小丸子》中出現饅頭的頻率也很高。有一集講到中野老先生送了份過年禮物給小丸子的爺爺,送的就是饅頭。而這裡的饅頭個頭很小,只有小丸子的拳頭大,一個個放在精美的盒子中,它更類似於糕點,並非主食。

對於「饅頭」這一稱呼來源的說法很多,很有詩意的解釋來自日本著名漢學家青木正兒。他在《中華名物考》中認為「饅頭」這一詞始見與中國晉代的《餅賦》,寫作「曼頭」。而「曼」字有「曼膚」、「曼致」、「曼澤」等語,都用來形容皮膚細膩,有光澤,所以「饅頭」也是因其外形給人帶來如此之感而命名。而中國包子與日本饅頭有類似之處的原因是,日本饅頭的做法實則是中國人帶到日本去的。唐朝時,據說一位叫林淨因的饅頭師傅跟著日本禪師到了日本,將中國饅頭的做法進行改良,做成了素餡的饅頭。青木正兒還認為日本饅頭多是糖饅頭和菜饅頭,大概是肉餡兒的饅頭不合國人口味的緣故。但在《饅頭真可怕》的民間故事中也已經提到了肉饅頭。青門正兒談「饅頭」的文章發表後的66年過去了,如今的日本早已出現肉饅頭。日本的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為了紀念遊戲《勇者鬥惡龍》誕生25周年,就曾推出了一款「藍色史萊姆肉饅頭」。可見學者也有說得不那麼對的時候。

起初,我國的饅頭是有帶餡兒的和無餡兒的兩種,餡料多為肉和蔬菜。清代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把無餡的叫饅頭,有餡的叫包子。但據江浙的一些朋友說,他們那仍會把帶餡兒的叫「饅頭」,根據餡料的類別來稱呼各種包子,這點就和日本的叫法頗為相似了。其實,不管中日兩國對同一樣東西的稱呼如何,兩國的饅頭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日本的饅頭在日本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已經登堂入室變成送禮佳品,作為點心,佐清茶而食。而中國的饅頭仍在履行其基本的職責——作為主食,讓我們果腹。

比起色彩豔麗,造型獨特精美的日本饅頭,我更愛平淡無奇的中國大白饅頭,它因為內裡一無所有,所以可塑性超強,具有無限的可能。它沒有驚人外表,層次豐富的口感,沒有特意加入其中的莊重或複雜的情誼,有的只是在日復一日的平常日子中溫暖、長情的陪伴,它讓我們在習慣了濃油赤醬和麻辣鮮香的重口味之外,能夠重新感受生活本真的樸質原味。日子就像饅頭就著白粥小菜,在偶爾的跌宕起伏後,還是得一天天踏實地走,在人間煙火氣中才能細嗅出各種細節的甜香味道。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點擊圖片,一鍵下單

【我們與貓的同棲生活】

點擊閱讀原文,今日生活市集,發現更多好物。

相關焦點

  • 老乾媽:千億辣醬帝國的傳承
    在這一原則之下,老乾媽從偏安貴州一隅的40人小廠穩步發展成為千億的辣醬帝國。從1997年到2020年,老乾媽憑藉「口味」護城河,不僅在國內樹立了口口相傳的口碑,更是獲得了全球消費者的擁戴。根據《辣醬產品藍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辣椒醬的產量約為576萬噸左右,消費量約為528萬噸。
  • 老乾媽銷量暴漲,網友:辣醬一姐果然實至名歸?
    隨著騰訊與辣醬一姐之間的新聞傳開,本來平平淡淡做個辣醬的老乾媽頓時熱度暴漲,成功成為人們的焦點。而在這背後,老乾媽的銷量更是迎來漲幅。在7月1日,老乾媽的搜索量就增長了400%,銷量更是增長超2倍。不少人感嘆道:「辣醬一姐果然是實至名歸。」但是這銷量突增的背後,可不簡單。
  • 策劃案例:與老乾媽對著幹的青年性格辣醬來了
    部分辣醬產品在東北地區銷售,年收入在1.5億元左右。隨著老乾媽在辣醬產品上的成功,晶山食品不再滿足於做出口的辣椒原料,也不再滿足東北地區少量的辣醬產品銷售,希望憑藉內蒙當地開魯紅幹椒、新鮮辣椒和聞名全球的牛肉優勢,準備開發一款適合全國消費者的牛肉辣醬爆款產品。
  • 風靡韓國的中國辣醬---老乾媽
    當天,李尚敏在拉麵中加入了西紅柿、老乾媽等,做出了「麻辣拉麵」,吸引了觀眾的目光。第二點就是,老乾媽的種類!老乾媽有六種不同味道。準備材料:用調料辦好的烤肉、出號的拉麵、各種蔬菜、老乾媽、蔬菜油放入中式辣醬老乾媽。
  • 中國哪裡的辣醬最好吃?
    要麼是窮,要麼是辣醬好吃,要麼是人窮、而辣醬又好吃。老乾媽和騰訊大戰後,據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老乾媽搜索量增長了400%,銷量漲超2倍。平時不吃辣醬的人很可能也被氣氛感染,逛超市時順手一瓶,重拾舊夢。令人垂涎的風味,讓老乾媽辣醬攬獲「國民最熱辣女神」稱號,也晉升為海外留學生吃一口就淚目的「親媽」。
  • 10款可以媲美老乾媽的辣醬,第5個最下飯!
    國民女神老乾媽,坐著中國辣醬頭把交椅,聲名海外,留學生們身居異國他鄉無不高價買來老乾媽一品家鄉的味道。△看到配料表中有特丁基對苯二酚(TBHQ)也不要購買,這個成分致癌 前面已多次提及老乾媽,想必大家已有些厭倦,就如辣醬那冗長的種類,老乾媽雖是代表,但也只是其中一種,接下來,極致君就說說除了老乾媽
  • 明星、網紅、大小廠家攪局400億辣醬市場「老乾媽」還香麼?
    日前,騰訊狀告「老乾媽」案件走紅網絡。這場事件尚未明朗時,一眾網民即自發為心頭好老乾媽站臺,再次驗證了其作為「國民辣醬」徵服味蕾又深入人心的雄厚實力。 老乾媽「國民辣醬」雖屹立不倒,但無論是超市貨架上琳琅滿目的辣椒罐頭,還是直播間裡網紅吆喝的新品,又或者是隨外賣而來的小小一盒,都顯示著辣醬賽道熱鬧非凡,引一眾廠家、明星、網紅玩味舌尖,熱辣此刻。
  • 銷量「秒殺」老乾媽!這個來自美國的辣醬品牌,營收是海天的兩倍
    銷量「秒殺」老乾媽!這個來自美國的辣醬品牌,營收是海天的兩倍推薦語:近年來,中國調味品市場規模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而逐年增長,目前已經超過千億。當然了,在調味品一行中,我國的「老乾媽」品牌可以是說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因為它承載了一代人成長的記憶,目前其在我國也是一個家喻戶曉的辣醬品牌。根據此前老乾媽公布的2019年的業績情況顯示:2019年公司銷售收入破50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
  • 老乾媽、飯掃光、虎邦、飯爺……新老品牌較量,辣醬「一超多弱」格局或改寫?
    工信部數據顯示,2018年調味醬市場規模達400億,其中辣醬佔八成;且整個辣醬行業市場規模增速保持在7%以上。到2020年底,中國辣醬市場或達到400億元,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春江水暖鴨先知,越來越多創業者湧入這一賽道,曾經由老乾媽一統天下的辣醬行業,早已迎來變局。除了海底撈、味千拉麵等餐飲品牌跨界加入戰爭,不少調味品企業也陸續增加了辣醬製品。
  • 一年收入377億,是老乾媽的7倍,這家美國辣醬品牌,你聽說過嗎?
    國內最出名的辣醬品牌就是老乾媽,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隱藏在中國30多年的美國辣醬品牌才是辣醬行業的「第一名」。數據顯示,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復出後,2019年的銷售額突破50億元,創下歷史記錄。但實際上,另一家美國辣醬品牌年營收已經達到了377億元,是老乾媽的7倍,這個辣醬品牌就是味好美。
  • 這款網紅「辣醬」火了,比老乾媽銷量高,賣7元一盒,便宜還好吃
    辣醬,小七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老乾媽,也是國內比較火爆的,如今第一個走出國門的小吃,火了這麼多年了,一直銷量都很好,而且名氣也很高,只要是小七去到超市的時候,基本上都會買上幾瓶回家,便宜還好吃,不僅平時直接可以拌飯吃,而且還可以作為一道美味的調料,幾乎上每家每戶廚房裡面,都會放上好幾瓶呢
  • 辣星人看過來 多倫多超市的辣醬測評 誰說只有老乾媽
    選擇了這幾款多倫多超市能買到的辣醬做個小測評!這款後勁非常強,你的嘴巴吃完後會麻痺很久,也是這次測評中,辣度最強的辣醬。如果你想挑戰魔鬼級的辣度,可以試試這款。   最特別  寧記金鉤朝天辣椒點評:與其他的辣醬不同,有蝦米的鮮香,並且看上圖可以看得出來,這是完整的辣椒絲。一吃下去,辣味完全出來。但是後勁卻沒有大醬軍朝天椒王辣椒醬的強。這種辣椒絲的辣醬,很適合炒菜用。
  • 做了36年辣醬的爺爺,教你辣醬配方和步驟,香辣過癮,勝過老乾媽
    有了辣椒醬吃啥都香,我相信很少有人會自己動手做辣醬,大部分都是選擇去超市或者市場購買,今天有做了36年辣醬的爺爺,教你辣醬的配方和製作步驟,香辣過癮,好吃勝過老乾媽做辣醬之前,自己挑選好優質的食材和配料,自己做的乾淨衛生,吃著也放心,建議大家多做點,辣醬不易壞,可以存放著吃,經常做太麻煩,今天做的這個辣醬比例,足夠吃上2-3個月了,如果覺得還少的話
  • 表醬紫,老乾媽,我家有更好吃的醬
    讀過老乾媽的故事,剛開始老乾媽陶華碧做的是個粉攤兒,因為辣椒醬味道好,所以備受食客青睞。後來粉攤兒不讓擺了。陶華碧開始賣辣椒醬。通過大貨車司機的口口相傳,辣椒醬的銷路越來越好。老乾媽還是貴州辣椒醬前些時間網傳,陶華碧的兒子接手了老乾媽,然後把原料由貴州辣椒換成了更便宜的河南辣椒,味道有了變化。但說實話我沒吃出來。2019年老乾媽開始了時尚營銷,波普風格的海報也是亮瞎人眼,老乾媽的傳播時尚了,辣椒醬還是那罐辣椒醬。
  • 市面上最好吃的辣醬,我們都替你嘗過了
    我們從淘寶和超市裡買了總共23瓶辣醬,原則是正規廠牌生產以及容易購買,並且都是在網上有口皆碑的類型,看看到底哪個最好吃。於是,擇了個良辰吉日,買了一打饅頭和花卷,我們就在工作室裡摩拳擦掌開吃了……這應該是老乾媽最常見也是最暢銷的種類了,這也是我當年在加拿大唯一能買到的一種老乾媽,冰箱常備,續命上品。我到現在都喜歡辛拉麵+老乾媽風味豆豉的味道。
  • 靠辣醬發家致富,兒子接手險些「砸」了招牌,「老乾媽」再次回歸
    在中國說起醬,腦海裡浮現的,一定是那瓶名揚海內外的——老乾媽辣椒醬。如今市面上的調味品多種多樣,對於許多人來說,老乾媽不僅是一種調味品,更像是一種口味的標誌。在餐館點菜的時候,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諸如「老乾媽牛肉炒飯」或者是「老乾媽豆豉蒸魚」之類的菜品,從而可見老乾媽的不可代替性。
  • 我國「最好吃」的4種辣醬,老乾媽沒排上,最後一種堪稱下飯神器
    大家好,說起辣醬,你會想到什麼?相信大家腦海裡第一時間都會冒出「老乾媽」三個字,因為老乾媽實在是太出名了。不過,就算老乾媽是最出名的一款辣醬,但也不代表它就是最好吃的一款,我國還有很多辣椒就比它好吃,例如下面4種,每一種都比老乾媽更好吃,只不過因為別的原因,不如老乾媽出名而已。第一種:郫縣豆瓣醬豆瓣醬是我們平常用得非常廣泛的醬料,在很多種美食上都用得上。
  • 老乾媽和李子柒,請出聯名款吧
    原創 德特 字母榜因為騰訊的烏龍官司,老乾媽的銷量暴漲了兩倍,這可以理解,但你知道嗎,和這件官司沒有一點關係的李子柒辣醬,銷量也跟著暴漲。其實,老乾媽和李子柒扯上關係並非自騰訊「牽線」始,兩位不同時代的勵志女性,早就因辣醬而狹路相逢。
  • 繼老乾媽之後,又冒出一誘人「下飯菜」,網友:吃起來美味極了
    說起辣醬,最令人垂涎的風味莫過於老乾媽,一勺就能解決一大碗飯,鮮辣又下飯,吃著也過癮,這種感覺是那些在海外的華人深有體會的,還在辣醬市場上佔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銷售霸主,因此老乾媽辣醬還攬獲「國民最熱辣女神」稱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已經不滿足於老乾媽這一種辣椒醬了。
  • 我們搜羅了近20種醬,只為告訴你除了老乾媽還有哪些下飯神器!
    在我們大北方,吃饅頭蘸醬絕對是一大特色!可是拌飯醬夾饃醬什麼的,除了女神老乾媽,一時間好像也不知道哪種好吃了。提到辣椒醬,老乾媽可謂是辣醬屆的鼻祖,地位無人能敵。數度被廣大海外留學生稱為是「生命之光」。而提到老乾媽,就不得不提與之相抗衡的多年的「老乾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