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火 北野武遇到久石讓

2021-02-07 青山白雪的文字


這是聽說讀寫推薦的第22篇原創影評


文 : 王子瀟 編 :青山白雪








隱藏在隨意的粗魯背後的才是男人的堅忍和柔情,北野武似乎故意要以反差來突出這樣的事實——一個髒字滿口、待人蠻橫的警官內心的柔軟地才更令人動容。




影片中總可見到隨意的不仁:粗暴的打罵,戲弄請求撿球的路人,在我們看來山田似乎就不再像一個傳統的正面角色那樣討人喜歡了,他身上有各種不好的地方,而且面無表情一言不發,這樣的傢伙成為主角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而時而穿插的冷幽默又在時刻消解著沉悶的氣氛,故事似乎就這樣波瀾不驚地生長。留給觀眾的只有困惑。



然而突然出現的插敘又像是解謎的提示般突然使人能將之前所有的看似無關緊要的敘述串聯,就這樣一點點,故事樹漸漸長出了輪廓。當枝幹日漸清晰,我們才仿佛理解了之前所有的困惑,突發性暴力,長久的不語,萎靡的身影,不變的表情,山田白襯衣黑外套的軀殼裡壓制著如此多如此多的難,生活的壓力全在身體裡積蓄,優秀的警官已近迷失。當著一層也看明白,我們終於理解了的卻是山田和妻子無言的溫情,山田回家後與妻子玩七巧板的場景最令我動容。對於即將到來的離別的恐慌,對於生活壓力的忍耐,對於同事殉職的自責這一刻都被溶解。知道最後的切斷所有後路的不如說是逃亡的旅行。




我想這可能就是我們想要被告知的東西:無論來自外部的壓力抑或內心的不安,此刻請全都拋掉吧。你有真正想要做的事真正想要愛的人真正想要過的生活。哪怕是如花火般只有一瞬的輝煌,也已經無悔於這一生。



作者簡介:

王子瀟,1998年生,晉城少年。現就讀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法學實驗班。




延伸閱讀▏分界線





音樂工作生涯超過25年的音樂巨擘久石讓因長期為宮崎駿、北野武兩位導演作品創作電影音樂而成為日本影音界的要角,久石讓5度榮獲日本影藝學院最佳電影原著音樂獎,其中有4次都是以北野武的作品而獲獎,包括:「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奏鳴曲」、「菊次郎的夏天」以及【花火】,舉凡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魔法公主」與北野武2002年作品「玩偶」(Dolls)都是久石讓精採的作品,歷年的鋼琴獨奏專輯以及與管弦樂團合作的巡迴演奏會都深獲好評。在【花火】一片裡,久石讓將沉痛的情緒重擔交付交響樂,並適時讓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巴松笛翩然相擁共舞命運的華爾茲,當然還有他著名的鋼琴指法,整篇樂章在空蕩、沉重的交響樂聲中,悠然快活的樂音顯得稀少,莫非人生果真是傷心多過快樂?久石讓的【花火】提供了一段省思的空間,端看聽者如何咀嚼玩味。


點擊下方視頻欣賞全片,建議無線網絡下觀看,壕可隨意。





長按5秒
關注該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在電影院看膠片北野武,在電影院聽久石讓-2019歲末北京花火之旅
    這是第一次在北影節以外去帝都看大銀幕,吸引我的有三個,北野武、久石讓和膠片。但最喜歡的還是《花火》和《那年夏天寧靜的海》,這兩部被我認為是最北野武的電影,是其代表作中的代表作。無論是《那年夏天寧靜的海》還是《花火》,還有《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都很簡單,人物也很簡單,但北野武卻可以獨具匠心的給這簡單添加了神奇的催化劑,聾子砸女友家窗玻璃、問題少年的歸化衝浪,一根筋刑警的惡作劇(扔棒球和最後撕風箏)等,這樣的細節還有很多,北野武之所以是北野武,之所以可以獨撐日本電影的整整十年,不是沒有科學道理的。
  • 當北野武遇見久石讓
    >除了宮崎駿,久石讓還與另外一位大導演深度綁定,就是北野武。我買過一張CD專輯,名字就叫《當久石讓遇上北野武的電影》。倆人差了三歲,頗有些兄弟之誼,網上甚至有個爭論:久石讓的最佳拍檔,到底是宮崎駿還是北野武。
  • 北野武的暴力、溫情、與自戀——《花火》影評
    北野武工作室 Office Kitano    TV Tokyo    Tokyo FM Broadcasting Co. Ltd. 日本電影看的不算多也不算少,給我印象最深的觸動最強烈的應該就是北野武。在日本導演裡也許找不到第二個如此任著自己的想法,自由奔放地創作的導演了。想給他的電影歸類很難,常見的標籤是「暴力」,畢竟北野武也是一代暴力美學宗師。但如果僅有暴力又看低了北野武,那些影片中的溫情、生與死的思考、日本人特有的物哀、甚至還有些文藝,都不是一句暴力美學就可以概括。
  • 北野武的電影美學巔峰《花火》
    北野武的電影和久石讓的音樂相輔相成,在國內他最廣為人知的電影是《菊次郎的夏天》,國際上獲得更高成就的是這部《花火》,這是日本第三部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獅獎的電影。電影通過對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關係,探討了生死這個哲學命題。
  • 《花火》|這就是北野武
    《菊次郎的夏天》的重映讓北野武再一次進入到觀眾的視野,儘管很多人都以為這只是一首曲子的名字。這幾年關於他最大的消息估計就是和糾纏多年的妻子離婚,七十多歲了淨身出戶。關於這位神奇的老人,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他另外一部著作——《花火》。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時的日本經濟泡沫破碎,進入蕭條時期。北野武飾演的刑警西佳敬前幾年失去了女兒,妻子現在也身患絕症。
  • 完全久石讓 | 宮崎駿、北野武、姜文...總有一首感動過你!
    久石讓,這個名字總是和 宮崎駿 聯繫在一起其實,久石讓還和「北野武」是好基友和「姜文」互通過書信他的67歲生日剛過,這裡有24首音樂今天他把「Quincy Jones」這個名字改成日語發音,再聯上最近似的漢字姓名,就變成了「久石讓」。根據我過去的經驗,稍縱即逝的靈感似乎大多出現在無意識的時候。-- 久石讓
  • 當久石讓遇上北野武的電影:《菊次郎的夏天》觸及每個人心中那個叫自己的孩子
    開畫時間:2020.9.25文|藍建豐一件非常驚奇的事情發生了:北野武的電影《菊次郎的夏天》首次引進中國內地,於9月25日開畫。這一年,北野武已經73歲了,久石讓70歲了。時隔21年之後,這部電影才得以在中國內地公映,這是北野武沒想到的,久石讓自然也想不到。
  • 北野武的灑脫與暗黑——《花火》影評
    很早就聽說過北野武的大名,很多次在很多場合聽到他的名字,大佬一般的存在,剛開始還以為他是某個堅如磐石的日本企業家,後來才知道他是個導演,拍了多部蜚聲國際的電影,不僅具有日本電影固有的特色,還有著強烈的個性化符號烙印,這部《花火》就是為他帶來國際聲譽的代表作,該片以其獨有的特點一舉斬獲第54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北野武的從此聲名日顯。
  • 花火:北野武的暴力美學
    71歲生日,我一向只看電影劇情,能記住名字的導演、演員非常有限,而北野武是我少數能記住的導演之一。當然,這也是受到了一位朋友的影響,他幾乎看過所有北野武的作品,並會長久的佔據電腦硬碟,比如這部《花火》,我問他有沒有,然後直接拿來分享。但也因為掛礙於他對北野武的欣賞和崇拜,不知如何落筆寫這篇觀後感,索性引用豆瓣的一篇五星影評:一、《花火》是一部危險的作品。
  • 北野武名作《菊次郎的夏天》確認引進,久石讓《summer》回來了!
    北野武導演名作《菊次郎的夏天》發布中字海報,確認引進內地,具體檔期待定,但會是「2020夏末重逢」。這也將是北野武作品首次在內地公映。北野武執導/編劇,久石讓配樂,北野武、關口雄介、岸本加世子等出演,曾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1999年在日本公映。這也將是北野武作品首次在內地公映,人生就像一次旅程,沿途會遇到各種風景,但最後我們都要回歸。另外兩部《這個殺手不太冷》和《天使愛美麗》也應該快了。
  • 生之絢爛,盛開在無聲的絕望裡——《花火》花面獸形的大師北野武
    而天才和凡人的區別,就是他靠著一張半面癱的臉,依然完成了《花火》,《菊次郎的夏天》,《壞孩子的天空》這些封神之作,面癱非但沒有影響他的表演和導演工作,反而成為他和角色鮮明的特色。北野武《花火》這部電影有人認為是絢爛的焰火,也有人將其解讀為花與火。
  • 最絢爛的《花火》,最痛楚的北野武
    大約兩個月之前,得知湖畔將放映北野武的《花火》,我感到異常的興奮與激動。
  • 北野武:《花火》
    北野武有一本自傳叫《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花火》這部電影,基本上很好的詮釋了這個主題。
  • 《花火》主角20句臺詞不到,這種不說話只打人的風格,很北野武
    《花火》是北野武代表作,是他自導自演的一部作品《花火》幾乎是默片,男主北野武加起來不到20句臺詞,女主角基本沒有臺詞,再加上久石讓配樂,有好幾個地方故意用了靜音,效果真的很好。北野武式的溫柔和浪漫,還有一點點他慣有的小玩笑,很好詮釋了一句話——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 《花火》主角20句臺詞不到,這種不說話只打人的風格,很北野武
    《花火》是北野武代表作,是他自導自演的一部作品,影片名讀《HANA-BI》。在日語中HANA是花,BI是火。所以這部影片用美麗的鮮花和燃燒的烈火來象徵愛與暴力,體現生與死的主題。《花火》幾乎是默片,男主北野武加起來不到20句臺詞,女主角基本沒有臺詞,再加上久石讓配樂,有好幾個地方故意用了靜音,效果真的很好。北野武式的溫柔和浪漫,還有一點點他慣有的小玩笑,很好詮釋了一句話——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可見北野武功力非比尋常。
  • 北野武 - 花火 (1997) [1080p]
    按年代,先發《花火》。藍光洗版計劃 #18  北野武,1947年1月18日生於東京。明治大學工學部肄業,當過計程車司機、脫衣舞秀場的喜劇演員,1973年與兼子清組成對口相聲團體《Two Beat》,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界,並以辛辣和黑色幽默受到歡迎,成為日本80年代相聲熱潮的靈魂人物。
  • 久石讓音樂會回歸紐約!請你免費看!每一首都是滿滿回憶!
    上半場將進行2016年新作East Land Symphony的美國首演下半場將演奏《千與千尋》交響組曲以及久石讓為北野武電影《菊次郎的夏天》《花火》對於我們而言,這次音樂會,能領略更加不一樣的久石讓。久石讓與北野武碰撞出的火花,更加絢爛。
  • 久石讓和喜多郎,你更欣賞誰?
    提到久石讓,就不得不提他音樂之路上兩位至關重要的人物——宮崎駿和北野武。久石讓33歲時經人介紹結識了宮崎駿,此時宮崎駿正致力於《風之谷》的創作。聽過久石讓創作的風之谷的印象音樂後,宮崎駿被深深打動了。 為《風之谷》的配樂令久石讓聲名鵲起,從此幾乎日本知名賣座電影都找他創作配樂。
  •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的痞氣、久石讓的柔情
    對於久石讓為《菊次郎的夏天》的配樂《summer》,筆者是享受但不驚訝的,他只是為他光輝的音樂生涯又增添了一個美妙的音符,但是筆者第一次知道北野武導演是看了他的《座頭市》,滿屏幕的血漿,那是筆者極喜歡的一個電影題材!
  • 純真的魅力 日本電影配樂大師久石讓
    正如史蒂芬·史匹柏離不開約翰·威廉士,克里斯多福·諾蘭離不開漢斯·季默,賽爾喬·萊昂內離不開恩尼奧·莫裡康內,一位才華橫溢的導演遇到知音般的配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