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海昏侯墓馬蹄金紐約登場

2021-12-10 人民網江西頻道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秦漢文明」特別展於4月3日正式開始,100餘件珍貴的中國秦漢時期文物與觀眾見面,來自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馬蹄金和金餅也漂洋過海來到了美國紐約參展。據了解,該展是2017年美國規模最大的中國文化藝術展覽

馬蹄金在紐約與觀眾見面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涉華文物展《秦漢文明——中國秦漢時期藝術展》於4月3日正式展出,包括秦始皇陵跪射兵馬俑、漢代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金縷玉衣在內的一大批珍貴中國秦漢時期文物與觀眾見面。參展的展品共164件(組),分別來自中國32家文博單位。

       海昏侯墓是迄今漢墓考古史上出土黃金最多者,來自海昏侯墓的金餅、馬蹄金也作為展品與海外觀眾見面。這些馬蹄金和金餅彰顯著漢廢帝劉賀的「帝王身份」,也可以幫助美國觀眾縱覽漢朝君主、王侯、名將、權臣之間的政治風雲。

海昏侯墓出土的大小馬蹄金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大英博物館、羅浮宮,並稱為世界三大博物館。該展是2017年全美規模最大的中國文化藝術展覽。

遺址公園徵集形象徽標


       為更好展示南昌漢代海昏侯國文化,推動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建設,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面向社會徵集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形象徽標(LOGO)。

       據介紹,設計要求充分吸收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深厚的文化底蘊,按照內容規範、含義深刻、特徵明顯的要求,體現傳承保護、自然生態、文化旅遊的特點。設計樣式力求體現厚重的文化底蘊、簡潔鮮明、自然醒目、富有個性和親和力、易於記憶、便於傳播,正確使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並與遺址公園整體環境相協調,且具有一定的延伸性。設計作品的文字說明(500字以內)要簡述標識的設計理念、結構、特點以及作品所表達的主題思想。

       本次徵集時間為2017年3月29日—4月29日,評審時間為2017年4月30日—5月10日,公示及頒獎期為2017年5月11日—5月15日。活動設置一等獎1名,優秀獎5名。

來源:南昌晚報

責編丨艾鑫

相關焦點

  • 奢華丨海昏侯墓入葬533萬錢 約3萬人1年的夥食費
    目前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辦的「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掀起了觀展熱潮。海昏侯墓從2011年開始發掘,到2015年底出土文物近萬件。這些金製品是不是錢?值多少錢?金餅,以及製作精良的馬蹄金、麟趾金,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呢?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是漢廢帝劉賀的墓,是迄今發現的保存布局最清晰、結構最完整的西漢諸侯大墓。據史料記載,海昏侯的爵位共傳4代、歷時168年。第一代是劉賀,第二代是劉代宗,第三代是劉保世,第四代是劉會邑。其中,海昏侯劉賀是漢武帝的孫子。
  • 海昏侯墓後,安靜的人 世界的美意
    2015年12月24日,考古工作人員對主棺南側的金器進行清理,共提取了90多塊金餅、12個大馬蹄金、20餘枚小馬蹄金,10多枚麟趾金,還發現了5塊以上的金板一起發掘的同事也注意到了,他們小聲交談了幾句,
  • 海昏侯墓還原真實的「漢廢帝」劉賀
    ▲在首博展出的海昏侯墓馬蹄金。▲隨海昏侯墓葬出土的麟趾金。為漢武帝下令鑄造並賞賜。昨日,在首博舉行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上,考古專家們證實,這位家財萬貫的墓主人正是西漢第一代海昏侯劉賀。海昏侯大墓裡的一些細節,可以佐證這一推測——公元前122年,漢武帝狩獵時發現白色麒麟,認為天降祥瑞,便下令鑄造馬蹄金和麟趾金,賞賜給諸侯王和貴族,其中就有劉髆。在墓中,共發掘出馬蹄金和麟趾金等金器378件,不僅遠超出同時代的中山懷王、中山靖王兩座王墓的金器數量,就是放眼所有漢代墓葬,海昏侯墓都是最多的。
  • 直擊現場丨海昏侯大墓的發掘現場有多耀眼?
    一次震驚中外的考古發掘一幅奢華精緻的西漢畫卷一場跟蹤多年的實時記錄……馬蹄金、麟趾金、金餅、金板、水晶、血珀……海昏侯大墓的發掘現場有多耀眼?8月24日-8月28日全網首播在央視頻App海昏侯大墓發掘現場全紀錄坐等漢墓考古之最!倒計時即將結束——海昏侯墓是漢廢帝劉賀的墓葬,位於江西省南昌新建區,是中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等級墓葬,2015年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解密海昏侯墓為何出土文物堪稱現考古發現歷史之最
    海昏侯墓出土馬蹄金曹操主動上繳財產,虢國皇帝趙氏,下令將曹操存在地窖中器物,一同埋葬於海昏候墓中,以此,警示後人海昏侯墓,總計百車葬品,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海昏候(鐵錢,馬蹄金,少量器物)遺留器物,北魏曹操御用器物,虢國皇室器物。
  • 海昏侯墓現失傳千年《齊論語》 還有四個未解之謎等著你……
    漢代「知」、「智」互通,此前公布的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簡上就將《論語》中「知者樂水」一句寫為「智者樂水」。由此可知,這枚竹簡上所書寫的「智道」,就是《漢書·藝文志》所載《齊論語》第二十二篇的篇題——「知道」。專家斷定,「基本可以確信,海昏侯墓出土竹書《論語》確係失傳1800年的《齊論語》。」
  • 海昏侯墓墓主確定!大批最新文物諜照讓你過足癮!
    3月2日,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考古發現表明,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園主墓墓主人即為西漢第一代海昏侯劉賀
  • 海昏侯墓超有紋藝範 專家建議納入非遺
    3月20日,記者從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獲悉,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銅器、漆木竹器、玉器、金器以及陶瓷上,布滿了各式各樣的平面吉祥紋飾,再現了西漢時期我國本土原創的多種紋飾作品。專家建議,應給這些吉祥紋飾申請最高級別智慧財產權專利保護,納入中國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考古學家挖出當了27天的海昏侯,富貴程度超出你的想像
    這座古墓震驚中外,共有兩百多萬枚五銖錢,數百張令人眼花繚亂的金餅,還有造型別致的馬蹄金、麟趾金、金板等等,這些金器超過了至今發現的所有漢墓總和,內棺中的玉器、漆器更是光鮮亮麗,還有出行的座駕,賞玩的把件,行樂的樂器,飲酒的用具等等豐富多彩。
  • 首博副館長:海昏侯、婦好墓展是如何策劃的
    那麼,海昏侯和婦好墓這兩個特別展覽是如何策劃的呢?首先談談海昏侯考古展。應該說,無論是在業內還是在社會上,在舉辦這個展覽之前,海昏侯考古已經成為一個文化事件,而不是一般意義的考古發現。因為當時媒體,尤其是中央媒體一直在跟蹤報導,所以在首都博物館展覽之前,它已經在社會上有了很大的影響。
  • 海昏侯墓「熊形玉飾」的文化解讀
    海昏侯墓出現熊形玉飾與劉賀的思想觀念、漢代的黃老之學、熊圖騰信仰等密不可分。從民俗文化意義上講,這件熊形玉飾具有驅邪避惡、保護墓主人靈魂不受侵擾、肉體不受侵害的作用,最終目的是幫助墓主人完成鍊形,升入仙界。這既是對熊圖騰文化的繼承,又是結合新的時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新發展。海昏侯劉賀墓自發掘以來,已清理出1萬餘件(套)遺物,給考古界、藝術界、史學界帶來了巨大的驚喜。
  • 《國家記憶》推出《海昏侯墓考古之謎》
    中國目前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墓葬——海昏侯墓,2011年在江西南昌發現。為了完整還原此次震驚中外的考古發掘全過程,展現中國一流的考古水平和先進的文物發掘、保護、修復水平,《國家記憶》8月24日起推出五集紀錄片《海昏侯墓考古之謎》。
  • 紀錄片《海昏侯墓考古之謎》央視播出
    本報訊 (記者張雪嬌)為了完整還原此次震驚中外的考古發掘全過程,展現中國一流的考古水平和先進的文物發掘、保護、修復水平,8月24日起,5集紀錄片《海昏侯墓考古之謎》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晚8點檔《國家記憶》欄目播出。  中國目前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墓葬——海昏侯墓,2011年在江西南昌發現。
  • 海昏侯墓裡的漢簡,沉睡千年後復活!
    江西南昌海昏侯劉賀墓,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墓中出土的5000多枚竹木簡牘,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發現之一。直到等來了湖北荊州文保中心保護出土飽水文物的國際頂尖專家吳順清,才確定下這團不明物品就是海昏侯墓中價值最高的文物,漢代竹簡。海昏侯墓考古隊領隊楊軍後來想想都後怕,差一點就把價值連城的寶貝當成泥巴清走了。海昏侯墓文保組原組長、江西省博物館副館長管理回憶起來也是心有餘悸,「竹簡堆積在迴廊西北角,看上去像是一堆沒用的漆皮。」
  • 西漢海昏侯墓最新猜測!
    海昏侯墓發掘現場(來源網絡)  據專家考證,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園以海昏侯和侯夫人兩座主墓為中心建成,共有7座祔葬墓和一座車馬坑。  楊軍介紹說,最初大部分專家認為,整個墓園除1號主墓為男性外,7座祔葬墓的主人都是女性。也就是說,如果1號主墓的主人是第一代海昏侯劉賀,那麼,7座祔葬墓的主人極可能是劉賀的侯妾。  據《漢書·卷六十三·武五子列傳》記載,劉賀有「妻十六人,子二十二人,其十一人男,十一人女」。按照文獻記載,除了侯夫人外,劉賀還有15個侯妾,為什麼只有7個埋進了海昏侯墓的墓園呢?
  • 海昏侯墓出的衣鏡顛覆認知
    從「屏風」到衣鏡    2015年江西南昌發現蜚聲海內外的海昏侯劉賀墓,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馬蹄金、麒趾金、金餅、金板和各種玉器、漆器、200多萬枚五銖錢,其巨量財富令世人詫異和驚嘆。    鮮為人知的是,除了奇珍異寶外海昏侯墓還出土了一套國寶級別的,學術價值極高的文物:孔子衣鏡。
  • 揭秘|海昏侯墓主身份終於確認 遺骸腰邊有塊印章刻了他的名字……
    來源:央視新聞 新京報今天上午,首都博物館召開發布會,宣布南昌海昏侯墓主人身份終於確定,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僅僅當了27天皇帝的漢廢帝劉賀
  • 海昏侯的墓是怎麼被發現的?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海昏侯墓是漢武帝孫子、漢廢帝劉賀的墓葬,它是迄今發現保存最完整、這種爆炸性的新聞很快的就到了本地文物公安局民警的耳朵裡,他們職業的敏感覺得這必定是一夥盜墓賊在銷贓,於是乎一張秘密的大網開始鋪開 這次的這個海昏侯墓之所以能得以保存
  • 江西出土海昏侯墓,10餘噸寶物被挖出,單挖掘工作就用了五年
    於是乎,每當有新的古物發現,往往會引起大眾的廣泛關注,被譽為考古價值或超"馬王堆"的海昏侯墓,位於江西省南昌市,在海昏侯墓中考古人員挖出了十多噸的寶物,僅僅是挖掘工作就開展了五年之久。
  • 海昏侯墓裡的漢簡,沉睡千年後復活
    江西南昌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官博@海昏侯 18日發布的這一幕,來自12月16日央視播出的首部古籍修復保護紀錄片《古書復活記》,第四集介紹了「簡牘復活」的故事。江西南昌海昏侯劉賀墓,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墓中出土的5000多枚竹木簡牘,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發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