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父母眼中永遠都是寶貝,是最疼愛的人,他們會用盡心血去愛孩子,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有時候如果父母過度溺愛孩子,以至於這類愛逐漸變質,變得對孩子有著過多的管控,那麼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前幾天,有網友遇到一位57歲老人在公園抱頭痛哭,圍觀群眾問了才知道,老人這是被兒媳趕出家門了。寒風瑟瑟的冬天,老人坐在公園地上大聲痛哭:"我一個人把兒子辛苦地拉扯大,如今他成家立業了,我又給他帶孫子,如今娃我帶,飯我做,我對他們盡心盡力,為啥兒媳還要趕我走?"
有圍觀群眾勸導老人想開些,兒女長大了讓他們自己去生活,可老人依舊不願意:"兒子是我一手帶大的,不吃我做的飯他都睡不著,孫子也是,我不能走,我走了他們怎麼吃飯怎麼休息,不行,我得回去。"
老人一邊說著一邊擦乾了眼淚,顫顫巍巍卻又十分堅定地走了回去。
不得不說,這位老人確實執著,不能說她不愛孩子,可如今孩子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老人卻還要處處伸手幹涉,而這已經不算上是純粹的母愛,反而是一種對兒子生活的過度幹涉過度管控,這樣的愛意往往會讓已經成家立業的孩子倍感壓力。
實際上,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父母都是這樣,儘管孩子已經長大了,但他們卻依舊不捨得放手,將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這樣的做法不僅會疏遠親子關係,也會讓孩子感覺到厭煩,所以說,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一定要多多注意,不要讓這類過度管控毀了孩子。
那麼,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1、不能溺愛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太小,做什麼事他們都不放心,為了讓孩子過得更好,他們為孩子包辦了一切事情,就連吃飯穿衣都要父母幫忙。只要是孩子提出的要求他們都會滿足,絕不會拒絕。他們自認為這樣是在愛孩子,實際上,這就是溺愛。
而溺愛會讓孩子變得肆無忌怛,也會讓孩子不知感恩不懂孝順,長大後連照顧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反而性格任性叛逆,所以,溺愛是萬萬要不得的。
2、學會放手
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為了讓孩子日後有更好更多的能力,父母應該學會對孩子放手,給孩子們自己鍛鍊和成長的機會,就算有可能做得不好,有可能面臨一些失敗,父母也要讓孩子適應這個過程,從而更好的強大自己,只有孩子自己能力足,父母們才會更加安心。
3、多鼓勵多支持
現在很多孩子要麼自己什麼都不做,要麼做了失敗後就再也不努力了,如果父母不加以教育,那麼這樣的孩子可能很難真的長大。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難免會遭遇挫折和失敗,父母們一定要多鼓勵多支持孩子,讓他們擁有更大的動力去學習去努力,就算失敗了也要重新再來一次,父母的鼓勵和支持對孩子非常重要,這一點絕不能忽略。
4、讓孩子學會感恩
有些孩子總是覺得父母的付出和關愛都是理所當然的,長大後依舊我行我素,對父母絲毫沒有任何關心,這樣的孩子永遠學不會孝順。父母應該從小就讓孩子懂得感恩,每個人的幫助和付出都需要孩子心存感恩,這樣他們才會明白父母的付出和不容易,懂得體諒和理解父母,才會成為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總而言之,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想要孩子更優秀更孝順,那麼父母就要在教育中多多注意,儘量讓孩子學會感恩和獨立,讓他們擁有自己生活的習慣,而父母到了該放手的時候也不要猶豫,只有給孩子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去嘗試,他們才可以真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