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供五糧液釀酒用,劍閣元山拿下萬畝水稻種植包銷訂單

2020-12-24 騰訊網

近日,中國零殘農產業聯盟、中化農業、五糧液集團聯手在廣元市劍閣縣元山鎮,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萬畝水稻播種啟動儀式。自此3年期間,該鎮已經具備4年訂單式運作經驗的新鑫農業專業合作社水稻種植基地,將在每年種植一萬畝五糧液品控產品專供五糧液釀酒專用。合作協議中寫明,基地產後不僅全部收購,還高出市場收購價,這將讓該鎮20多個村的4000戶農戶從中受益。

01

惠及4000多戶增收

據該鎮分管農業的副鎮長嘉海波介紹,按照相關協議,種植品種和農用物資由3家企業提供和把關,產後由該鎮新鑫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收購和運輸。3家企業不僅對萬畝水稻進行照單全收,還將執行每公斤高出市場收購價1角多的價格。

因為該萬畝水稻種植基地分布在該鎮平橋、普同等20多個村,產量為4000至5000噸。該訂單不僅會為全鎮優質糧生產打下基礎,還將助力4000戶農戶增加收入。

02

從20多個被考察鄉鎮脫穎而出

「合作社就有將近萬畝的種植基地!組織能力和信譽也不錯!」 「中化農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元山能從被考察的劍閣縣白龍等20多個鄉鎮脫穎而出,最終籤訂這張萬畝種植大訂單的的原因除了元山不僅有適合的氣候和重金屬未超標的土壤條件、充足的水源,有綿遂高速經過外,更重要的是有已經發展成熟,基地基礎和運營不錯的農業專業合作社,還具備倉儲和烘乾設備。

據悉此次協議時間暫定為3年,這也是三家企業聯手將其產業鏈條向川北地區延伸,開闢川北市場後,籤訂的首個水稻種植基地。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包括此次萬畝水稻基地在內,企業將計劃在川北地區發展10萬畝水稻基地和30萬畝小麥基地。

03

下月育苗後移栽到稻田

新鑫農業專業合作社於2015年註冊成立,2016年開始跟農戶籤訂水稻種植收購訂單。其種植基地面積也從最初的800多畝逐漸增加,如今已近一萬畝。

新鑫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五糧液釀酒專供品種的育苗工作已經結束,5月份秧苗將被移栽到萬畝種植基地裡。8月至9月將迎來收購季。

此外三家企業還與該合作社籤訂了2萬畝的小麥生產包銷訂單。

廣元晚報全媒體記者 管寒冰 圖據網絡

編輯:宋蘭英

校對:趙真

責任編輯:陳靜秋

值班編委:程朱榮

相關焦點

  • 合作雙贏 五糧液釀酒專用糧川北基地正式開秤
    來自綿陽江油的小麥種植大戶謝升飆粗略算了一下,五糧液的收購價要比國家規定的收購價每公斤高兩毛錢,也就說今年自己種植的1000餘畝小麥,每畝產量在250公斤左右,每畝收入多了50塊錢左右,此外五糧液還要給他提供肥料,每畝田的肥料大概投入算下來折合成價格也在50塊錢左右。所以相比往年每畝增收了100多元。
  • 三秦秋實丨漢陰縣鐵佛寺鎮:萬畝富硒水稻顆粒歸倉
    漢陰縣鐵佛寺鎮:萬畝富硒水稻顆粒歸倉。西部網訊 金秋時節,稻穀飄香。漢陰縣鐵佛寺鎮轄區1萬餘畝富硒水稻陸續成熟,又到一年一季開鐮收割時節。9月14日,鐵佛寺鎮合一村的稻農開始搶抓農時開鐮收割,確保富硒水稻顆粒歸倉。
  • 東北:黑土地上的釀酒高粱命脈|高粱記Ⅰ
    到1988年,全國高粱種植面積已減少到2675萬畝(178.3萬公頃)。此時,研究生畢業後就進入吉林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研究所工作的高士傑,已逐漸意識到食用高粱正在走向末路,那高粱未來的出路在哪裡?高士傑發現,只有釀酒高粱這一條路可走了。
  • 種了2000畝水稻,請問插秧機、直播機、拋秧機,該如何選擇?
    2000畝的水稻田,的確需要機械化的力量才能實現在相應的農時完成相應的田間作業。而且2000畝的水稻田,投入也是比較驚人的,移栽、直播以及拋秧,不同的種植方式也會對種植成本、產量、品質和收益產生一定的差異。下邊我就移栽、直播以及拋秧這三種不同的種植方式來談一下我的看法。1、移栽。
  • 為助力高粱酒產區建設,江小白和朔州市聯合種植10萬畝高粱田
    11月30日,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開展之際,江小白(重慶江小白酒業有限公司)旗下的江記酒莊與山西省朔州市農業農村局在江津白沙鎮籤訂高粱種植合作協議。協議的主題內容是江小白和朔州市要聯合建設10萬畝白酒原料基地,也就是紅高粱種植基地。   重慶江小白酒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高粱育種、生態農業種植、技術研發、分裝生產、品牌管理、市場銷售為一體的企業。
  • 中化作物「5G水稻」,讓種植更輕鬆!
    水稻是我國第一大口糧,據統計,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為4.5億畝,約佔糧食總面積30%;總產4000億斤以上,約佔糧食總產量40%。同時,水稻也是用藥量最大的糧食作物,佔農藥使用總量的18%。  而長江中下遊稻區水稻播種面積接近全國50%,產量超過全國的一半,用藥量佔到水稻總量的60%~70%。
  • 種了2000畝水稻,想買水稻直播機,這種機器有什麼優勢?
    傳統的人工撒施播種,一個人一天能撒施20-30畝地的面積,作業效率非常低。如果種植的面積較大, 播種就需要好幾天的時間。如果採取傳統的人拉播種機作業呢?一天能拉大概30-40畝地的面積,作業效率雖然略有提高,但是作業費用非常高,種植成本大幅增加。如果採取直播機呢?
  • 安徽上線「水稻地圖」為優質糧產銷「導航」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合肥9月11日電(記者姜剛)農業大省安徽日前發布了一張特殊地圖——優質專用水稻生產分布電子地圖。在這張地圖上,該省162萬畝優質專用水稻的分布情況和種植信息一目了然,用糧企業可以根據需求按圖「索」好糧。
  • 板芙鎮種糧大戶650畝水稻迎豐收
    經過幾個月的等待,吳少霞的650畝水稻迎來了豐收。市農業農村局種植科相關負責人表示,吳飛霞在板芙鎮的650畝水稻目前已算中山最大的種糧大戶。 站在稻田邊,吳少霞的視線一直隨著收割機來回移動,整個人許久都不曾挪動半步。今年47歲的吳少霞,第一次嘗試做農業,早在一年前,她還經常開著小汽車,穿梭在各大酒席,做著酒水生意。
  • 永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專供基地
    早在9月份,為深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深圳團餐企業農產品專供基地,促成吉安市優質農特產品與深圳市場產銷精準對接,吉安市農業農村局與深圳市團餐行業協會籤訂了合作框架協議,約定由團餐企業與吉安各縣(市、區)的蔬菜、茶葉、板鴨等優質農產品企業、合作社、種植(養殖)大戶之間,建立長期採購、訂單生產或入駐該協會團餐食材集中採購平臺等多元化產銷對接機制,首批合作計劃在2021年年底前實現採購總金額達
  • 五糧液啟動12萬噸生態釀酒項目;日本首家無酒精酒吧現身
    企 業 動 態1、五糧液:啟動12萬噸生態釀酒項目7月12日晚間五糧液發布公告,公司啟動12萬噸生態釀酒項目(一期),擬建釀酒車間5棟;同時建設相關配套建築和工程,總投資估算為12.68億元。公司同日公告,控股股東宜賓市國資公司與五糧液集團於2020年7月10日籤署劃轉協議,宜賓市國資公司擬將所持有的公司0.77%股份(即3000萬股)無償劃轉給五糧液集團。此前為約定雙方劃轉0.37%股份,此次調整為0.77%股份。本次劃轉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 擴種13.4萬畝,今年南充糧食播種面積將達850萬畝,「米袋子」有保障
    天成專合社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專合社流轉土地1300畝,主要用於糧食種植,其中,種植水稻300畝,預計年總產量15萬公斤,種植高粱800畝,預計年總產量24萬公斤,種植小麥200畝,預計年總產量6萬公斤。
  • 武山縣咀頭鄉:訂單農業讓農戶吃下「定心丸」
    新天水訊據武山縣融媒體中心消息(記者 趙超 王繼明 楊同樂)我負責種植,你負責包銷。近年來,武山縣咀頭鄉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種植模式,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讓群眾種植不愁銷,吃下一顆「定心丸」。「這一片種植的是航椒4號,種之前就籤訂了收購協議。對我們來說,只需要用心把辣椒種好,把質量保證好,採摘後直接交給公司。」
  • 無人機水稻直播、打造生鮮超市...水稻田裡玩出新花樣
    臺山有近1/3的水稻是由種糧大戶種植 譚耀廣 攝無人機水稻直播、會員制銷售配送、打造生鮮超市、引入資本運作……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卓棟 彭紀寧 馬勇 陳強立夏過後,謝國良多次來到水田查看禾苗長勢。謝國良在江門恩平市沙湖、牛江等鎮流轉承包1500畝水田,是當地的種糧大戶。
  • 甘肅岷縣標準化育萬畝藥材 藥農享訂單「託底」
    【你笑起來真好看】甘肅岷縣標準化育萬畝藥材 藥農享訂單「託底」  【解說】近日,清晨六點半,在 「千年藥鄉」甘肅岷縣的中國當歸城裡已是一番熱鬧景象,百餘輛滿載黃芪和當歸的小貨車已是停的滿滿當當,市場裡人來人往,問價聲、吆喝聲此起彼伏。42歲的藥農景明峰駕車滿載1噸藥材五點就從家裡出發,只為在市場中心位置佔個「黃金地段」,開個好「張」。
  • 龍南關西:從0畝到805畝的早稻種植「奇蹟」
    50多歲的鎮農技站長黃家義喜滋滋地說,今年截至目前全鎮已完成了早稻播種面積805畝,去年這個數字則是0畝。這樣的早稻種植場景,在黃家義的記憶中,已是20年前的事了。黃家義談起該鎮20年來農戶不願種植早稻的原因時說,「按之前的產量,早稻和晚稻加起來不過1600斤,中稻一季就有1000斤,加上灌溉用水導致的早稻成本高等因素,鎮上很多人選擇只種中稻,其他時間則種植其他農作物。」「水稻種植前期投入大,而且稻穀價格低,種多了賣不划算;種植技術不高導致產量低,忙活一陣空歡喜……」農戶們對種早稻也有自己的意見和顧慮。
  • 「村村旺」平臺「訂單農業」結碩果 梁平區萬畝青菜頭喜獲豐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5日21時訊(記者 劉雪琴 曹建 通訊員 沈琳娜)今(25)日,「村村旺」萬畝青菜頭豐收開鐮儀式在梁平區深冬的寒霧中拉開了序幕。「種撒白露間,移栽寒露田。經冬蘊採厚,春獲翡翠千。」忙碌的人群與青油油一片的青菜頭相映成趣,構成一幅豐收的畫卷。「開鐮咯!」
  • 啊喇鄉四千餘畝水稻開鐮收割啦!豐收的喜悅,來先睹為快
    啊喇鄉四千餘畝水稻開鐮收割啦!眼下,也到了秋季收穫的季節,進入農曆七月,仁和區啊喇鄉種植的水稻陸續成熟。由於有獨特的土壤和氣候,這裡種植的水稻,在明朝就被欽定為「貢米」,在攀西地區是數一數二的好香米。但是,在進入新世紀後,傳統種植技術種出的香米,已經不香了,品種差,銷路不暢,一些農民不願意擴大面積種植,昔日的「貢米」,遇到了發展瓶頸。為了突破瓶頸,讓「貢米」再創輝煌,2010年開永發起組建了攀枝花市聚禾源農民專業合作社。
  • 劉曜源:讓100萬畝鹽鹼地變為綠洲
    如今,洮南市二龍鄉已有近10萬畝鹽鹼地得到修復,10多個村1000多戶農民從「金墾農業」的產業扶貧項目中受益,預計未來5年將帶動吉林省西部地區10萬農戶增收並享受30億產業扶貧資金紅利。   金墾農業法人代表劉曜源在接受《中國商人》專訪時表示,我國是鹽鹼化危害比較嚴重的國家,鹽鹼地面積達2億畝,經科學考證,治理鹽鹼地不僅有利於當地生態修復,也有助於農民增收。金墾農業未來的發展目標之一,是讓100萬畝鹽鹼地變為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