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之爭升級 | 經銷商的抉擇:是去還是留?

2020-12-25 DOIT

最近,華彬紅牛與泰國天絲紅牛又槓上了。

雙方之前在中國設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叫「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目前實際控制人是華彬,11月16日,該公司在官網上發布了一則聲明,聲稱合資公司在中國享有50年經營權。

這與合資公司工商登記20年經營期限屆滿的實際情況相悖,11月18日,泰國天絲方面針對此做出回應,對此份聲明中模糊不清的地方提出了質疑。

此後雙方更是接連向對方開炮,天絲回應「五十年」系純屬毫無事實和法律依據的無稽之談,而華彬方則堅持聲稱拿到了法院認定。不過雙方的聲明裡都確認了2個情況:一個是合資公司已經停產;另外一個是所謂有認定的棗莊保全裁定已經被解除。

法律聲明的爭鬥雙方持續白熱化,在沒有法院公開的文件證明50年經營權這一說法的情況下,雙方的嘴炮可能還要一直持續下去。對此,我們暫且不做評論。

而在真正關係到切身利益的人面前,真正思考的是,我的利益,誰來保障?比如目前紅牛的經銷商們,特別是華彬紅牛的經銷商。他們不少做紅牛代理都有十幾二十年了,他們該怎麼辦?

經銷商的愁思1:

市場價盤在鬆動,今年利潤還能不能保?

受訪經銷商A告訴筆者,華彬紅牛的經銷商在慌,因為他感受到,20年都沒有動過的華彬紅牛的價盤,正在鬆動。

原因是,華彬紅牛的經銷商,有人開始拋貨了。

17-18年的時候,那時天絲紅牛還沒有產品入華,有的經銷商曾做過囤貨不賣的事。他們打的主意是,一旦華彬紅牛被停產了,外面沒貨了,自己手上的貨可以高價拋出去。

而現在的情況是,華彬紅牛一分鐘都不敢缺貨。除了北京工廠被停產了以外,其他工廠都在馬不停蹄地生產。因為一旦華彬紅牛沒貨,天絲紅牛立馬能補位,所以今年,華彬紅牛也是多投入了費用來狙擊天絲紅牛,這種情況下,誰能把貨壓到終端店,誰就能賣更多。

目前部分地區,華彬紅牛的終端價格已經明顯出現降價的趨勢。

以前終端店價格在110元/件-112元/件,批發商價格107元/件-108元/件;而現在,終端店價格在107元/件-108元/件,甚至因為社區團購的插手補貼,有的終端店能拿到104元/件-105元/件的價格,而批發商價格也降到了105元/件-106元/件。

雖然數字看起來差距並不多,但是一旦開始,也就停不下來了。

為什麼會導致這種局面?華彬的經銷商為何跟風拋貨?他們難道不想掙錢?

A老闆告訴筆者,看大家都在拋,我也沒忍住,我得為自己打算。華彬紅牛今年的目標高企,一方面年底增加回款目標,是為更多的生產計劃儲備更多資金,另一方面一壓就是半年的貨,我不降價賣,架不住別人降價賣,價格只會持續走低,我不能冒著貨在我手裡不斷貶值的風險。

另外,有不少經銷商與電商平臺的合作越來越密切,以前曾豪橫宣布不與電商平臺合作,但現在內部卻流傳著一句「擁抱電商,與狼共舞」的口號。

所以目前的形勢是,貨只會越來越多,價格只會越來越低。你是華彬紅牛經銷商的話,你拋不拋?

經銷商的愁思2:

下一年的款,打還是不打?

受訪經銷商B告訴筆者,十幾年的生意,說感情肯定是有的。如果不是出了這檔子事情,誰不想抱著紅牛大腿一直幹下去呢。

問題就在這,華彬紅牛一年一度的年會就要開啟了,每年12月,經銷商要開始準備和公司的下一年籤約,籤約完了之後,就開始陸續給公司打款。

B老闆沒有透露他今年的任務目標給筆者,只是表示,開門紅階段都需要打一個季度的款,華彬紅牛每年開門紅基本上能收到幾十億的回款來儲備生產,今年聽說不少區域還提升了任務目標,這個數有可能還有增加。

這也印證了A經銷商的觀點,回款越多,貨就只會越來越多。貨越多,價格就會越來越低,因為都想去搶終端位置。

要拿出這筆錢,B老闆也需要東拼西湊,甚至是貸款。今年生意本就不好,都得自己掏老本,B老闆很猶豫但好像也並沒有什麼辦法。拿錢也難,生意不做也難,兩邊都是割自己的肉,都很疼。

這是一個典型比較脆弱的經銷商的想法,他更希望的是事情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能賺一年是一年。或者是自己年紀大了,折騰不動了,所以下不了那個狠心。

經銷商的愁思3:

做還是不做?這是一個問題

品牌在不穩定的情況下會降價,就像加多寶王老吉一樣,當年因為價格戰元氣大傷的不僅僅是品牌,對於渠道的經銷商而言,同樣損失慘重。去問一下當年經歷過加王之戰的經銷商,他們想起來可能都後怕。

受訪經銷商C告訴筆者,華彬紅牛也一樣,表面上看經銷商打款價112.8,經銷商的出貨價可能只能收回105,再加上經銷商墊付的市場費用,均攤下來這中間10來塊的差價,是由公司來補。

不過這些費用通常一年都核銷不完,最後公司給的也不是現金,而是以貨補的形式給經銷商返利,結果導致經銷商貨越來越多,只能降價去賣。

C老闆感慨道,繼續做華彬經銷商,利潤有限,風險無限。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做還是不做,今年想不好,明年有可能還得繼續想。

有個詞叫做沉沒成本,目前華彬經銷商的沉沒成本已然很高,不知是否有斷舍離的勇氣?

當然,有底氣離開的,必定是那些羽翼豐滿,自強自立的經銷商。這樣的經銷商,不管是代理別的品牌,還是轉行做別的事業,都可以自信滿滿,從容不迫。

比較難以抉擇的,是一部分對紅牛極度依賴的經銷商。可能他們在早些年吃到了不少紅利,如今年歲已高,抱著能掙一年是一年,利潤少一些也不在意了的心態,做好了隨時隱退江湖的打算。

跟此類似想法的經銷商,還有一些老紅牛人。

受訪D經銷商告訴筆者,現在外面任何的風吹草動他都不關注,作為老紅牛人,他希望官司能贏,跟公司同進退。就算最後輸了,他也覺得自己要站好最後一班崗,做自己該做的事。當然,這樣的經銷商非常有勇氣,能把利益拋到一邊,從一而終,同時也甘願去承擔風險。

但C老闆不太一樣,他告訴筆者,自己家孩子很能幹,願意接手生意,所以他已經放棄了代理。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風險大且實在有心無力,早點退出把錢給孩子去做點別的,反而更加安心。

不知道是否所有華彬紅牛的經銷商都有C老闆這樣的運氣,不過,留給你們思考的時間不多了,是及時止損還是英勇衝鋒,是每一個華彬紅牛經銷商都必須面對的選擇。

後記:

就目前形勢來看,天絲紅牛方面仿佛更佔上風,除非華彬紅牛真能拿出50年經營權的實質證據,否則很難翻盤。說到底,天絲紅牛畢竟是品牌所有者,這一點,可能很多經銷商心裡都有數。

作為最直接的利益相關方,各位經銷商們如果能做好提前規避風險的準備,總比臨時挨打的強。

不管是對於華彬紅牛經銷商還是天絲紅牛經銷商,甚至是那些夾在中間兩邊都賣的經銷商,筆者都希望,大家能夠在這次兩牛之爭中避免嚴重損失,如能全身而退,那便是極好。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DOIT » 紅牛之爭升級 | 經銷商的抉擇:是去還是留?

相關焦點

  • 紅牛之爭,一場不合時宜的爭奪戰
    按照那份協議,中國紅牛的經營期限為五十年,這五十年間合資公司在中國境內享有獨家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的權利。這一獨家授權意味著中國紅牛的經營活動完全合法,更不存在商標侵權的問題。但是泰國天絲拒絕承認該協議的有效性,又在相關的國際仲裁中屢屢拖延。司法程序上的內外有別和時間差技巧,讓泰國天絲屢屢挑起商標權之爭。
  • 三個「孿生」紅牛的暗戰
    紅牛之爭從明爭變成了暗鬥。 第一財經記者調查發現,由於華彬集團和泰國天絲集團的訴訟處於僵持階段,雙方的紅牛之爭的重點正在從訴訟層面轉向市場層面,而泰方另起爐灶的想法已十分明確。
  • 紅牛商標之爭,利益面前無兄弟
    紅牛商標之爭,利益面前無兄弟日前,泰國天絲公司發表聲明稱,最高人民法院終審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上訴,維持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判決,終審判決再次明確「紅牛系列商標」權屬歸天絲公司。這也意味著,紅牛公司如果繼續使用紅牛商標,將構成侵權。
  • 商標之爭落槌——紅牛或禁售 黑馬在何方
    「渴了喝紅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紅牛」,這一廣告語在中國家喻戶曉,也讓紅牛維他命飲料成為國內最暢銷的功能飲料產品之一。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的一紙判決,讓持續多年的紅牛商標歸屬之爭再度引發關注。   日前,泰國天絲公司發表聲明稱,最高人民法院終審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即「紅牛公司」)上訴,維持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判決,終審判決再次明確「紅牛系列商標」權屬歸天絲公司。   根據此前天絲公司表態,將不再授權紅牛公司使用其商標,並對商標侵權行為進行追訴。這意味著,紅牛公司很難通過新的合作授權方式尋求商標使用。
  • 商標之爭落槌:紅牛或禁售 黑馬在何方
    「渴了喝紅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紅牛」,這一廣告語在中國家喻戶曉,也讓紅牛維他命飲料成為國內最暢銷的功能飲料產品之一。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的一紙判決,讓持續多年的紅牛商標歸屬之爭再度引發關注。日前,泰國天絲公司發表聲明稱,最高人民法院終審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即「紅牛公司」)上訴,維持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判決,終審判決再次明確「紅牛系列商標」權屬歸天絲公司。
  • 紅牛「奪子」大戰升級 泰國天絲股東身份存爭議 強制清算中國紅牛...
    摘要 【紅牛「奪子」大戰升級 泰國天絲股東身份存爭議 強制清算中國紅牛被駁回】爭論數年,誰才有資格賣紅牛的問題仍然沒有答案。
  • 紅牛是中國還是泰國的|天絲集團|馬特希茨|紅牛|華彬集團|泰國_財經
    #紅牛是中國還是泰國的#?【「紅牛之爭」再起波瀾 天絲譴責華彬從事不法經營】#紅牛商標權屬爭議將塵埃落定#天絲集團和華彬集團的紅牛商標權屬爭議或很快將塵埃落定,該案二審已於10月10日在最高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未當庭宣判。在一審中,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華彬集團)敗訴。
  • 金罐紅牛商標再惹爭議 功能飲料市場誰主沉浮?
    本報記者 金貽龍 蔣政 北京報導 紅牛商標之爭波瀾再起。 近日,華彬快速消費品集團(以下簡稱「華彬」)發布律師聲明稱,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絲」)將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裁定書》扭曲為「判決結果」,存在多處不實和誤導信息,已提起訴訟。
  • 紅牛味道「一變再變」?累計賺了1400億,如今卻面臨「分家之痛」
    然而,近期一家天絲紅牛的國內經銷商表示遭遇了「過河拆橋」,與天絲紅牛合約尚未到期,便被強制終止,如今蒙受損失卻訴苦無門。 葛正彪是山東省菏澤市曹縣恆之旺百貨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之旺貿易公司)總經理,在山東曹縣一直從事飲料產品經銷的工作,2019年北京普盛食品銷售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普盛公司為泰國天絲紅牛產品在國內的代理,以下簡稱普盛)在拓展國內市場時與葛先生主動取得聯繫,2019年12月起,恆之旺貿易公司正式成為了天絲紅牛山東曹縣地區代理經銷商。
  • 爭鬥「下沉」至棗莊,到底誰有權在中國賣紅牛-虎嗅網
    泰國天絲集團與華彬集團近日爆出新訴訟,給雙方的「紅牛之爭」再添變數。一、紅牛之爭為何「下沉」至棗莊?對消費者來說,紅牛這個品牌名稱已經成為能量飲料的代名詞。這款飲料的創始人是泰國天絲集團創始人、泰籍華人許書標。他於20世紀70年代研發出紅牛功能性飲料之後,通過在當地市場與合作夥伴組建合資公司的方式,將這款飲料迅速推向了亞洲市場和歐美市場。
  • 紅牛,「殺死」紅牛
    如果按照這樣發展下去,Krating Daeng最終的結局,可能就是隨著消費升級而被淘汰,或是被某家大型飲品公司收購。但它遇到了其全球化途中的第一個「貴人」,奧地利人馬特西茨。而奧地利紅牛,也早早成為奧地利國家品牌代表之一。常年霸佔奧地利首富的馬特西茨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沒有佔領中國市場。因為在中國,紅牛,有另一個「話事人」:如果說馬特西茨是讓除中國以外的國家接受了紅牛,那他,就是以一己之力,讓13億中國人,接受了紅牛。
  • 兩罐紅牛誰正宗?紅牛內戰白熱化,價格戰或一觸即發
    彼時的飲料市場,可樂家喻戶曉,健力寶正當紅,功能飲料是許多人聽都沒聽過的概念,更別說花錢去消費。在網際網路還未普及的年代,嚴彬將資金投入到電視廣告以尋求知名度。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確實已經有經銷商打款取得紅牛安奈吉的代理權,值得注意的是,籤訂合同方及項目的運營方均是北京普盛食品銷售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同樣與王睿有密切聯繫。換句話說,紅牛安奈吉項目的實際操刀人正是5年前的華彬紅牛總裁王睿。這一猜測也從一位取得安奈吉代理權的經銷商處獲得證實。
  • 紅牛之爭未完待續,背後還有這些問題需要釐清
    針對二審判決的錯誤,中國紅牛將進一步審慎研判,通過一切可能之法律救濟途徑,包括申請再審及提請抗訴,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中國紅牛強調,二審判決並未涉及在1995年11月10日泰國天絲與中國紅牛及其股東籤署的《協議書》(下稱「50年《協議書》」)中,中國紅牛享有的在中國市場獨佔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產品的合法權利。
  • 「紅牛安奈吉團隊解散」是謠言,天絲版紅牛安奈吉正在做上市前準備
    其實,當讀者讀完這篇文章,最核心,最重要的內容就是開篇的爆料了,文中稱:「今天凌晨1點,紅牛安奈吉團隊收到解散通知。未來普盛招聘的紅牛安奈吉員工全部被解聘,普盛母公司啟豐食品準備用原有燃力士的團隊來操作安奈吉紅牛的上市。一而再再而三推遲上市的紅牛安奈吉,也確定再次推遲上市。」
  • 從紅牛案看商業倫理和社會公義中的眾生相
    「兒子」是紅牛,一方是在養育紅牛的華彬集團,一方是生育紅牛的泰國天絲,自2016年以來,雙方數次訴訟、數次論戰,嚴重衝擊了市場秩序的穩定繁榮。對於生恩還是養恩,古人早有回答:「生身之恩大於人,養育之恩大於天」。在一方以「生恩」做要挾,另一方的穩健發展或許告訴了我們什麼是最好的答案。
  • 賽點放棄佩雷茲無可厚非,紅牛是時候抉擇了,阿爾本還能留下嗎?
    佩雷茲都拿分站冠軍了,紅牛還要猶豫嗎?在職業生涯的第190場F1比賽中,墨西哥車手終於終結了參賽場次最多而沒有拿到分站冠軍的尬尷紀錄。目前佩雷茲排在車手積分榜第四位,可就是這樣的一位優秀車手,下賽季的席位還充滿著不確定性。
  • 紅牛正在用紅牛搞垮紅牛
    初戰中國的紅牛,過得很不順。1996年的糖酒交易會上,紅牛拿下開幕冠名,但(6元一罐)144元一箱的價格,相當於當時工薪階層一個月的工資。有客商拿了100箱貨都沒賣出去。嚴彬仗著經銷商對紅牛進貨的依賴,規定經銷商每年必須
  • 紅牛飲料跨國「打架」,「搶牛」生死大戰誰是贏家?
    事實上,早於2014年,許書標家族的後代就開始調查、起訴華彬集團,中國紅牛的控制權博弈,多年來一直沒有停止過,許嚴兩家也由親密的夥伴,開始反目成仇。「紅牛之爭」 官司,既是跨國跨地域,還牽涉了更多的利益方,比如經銷商、供應鏈夥伴等,至於「誰的紅牛」權益之爭,短期內恐是難以破解。不得不說,「搶牛」大戰,在商業世界上也是一起罕見的案例,遠比「王老吉與加多寶之爭」要更為複雜。
  • 六個核桃開賣「天絲紅牛」:「雙牛」對戰升級為「三國殺」,養元...
    有業內分析,紅牛安奈吉是泰國天絲推出的階段幹擾性產品,在其紅牛維生素風味產品進入國內市場後,泰國天絲的人員渠道有限,紅牛安奈吉或淪為棄子。因此交給試水養元飲品進行操作。這也意味著,華彬紅牛與養元飲品將在北方市場正式交鋒,誰將贏得這一局?
  • 紅牛商標案二審華彬敗訴 稱將繼續上訴並非終局
    在二審之時,中國紅牛仍未向最高院提交該份合同作為證據,但中國紅牛提供了其中的協議一方中國食品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確認函,以及三家紅牛企業的多項證據。王強認為,在訴訟中撤回證據,一般情況分為該證據與案件關聯性不大,或者該證據潛在隱藏風險和對自身的不利影響。中國紅牛撤回該份協議合同,按照最高院的判定來看,證據本身並不屬於前者,但是否屬於後者還是另有其他原因暫不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