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騰訊娛樂」並關注,在這裡讀懂娛樂圈
來源:騰訊娛樂一線
▲徐克在片場
距離《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上映到現在已經8年了。八年時間裡,徐克拍了3部《狄仁傑》系列電影,還拍了《龍門飛甲》、《智取威虎山》和《西遊伏妖篇》。
徐克自己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沒時間啊」。光《狄仁傑》系列他就有還有好幾個現成的故事想拍,接下來還有一個現代都市題材的故事也想拍,和他合作《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的編劇張家魯忍不住也在採訪中「抱怨」:別的導演都是要把天馬行空的編劇拉回來,到了徐克這,變成了大家一起攔著徐克無休止地開腦洞。
在影片中扮演水月的馬思純說徐克在片場很嚴肅,每次看著他氣喘籲籲地從導演控制室跑過來,心裡就覺得「完了,完了」,而和徐克合作過多次的林更新甚至一開始都不敢跟徐克要電話號碼,因為覺得「導演太嚴肅了」。
徐克在電影細節上確實很較真,為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他會要求演員們後期配音的時候要學會電影裡角色講的鐵勒話,不僅語音要模仿得像,還得有感情地講出來。
「我們要拍一點不一樣的東西」是徐克在採訪裡最常說的話,對他來說,《狄仁傑》系列像是一個滿足他無窮無盡奇思妙想的大型遊樂場,雖然現在只拍了三部,但是在《神都龍王》結尾出現的24張概念圖正在一一落實過程中。徐克甚至還設想,在某個故事中可以讓兩代狄仁傑一起出現,一起破案。
徐克解讀四大天王:
是四個主角,也是一種監督權力的力量
▲徐克在片場
騰訊娛樂《一線》:「四大天王」到底是什麼?您在片中是怎麼定義「四大天王」的?
徐克:沙陀忠、尉遲真金、狄仁傑這三個人物,觀眾都知道他們是什麼樣子。當然,這三個人物在不同的故事裡有自己的利益考量跟他自己的人生追求。可是在三個人裡面如果加了一個比他們都厲害的人,那會是什麼樣子?因為在我們的認知裡,狄仁傑在智慧上是很厲害的,尉遲真金的執行力很強,沙陀忠是讓人很喜歡的人物。這三個人加起來,如果再有第四個人,他無比厲害、無比高智慧、無比超然的話,對這三個我們原有的人物會造成一個怎樣的影響?我當時是這樣想的,這是「四大天王」出現的原因。
故事發展下去後,在我們自己編劇的時候,發現其實還有一個很好的人物,我們不捨得讓她在我們的世界裡消失,這人物就是大理寺裡唯一的女性角色。
對我來講,「四大天王」是一個精神狀態的東西,是當故事裡面做重要選擇的四個人物,變成故事裡面決定狄仁傑世界中那個時代的一個轉變的可能性,這就是四大天王的定義。
如果你認為這個新加入大理寺的人物也可以當作四大天王之一的話,我也不反對。其實她對大理寺的將來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她會方術,而大理寺裡面有破案的智慧、醫術、武功,如果再有一個會方術的大理寺成員的話,她會把大理寺變得很有趣。
騰訊娛樂《一線》:最後他們在大理寺裡面決戰的時候,對方通過方術幻化出來的那個形象,當時這個形象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徐克:其實是跟四大天王有關的,我們要講四大天王的原因,因為四大天王的樣子是很兇悍的。他用這種方式來讓我們覺得某種很高的層次上,有一種監視我們的壓力。這些人大部分是夾在夾縫裡面的人,無論你是當檢察官的,還是當宰相的都有一種身處在夾縫裡的身世。
有了四大天王,它跟怒目金剛的關係在哪裡呢?因為我們到一些寺廟、道觀裡面,除了四大天王就是金剛。怒目金剛變成一個很典型的符號,看到的怒目金剛永遠覺得他們有很強烈的,給你留下的記憶是他們在守護著某種人。這個跟宗教可以說只有一點點關係,我的記憶裡面有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就會出現在電影裡面。
騰訊娛樂《一線》:這次我們四大天王的故事,請問導演您是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故事最開始的想法?
徐克:其實我們在談狄仁傑這個人物跟他的系列,其實我們碰到的題目挺多的。在高羅佩創作之後,我們就出現了所謂中國人的神探。一般我們破案的方式是找到兇手,或者是在查兇手的過程裡面,偵探遇上危機,這是一些很慣常看到的破案的例子。但在《狄仁傑》裡,我們要做不一樣的東西,狄仁傑碰到的很多類似於「奇案」,它有時候不是死人,而是因為出現了一個影響很大的怪異的現象,造成了某個人或者某個階層,比如說皇帝、朝廷的不安,所以狄仁傑要去破案。
而第一部拍完了以後第二部的人物改了,因為人物改了之後發展的空間就不一樣,軌跡就不一樣了。要越來越接近第一集的狄仁傑最後的結果。 所以兩邊的空間,我們在想像可不可以在某個時間裡面交接成為一個空間裡面的發生事情。
騰訊娛樂《一線》:聽主創們講,電影裡沙陀忠和水月說的是鐵勒話,他們配音的時候是真的要學鐵勒話的。
徐克:是的。這一塊演員很吃力一點,是他必須要模仿、學習,而且還要有說服力地把鐵勒話講出來。我覺得他們兩個人物,有很重要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在這個狄仁傑的世界裡面是邊緣人物。
沙陀忠跟水月是互相襯託出來的兩個人物,因為沒有水月你就不知道沙陀忠內心是世界是這樣子的。他是那種傻瓜的,搞笑,有幽默感,很率直的人,但他內裡有這麼一種,不能講自卑,對他自己處境的不是很滿意,有一種很不安的狀態。
劇透《狄仁傑》未來走向:
《通天帝國》不是完結,不排除換卡司
▲徐克在片場說戲
騰訊娛樂《一線》:我們在《神都龍王》最後看到很多張概念圖,那些是現在已經有大概的想法,以後有可能會拍,還是說當時只是一個簡單的構思,先把它放上去?
徐克:有些是簡單的構想,有幾個已經有劇本了。其實我們在第一集《通天帝國》的時候,就有了情人藤、九鼎神珠,這兩個故事,因為從狄仁傑在鬼市裡面發展下去的故事,就是他在鬼市裡面再發展下去的可能性的故事軌跡。
這個軌跡就出現了一個故事。其實那個故事應該是叫做九鼎神珠,你看到畫裡面有一個九鼎神珠的故事。因為九鼎神珠寫的過程中,那個故事應該是講關於一個奇案,這個奇案關於女人的故事。其實這個女人,因為她對自己的感情世界,是每一個失蹤的女人都有這樣的感情世界所以叫情人藤,這一塊我們覺得可以塑造成兩個奇案,所以有九鼎神珠和情人藤。
還有一個劇本有的是殺人鳳凰。那也是劇本有了。可是我們老覺得根據我們對狄仁傑故事系列的進度的話,它不能一步跳到這麼遠。
騰訊娛樂《一線》:現在有跟演員們談以後具體的合作嗎?
徐克:沒有,還沒有到那個階段。可是,你不知道到時候那個演員是什麼狀態,所以先弄好了現在手頭上的東西。
騰訊娛樂《一線》:我們這邊還不太能夠像好萊塢那樣,籤一個演員籤6部或者籤9部。
徐克:我不覺得這就是好的。如果演員不願意,你還要用合約約束他,他演得很不舒服。有一些演員不適合了,你還是堅持用他,也是不適合。當然你說好萊塢的一些習慣,其實在我們的想法裡面,有一些是那麼實用。有一些演員還演這個角色,算了吧,就覺得有點勉強。
騰訊娛樂《一線》:聽主創們也說,拍攝現場規模特別龐大,因為有很多需要他們跟後期特效配合的部分需要排練。導演您好像大部分時間是在控制室裡面,當時片場會覺得整個調度壓力很大嗎??
徐克:不是壓力問題。是我們對這個系統安排不夠熟悉,因為我們的指揮部要關心技術問題。我們有一個空間,在裡面有空間。製片部為了安排這個空間就把我們的空間跟我們的現場發生的演區拉得很遠。對我很不方便,因為我的狀態都是跑到現場跟演員講,要求什麼。比如有一些比較內心一點的表演,色誘狄仁傑,武則天應該是一個怎麼樣的方法,讓狄仁傑感到不安。觀眾怎麼看這場戲,我們要武則天這個人物跟狄仁傑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都要到現場去,當時我的總部在另外一個角落好遠,跑到現場去是有點吃力的。當然,他們看到我氣喘地跑過來,覺得有一點壓力比較大。
可是我覺得很正常,當然這個事情根據一步步地改良,指揮部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我的部分,一個部分是比較技術方面的部分。我的部分會慢慢地越來越接近演區。現在已經有這個安排了。
↓↓↓戳閱讀原文,看更多娛樂八卦、毒舌辣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