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彬紅牛與泰國天絲紅牛又槓上了。
雙方之前在中國設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叫「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目前實際控制人是華彬,11月16日,該公司在官網上發布了一則聲明,聲稱合資公司在中國享有50年經營權。
這與合資公司工商登記20年經營期限屆滿的實際情況相悖,11月18日,泰國天絲方面針對此做出回應,對此份聲明中模糊不清的地方提出了質疑。
此後雙方更是接連向對方開炮,天絲回應「五十年」系純屬毫無事實和法律依據的無稽之談,而華彬方則堅持聲稱拿到了法院認定。不過雙方的聲明裡都確認了2個情況:一個是合資公司已經停產;另外一個是所謂有認定的棗莊保全裁定已經被解除。
法律聲明的爭鬥雙方持續白熱化,在沒有法院公開的文件證明50年經營權這一說法的情況下,雙方的嘴炮可能還要一直持續下去。對此,我們暫且不做評論。
而在真正關係到切身利益的人面前,真正思考的是,我的利益,誰來保障?比如目前紅牛的經銷商們,特別是華彬紅牛的經銷商。他們不少做紅牛代理都有十幾二十年了,他們該怎麼辦?
經銷商的愁思1:
市場價盤在鬆動,今年利潤還能不能保?
受訪經銷商A告訴筆者,華彬紅牛的經銷商在慌,因為他感受到,20年都沒有動過的華彬紅牛的價盤,正在鬆動。
原因是,華彬紅牛的經銷商,有人開始拋貨了。
17-18年的時候,那時天絲紅牛還沒有產品入華,有的經銷商曾做過囤貨不賣的事。他們打的主意是,一旦華彬紅牛被停產了,外面沒貨了,自己手上的貨可以高價拋出去。
而現在的情況是,華彬紅牛一分鐘都不敢缺貨。除了北京工廠被停產了以外,其他工廠都在馬不停蹄地生產。因為一旦華彬紅牛沒貨,天絲紅牛立馬能補位,所以今年,華彬紅牛也是多投入了費用來狙擊天絲紅牛,這種情況下,誰能把貨壓到終端店,誰就能賣更多。
目前部分地區,華彬紅牛的終端價格已經明顯出現降價的趨勢。
以前終端店價格在110元/件-112元/件,批發商價格107元/件-108元/件;而現在,終端店價格在107元/件-108元/件,甚至因為社區團購的插手補貼,有的終端店能拿到104元/件-105元/件的價格,而批發商價格也降到了105元/件-106元/件。
雖然數字看起來差距並不多,但是一旦開始,也就停不下來了。
為什麼會導致這種局面?華彬的經銷商為何跟風拋貨?他們難道不想掙錢?
A老闆告訴筆者,看大家都在拋,我也沒忍住,我得為自己打算。華彬紅牛今年的目標高企,一方面年底增加回款目標,是為更多的生產計劃儲備更多資金,另一方面一壓就是半年的貨,我不降價賣,架不住別人降價賣,價格只會持續走低,我不能冒著貨在我手裡不斷貶值的風險。
另外,有不少經銷商與電商平臺的合作越來越密切,以前曾豪橫宣布不與電商平臺合作,但現在內部卻流傳著一句「擁抱電商,與狼共舞」的口號。
所以目前的形勢是,貨只會越來越多,價格只會越來越低。你是華彬紅牛經銷商的話,你拋不拋?
經銷商的愁思2:
下一年的款,打還是不打?
受訪經銷商B告訴筆者,十幾年的生意,說感情肯定是有的。如果不是出了這檔子事情,誰不想抱著紅牛大腿一直幹下去呢。
問題就在這,華彬紅牛一年一度的年會就要開啟了,每年12月,經銷商要開始準備和公司的下一年籤約,籤約完了之後,就開始陸續給公司打款。
B老闆沒有透露他今年的任務目標給筆者,只是表示,開門紅階段都需要打一個季度的款,華彬紅牛每年開門紅基本上能收到幾十億的回款來儲備生產,今年聽說不少區域還提升了任務目標,這個數有可能還有增加。
這也印證了A經銷商的觀點,回款越多,貨就只會越來越多。貨越多,價格就會越來越低,因為都想去搶終端位置。
要拿出這筆錢,B老闆也需要東拼西湊,甚至是貸款。今年生意本就不好,都得自己掏老本,B老闆很猶豫但好像也並沒有什麼辦法。拿錢也難,生意不做也難,兩邊都是割自己的肉,都很疼。
這是一個典型比較脆弱的經銷商的想法,他更希望的是事情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能賺一年是一年。或者是自己年紀大了,折騰不動了,所以下不了那個狠心。
經銷商的愁思3:
做還是不做?這是一個問題
品牌在不穩定的情況下會降價,就像加多寶王老吉一樣,當年因為價格戰元氣大傷的不僅僅是品牌,對於渠道的經銷商而言,同樣損失慘重。去問一下當年經歷過加王之戰的經銷商,他們想起來可能都後怕。
受訪經銷商C告訴筆者,華彬紅牛也一樣,表面上看經銷商打款價112.8,經銷商的出貨價可能只能收回105,再加上經銷商墊付的市場費用,均攤下來這中間10來塊的差價,是由公司來補。
不過這些費用通常一年都核銷不完,最後公司給的也不是現金,而是以貨補的形式給經銷商返利,結果導致經銷商貨越來越多,只能降價去賣。
C老闆感慨道,繼續做華彬經銷商,利潤有限,風險無限。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做還是不做,今年想不好,明年有可能還得繼續想。
有個詞叫做沉沒成本,目前華彬經銷商的沉沒成本已然很高,不知是否有斷舍離的勇氣?
當然,有底氣離開的,必定是那些羽翼豐滿,自強自立的經銷商。這樣的經銷商,不管是代理別的品牌,還是轉行做別的事業,都可以自信滿滿,從容不迫。
比較難以抉擇的,是一部分對紅牛極度依賴的經銷商。可能他們在早些年吃到了不少紅利,如今年歲已高,抱著能掙一年是一年,利潤少一些也不在意了的心態,做好了隨時隱退江湖的打算。
跟此類似想法的經銷商,還有一些老紅牛人。
受訪D經銷商告訴筆者,現在外面任何的風吹草動他都不關注,作為老紅牛人,他希望官司能贏,跟公司同進退。就算最後輸了,他也覺得自己要站好最後一班崗,做自己該做的事。當然,這樣的經銷商非常有勇氣,能把利益拋到一邊,從一而終,同時也甘願去承擔風險。
但C老闆不太一樣,他告訴筆者,自己家孩子很能幹,願意接手生意,所以他已經放棄了代理。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風險大且實在有心無力,早點退出把錢給孩子去做點別的,反而更加安心。
不知道是否所有華彬紅牛的經銷商都有C老闆這樣的運氣,不過,留給你們思考的時間不多了,是及時止損還是英勇衝鋒,是每一個華彬紅牛經銷商都必須面對的選擇。
後記:
就目前形勢來看,天絲紅牛方面仿佛更佔上風,除非華彬紅牛真能拿出50年經營權的實質證據,否則很難翻盤。說到底,天絲紅牛畢竟是品牌所有者,這一點,可能很多經銷商心裡都有數。
作為最直接的利益相關方,各位經銷商們如果能做好提前規避風險的準備,總比臨時挨打的強。
不管是對於華彬紅牛經銷商還是天絲紅牛經銷商,甚至是那些夾在中間兩邊都賣的經銷商,筆者都希望,大家能夠在這次兩牛之爭中避免嚴重損失,如能全身而退,那便是極好。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DOIT » 紅牛之爭升級 | 經銷商的抉擇:是去還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