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的灑脫與暗黑——《花火》影評

2020-09-10 老胡娛樂匯

很早就聽說過北野武的大名,很多次在很多場合聽到他的名字,大佬一般的存在,剛開始還以為他是某個堅如磐石的日本企業家,後來才知道他是個導演,拍了多部蜚聲國際的電影,不僅具有日本電影固有的特色,還有著強烈的個性化符號烙印,這部《花火》就是為他帶來國際聲譽的代表作,該片以其獨有的特點一舉斬獲第54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北野武的從此聲名日顯。

正在逼視觀眾靈魂的北野武

這部電影已經下載到手機上有一段時間了,一直也沒有去看。可能是一直對日本電影有一種特別的看法,認為日本電影太「亂」了,什麼都有,又什麼都不清不楚。如果說日本電影有什麼特點,那日本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沒特點。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容器一樣,什麼都吸收了,又什麼都沒有消化,所有電影都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堆疊出來的假山,意圖達到真山一樣的效果,可它歸根結底還是一座假山!

大師當是將前人千百部的電影用一部電影就表現出來的人,而開拓者則是突破已知的邊界,向未知踏出腳步的人,黑澤明的《七武士》當屬前者,黑澤明的《羅生門》和這部《花火》當屬後者,這兩部電影在主題上都突破了以往電影的範式,做出了令人欽佩的探索。

《花火海報》

電影的故事整體舒緩而憂傷,北野武飾演的警察西佳敬早年喪女,現在妻子又到了白血病晚期,收入微薄的他不得已向黑幫借了高利貸,一個中年男人的最沉重的負擔也不過如此了。可他的遭遇並沒有就此停止,先是搭檔掘部在他看望妻子時遭到歹徒槍擊導致下半身癱瘓,後又在一次逮捕行動中眼睜睜看著後輩中槍身亡。妻子病情治癒無望,坐輪椅的老搭檔生活陷入困境,去看望後輩遺孀不被接受,這一切的打擊不禁看著讓人揪心。

如果是這樣一個生活太操蛋,老子要起義的故事,那這部電影會是一個很不錯的劇情電影,也會收穫不少觀眾的眼淚,可北野武帶給我們的遠不止於此。首先是男主角的表現,他沒有哭天搶地,沒有愁眉不展,而是自始至終呈現出一種冷漠的甚至是帶些不屑的表情,配上全片不時出現的一些冷幽默片段和出奇的安靜的開槍殺戮場面,反倒產生了一種奇特的戲劇效果,這個男人不僅沒有被生活一個又一個的重壓壓垮,反而是這些重壓使男主的如磐石一般的剛強品性得以顯現,從這個角度來看,北野武飾演的硬漢,不知道比滿天飛的美國超級英雄動不動自我感動的一把鼻涕一把淚要高級到哪裡去了。

結果是男主最終還是選擇了鋌而走險,改了輛警車就去搶銀行去了,如此勁爆的情節北野武還是一如既往的平淡處理,連一句威脅的話都沒有說,拿槍,拿袋子,等櫃員裝錢,拿錢走人,就好像停車去路邊小館子裡吃了碗拉麵。如果說這種電影表現手法有什麼名字的話,那用「冰山化風格呈現」最恰當不過了。海明威的 『冰山理論』講的是作者只描繪海中漂浮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將十分之九的大部分都隱藏起來讓讀者去發掘。北野武的這部電影也是這樣,有幾人的生活重壓能達到這個程度,男主角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去從容應對,什麼樣的硬漢能硬到這個程度?北野武可以,也只有北野武可以!

選擇暴走的北野君

此外,這部電影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在黑澤明獨特電影風格的映襯下,顯得特別有趣。比如,帶著墨鏡一臉兇相的男主特寫,一腳踹翻笨拙的擦車少年,還有那個暴躁有趣的廢舊汽車處理廠老闆。還有有意思的支線,就是受傷坐輪椅的老搭檔,一天路過一家繪畫禮品店,看著櫥窗裡極富藝術感染力的畫作,仿佛觸電般被激發了藝術小宇宙,從此開始了自己安靜、清苦的繪畫生涯。這不是一條隨隨便便一筆帶過的一條線,導演力圖用影像帶我們走進那個寂靜的藝術世界,絢爛的花代表生,美好的生。而男主因槍火而更加陷入低谷,用槍搶劫了銀行,結果了討債的黑幫,最後用槍結束了自己和妻子的生命,火代表燃燒,只一瞬閃光,然後是灰燼。最後,就是久石讓的配樂了,好的配樂是另一個維度的畫面,甚至比畫面更純粹,更有穿透力,使電影不僅是一個二維的畫,而具有了三維的形,說它深化了人物,渲染了氛圍,升華了主題一點也不為過。

花與生命

最後,是這部電影的主題,它講了一個硬漢的故事,只不過這個故事比其他的故事要深刻很多。沒有槍林彈雨,沒有世紀災難,沒有國族危亡,男主角也沒有三頭六臂,沒有風度翩翩,沒有挽狂瀾於即倒。實際上,在哪方面他都沒有做好,妻子的病他無能為力,搭檔退休生活他也不能帶去歡聲笑語,死去後輩的妻子他也只是不時去探望一下,還不怎麼受待見。可是,他去做了,他沒有自暴自棄,生活既然已經這樣了,做不做什麼,又有什麼用呢?他是一個強硬面對生活的人,部下遺孀不待見他,他堅持去;老友決定繪畫,他寄去顏料;妻子的病好不了,搶銀行也要帶她去遊玩,讓她開心;黑幫敢來打擾,就讓他們好看。生活總是晦暗無光,即使不能像花那樣光鮮美好,也要像火那樣充分燃燒,照亮他人!

對,我就是那個硬漢!


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老人與海》

相關焦點

  • 北野武的暴力、溫情、與自戀——《花火》影評
    日本電影看的不算多也不算少,給我印象最深的觸動最強烈的應該就是北野武。在日本導演裡也許找不到第二個如此任著自己的想法,自由奔放地創作的導演了。想給他的電影歸類很難,常見的標籤是「暴力」,畢竟北野武也是一代暴力美學宗師。但如果僅有暴力又看低了北野武,那些影片中的溫情、生與死的思考、日本人特有的物哀、甚至還有些文藝,都不是一句暴力美學就可以概括。
  • 花火 北野武遇到久石讓
    這是聽說讀寫推薦的第22篇原創影評
  • 最絢爛的《花火》,最痛楚的北野武
    大約兩個月之前,得知湖畔將放映北野武的《花火》,我感到異常的興奮與激動。
  • 花火:北野武的暴力美學
    71歲生日,我一向只看電影劇情,能記住名字的導演、演員非常有限,而北野武是我少數能記住的導演之一。當然,這也是受到了一位朋友的影響,他幾乎看過所有北野武的作品,並會長久的佔據電腦硬碟,比如這部《花火》,我問他有沒有,然後直接拿來分享。但也因為掛礙於他對北野武的欣賞和崇拜,不知如何落筆寫這篇觀後感,索性引用豆瓣的一篇五星影評:一、《花火》是一部危險的作品。
  • 北野武:《花火》
    北野武有一本自傳叫《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花火》這部電影,基本上很好的詮釋了這個主題。
  • HANA-BI(花火)北野武 ——北野武:雖然辛苦,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
    這次,我就來「強推」北野武的HANA-BI(花火),也是推電影,也是推導演,或者推導演選擇的人生吧。HANA,讀起來像不像花那樣美好絢爛呢?BI(火),HANA-BI美好而急促,是為花火,是為火花一般的滾燙人生。
  • 北野武 - 花火 (1997) [1080p]
    按年代,先發《花火》。藍光洗版計劃 #18  北野武,1947年1月18日生於東京。明治大學工學部肄業,當過計程車司機、脫衣舞秀場的喜劇演員,1973年與兼子清組成對口相聲團體《Two Beat》,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界,並以辛辣和黑色幽默受到歡迎,成為日本80年代相聲熱潮的靈魂人物。
  • 北野武的電影美學巔峰《花火》
    北野武的電影和久石讓的音樂相輔相成,在國內他最廣為人知的電影是《菊次郎的夏天》,國際上獲得更高成就的是這部《花火》,這是日本第三部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獅獎的電影。電影通過對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關係,探討了生死這個哲學命題。
  • 《花火》|這就是北野武
    《菊次郎的夏天》的重映讓北野武再一次進入到觀眾的視野,儘管很多人都以為這只是一首曲子的名字。這幾年關於他最大的消息估計就是和糾纏多年的妻子離婚,七十多歲了淨身出戶。關於這位神奇的老人,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他另外一部著作——《花火》。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時的日本經濟泡沫破碎,進入蕭條時期。北野武飾演的刑警西佳敬前幾年失去了女兒,妻子現在也身患絕症。
  • 生之絢爛,盛開在無聲的絕望裡——《花火》花面獸形的大師北野武
    北野武相聲演員出身的北野武,演過漫才,製作過節目,當過演員,樣貌看起來有點粗魯,並不起眼而天才和凡人的區別,就是他靠著一張半面癱的臉,依然完成了《花火》,《菊次郎的夏天》,《壞孩子的天空》這些封神之作,面癱非但沒有影響他的表演和導演工作,反而成為他和角色鮮明的特色。
  • 看了這部電影,我才真正了解了北野武丨1.18《花火》
    要說用一部電影了解北野武,幾乎毫無疑問是《花火》,這是最能代表北野武個人風格的影片,也是他電影美學的極致。車禍也給了他靈感,1997年,他自編自導自演的《花火》上映。通過《花火》,北野武對自我進行了一次徹底的剖析與反省,並完美地展現了日本文化中向死而生的人生哲學。也是對嘲笑他的人一次反擊。
  • 日本經典溫情電影《花火》,北野武眼中的愛與死亡
    日本經典溫情電影《花火》,北野武眼中的愛與死亡歡迎來到百家號(影視解說達人)「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這個一直以來困擾人類的終極之問,很多人都嘗試給出過自己的答案。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日本老電影,北野武的《花火》,作為日本電影史上的代表性人物,這位電影大師對於「生與死」這個古老沉重的話題都嘗試作出自己的演繹和解答。《花火》《花火》作為北野武導演溫情片的代表作,講述了一個關於愛與死亡的故事。北野武飾演的西佳敬是一個不苟言笑的警察,在經受女兒去世打擊後,妻子又患上了不治的白血病。
  • 《花火》:從北野武的暴力與溫情的矛盾中,看懂生命的意義
    《花火》是1998年上映的一部北野武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這部電影是北野武在經歷了自己的車禍的生死創傷,對生命產生了新的認識與感悟之後拍出的作品。整部影片有濃厚的北野武的風格,幾乎包含所有的北野武元素。這部經歷生死的深思之後醞釀出的作品斬獲了第54屆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對當時整個東方影壇都是一個巨大的鼓舞。《花火》是一部很有爭議的作品。
  • 在電影院看膠片北野武,在電影院聽久石讓-2019歲末北京花火之旅
    但最喜歡的還是《花火》和《那年夏天寧靜的海》,這兩部被我認為是最北野武的電影,是其代表作中的代表作。北野武的則是突然爆發的、那種猶如焰火爆開瞬間的那種純美,就像《花火》中的禮花,也像片中北野武操刀的焰火插畫,前一幀還平靜如水,後一幀就是猛然迸發的槍火和血花!暴力美,先是暴力然後是美,缺一不可,不是說暴力就可以美,美也更加的不是僅僅依託於暴力。
  • 自古「渣男」愛訴苦,灑脫不過北野武.
    關於北野武這個日本「老炮」的人生經歷大家可以看看丸子這篇文章不識北野武,聞名亦可愛。人生,爺已看透!今天我們繼續講述這位灑脫老爺子的傳奇故事,來,大家坐好吃「瓜」了。據日媒報導,近日,72歲的日本著名導演北野武與67歲的妻子松田乾子正式離婚,結束了長達40年的婚姻。都這個年紀了還離婚?網友們紛紛感到不可思議,但北野武離婚也是和別人不一樣的,網友們看過之後不禁感嘆:「這做法很北野武」。
  • 《花火》主角20句臺詞不到,這種不說話只打人的風格,很北野武
    《花火》是北野武代表作,是他自導自演的一部作品《花火》幾乎是默片,男主北野武加起來不到20句臺詞,女主角基本沒有臺詞,再加上久石讓配樂,有好幾個地方故意用了靜音,效果真的很好。北野武式的溫柔和浪漫,還有一點點他慣有的小玩笑,很好詮釋了一句話——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 《花火》主角20句臺詞不到,這種不說話只打人的風格,很北野武
    《花火》是北野武代表作,是他自導自演的一部作品,影片名讀《HANA-BI》。在日語中HANA是花,BI是火。所以這部影片用美麗的鮮花和燃燒的烈火來象徵愛與暴力,體現生與死的主題。當走投無路,生無可戀的時候,他選擇了釋放,短暫的卻也是生命中最絢爛的一刻,如同花火,沒有歸途。沉默,不代表不愛;沉默也可以很浪漫…一切都只是愛得太深,而無怨無悔。暴力中透著文藝,這很北野武平成年代,基本上就是北野武的電影年代。
  • 火的暴力,花般柔情 |《花火》北野武式的中年觀
    電影《花火》講述的是日本那個特殊年代裡壓抑著的中年男人山田,在一次次歷經絕望後,帶著罹患絕症的妻子旅行,並最終自殺的故事。故事從北野武對黃毛的暴力開始,並且一直將這種暴力的態度保持到了最後。影片通過美麗的風景,鮮豔的色彩和北野武的暴力,給了觀影者強烈的視覺衝擊。
  • 北野武《奏鳴曲》:像花火一樣綻放生命
    就像很多人喜歡《人民的名義》中的大反派祁同偉、《英雄本色》中的小馬哥,他們也同樣喜歡亦正亦邪的老流氓——北野武。 他們在另一種社會秩序中,活的生龍活虎、為所欲為。北野武的影像世界分裂成兩個極端:黑暗與光明,死亡與生存,殘酷與慈悲。一極是《那年夏天,寧靜的海》、《菊次郎的夏天》,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另一極是《座頭市》、《奏鳴曲》,嗚咽著人性的黑暗。
  • 北野武《奏鳴曲》:像花火一樣綻放生命
    就像很多人喜歡《人民的名義》中的大反派祁同偉、《英雄本色》中的小馬哥,他們也同樣喜歡亦正亦邪的老流氓——北野武。北野武完全中了摩羯座的典型特徵:冰山撲克,靈魂逗比。他所有精心炮製的酷帥吊炸天的黑幫影片,看到最後都會讓人覺得,這位導演就是一個撒潑打鬧、索求關注的老小孩,真正的他是一個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的老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