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新故事|草編合作社「不走尋常路」 萬件訂單接到「手軟」

2020-12-27 湘湘帶你看社會

在傑扶草編專業合作社採訪,想起一句老話:" 不走尋常路 "。

" 這幾天大家加油幹啊,咱們又接到了一個 30 雙拖鞋的訂單。"25 日,正當多數農民 " 貓冬兒 " 時,位於我市農安縣萬順鄉的傑扶草編專業合作社內,卻是一派繁忙景象。玉米葉、稻草、蒲草 …… 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材料,在巧姐們的精工細作下,變成一件件既精美又實用的草編工藝品。

" 訂單裡有什麼,我們就能做什麼。無論是上百件的大訂單,還是一兩件的小訂單,我們照單全收,為的就是不讓巧姐們錯過任何一個賺錢的機會。" 合作社理事長曲秀傑高興地說,如今合作社的訂單接到 " 手軟 ",全年 12000 件訂單,讓草編致富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寬。

高手、巧手在民間,上萬件草編訂單是如何完成的?每當接到訂單,曲秀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配訂單,分布在合作社周邊近 10 個鄉鎮的數百名巧姐,根據自己手裡的產品和特長承接任務。沒一會兒工夫,曲秀傑就完成了這次訂單任務分配,領到任務的巧姐便開始了新的工作。

" 很多農村婦女由於要照顧家庭,無法走出家門就業。在咱們合作社,坐在炕上照樣領草編訂單賺錢。" 曲秀傑介紹說,草編項目市場前景廣闊,自合作社 2016 年成立以來,一直通過草編培訓的形式,向婦女們送來一門增加收入的技能,累計培訓數千人次。目前,合作社已經培養出較為成熟的草編團隊。

" 合作社的訂單一個接一個,不愁沒活幹。" 在萬順鄉致富村村民王金鈴家中,幾名婦女圍坐在工作檯旁,一支軟尺、一把剪刀、幾雙巧手 …… 玉米葉隨之起舞,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眼下,她們正熟練地編織著收納筐訂單。

" 我幹這行三四年了,這手藝都是從合作社學來的,每天編兩件作品就能賺五六十元,一年下來賺上一萬多元不成問題,真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現在,王金鈴已經成了合作社的骨幹力量,聽說又有了新訂單,她樂呵呵地說,以前大家都不把玉米葉當回事,誰想到現在都成了 " 寶貝 "。

做大做強 " 炕頭經濟 ",搭建起致富新平臺。幾年間,傑扶草編合作社在各級婦聯的支持下,多次參加各種展會、技能大賽,外出考察草編市場,力圖將小草編拓出大 " 商路 ",最終換來了一筆筆訂單 …… 如今,合作社又有了另一重身份——長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經營)性保護基地傳承基地,曲秀傑也成了 " 曲氏草編 " 傳承人,創作的《農安遼塔》《多功能儲蓄筐》《生機》等 10 餘件作品更是成為版權專利產品。

" 草編市場又有了新變化,客戶越來越重視作品的原創設計,這要求我們不僅僅局限在單一的草編生產,更要兼顧作品的實用性和藝術性。" 曲秀傑說,在原有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對草編技藝與產品樣式進行創新,進而開闢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目前,合作社可編織沙發、茶几、坐凳、拖鞋、草帽等 200 餘種產品,實現了經濟效益和文化發展雙豐收。

點 " 草 " 成金," 編 " 廢為寶。近年來,由於土地規模化經營,農村剩餘勞動力較多,農民增收致富的願望強烈。看到收益後,又有不少農村留守婦女、貧困戶、殘疾人加入草編行列,合作社已先後帶動周邊 200 餘名農民實現居家靈活就業,年人均增收 1.2 萬元。" 隨著草編隊伍的不斷壯大,合作社開始走向規範發展之路,並著力打造集培訓、加工、展示、銷售為一體的『草編工作室』。" 曲秀傑自信滿滿地說。

用傳統技藝 " 編織 " 出 " 幸福路 ",用一筆筆訂單刷出存在感。如今,草編產業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正成為農民實現增收的新支點、新渠道、新路徑。

來源:長春日報

編輯:丹琦

【來源:城市融媒+ZAKER吉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16萬噸貨物運往中國!印度訂單接到手軟,越南:請中方大度一點
    ,發生怎麼樣的故事!原來前段時間我們從越南進口的海鮮檢測不合格,在衛生事件特殊情況下,居然還給我們製造「麻煩」,於是我們便轉身跟印度籤署海鮮進口合同。而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16萬噸貨物運往中國!印度訂單接到手軟,越南:請中方大度一點。
  • 屈軍俠:「巧手草編」編出富民大產業
    近日,在陝西省洛南縣四皓街道撫龍灣社區的巧手草編專業合作社,又有3600多個搖籃將漂洋過海出口去波蘭。該合作社車間內,40多位村民正在製作草編工藝品,一根根不起眼的苞谷葉和麥稈在他們手中飛快地翻轉編織。 「今年疫情對外貿生意影響非常大,慶幸的是手工藝製品不怕存放,而且,現在工人製作的都是付過訂金的訂單。」
  • 巧娘草編:巧手編出美好生活
    10月19日,巧娘草編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春苗一邊給玉米皮著色,一邊開心地說。 今年52歲的陳春苗是橋南鎮堦子村人,也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臨渭草編」項目傳承人。在她的草編成品展廳裡,擺放著嬰兒搖籃、花瓶、手提包、隔熱墊等各類草編工藝品。「這些工藝品的原料都是農民不要的野草、麥秸稈和玉米皮,我們回收利用,變廢為寶。
  • 注塑機漲價 訂單接到手軟 還能持續多久?
    某品牌注塑機的銷售告訴「雅式橡塑網」,目前已接到公司通知,低價的訂單不批。「各個廠家都加班加點提高產量、都不能滿足。目前、一般機型排單需要2個月才能交機、(從付訂金開始)有的機型需要三個月才能交付。」該注塑機銷售說。  為滿足這些快速增長的需求,注塑機製造商還在投資購買設備。
  • 專供五糧液釀酒用,劍閣元山拿下萬畝水稻種植包銷訂單
    近日,中國零殘農產業聯盟、中化農業、五糧液集團聯手在廣元市劍閣縣元山鎮,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萬畝水稻播種啟動儀式。自此3年期間,該鎮已經具備4年訂單式運作經驗的新鑫農業專業合作社水稻種植基地,將在每年種植一萬畝五糧液品控產品專供五糧液釀酒專用。
  • "Dior不走尋常路,新出的「保溫袋」成潮人必備,拎出街很拉風"
    ""Dior不走尋常路,新出的「保溫袋」成潮人必備,拎出街很拉風""Dior不走尋常路,新出的「保溫袋」成潮人必備,拎出街很拉風"
  • 小夥初二輟學靠和瘋子聊天成作家:不走尋常路的人,到底有多賺?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時小慢慢」。不知道你看過描寫精神病人世界的書嗎?對,就是那本《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銷售百萬,在豆瓣圖書上擁有七萬多網友點評的暢銷書。當然,很多人知道這本書,卻不知道書的作者高銘,甚至有人說他本人也患有精神分裂症。
  • 「不走尋常路」的珍寶!就在晉江這裡……
    這件文物的亮點集中在腹部。這幅人物故事圖中的鬍鬚、髮髻、馬繩、刀劍等,是不是都畫得非常清晰、逼真,就像隨時要從青花瓷器上跳躍出來一樣。這麼栩栩如生的一幅人物故事圖不由得引起小編極大的探索欲。它講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故事呢?
  • 走鋼索的《花樣男團》不走尋常路
    【導語】在眾多真人秀中,《花樣男團》很像一個走鋼索的人,在喜劇和真人秀之間,在掌控和失控之間,在遵循套路和不走尋常路之間尋求著一條適合的路
  • 美特斯邦威 x RichBrian:不走尋常路的青年文化品格
    中華美邦代言人 Rich Brian經典 slogan 之不走尋常路時間回到 2003 年,美特斯邦威一舉籤下當時年輕人心目中的絕對天王像周杰倫,在那個信息傳播還不那麼發達的時代,以一句經典的「不走尋常路」讓 Meters/bonwe 成為家喻戶曉的時尚品牌。
  • 幫扶殘疾人118人 年產值1700多萬元 這個「助殘人物」不簡單
    命運似乎總在作弄她,在屈軍俠11歲那年,母親也因胃癌去世,母親的去世,屈軍俠成了家中唯一的支柱,正是這段艱辛的生活造就了她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輸和心懷仁愛、樂於助人的性格。父母過早的去世,使屈軍俠萌發了當一名醫生的念頭,既能救死扶傷,又奉獻社會。1995年,高中畢業的屈軍俠到洛南縣保安鎮藥材公司工作,細心的她目睹了許許多多殘疾人及貧困群眾買不起藥的情景。
  • 韓國進口泡菜8成來自山東小鎮:訂單接到手軟,韓國天氣決定種植面積
    10月韓國遭遇「泡菜危機」,白菜價格居高不下,菜農們訂單接到手軟。延伸閱讀:韓國1棵白菜79元,極端天氣致白菜價格飆漲,進口泡菜九成來自中國泡菜是韓國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餚,而白菜泡菜更是人們最常吃的品種之一。眼下,又到了韓國家庭醃製越冬泡菜的季節,但韓國的白菜價格卻出現暴漲,這不僅增加了民眾醃製泡菜的成本,還導致市場上的泡菜供應出現緊缺。
  • 不走尋常路的娛樂圈文
    今天推薦的是不走尋常路的娛樂圈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記得多多支持小編哦!你們的每一次點讚和收藏都是對小編莫大的鼓勵,話不多說,接下來是我們的小說時間。大山裡隱居了多年的妖怪們紛紛表示,生活太難啦白夏作為全村的希望進入大都市,立志成為新時代妖界楷模。開直播,當網紅,賣特產,拍電影,混得風生水起。某天。
  • 不走尋常路,林師傅「假裝」在首爾
    若問《林師傅》創造收視佳績的秘訣何在,那就是「不走尋常路」。不走尋常路 「人魚小姐」倒追林師傅1作為主演中唯一的「正牌」韓國人,張瑞希的出現給很多韓劇迷帶來驚喜,雖然曾經的「人魚小姐」如今已年過四十,眉眼、皮膚都略顯滄桑,但一顰一笑間仍有當年雅俐瑛的風採。令很多觀眾大跌眼鏡的是,在導演的安排下,溫婉甜美的張瑞希竟在劇中倒追小眯眼的林永健!
  • 高唐縣楊屯鎮:小小玉米皮 「編」出脫貧路
    雖然老人腿部有殘疾,但幹起活來一點不慢,她邊幹邊笑著對記者說:「收購的人這兩天就來,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得加快速度。」    「不點火,不冒煙,看著電視做草編;不出門,不出院,輕輕鬆鬆把錢賺。」這是近期流傳在楊屯鎮的一段致富順口溜。過去玉米皮不是秋收時被拋擲在田間,就是被農戶用來點火做飯,無論哪種處理方式都容易造成環境汙染,沒有實現資源化利用。
  • 「平價+外賣」月訂單超「龍頭」,社區咖啡能否成為新風口?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咖啡消費的變化,能看出一座城市的消費變遷。在到店消費場景銳減的2020年,社區咖啡在青島不少居民小區悄然興起,它們開在單元樓裡,低成本運營,靠「平價+外賣」取勝,迅速滲透市場,月訂單甚至趕超鄰街的「龍頭老大」星巴克。
  • 俄國單子接到手軟,加拿大喊話中國放下成見
    中俄貿易日益密切,俄羅斯訂單接到手軟 當然相對應的,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產品增加,對一些國家來說無疑就增加了競爭對手,眼看俄羅斯單子接到手軟,加拿大坐不住了,喊話中國放下成見。
  • 《歌手是誰》,像年輕人一樣不走尋常路
    就像《歌手是誰》,憑著不走尋常路的節目內涵,在眾多的節目中成為一股清流。綜合為王,多元素集於一身從節目設置上,《歌手是誰》本身就有別於一般真人秀節目和以專業歌手為主的音樂競技節目。每期節目都會邀請不同的A、B明星來對戰,在眾多素人歌手中分析判斷誰是實力唱將誰是冒牌假唱。節目綜合性極高,可謂將音樂、綜藝、推理等集於一身。
  • TVB那些不走尋常路的破案劇
    當然,在抽絲剝繭、循規蹈矩的破案片之外,TVB還拍了一些不走尋常路的破案片,例如最近熱播的《八卦神探》和2008年的《古靈精探》,很巧的是,這兩部劇集都是TVB資深監製張乾文的作品。下面就盤點一下TVB歷年來思路古怪的破案劇集,看看這些劇集是怎樣不走尋常路的?
  • 《昨日奇蹟》 一部不走尋常路的音樂喜劇片
    原標題:《昨日奇蹟》 一部不走尋常路的音樂喜劇片 《昨日奇蹟》講述了一個關於音樂與夢想的喜劇故事,一次全球範圍內的大停電抹去了人類有關披頭四的全部記憶,只有身在英格蘭小鎮的業餘歌手傑克,還記得這支歷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樂隊。於是,看不到未來的傑克決定「成為」披頭四,一路開掛從素人變成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