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之後,諾蘭再次碾壓了我的智商……也許這些能幫你看懂《信條》!

2021-02-15 滬江英語

Here's a question with a simple answer: yes, Neil does die. However, after the final confrontation, Robert Pattinson’s Neil walks off into the sunset... Wait, what?

簡單來說,是的,他死了。不過,在最終紅藍交鋒大戰之後,五方飾演的Neil在日落時分遠走了……所以?嗯嗯嗯???

For the Protagonist, Neil’s story – and life – is not over. Neil confirms that an older Protagonist will recruit a younger Neil and they』ll go on plenty of adventures together – that includes the opening opera house heist.

對於主角而言,Neil的故事和人生並沒有結束。Neil承認未來的主角會招募年輕時的他,他們會一起經歷許許多多的冒險,包括開場的劇院搶劫。


註:Neil至少救了主角三次

1)逆向子彈擊斃了特工的黑衣人,雙肩包上有熟悉的紅色吊墜(真的是很重要的線索!強烈建議二刷!)

2)終戰爆炸前,他從天井把主角、海扁王和算法一塊拽了上來,成功解救主角。

3)潛入礦洞,在主角被爆頭前替他擋了一槍,死在礦洞中。


Despite this, Neil’s death during that final battle is a fixed point. It needs to happen to save the day.

但Neil的死是最終戰中註定要發生的。過去不能被改變,世界需要因此被拯救。


Neil這條線,怎麼說呢,感人淚目之餘其實也有些落於俗套。

我在起點等著你,看過《神秘博士》的驚覺River Song和博士愛情似曾相識(宋江和博士的時間線是相反的),還有當年英大看《穿越時空的少女》,真真被「我在未來等你」絕殺= =

相關焦點

  • 《盜夢空間》之後,諾蘭再次碾壓了我的智商……也許這些能幫你看懂...
    生活在「五維空間」的諾蘭,又一次帶著他的新片《信條》(Tenet)碾壓了群眾的智商……  想當年看《盜夢空間》大!腦!在!燃!燒!的實感又回來的,只不過這次簡直能說是4倍的閱讀理解挑戰。  電影最後一幕更讓人直呼《大話西遊》的既視感,BGM來一曲《一生所愛》毫不違和……  想了解男二對男主的執念和「深情」(大霧),這條影評已幫你總結了個七七八八:  言歸正傳,為了幫助大家理解《信條》,我們總結了一些從科普到彩蛋及疑惑解答的全面解析,畢竟我們碰上的諾蘭——  一個從來不怕劇透,因為透了你依然看不懂的神導。
  • 信條:史上最燒腦諜戰片是對諾蘭的追捧,還是對智商的侮辱?
    信條:史上最燒腦諜戰片是徒有虛名還是實至名歸?附觀看方法大家對於諾蘭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記憶碎片》和《盜夢空間》,確實是大手筆。近期,《信條》上映後,也是延續了之前的好口碑,豆瓣評分也來到了8.3。但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這部被譽為了史上最燒腦的諜戰片,大家居然都說沒有看懂。到底是對諾蘭的追捧還是對自己智商的侮辱呢?
  • 諾蘭《盜夢空間》震撼重映《信條》接力登場
    今年是《盜夢空間》上映十周年,很多觀眾激動於能在銀幕之上再次感受心中經典,「終於在IMAX大銀幕上看了一次」,十年後重溫依舊震撼!更令影迷興奮的是,繼《星際穿越》《盜夢空間》接連上映之後,諾蘭「時空三部曲」震撼新作《信條》即將於9月4日壓軸亮相,該片預售已全面開啟,即刻購票搶先加入逆轉時空的激戰!
  • 《盜夢》之後,諾蘭又碾壓了我的智商;這些能幫你看懂《信條》
    諾蘭真的太太太會拍男人了!!!大話西遊》的既視感,BGM來一曲《一生所愛》毫不違和……想了解男二對男主的執念和「深情」(大霧),這條影評已幫你總結了個七七八八:言歸正傳,為了幫助大家理解《信條》,我們總結了一些從科普到彩蛋及疑惑解答的全面解析,畢竟我們碰上的諾蘭——
  • 《信條》之外的諾蘭,巔峰當在《盜夢空間》時
    本片大陸譯為《信條》。字面意思是拉丁文「擁有」。臺灣和香港均譯作《天能》。天能似乎有音譯的意思。對於這個片名,其實怎麼翻譯他都是不對的。也許它什麼字面意思都不表達,他只是一條「回文」。Tenet這個詞也來自於一條歐美流傳已久的拉丁回文裡,具體詳見杜大佐雄文(看完《信條》首映的提醒:不要試圖理解它,要去感受它)。
  • 諾蘭《盜夢空間》之後又一神作《信條》上映,品質國貨卻實力搶鏡
    盜夢空間》劇情更燒腦,動作更火爆,場面更宏大。黑暗騎士三部曲、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再到信條,諾蘭一再擴展自己的邊界,給觀眾們塑造一個個未來感十足的小宇宙。這次我又淪陷了。相比《盜夢空間》中空間的錯亂,還能夠讓人有理智去探索事情來龍去脈的話,那麼《信條》在時間上的錯亂,將會徹底攪亂時空,讓你懷疑人生。
  • 諾蘭《信條》首批影評:超多反轉 自《盜夢空間》之後最強作品
    諾蘭新片《信條》內地已經定檔9月4日上映,但歐洲一些國家已經向媒體放映了該片,觀看了影片的兩位記者向外媒Worldofreel給出了觀後感想,首批影評中稱,《信條》是諾蘭繼《盜夢空間》之後最棒的電影,而且反轉很多。
  • 非物理專業如何輕鬆的看懂《信條》
    據說要看懂《信條》首先要明白兩個概念——1.熵增熵減是怎麼回事。 2.祖父悖論是什麼意思。 嗯,也許這是一個物理專業者的自我修養吧,但是不要忘了,諾蘭是個商業片導演,商業電影要想掙錢,首要的是群high,是普適。而「祖父悖論」一般智商在線的影迷在簡單的解釋之後都應該能明白,並且能夠知道「祖父悖論」怎樣影響電影的劇情發展,但是理解「熵增熵減」除非有點硬核知識,否則別想簡單的明白。
  • 諾蘭導演作品《信條》,你看懂了嗎?
    電影院看了一遍,B站看了一遍,各種解析看了個遍,明白了一個道理:果然《信條》不是那種多看幾遍就能懂的電影。相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朋友。看了很多遍,還是看不懂《信條》,但是仍舊覺得一定不是導演的問題,一定是我太笨太膚淺。畢竟導演是諾蘭。
  • 其實,諾蘭的《信條》,真的很容易看懂
    一周以來最火的電影,非《信條》莫屬。《信條》上映前,老文就知道了《信條》的燒腦程度賊高。和《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不是一個等量級的。所以,特地看了一堆博主的良心科普貼才敢去買電影票。老文就放心了,因為不是我一個人。《信條》上映後,在IMDb和豆瓣上,《信條》分別得分7.9和7.8。問題是,這在諾蘭的11部作品中,只排了個倒數第二。諾神這部籌備多年的大製作,為啥評分好像不太理想?會不會是因為太燒腦,影響了觀眾的共情意願?
  • 諾蘭翻車?《信條》可能是諾蘭最「爛」的一部電影
    我看電影之前看過有牛逼博主畫出的分析圖,號稱看懂這張圖就能看懂電影,看過圖之後的我表示:圖很清晰,我腦子不太清晰。  但我想說《信條》可能是諾蘭目前拍的最差的電影,尤其是跟同樣高概念電影《盜夢空間》相比。  看完《盜夢空間》你會不斷思考那個旋轉的陀螺會不會停下,會想到底是夢境還是現實。
  • 諾蘭翻車?《信條》可能是諾蘭最「爛」的一部電影
    我看電影之前看過有牛逼博主畫出的分析圖,號稱看懂這張圖就能看懂電影,看過圖之後的我表示:  但我想說《信條》可能是諾蘭目前拍的最差的電影,尤其是跟同樣高概念電影《盜夢空間》相比。  看完《盜夢空間》你會不斷思考那個旋轉的陀螺會不會停下,會想到底是夢境還是現實。
  • 諾蘭的《信條》,你看懂了嗎?
    朋友們,《信條》看了嗎,看懂了嗎?電影時長兩個半小時,我聚精會神,目不轉睛。電影都沒到一半,我就開始漸漸懵神,緊接著進入懷疑自己智商的階段。出了電影院之後只要確認過眼神,是看過《信條》的人,開口第一句話就問,你看明白了嗎?
  • 《盜夢空間》十年重映震撼不減 諾蘭《信條》接力登場再創巔峰
    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燒腦經典巨製《盜夢空間》8月28日重返中國內地大銀幕。今年是《盜夢空間》上映十周年,很多觀眾激動於能在銀幕之上再次感受心中經典,「終於在IMAX大銀幕上看了一次」,十年後重溫依舊震撼!
  • 諾蘭「時空三部曲」接連上映,《盜夢空間》後,《信條》壓軸上映
    尤其是空間的作品,最讓人記憶猶新,憑藉一部《記憶碎片》走進大家的視線之後,還摘得了3個獎項和兩個提名,也是很厲害的。而我們今天要來聊的是諾蘭導演的「時空三部曲」,諾蘭導演對時間的理解是非常獨到的見解,因此拍出的作品也非常受歡迎。就在今年,諾蘭導演的時空三部曲的《盜夢空間》又一次定檔上映,這讓很多的影迷紛紛的尖叫。
  • 諾蘭科幻燒腦大片《信條》有多少人沒看懂?其實並不是智商問題
    《信條》的影片簡介非常簡單,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唯一的武器與線索,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件超越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
  • 諾蘭新片《信條》定檔,智商碾壓警告
    如果你是諾蘭的影迷,那這個8月,一定是你最快樂的一個月。繼《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內地重映後,諾蘭新作《信條》終於宣布定檔9月4日,影迷甚至可以一天三部一起看,盡享「諾蘭豪華燒腦套餐」。《盜夢空間》中,諾蘭帶我們遁入夢境,一遍遍衝洗並重塑觀眾對電影的感官體驗;《星際穿越》,他帶我們穿過銀河彼端、群星盡頭,去探索宇宙;《敦刻爾克》描寫二戰中最艱難的一次撤退,讓我們去感受勇氣;《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他用光明與黑暗是同一個人的兩張臉的手法,重塑英雄傳奇。
  • 諾蘭:一遍看懂《信條》算我輸
    燒腦程度比《盜夢空間》還高,諾蘭甚至使用非線性敘事、正倒敘結合,前後呼應形成閉環……又是一刷看不懂的節奏。《信條》的故事本身是一個簡單的特工諜戰類型片,但是諾蘭在將這個故事打造成科幻燒腦的大片之後,也在其中埋下了關於時間的看法。我們身處一個混亂的世界,我們能改變它嗎,還是我們已經改變了它?
  • 《信條》首批短評解禁:諾蘭自《盜夢空間》後最好的電影
    ,不少人認為這是諾蘭自《盜夢空間》以來最好的電影、影片燒腦但不難理解,只看一次無法理解所有信息,需要二刷。點擊想看,詳細了解影片~《信條》部分評價如下:「這顯然是一部完全為諾蘭影迷量身定做的影片,他們會喜歡它的每一分鐘,並且這也是諾蘭自《盜夢空間》之後最好的電影。
  • 你敢承認沒看懂《信條》嗎?
    跟諾蘭之前的《盜夢空間》一樣,對於《信條》的評論,網上基本步調一致「很燒腦」,甚至有的觀眾反饋「出門下樓梯都感覺往上走」,而我看完了信條,是真的差點沒把我腦燒死,看完後最大的印象,竟然是留在我腦海中關於劇情的一個個細節的問號,還有跟隨劇情推進、震耳欲聾的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