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舞鋼:專業合作社成為農民增收新樂園

2020-12-27 金臺資訊

6月8日,河南舞鋼市廟街鄉曹莊村豐樂園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葡萄園內,一架架葡萄長勢喜人,大的已有櫻桃那麼大,小的有豆子那麼大,一嘟嚕一嘟嚕結得很密實,青翠透亮,煞是可愛。幾名村民正在忙著修剪葡萄枝。蘋果園已進入盛果期,蘋果已有雞蛋那麼大。桃子已露出紅紅的笑臉,馬上可以採摘。

豐樂園種植專業合作社可是助民增收的樂園。脫貧戶劉春霞和丈夫身體都不好,幹不了重活兒,也不方便外出務工,2018年她開始在豐樂園種植專業合作社工作,農忙時候也不耽誤自己家裡的活兒。她邊給葡萄剪枝邊說:「在這兒幹活兒離家近,能顧住家,還能掙個零花錢,挺方便。」

合作社負責人叫於安亭,他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種蘋果、桃子,那時剛畢業踏入社會,沒種植經驗,種出的水果沒特色、產量低,加上交通不便,銷路難。種了幾年,他就轉行經商了。但他心裡一直惦念著種果樹。2012年底葉舞高速建成通車,曹莊村緊臨廟街北高速引線,交通優勢凸顯,農業農村各項優惠政策更加突出。2013年,於安亭又與果樹種植再續前緣,先種了20畝蘋果。這一次,他下了功夫,跑到山東向水果種植專家請教,又請老師一年4次到果園裡現場教學,他很快掌握了技術,種植走上了規模化。2015年8月,他成立了合作社,吸引30多戶農戶入社,種植面積達到120多畝,種植品種擴大到桃子、葡萄、山楂、杏、慄子等,年產值100多萬元,極大地激發了周邊農戶的種植激情。近兩年,他開始學習南方葡萄種植的經驗,開啟了水肥一體化避雨栽培模式,減少了病蟲害,杜絕農藥殘留,達到真正的無公害綠色標準。

在吸收農戶加入合作社的同時,豐樂園種植專業合作社還主動為本村和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熱情為附近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幫忙聯繫銷路。在於安亭和合作社的帶動下,目前,曹莊村就有四五十戶農戶種桃,宋莊組家家有桃園。有10多個村民和貧困戶常年在果園裡務工,最忙的時候一天用工幾十人。

見到於安亭時,他正在葡萄園裡忙著疏果。他說:「這幾年種植果樹,自己學到了經驗技術,掙了錢,想著自己富不算富,想把我的合作社變成帶動群眾增收的樂園,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幫助修修果、打打枝,給周邊一些葡萄園作技術指導,想和鄉親們一起致富奔小康。」 (舞鋼市委宣傳部 劉豔麗 益鵬洋供稿)

相關焦點

  • 雲南通海:高質量打造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新樣板
    作為雲南省5個縣(區)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之一,玉溪市通海縣不斷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機制和經營模式,增強服務能力和帶動效應,打造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縣域樣板。為進一步整合花農,形成經營合力,2003年起,通海縣開始探索組建專業合作社,解決了花農「種花難、賣花更難」的問題。僅雲秀玫瑰專業合作社帶動種植戶就達3500多戶,年產值近2億元。「剛開始時社員有38戶,現在已經延伸到530戶了,合作成立社後一直為農戶提供免費的技術培訓與支持,帶動農戶每年增收兩萬元左右。」雲秀玫瑰專業合作社王玉蘭說。
  • 河南汝州市農業農村局舉辦2020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提質培訓班
    本網訊:(李國棟 郭書峰)為進一步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輔導員指導服務能力,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和經營能力, 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化運行,提升市場競爭力。12月28日和29日,由汝州市農業農村局舉辦的2020年汝州市農民專業合作提質培訓班在七日商務酒店六樓開班。
  • 新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施行,重慶農民「抱團」致富更有底氣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7日訊(記者 劉雪琴 路奧博)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以下簡稱《合作社法》)2018年7月1日施行以來,重慶市認真宣傳貫徹,積極引導和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在決戰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祥雲遷喜樂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精準扶貧,幫助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祥雲縣禾甸鎮新澤村委會十一組於2019年6月6日以"黨建+合作社+貧困戶+特色產業發展"模式, 成立了祥雲遷喜樂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並掛牌營業。
  • 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組建茶葉合作社 茶農產業增收增效
    為拓寬銷路,幫助茶農增收,當地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茶農」的方式,建立長效機制鞏固脫貧成果。此舉以合作社的引領帶動作用,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引擎。 12月2日,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作為全國唯一的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一直以茶產業為支柱產業。
  • 新疆喀什:合作社成為脫貧「新引擎」
    在新疆喀什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成為帶動新疆農民脫貧致富的穩定渠道。圖為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綠色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內,負責人依比拉依木·阿布拉與員工查看肉雞生長情況。 周旋 攝中新網新疆喀什11月23日電 (李建東 木尼熱·阿布來提)一條引水管直通食槽,工作人員駕駛餵飼車按時投食……在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克孜勒博依鎮託萬阿日克什拉克村,一個專業養雞場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新渠道。23日一早,養殖戶依比拉依木·阿布拉和員工們來到養雞場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 泌陽縣新鑫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扶貧簡介
    企業基本情況:泌陽縣新鑫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0年1月,註冊資金860萬元,主要經營產業為夏南牛優良犢牛養殖、母牛繁育和農戶育肥及夏南牛優質無公害商品肉牛的生產,現已形成了集養殖、種植、生產有機肥為一體的駐馬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 廣東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2020年)評定名單公示
    近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在官網發布《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2020年)評定結果公示》,根據公示,陸豐市支農農機專業合作社、饒平縣鴻霞農機耕作專業合作社、蕉嶺縣偉強農機專業合作社等16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了省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評審。
  • 農業農村部推介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蘇恩達來駱駝養殖馴化專業合作社、陝西省米脂縣楊家溝村寺溝亨亨養殖專業合作社等探索「黨支部+農民合作社+農(牧)戶」黨建富民新模式,走出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集體能增收、村民有奔頭的多贏之路。二是助力脫貧攻堅,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全國貧困地區72萬多家農民合作社發揮對貧困人口的組織和帶動作用,發展特色產業脫貧。
  • 農田放進「託管班」農民省心又增收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建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宏怡五月初正值麥子揚花,這是開在農民心底的花。一年沒下過地的葉縣田莊鄉後李村村民羅亞琴來到自家地裡,看到莊稼長得正旺,心裡美滋滋的。最近,正值合作社無人機農藥撒噴作業,羅亞琴在感嘆科技力量強大的同時,也暗喜於一年前所作的決定。
  • 2020年度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農民專業合作社名單出爐
    新年伊始,從省扶貧辦傳來消息,根據《山西省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農民專業合作社認定管理辦法》(晉政辦發〔2018〕80號)《山西省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監測評價實施辦法(試行)》(晉脫貧攻堅辦〔2019〕26號),在市縣監測評價和推薦遞補的基礎上,經省級第三方抽查評價、專家評定和媒體公示,認定2020年度山西省級扶貧龍頭企業173家,扶貧農民專業合作社
  • 萊西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輔導員隊伍正式成立
    12月24日,市農業農村局舉辦了首期農民專業合作社輔導員培訓班,向培訓合格的107名農民專業合作社輔導員頒發了聘書,這也標誌著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輔導員隊伍正式成立。據了解,這107名農民專業合作社輔導員主要由農業農村部門和各鎮街從事合作社指導或相關業務的工作人員、農業技術專家、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及優秀農民合作社負責人組成,主要負責向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業務培訓和諮詢、合作社的登記註冊和生產經營指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等服務。
  • 雲浮8家農民合作社獲評省級示範社
    近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在官網發布《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2020年)評定結果公示》,根據公示,陸豐市支農農機專業合作社、饒平縣鴻霞農機耕作專業合作社、蕉嶺縣偉強農機專業合作社等16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了省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評審。
  • 「紅薯姐姐」禾生金——記滑縣禾生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
    這裡既是安陽滑縣禾生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又是當地的「網紅花園」。而這一切的精心打造者,便是合作社的副理事長——羅豔芹。  羅豔芹家住安陽滑縣萬古鎮杜莊村。出生於1972年的她,臉上流露著善良、從容與親和。一談起自己創業、扶貧的故事,她更是娓娓道來。  敢於突破,紅薯致富  2001年,羅豔芹與丈夫在鄭州註冊成立河南省粒粒豐種業有限公司。
  • 河南首筆村集體經濟組織擔保貸款落地蘭考
    「耕作方式落後,生產效率低,種植規模小、成本高,農民增收難,青壯勞動力外流,耕地也漸漸出現撂荒的情況。」自2018年擔任土嶺村黨支部書記後,孔鐵邦一直思索如何帶領村民打破「增收難」瓶頸。2019年,該村率先響應紅廟鎮政府號召,成立了土嶺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成為股民,並參與分紅。
  • 一場合作戰貧的股改探索:農民合作社與行政村「牽手」,股權共享...
    正值黃果柑冬季修枝的重要時節,這位雅安石棉縣坪陽黃果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一直忙著指導社員修剪晚秋梢和病蟲枝。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推介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坪陽黃果柑專業合作社入選。該合作社已帶動306戶貧困戶實現產業脫貧,人均年收入增加6000元。這源於一項創新探索。
  • 3.6萬名職業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
    榆樹市恩育鄉西關村農民在巾幗職業培訓學校網創班學習建設網站,把自家的特色農產品通過網絡進行銷售。位於九臺區龍嘉街道的正浩合作社去年流轉了40公頃土地,玉米再獲豐收。「現在種地和以前不一樣了,必須得學好技術,也得會經營。」從2014年開始,唐明亮就參加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通過學習,唐明亮將保護性耕作等種植技術和統一購買農資、統一耕種土地、統一秋季收穫的「三統一」的模式應用到合作社經營中,使合作社每公頃地節約成本1000多元,實現了節本增收。
  • 全媒體新故事|草編合作社「不走尋常路」 萬件訂單接到「手軟」
    在傑扶草編專業合作社採訪,想起一句老話:" 不走尋常路 "。" 這幾天大家加油幹啊,咱們又接到了一個 30 雙拖鞋的訂單。"25 日,正當多數農民 " 貓冬兒 " 時,位於我市農安縣萬順鄉的傑扶草編專業合作社內,卻是一派繁忙景象。
  • 「渭南」關於韓城市鄉鎮政府如何進一步 促進農民增收問題的思考
    擁有金路綠色特種養殖等專業合作社62個,飼料供應企業1戶,註冊「禹錦鳳」、「林源鳳」、「康生益」等特色品牌9個,產品直銷陽光、民生、美好等多個市內外大型超市和酒店,畜牧業成為農民增收的第二大產業。(3)果品產業。
  • 廣東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2020年)評定名單公示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省農業農村廳於日前在官網發布《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2020年)評定結果公示》,根據公示,我市共有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省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