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日本什麼實力?一個師團只剩72挺重機槍,城門都不敢出

2020-12-20 利刃觀察眼

1945年10月,已經是日本宣布投降的第二個月,駐紮在蘇州的日軍第60師團接受國軍第5師的受降。該師團轄2個步兵旅,每個步兵旅轄四個大隊,整個師團共有8個大隊近1.8萬人。但是,由於該師團屬於"警備師團"性質,沒有了過去的聯隊級編制,師團部直接管轄旅團部,旅團部直接指揮大隊部。在接受投降時,該師團只剩下72挺重機槍,在投降前夕,該師團一度不敢輕易走出城門,生怕遭到伏擊。

戰爭末期,日本的資源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戰爭初期的優質兵員也已經損失殆盡。這個第60師團雖然仍舊轄有上萬人,但是很多都是娃娃兵,老年兵,青壯年並不多。而地方遊擊隊與新四軍主力部隊在經過多年抗戰後,雖然裝備仍舊無法與日軍直接對比,但是作戰經驗卻豐富許多,新兵在多年的實戰中得到了鍛鍊,戰力正處於巔峰時刻。所以,日軍出了城門配合偽軍掃蕩的話,多半會遭到襲擾乃至伏擊。

除了兵員質量縮水嚴重外,火力配屬同樣大幅弱化。在投降時,該師團僅剩山炮35門,步兵炮,迫擊炮和擲彈筒286具。輕機槍數量雖然沒有直接數字,但保守估計應該在300~400挺之間,三八大蓋步槍則有14327支。由於在投降前,日軍在東南亞和太平洋的戰事非常吃緊,加上蘇聯也已經解決了歐洲戰場,大量兵力投送到遠東,為了防範蘇軍的可能進攻,日本大本營將中國戰場的師團級150毫米重炮,105毫米榴彈炮全都集中給了關東軍。

所以,第60師團在接收投降時,山炮只剩下35門,迫擊炮,擲彈筒和步兵炮為286具,如果日本不宣布投降而是繼續頑抗的話,第60師團的裝備可能還會更差,因為有限的資源首先要投入給最困難的地方,日本最困難的地方首先是太平洋,其次是東南亞,最後是中蘇邊境。其中,東南亞已經是日軍獲得戰爭資源的主要來源之一,大量的橡膠和石油從這裡產出,但美英部隊及中國遠徵軍在東南亞戰場的,令日本在東南亞的侵略狀況非常悲觀。

此外,從第60師團投降時部署的駐地來看,蘇州是一座大型城市,周邊還有大量的鄉野村鎮及炮樓碉堡需要駐防,兵力不足,兵員素質太低,在局部戰鬥中,已經難以對中國軍隊構成優勢。而且,72挺重機槍及300~400挺輕機槍,防禦大片的區域,火力顯然是不夠的。如果繼續交戰的話,只會不斷壯大新四軍和遊擊隊的實力。只不過令人惋惜的是,在此艱苦抗戰多年的新四軍和遊擊隊在受降的最後一刻被國民黨軍捷足先登,勝利果實就這樣被搶佔,大量的裝備直接歸屬給了國民黨軍。

相關焦點

  • 日本一精銳主力師團,在二戰末期竟發動兵變,囚禁日本天皇
    1888年,日本陸軍將國內原有的六個按地域劃分的鎮臺改稱師團,序號從第一至第六師團,1891年為警衛皇宮又成立了近衛師團。近衛師團實際上是日本天皇的禁衛軍,長期以來負擔皇宮安全護衛工作,因此近衛師團長期駐紮在東京。首任師團長為日本皇族小松宮彰仁親王陸軍中將。近衛師團的兵員來自本鄉、宇都宮、佐倉、水戶這4個連隊區。
  • 二戰時期的德軍有多強?一個步兵師就足以單挑一個日軍甲種師團
    其中步兵團規模是3250人,裝備有123挺輕機槍,36挺重機槍,27支反坦克槍,12門75毫米反坦克炮,27門50迫擊炮,18門81毫米迫擊炮,6門75毫米leIG18型輕步兵炮,2門150毫米SIG33型重步兵炮,此外還有數量不一的馬匹車輛。
  • 二戰德軍的裝備有多好,一個師的火炮,比日軍一個師團還要多
    比如最為普通步兵師還是3營3團制、1.72萬人的老編制,而這樣一個師的火力是非常可觀的。首先重火力層面,德軍步兵師共有大小口徑火炮302門。其中師部裝備輕機槍2挺;偵察營裝備輕機槍25挺,重機槍8挺;通信營裝備輕機槍17挺;炮兵團裝備輕機槍32挺;反坦克營裝備輕機槍18挺;工兵營裝備輕機槍34挺;師輜重隊裝備輕機槍30挺;3個步兵團各裝備輕機槍123挺,重機槍36挺。此外,德軍還裝備有反坦克槍、火焰噴射器甚至於裝甲車這樣的武器。
  • 二戰德軍一個步兵師能不能打過同時期的日軍甲種師團?
    1941年之後的情況就不用比了,因為41年以後不論是德軍還是日軍的編制都由於戰線吃緊而縮水了。比就比比1941年之前吧。所謂的甲級師團,日軍甲級師團其實指的就是17個常備近衛師團。這些師團在改編制之前還是使用的四單位制,編制比較大,滿員作戰狀態能高達2.5-2.8萬人,幾乎是同時期其他國家步兵師的1.5-2倍兵力。
  • 二戰前日軍常設師團:軟硬實力強悍,綜合戰鬥力趕超蘇德
    或許雨田這個說法提出來以後,十個裡面有九個會噴……知不知道二戰?了不了解戰史?德國國防軍、蘇聯的機械化陸軍都讓你吃了?還保留著一戰的水準的日軍陸軍也就在亞洲顯擺,有能耐去歐洲練一練……諸如此類的批評意見肯定是有的。 那為什麼要說二戰開始前的日本陸軍為當時「最強的步兵師「呢?
  • 二戰日本王牌第二和第六師團:一個名不副實,另一個罪行累累
    在二戰前的日本在嘗到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勝利的甜頭以後,就一直處於對外侵略和擴張的態勢,而他們發動戰爭的雙保險則是精銳的日本陸軍和海軍,二戰前世界各國都公認其海軍實力排名世界第三,對於他們的陸軍則是一直嘲笑其為一戰巔峰水準。
  • 二戰中最嬌貴的重機槍:日本92式重機槍,被盟軍戲稱「啄木鳥」
    92式重機槍是日本軍隊在二戰中最有名的重機槍,該槍是日本武器設計師在1932年以哈奇開斯機槍為藍圖設計的使用7.7毫米口徑子彈的重機槍,該槍最大的特點就是機身和槍管布滿散熱片,以便加強槍械持續作戰能力。現在很多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中92式重機槍出鏡率極高。
  • 二戰時期,義大利軍隊到底能不能打得過中國軍隊?
    中國軍隊在抗戰中有過輝煌的戰績,但裝備卻不在一個重量級上,那麼問題來了,義大利軍隊,能不能打得過中國軍隊? 在二戰義大利的工業實力是比較弱的,主要工業產品煤炭,石油,鋁材等等只有日本產量的2-5分之一。飛機產量更是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軍艦和輪船就更不用說了。迫擊炮產量還不如中國。
  • 日本軍隊最強大的近衛師團,1937年,到底擁有多少官兵?
    在前幾天的文章中,小編和大家聊了日本軍隊的幾個主力師團的故事,例如第五師團和第十師團等等。在昨天的文章中,聊了著名的第三師團,第三師團一直在中國作戰,最後在江蘇的鎮江投降。今天,我們來聊聊另一個師團,那就是日本近衛師團,這是日本的御林軍。
  • 為什麼日本挽馬師團和馱馬師團人數相差三千人之多
    甲種挽馬師團,採用四四制編制,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旅團下轄二個步兵聯隊,步兵聯隊轄有三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一個大隊炮小隊(二門70mm
  • 二戰日軍戰鬥力最強的五個師團,其中以十四師團最強
    一九四零年三月,微操大師在陪都召開各大戰區軍以上參謀長會議上曾提到,抗戰初期國軍三個師可以對抗日軍一個師團,到了徐州會戰時五六個師才能擊敗日軍一個師團,而現在以十個師還打不過日軍一個師團。而此時全面開戰不過兩年半,微操大師已痛心地承認國軍十個師已經打不過日軍一個師團,這可不是有意誇大其詞或者潑冷水,而是事實就擺在眼前。
  • 揭秘抗戰時期侵華日軍師團編制,中國步兵師與日本師團差距幾何
    師團仍編有騎、炮、工、輜重兵聯隊等單位(騎兵聯隊改為搜索隊),全師團定員減至1.2~1.3萬人,配備軍馬2065匹,步騎槍8940枝、擲彈筒216個、輕機槍216挺、重機槍54挺、平射炮18門、山炮12門等武器裝備。最早的三單位制師團、關東軍第二十六師團主力侵入晉北。三單位制師團主要用於佔領地留守與治安。
  • 二戰時期,日軍大阪第四師團戰績並不差,為何卻被稱為是懦夫?
    歷史上的日本大阪第四師團,負面評價不少,比如什麼陸軍弱旅、「軟蛋」師團,甚至於窩囊、懦夫……這樣等等一些不好的外號。但這些更多的是相對於二戰日軍武士道狂熱體系下的一種「偏見」。正常來看,日本大阪第四師團絕對是一支強大的部隊。首先,日本大阪第四師團是日本最為古老的一支軍隊。
  • 你知道全面抗戰初期日軍一個常設師團每級的標準配置嗎?
    ★即每個大隊配686支三八式步槍,36挺輕機槍,9挺重機槍,36門投彈筒,2門70mm步兵炮。 (5)步兵聯隊:3747人。 一、3個步兵大隊(共3279人) 二、炮兵中隊122人(配6門70mm九二式步兵炮。
  • 二戰日軍第四師團被人低估的精銳之師二戰人員損失最少
    說到二戰日軍所有甲級師團,既沒有犯下太大的戰爭罪又能在整個二戰表現突出的師團,可能只有日軍第四師團了, 說到這裡可能有讀者覺得好笑了,因為很多文章都在寫日軍第四師團在二戰時期是如何搞笑的,這怎麼到小編這裡就成為了二戰時期日軍甲級師團的最強精銳了,而恰恰就是這個師團在二戰時期太過另類才引起小編去收集資料的興趣
  • 二戰時著名重機槍大盤點,第三個重機槍被呼為「死神鐮刀」
    重機槍做為戰場上的冷血殺手,在大規模戰役中作用最為明顯,裝上穿甲彈後甚至還可以擊毀裝甲車和坦克。重機槍作為火力最猛的槍械之一,在這種高火力的壓制之下敵人幾乎沒有還手的機會,重機槍最盛行的便是二戰時期。整個戰爭期間,給士兵帶來傷害最大的不是飛機大炮,而是敵軍陣地的重型機槍。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帶來幾款最著名的重機槍。
  • 一個日軍師團有多強?抗衡國軍四個軍八個師沒問題,蘭封會戰就是例子
    二戰日軍的第六師團是一支戰鬥力很強的師團,兵源都是來自於日本的九州,大都是由一群面目猙獰、兇神惡煞的熊本縣人編制而成,早年曾參加了長城抗戰。七七事變爆發後,第六師團兩萬五千餘人從日本本土一路狂奔華北並加入了華北方面軍第一軍戰鬥序列,在華北一個多月的戰鬥中傷亡不到兩千人,之後調往淞滬戰場加入到了柳川平助的第十軍,並參加了南京暴行。
  • 日軍的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級別,其中甲類師團是最強的
    二戰時,世界上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編制通常為班、排、連、營、團、旅、師、軍。而日軍別出心裁搞了一個不一樣的編制,它的體系為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可別輕易地把日軍的編制和我國的編制混為一談。
  • 二戰風雲,別具一格的大阪師團
    日本關東軍佔領瀋陽但是在關東軍中卻有著一支「別具一格」的部隊,那就是大阪第四師團,也稱「大阪師團」。這個大阪師團來歷可不小,是日本在二戰前組建17常備師團之一,屬於甲級師團。而大阪師團接到命令後,半天也沒集合到一半的人,師團聯隊長納悶了,問下屬為什麼只有這麼點人,下屬說:「軍營中有惡疾,大部分人病倒了。」這下這聯隊長更納悶了,前倆天還好好的人,怎麼就全病倒了。趕緊到兵營去看看。一到兵營問軍醫才知道,根本就不是什麼惡疾,無非是頭痛 咳嗽 崴腳什麼的。這擺明就是不想上前線,在這裝病。這下把聯隊長氣急了,把白大褂一穿直接親自坐診,給他們看病。
  • 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為何武漢會戰50個軍打不過10個師團
    《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為何武漢會戰50個軍打不過10個師團》 在此前一篇題為《蔣介石令部挖開黃河大堤,致千萬人無家可歸,戰後自嘲:千古笑柄》的文章中我們曾和大家講述了「蘭封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