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聽說過北野武的大名,很多次在很多場合聽到他的名字,大佬一般的存在,剛開始還以為他是某個堅如磐石的日本企業家,後來才知道他是個導演,拍了多部蜚聲國際的電影,不僅具有日本電影固有的特色,還有著強烈的個性化符號烙印,這部《花火》就是為他帶來國際聲譽的代表作,該片以其獨有的特點一舉斬獲第54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北野武的從此聲名日顯。
正在逼視觀眾靈魂的北野武
這部電影已經下載到手機上有一段時間了,一直也沒有去看。可能是一直對日本電影有一種特別的看法,認為日本電影太「亂」了,什麼都有,又什麼都不清不楚。如果說日本電影有什麼特點,那日本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沒特點。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容器一樣,什麼都吸收了,又什麼都沒有消化,所有電影都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堆疊出來的假山,意圖達到真山一樣的效果,可它歸根結底還是一座假山!
大師當是將前人千百部的電影用一部電影就表現出來的人,而開拓者則是突破已知的邊界,向未知踏出腳步的人,黑澤明的《七武士》當屬前者,黑澤明的《羅生門》和這部《花火》當屬後者,這兩部電影在主題上都突破了以往電影的範式,做出了令人欽佩的探索。
《花火海報》
電影的故事整體舒緩而憂傷,北野武飾演的警察西佳敬早年喪女,現在妻子又到了白血病晚期,收入微薄的他不得已向黑幫借了高利貸,一個中年男人的最沉重的負擔也不過如此了。可他的遭遇並沒有就此停止,先是搭檔掘部在他看望妻子時遭到歹徒槍擊導致下半身癱瘓,後又在一次逮捕行動中眼睜睜看著後輩中槍身亡。妻子病情治癒無望,坐輪椅的老搭檔生活陷入困境,去看望後輩遺孀不被接受,這一切的打擊不禁看著讓人揪心。
如果是這樣一個生活太操蛋,老子要起義的故事,那這部電影會是一個很不錯的劇情電影,也會收穫不少觀眾的眼淚,可北野武帶給我們的遠不止於此。首先是男主角的表現,他沒有哭天搶地,沒有愁眉不展,而是自始至終呈現出一種冷漠的甚至是帶些不屑的表情,配上全片不時出現的一些冷幽默片段和出奇的安靜的開槍殺戮場面,反倒產生了一種奇特的戲劇效果,這個男人不僅沒有被生活一個又一個的重壓壓垮,反而是這些重壓使男主的如磐石一般的剛強品性得以顯現,從這個角度來看,北野武飾演的硬漢,不知道比滿天飛的美國超級英雄動不動自我感動的一把鼻涕一把淚要高級到哪裡去了。
結果是男主最終還是選擇了鋌而走險,改了輛警車就去搶銀行去了,如此勁爆的情節北野武還是一如既往的平淡處理,連一句威脅的話都沒有說,拿槍,拿袋子,等櫃員裝錢,拿錢走人,就好像停車去路邊小館子裡吃了碗拉麵。如果說這種電影表現手法有什麼名字的話,那用「冰山化風格呈現」最恰當不過了。海明威的 『冰山理論』講的是作者只描繪海中漂浮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將十分之九的大部分都隱藏起來讓讀者去發掘。北野武的這部電影也是這樣,有幾人的生活重壓能達到這個程度,男主角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去從容應對,什麼樣的硬漢能硬到這個程度?北野武可以,也只有北野武可以!
選擇暴走的北野君
此外,這部電影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在黑澤明獨特電影風格的映襯下,顯得特別有趣。比如,帶著墨鏡一臉兇相的男主特寫,一腳踹翻笨拙的擦車少年,還有那個暴躁有趣的廢舊汽車處理廠老闆。還有有意思的支線,就是受傷坐輪椅的老搭檔,一天路過一家繪畫禮品店,看著櫥窗裡極富藝術感染力的畫作,仿佛觸電般被激發了藝術小宇宙,從此開始了自己安靜、清苦的繪畫生涯。這不是一條隨隨便便一筆帶過的一條線,導演力圖用影像帶我們走進那個寂靜的藝術世界,絢爛的花代表生,美好的生。而男主因槍火而更加陷入低谷,用槍搶劫了銀行,結果了討債的黑幫,最後用槍結束了自己和妻子的生命,火代表燃燒,只一瞬閃光,然後是灰燼。最後,就是久石讓的配樂了,好的配樂是另一個維度的畫面,甚至比畫面更純粹,更有穿透力,使電影不僅是一個二維的畫,而具有了三維的形,說它深化了人物,渲染了氛圍,升華了主題一點也不為過。
花與生命
最後,是這部電影的主題,它講了一個硬漢的故事,只不過這個故事比其他的故事要深刻很多。沒有槍林彈雨,沒有世紀災難,沒有國族危亡,男主角也沒有三頭六臂,沒有風度翩翩,沒有挽狂瀾於即倒。實際上,在哪方面他都沒有做好,妻子的病他無能為力,搭檔退休生活他也不能帶去歡聲笑語,死去後輩的妻子他也只是不時去探望一下,還不怎麼受待見。可是,他去做了,他沒有自暴自棄,生活既然已經這樣了,做不做什麼,又有什麼用呢?他是一個強硬面對生活的人,部下遺孀不待見他,他堅持去;老友決定繪畫,他寄去顏料;妻子的病好不了,搶銀行也要帶她去遊玩,讓她開心;黑幫敢來打擾,就讓他們好看。生活總是晦暗無光,即使不能像花那樣光鮮美好,也要像火那樣充分燃燒,照亮他人!
對,我就是那個硬漢!
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老人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