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性成為一場控制遊戲……丨原創

2021-02-26 心之助

心之助(微信:luyuexinli)

情感複合和情緒管理專家,

幫你提高情商,駕馭婚戀幸福。

❤好消息❤

上周「人間五五」的單次評論獲得了最多點讚

恭喜她獲贈一次心悅會VIP會員尊享課程

請這位心友儘快與我們聯繫!

關注我們,留下辣評,

資深心理諮詢師丨上萬小時諮詢經驗丨數千真實案例

凝結而成精品課程→免費聽!

周周有機會,等你來贏!



文丨盧悅(新浪微博@盧悅盧悅)

肛欲期的人有一個明顯的特徵,他們玩的是肛門,肛門是用來幹什麼的?是專門用來排洩,用來釋放髒東西的。所以肛欲期的人控制感極強,他要可以控制自己不拉出髒東西,而拉出來的時候骯髒無比。

因此肛欲期的人可以被稱為規矩人,規矩人的快樂不再是爸爸媽媽能不能滿足我的快樂,他們玩的不是飢餓感被滿足的遊戲,而是失控的遊戲控制會給他們帶來非常強烈的尊嚴感,他能夠感到自己是自主的,而失控則給他們帶來很強烈的釋放感。所以規矩人的性愛會表現為兩種,一種是極為聖潔、極為儀式化的做愛,一種是極為混亂的、骯髒的做愛,會玩各種各樣髒的東西。

比如去年非常流行的一部電影叫做《五十度灰》,就非常經典地講述了一對男女是如何把性愛變成了一種規矩人的遊戲。規矩人做愛的時候就會很注意一些細節,比如手有沒有洗,身體有沒有洗,燈有沒有關上,燈光要調到什麼亮度,需要什麼樣的儀式,先做什麼,後做什麼,等等,他要的過程是有一些非常強烈的儀式感的。這樣,在做愛的過程中,他們玩的就不是做愛本身,而是這些儀式,是這些儀式能夠讓他們感到快樂。




對於肛欲期的人來說,他們一定要生活在審美的世界中,要建立一個完全美學的世界,一切失去掌控的、不美的東西,他都想排除體外。但其實一個人越是純粹,就越是容易出問題,因為他越是追求乾淨,心裡就越是會壓抑大量他無法接受的骯髒的東西。

像著名的小說和電影《失樂園》當中,那對中年男女都厭倦了各自的日漸猥瑣死亡的婚姻,對於未來的婚姻情感又感到絕望,他們不知道離婚後他們的情感會不會重蹈覆轍,所以兩個人就用充滿了肛欲期儀式化的性愛來祭奠他們死亡的婚姻,並且雙雙自殺。他們用這種充滿美感的方式去迴避一個問題,那就是世界在他們所創造的婚外性的虛幻世界之外還有混亂的、不堪的、骯髒的、無法掌控的東西。 


在出軌事件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出軌就是因為他們不能跟自己的配偶玩「髒」的遊戲。他們的伴侶會非常驚訝,「為什麼他會找這樣一個骯髒不堪的人?」那個女人或者是妓女,或者是社會底層的人,或者是行為不檢的人。這個妻子會覺得無論是這個女人的相貌,還是作風,還是性格,都只能用「賤人」這兩個字來形容。可是為什麼自己的丈夫會喜歡一個「賤人」?他為什麼會喜歡一個跟妻子這樣的大家閨秀完全不一樣的低水平的人呢?就是因為這個女人可以成為一個垃圾桶,可以裝納背叛的人的所有骯髒的東西。

禁慾期的人,比如肛門的禁慾之人往往也非常有道德感,當肛欲期的人出軌被捉姦在床的時候,他會採取否認的態度,因為他無法接受自己髒的東西,而俄底浦斯期的人是願意去接納自己的髒的東西的。

比如,肛欲期的人在學校是一個好學生,但是他做不出逃課的行為,但是俄期的人可以假裝是一個好學生,他會趁著老師不注意的時候逃課,會確保老師在發現之前再回來,在老師面前維持一個好學生的狀態,背地裡則偷偷摸摸做很多壞事,這就是俄期的特點,會具有靈活性,也並不以道德,以維護道德為樂。

很多肛欲期的人會成為道德的衛道士。比如有些西方的牧師最後被發現有戀童癖。再比如有些參加掃黃的大媽們,她們一方面嚴格執行著自己的道德觀,另一方面又可以享受一種天天接觸髒東西的快樂。


我今天看了一個微博,裡面有一類帖子,說的就是兒女快被父母的重口味虐瘋了,比如說他們的父母會經常從朋友圈發這樣的連結給孩子,例如爸爸發給女兒一條《白嫩少婦必須知道的……》,打開一看,其實是做菜的技巧,還有《拔出來,別插著睡,22歲的少女一夜喪命!》,不點開就能猜到說的是插座。

所以有人會說這些朋友圈的營銷流氓們太厲害了,不服不行,你說他們是怎麼把色情和養生,把中老年人最感興趣的主題摻和到一起的?很多中老年男女們就處在非常典型的肛欲期,肛欲期的特點就是一邊在說非常嚴肅的事情,一邊又在意淫著各種色情的東西。

TIPS: 「控制」是肛欲期人格的主題

來源:新浪博客【有風自南的博客】《曾奇峰精分50講之三:口欲期,肛欲期和俄狄浦斯期》

等到嬰兒斷奶之後,就是肛欲期。這個時候,父母往往特別關注孩子的大小便情況。想拉就拉,是除了嘬奶頭之外,嬰兒的第二大快樂,但是這種快樂必須被納入到父母的控制之下。控制,就是這個時期的主題。孩子何時大小便,涉及到的是父母與孩子的第一次權力鬥爭。

嬰兒在小便之後,喜歡將自己的尿漬儘量擴大,這有點像狗喜歡到處撒尿以劃分地盤一樣,軍事統治者享受開疆拓土,攻城略地的快感,與嬰兒玩耍自己的大小便沒有本質的區別。也有人說,大小便就是人類製造出的第一件藝術品。許多父母強迫自己的孩子從小學習諸如鋼琴之類的特長,就如同控制孩子的大小便一樣,是過度的控制欲在作怪。

生活中有一種現象,既與口欲期有關,又與肛欲期有關,就是嘮叨。嘮叨往往來自於父母,或者長輩。嘮叨者在意識層面,似乎是因為關心和善意的提醒而嘮叨,潛意識層面,卻是在滿足自己口欲期和肛欲期未滿足的力比多需要,換句話說,他們其實是在享受嘮叨的過程,卻好像是在為被嘮叨者付出。

除此之外,嘮叨還是一種暗示,一種催眠:「你是一個不能照顧自己,不能為自己負責的孩子,你離不開我。」同時也是一種控制:「因為你不能照顧好自己,所以你必須得聽我的,按我說的去做。」一方面,嘮叨會引發被嘮叨者的反感和憤怒,另一方面,如果暗示起效的話,被嘮叨者最終可能真的會變成嘮叨者口中的,不能照顧自己也不能為自己負責的,永遠長不大的孩子。這反映出了父母內心深層的矛盾:意識上希望孩子成長和獨立,潛意識卻害怕孩子獨立之後,會離開自己。這是很多父母自身有的情結:害怕被拋棄。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就是依賴性人格。一個過分依賴的人總像是個嗷嗷待哺的嬰兒,但這種依賴其實是控制的另一種形式。正如嬰兒用自己的哭泣來控制自己父母的行為一樣。可以說,依賴型人格是口欲期和肛欲期問題完美的結合。



以上原創文字節選自盧悅老師心悅會VIP會員課程

《如何享用你的欲望》實錄

如您需要本課或其他課程完整錄音

請長按此二維碼並識別,進入微店選購

加入心悅會,年費1999元,你將享受到:

全年72次(144小時)

資深心理諮詢師多年一線諮詢經驗積累而成精品課程

13.9元/課時!
一對一心理諮詢(諮費在400以上老師)8.5折優惠

參加成長小組8.5折優惠

贈送一張價值400元的心之助個體諮詢電子代金券

推薦其他人入會,會員持續時間延長4個月
推薦1人諮詢,延長會員時間1個月

心悅會近期課程


——THE END——


【心之助】

情感複合專家和情緒管理師

陪你高效處理情感問題

助你在成長中擁有幸福

如需任何幫助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我們

電話:010-59477594、 010-57030627

13621285485、 18510068159

任老師、楊老師、鄭老師

助理微信號:xinzhizhuxl

(可長按下方二維碼並識別添加)

【心悅會】能給你帶來怎樣的改變?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詳情

熱播節目【調情師】by盧悅丨【愛情實驗室】by趙悅辰

下載優聽radio客戶端馬上聽

精選近期高能文章,點擊下方標題不錯過

解讀丨如何讓男人對你做出承諾?

床上怎樣啪,床下怎樣愛丨原創

滾床單滾出四種人丨原創

解讀丨50%-60%有心理疾病的女性是因為家庭暴力

都知道要對自己好一些,為什麼就是做不到丨原創

回復關鍵詞直達熱點文章

親密關係主題:出軌  離婚  婚姻  家庭  愛情 小三  失戀  婚外情  情感修復

社會熱點主題:熱點解讀

個人成長主題:自我成長  療愈  焦慮  孤獨 恐懼

其他:高考 親子 漫畫


這裡有個機會提升你的幸福力

相關焦點

  • 原創、深夜檔、改編遊戲,如果將這三個標籤加到動畫上丨觸樂盤點
    原創和改編原創動畫,通常指不依託於漫畫、小說、遊戲等原作,內容原創且首次以動畫媒體的形式呈現的作品,也包括共用設定、人物和概念的多媒體企劃中的動畫部分。與之對應的是數量龐大的改編動畫,原作出現於動畫之前,版權非動畫公司所有,動畫在原作的內容、設定和角色的基礎上進行創作。
  • 新遊戲《控制》深度評測,SCP愛好者的一場饕餮盛宴
    2016年的《量子破碎》更是採用了真人拍攝美劇的形式作為過場動畫,讓玩家都不明白這是看美劇送遊戲,還是玩遊戲送美劇。就是一家這麼特別的遊戲工作室,那麼他們家的新作《控制》又會給我們帶來何種驚喜呢?但是莫名其妙地,女主角卻獲得了超能力,並且成為控制局的局長,接著女主角發現這個控制局好像被一股神秘力量"希斯"入侵了,一些控制局的員工受到"希斯"控制開始襲擊女主。為了尋找弟弟,為了拯救控制局,女主角開始了一場神秘莫測的冒險。
  • 遊戲論·性/別丨非一般向遊戲批判
    ,表明遊戲在從玩具向文化媒體轉型過程中的社會性特徵;以批評的眼光,考察當下遊戲世界的內部性原理。《太空尋夢》1970年代後,消費社會全面展開,與此同時,遊戲世界也按下了商業化按鈕。遊戲設計者開始從日常生活內部尋求遊戲設計的思想資源,人類(社會)的自我指涉由是成為新出現的遊戲行業關心的話題。以中世紀歐洲為世界觀背景的「西歐神話」遊戲對人類形象或變形、或仿真的運用,使之漸成遊戲設計的主流,「性/別」概念也隨之一道萌生與壯大。
  • 幾萬人同時用彈幕控制一個遊戲人物:這事兒正在成為一種網絡文化
    這個網站使用Twitch直播一款叫Mugen的格鬥遊戲。與其它格鬥遊戲不同的是,這裡直播的Mugen結局是隨機的,對戰雙方都是由電腦控制的,觀眾則負責對遊戲結果下注,過程十分歡樂。2014年E3遊戲展上,這次直播過程還獲得了金氏世界紀錄的認可,成為「最多人參與的單人網路遊戲」,並獲頒證書。
  • 權力的遊戲607丨終極大招密集釋放
    丨瑟曦和她的魔山,這似乎已經成為了瑟曦出行的標配了第七集要爆發了,hbo提前透露的劇照已經昭告了天下。第五集是一個伏筆,劇中的各路大軍開始為自己的衝鋒做最後的準備。在第五集和第七集之間的第六集就有些微妙了。就在所有人都期待著一場火山噴薄而出時,劇情偏偏像是一汪幽靜的湖水一樣,有波瀾而不驚。
  • 飛簷走壁莫奇怪:十款和忍者有關的遊戲丨觸樂
    2001年,最早關於忍者的記憶,來自周杰倫的歌曲《忍者》,「嗷咿吆嗷咿吆咿~嗷咿吆嗷咿吆咿~嘿~伊賀流忍者的想法嘿~只會用武士刀比劃嘿~」我第一次知道,歌還能這麼唱。這首歌打動了我,讓我產生「雖然聽不懂他在唱什麼,但就想跟著唱」的感覺。2004年,日本光榮公司推出《太閤立志傳5》,也成為太閤系列的絕唱。
  • Steam在中國會成為色情遊戲的避風港嗎?
    Steam的良好口碑,離不開健全的平臺環境,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爭相進來,裡面難免混雜了一些含有兒童不宜元素的遊戲。 Steam上發行的名為Nekopara Vol.1遊戲裡,玩家可以是「catgirls」的擁有者,這些穿著女僕裝戴著貓耳朵的動漫女孩,想要得到玩家的寵愛,會通過極具性暗示的行為和聲音來進行回應。
  • 【GUILTY GEAR Xrd -REVELATOR】同時支持賽璐珞風格與遊戲性的特效製作技巧
    特效組長小川和哉介紹到「本作的特效,以看起來像Anime一樣的來製作的,但因為格鬥遊戲的高競技性,在表現出漂亮特效的同時,還必須要以不影響遊戲作為最優先的事項,以遊戲性和動畫之間的平衡為目標」。例如,動畫的特效不在1個畫面裡結束,在粒子消失前會轉到下一個鏡頭的情況很多,考慮到本作的遊戲性,1個畫面中的特效必須保證繪製是生成到結束的。
  • 品康測評丨Poputar智能吉他帶你進入一場遊戲
    今天,品康智能(ID:wow-pkzn)為大家帶來一期Poputar智能吉他測評,其實學習吉他就像進行一場遊戲那麼簡單!還會送出兩把價值799元的Poputar智能吉他哦,詳情見文章底部!Poputar智能吉他是由北京視感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設計,兩年時間裡產品完成了七八次迭代。今年5月登錄淘寶眾籌,目前眾籌金額超過250萬元,位居此品類第一名。
  • 遊戲論·性/別丨乙女遊戲玩家如何從「女友」變成「女友粉」
    ,梳理與探討遊戲文本與社會文化思潮之間的關聯,表明遊戲在從玩具向文化媒體轉型過程中的社會性特徵;以批評的眼光,考察當下遊戲世界的內部性原理。此外,這一系列還包括關於遊戲與性別話題的多篇文章,考察作為推動遊戲「進化」的原動力——性/別,討論遊戲中的性/別議題;以及關於遊戲的人的多篇文章,聚焦網管、主播、金幣農夫、代練、電競選手等年輕人,他們多是遊戲這一領域裡的邊緣/異色人群;最後還會為讀者推介一些海外書目,這些著作以遊戲為媒介,討論遊戲背後的宏大構圖,曾經並且正在為日韓的遊戲批評提供著參照系。
  • 你不知道的手錶遊戲進化史丨觸樂
    遊戲開始時還可以調整賽車的速度。這款遊戲設備是Rockwell International公司為美泰公司研發的,它們試圖把計算器做成一款遊戲機。《美泰賽車》玩法演示視頻丨 1977:美泰足球(Mattel Football)
  • 《老男孩》胡先煦,憧憬一場戀愛丨演員新勢力
    小學時,胡先煦的家長几乎每周都會被請到辦公室談話,老師還曾開玩笑讓胡先煦的媽媽帶他到醫院檢查是否有多動症,「但那也沒有用,他們根本控制不住我。」  小時候的胡先煦正因為胡先煦有著24小時用不完的精力,加上父親愛好曲藝,於是父母便為他報了很多興趣班。相聲、天津快板、拉丁舞、架子鼓、主持人……不出意料,大部分都是三分鐘熱度,但他自身的表演欲卻越來越強。
  • 幾萬人同時用彈幕控制遊戲人物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平時,你跟朋友兩個人可能連今晚吃什麼都很難達成共識,讓幾千個人合作控制一個主角,當然更需要配合,否則很可能連新手村都出不去。其實不止吃雞,國外直播網站Twitch上的觀眾們已經用這種方式玩過不少遊戲了,現在這種玩法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做:「Twitch Plays」。在這種玩法背後,可不僅僅是好玩這麼簡單,在最開始的時候,他竟然是一場社會學實驗。
  • 命運書寫者:十二款歐美文字冒險遊戲丨觸樂
    所以今天我們來盤點幾款讓玩家有「參與感」的文字冒險遊戲,在這些遊戲中,你的每一次出發、每一次選擇、每一次決定,都讓你的遊戲經歷變得與眾不同。丨《生命線》系列如果不是《生命線》去年的橫空出世,文字冒險類遊戲已經快要被普通玩家遺忘了。
  • 《記錄》第14期:2015,與遊戲有關的那些逝者丨觸樂
    同年,他製作的《死亡幻想》(Dead Fantasy)同人動畫,將《死或生》和《最終幻想》的角色放在一起混戰,先後發布了五集、一段預告片及兩首角色歌。2010年,蒙提·歐姆加入Rooster Teeth工作室,參與《光環》同人搞笑動畫《紅鬥藍》系列的製作。2013年,他推出原創動畫《RWBY》,迄今已發布兩季。
  • 從《Simon》到《Deemo》:移動平臺音樂遊戲的前世今生丨觸樂
    次年這款遊戲就推出了自己的二代作品《GROOVE COASTER ZERO》,曲目增加到了150首。雖然是二代,卻起名叫做「0」。再之後的2013年這款成功的作品開始移植到街機,控制方式由觸屏改為了控制杆。
  • 本周20款遊戲登錄!除了生化危機、刺客信條,還有這些!丨遊戲預告
    >5月22日丨可預購丨冒險丨其它丨解謎一款像素風格的劇情解謎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們除了可以與遊戲內登場的各式各樣帥哥們產生邂逅戀愛之外,還加入了可以幫其他角色們之間的戀愛進行應援加油的獨特要素,享受原作所沒有的遊戲版原創戀愛物語魅力!
  • 迪士尼遊戲三十年丨觸樂
    1992年,《阿拉丁》獲得了兩項奧斯卡獎。那個時期,WDCS正在嘗試擴大他們的成功。這原本是迪士尼高層的事,但多數高層決定放權,給WDCS充分的創作自由。這樣做的直接結果是,WDCS的遊戲不再局限於迪士尼的角色。他們開始製作純原創遊戲,例如《極限之島》(Stunt Island,當年的年度最佳模擬遊戲)和《過山車》(Coaster)。
  • 遊戲裡的伊藤潤二:恐怖漫畫和改編遊戲丨觸樂
    作為掌機,WS擁有比同期GB更細膩的畫面和音效,可以通過橫豎兩種方式握持進行遊戲,豎持時遊戲畫面看起來更接近一本電子書,很適合用來展現音響小說作品,原創的《Terrors》系列和改編遊戲《午夜兇鈴 無限》都在這個平臺上有著出色表現。《旋渦:電視怪奇篇》受益於此,在視覺效果上也有著獨特的韻味。
  •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場遊戲一場夢!(原創)
    到人間走這麼一遭,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那也只是一起結伴走過一段旅途,千萬不可託大,以為這樣,你就成為誰的誰,從來不是,也不可能是。聚則好聚,散也要好散,才會有善始善終,左右不過是二十不惑,《三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