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依然是悍貨,本田DC2進化K20A紅頭

2020-12-27 改裝文化分享

今天的主角——本田第三代Integra(DC2),1995年的產物,想起那時候——紅色雙門跑車就只認識法拉利。後來,了解的本田車型越來越多,原來,「前驅王」才是對本田Integra的高濃縮的概括。

第三代Integra有兩套前臉,出口美加等地的多是四圓燈樣式,而日本本土多是小改後的橫條大燈設計。也是由這一代開始,本土首次推出Integra Type-R(高性能版本)車型,其動力單元是由B18B到B18C進化,再在B18C基礎上重新設計的高壓縮比氣缸頭、活塞連杆、雙氣門彈簧等競技強化件,曲軸經過萬轉以上的平衡處理,得來的結果是:8000轉時最大動力輸出達213馬力(美規版本的動力指數會有所區別),整副引擎改由本田資深技師以手工組裝的方式提高精密度與品質。大家能想像得到30年前本田就擁有高水平的自然吸氣引擎了嗎?你又能想像到第三代DC2配備當時只有歐洲超級跑車才具備的前後雙搖臂獨立懸掛機構的意義嗎?其中還包括車架偷輕、車架補強以及加入LSD限滑差速器等等舉止,這是一款不惜成本打造的前驅跑車,很快成為高性能前驅車的代表作是理所當然。然而,當想到90年代的本田,你必須承認,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程師主義的時代,像DC2、DC5、S2000、NSX崇尚高轉快感的高性能車型,便是工程師以實戰為目的的一項工程。而現在,那股狂熱已被本田一幫「非科班」出身的高層領導奪走,以後很難再有驚豔作品誕生。

車頭部分增加了前唇,提升擾流效果,車後碳纖維尾箱蓋加上一組尾翼,就是外觀的大部分改裝了。車身並沒有降到非常低,但車輪與葉子板之間已經沒有空隙了,五幅式鋁合金輪轂加上胎壁較厚的輪胎,整體的戰鬥格非常濃鬱,也許這是DC2天生的姿態而決定的。

當然,這輛DC2遠沒有外觀看這樣簡單。發動機艙內部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原來的B18C紅頭已經被替換。還是什麼機器能有條件替換掉B18c?當然就是後繼Type-R的紅頭K20A了!無論是B18C也好,重新移植的K20A也罷,它都是本田迷為之興奮的紅頭引擎,在高端的民間賽事,凡是本田思域的賽車,無一不是B18C和K20A引擎,它的高轉魅力都無法讓人抗拒,可調校的潛力巨大,它們深得民心,它們深不可測。

這副K20A已經不是原廠狀態,其內部已經強化,並且採用了四喉直吸的進氣,相當激進。發動機周邊所有無關駕駛的附件全部被去除,然後機艙重新噴漆,最後得到這藝術品一般的機艙造型。

對於發馬力改裝車,油壓控制尤為重要。

無論是本田各款熱門思域和DC2,乃至其他品牌熱門改裝車,都不難找到K20A的移植套件,機腳的問題根本不需要考慮,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K20A發動機的優秀。

NARDI方向盤永遠那麼耐看百搭,加上可以上翻的方向盤底座,可以方便上下車。

全金屬的機械檔把座近年非常流行,不僅可以縮短行程,減少虛位,而且機械操作感更加強烈,手感更好,同時也能提升換代效率。

一個綜合的外掛儀表可以監控發動機的大部分數據,對於移植改裝來說非常合適。

儀表竟然不需要使用全取代,這個非常花施工技師的功夫,但效果會很好,對於街車來說用回原廠儀表是最自然的。

和NARDI方向盤一樣,RECARO捅椅幾乎已經是標準配搭,指定動作。

相關焦點

  • 進化版最終NA紅頭戰士 本田思域 Mugen RR改裝案例
    說到本田的看家本領VTEC,大家自然會聯想到這項技術在高轉時所發出的高亢聲浪,其中性能版 Type R 的紅頭 VTEC 更是不少NA車迷的夢想機器。我們較早前與大家分享了限量300臺的本田思域 Mugen RR 在臨國馬來西亞尋找買家的新聞,現在就讓小編分享這款進化版最終NA紅頭的故事!
  • 馬自達RX7移植紅頭F20C
    馬自達的轉子神車RX7是很多人心中的最愛,本田紅頭F20C同樣也是有著非常多的粉絲,但是如果同一個人既喜歡RX7又對紅頭著迷怎麼解決呢? 視頻部分在小編的逗音上有,想聽咆哮聲音的可以去聽聽。
  • 紅頭思域挽回尊嚴,刷新鈴鹿賽道紀錄!2.0T榨出320馬力
    但是每一個賽道的圈速紀錄都競爭很激烈,比如在最快量產前驅車這項世界紀錄當中,曾經本田紅頭思域typeR一直保持著紐博格林北環賽道以及日本鈴鹿賽道世界紀錄,不過去年這兩項賽道紀錄都已經被雷諾梅甘娜RS車型打破。尤其是去年雷諾梅甘娜RS直接到日本踢館,拿下了鈴鹿賽道最快的量產前驅車記錄,這對於紅頭思域而言,可能是一種恥辱。
  • Integra DC2,你不曾了解的夢幻之車
    忽然想到歌手李榮浩的一首歌,也就是今天的背景音樂《李白》要是能重來 我要選李白至少我還能寫寫詩來澎湃 逗逗女孩「文末有你的夢中……,定要收藏」這顆本田紅頭B18C機器,會在5700轉時開啟VTEC,動力隨即強勢注入。大家可以在網上搜一搜「爆Tec」的視頻,有人戲稱這是一種不會斷氣的持續動力,猶如安裝一個小號渦輪一樣。
  • 無法忘記的地上之星 本田VTEC技術(上)
    ,VTEC技術可能是大家最多見的一種發動機配氣科技——事實上今天絕大部分的本田車型都配備了這種技術。更何況這是發生在距離今天足足22年之前的事情。自此開始,爆發著尖銳轟鳴的紅頭發動機幾乎開始成為了本田的精神的一部分。
  • 看什麼沃德十佳,這十臺發動機才是網友心中的神機,尤其是紅頭的
    3、奧迪RS 2奧迪R8、RS6這些車型肯定是提及奧迪性能車就第一時間能想到的,但是很少人知道奧迪RS系列的鼻祖是哪款車型,今天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款車叫奧迪RS2,不過我更喜歡把它叫做奧迪80 Avant保時捷聯名性能版。
  • 唯一繼承者-本田思域Type-r
    在闊別F1賽事15年後的1983年重返F1賽場,並在3年後的1986年至1991年期間,本田作為發動機供應商先後幫助威廉士車隊和麥拿輪車隊取得了F1冠軍。1992年,在積累了多年高性能發動機製造經驗之後,本田推出了Type-R車系,其獨有的紅底H標和冠軍白塗裝,便是對本田1965年贏得F1墨西哥大獎賽冠軍賽車--本田RA272的致敬,更是對1991年去世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的紀念。
  • 為什麼喜歡本田?我們駕駛DC2在廣州環狀線尋找答案
    每賣出一臺DC2 Type-R,本田都是虧本的。當時甚至有部分經銷商採用加價提車的方式來提高收入,但由於前期版本車型的部分生產工序需要人工進行裝配,同時部分零件的採購費用高,導致DC2 Type-R零售價並不能抵消成本。
  • 笑過四十載,依然強勁---本田雅閣
    六代雅閣同樣對不同銷售地區進行了版本區分:北美版代號CG,依然採用F系列發動機,而旗艦版採用了J30A1 3.0 V6,廣汽本田引進雅閣時採用的是該版本,歐版代號同樣是CG,動力總成與美版相似(不過沒有V6車型)。而日本本土則比較複雜,有著兩種不同的車型:中型車CL、緊湊型CF。
  • 「不怕保時捷911,就怕本田帶紅標」,這是啥意思?
    「不怕保時捷911,就怕本田帶紅標」,這是啥意思?很多人對高級車的印象停留在奔馳、BMW和奧迪,對高級車了解一點的人可能知道保時捷、Land Rover、Hammer等,其實除了眾所周知的高級車以外,還有很多隱形車,」這是什麼意思?你知道這個「本田紅頭機」嗎?
  • 牛人暴力改裝的本田奧德賽,簡直武裝到牙齒了,你能接受嗎?
    奧德賽上紅頭的有,奧德賽上紅頭的有玩低趴的也有,但是這些怎麼玩都是出於一顆愛車的心。
  • 技術狂人 本田 宗一郎
    ,如果沒有他就不會有今天的The Power Of Dream!本田宗一郎是鐵匠出身,學歷並不高,但是卻喜歡進行研究,在早年本田宗一郎也曾經到東京學習修理汽車的知識,之後回到家鄉開辦一間名為東海精機的公司生產汽車的零件,而當年的Toyota選擇向東海精機大幅採購零件而讓本田宗一郎開始存下了資本,不過後續因為地震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係對於東海精機造成了不少的影響,所以本田宗一郎選擇將東海精機賣給了Toyota,並累積了一筆龐大的資金建立了本田技研株式會社。
  • 下一代本田飛度據說有220匹馬力
    全新大改款的第四代本田飛度,將於2019年日本東京車展正式亮相,攜帶全新的模組化底盤及1.5L混合動力發動機等諸多全新技術,讓人相當期待。但是據外媒報導,混動版飛度最多也只能達到150多匹馬力,220匹是哪來的呢?
  • 廣汽本田80大喜
    最大化降低疫情影響,廣汽本田在4月份便迅速實現單月同比正增長,下半年連續6個月保持同比20%以上的雙位數正增長,產銷增速跑贏行業大勢。在市場佔有率方面,2020年廣汽本田全國整體市佔率同比增長5.3%,超220個城市市佔率實現提升。 夢想同行22載,廣汽本田不斷優化經營結構,提升抗風險能力,以不斷進化的體系內循環「應變力」,實現800萬輛產銷,穩居行業第一梯隊。
  • 紅頭思域我忍了,藍針大眾也忍了,可銀標五菱,我是真忍不住了!
    其實單看造型不足以證明這是一款高端車,不過根據紅頭思域,藍針大眾的說法,銀色車標的五菱肯定不會那麼簡單,絕對會有它獨特的一面,不信就拭目以待!其實這款車的賣點應該是它的顏值,就好比五菱官方說的那樣:用完美的流線造型,刷新你所認知的五菱設計!而對此,有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紅頭思域我忍了,藍針大眾也忍了,可銀標五菱,我是真忍不住了!希望不要讓大家失望!
  • 本田+SPOON已經令你高潮?如果再加一位小姐姐呢?
    為了找到帶有金色本田Logo的方向盤,車主小姐姐San也是煞費苦心,你們猜猜這是在哪卸下來的盤子? 200米內出現3輛本田就算飆車,那這個能抓多少回了呢?
  • 全系標配本田Sensing系統的CR-V小改款車型市場表現如何
    內飾依然沿用小改款前的設計,但配置部分有不少的升級,包含無線充電座(S/VTiS)、副駕駛座四向電動座椅調整(S)、感應式電動尾門(S)、PSS駐車雷達系統(S),提升了更強烈的科技質感及便利的使用界面。
  • 本田這下自亂陣腳!思域見了慌不擇路,才11萬起本田無地自容
    本田在緊湊車市場面對國產車的時候,過去還是自信滿滿,但是現在的情況卻大相逕庭。吉利汽車在國產緊湊車領域的成長進步空間有目共睹,尤其是高端型號的車型,更是讓競爭對手本田思域都覺得有點拭目以待。本田這下完全就是自亂陣腳!本田思域見了吉利新車慌不擇路,才11萬起的售價,本田根本無地自容。
  • 川崎摩託忍者Ninja系列進化歷程第一期,ZX-9R長期對壘本田CBR
    說到川崎ZX-10R車系列,就要從ZX-9R說起,而ZX-9R的誕生則是因為在90年代初本田破格將893cc的四缸發動機放在了CB750RR的車架中,從而出現了當年的神車CBR900RR Fireblade,不僅比之前的750cc跑車擁有更強大的動力,車重更是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