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年間的太原城,區區只有二十多萬人口的城市,卻有著上百家大大小小的當鋪,在一些繁華熱鬧的街道兩側,大小當鋪林林總總,光顧當鋪的客人有當有贖,生意十分紅火。
我對當鋪的印象,就是來自電視劇裡看到的當鋪。後來我才明白,多數電視劇裡只演繹了當鋪的外形,而當鋪的精髓部分是很難演繹出來的。
那時候太原城有名的典當業有10家:元隆當(四岔樓)、晉和當(棉花巷)、隆記貨店(上肖牆)、聚和當(東校尉營)、義隆當(上肖牆)、廣和當(三橋街)、廣義當(西夾巷)、慶豐當(開化市)、晉義當(棉花巷)、濟仁當(上肖牆)。另外全城遍布這些大當鋪出資的分支機構——「代當」。這些大當鋪的二掌柜或櫃頭,幾乎全是由原在祁縣、太谷、平遙等縣任過錢莊、票號、當鋪的「晉中幫」的老店員擔任。
二掌柜或櫃頭,也就是當鋪裡負責鑑定估價的人,按照現在的話來說,應該叫典當師。二掌柜或櫃頭是當鋪裡最重要的角色,要當一個合格的二掌柜或櫃頭,不但要有豐富的鑑別能力,還得有八面玲瓏的處世經驗,而且必須心狠嘴狠,關鍵時刻要能黑心殺價。當然,在那樣一個時代,櫃頭之所以那樣做,也是被逼的,因為心不狠,手不黑,就幹不了這一行。
人們常把受騙叫做「上當」,但是很多人並不明白這個「上當」的原意,其實,「上當」的原意就是指到當鋪去典當東西,而窮人家當了東西,十有八九都是贖不回來,變成死當,這便是吃虧了。吃虧上當,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當鋪資料圖片
太原還有許多規模較小的當鋪,不過多屬於「小押店」性質,質押日期較短,一般就是三五天或十天半個月。大當鋪都是一月開票,不搞短期質押。日偽統治時期,太原這種小當鋪更多,多是高麗棒子(朝鮮浪人)經營。
太原的大當鋪牆壁上或大門內的照壁上,都有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約七八尺高的白底黑字「當」字。店鋪門額上除了字號排匾外,還掛有一個2尺見方的「當」字木牌。大門兩側多數貼有或雕刻「惠民解難」、「裕國便民」、「濟世利人」等一類的牌子或對聯。民國初年,有些店鋪門口還掛著一對綠柄紅頭軍棍,這是清末沿襲下來用以炫耀及威嚇「刁民」之用,後來很快就消失了。當鋪的櫃檯,是三百六十行中最高的,大約有五六尺高。櫃檯裡的人高高在上,總是俯視著顧客,而顧客都要被迫踮腳仰首,把要當的物品雙手捧上去。當鋪高櫃檯後站立的櫃頭是掌握著生殺予奪之禮的,無論什麼人,站在他面前時,都要變成謙卑,變成渺小。
民國時期,太原街面上流行著這樣一句俗語:「有當有贖上等人,有當無贖中等人,無當無贖下等人。」,這句話也成為民國時期的真實寫照。居家過日子,總有一時錢緊的時候,拿自己的東西到當鋪抵押換錢,解一時之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總比舔著臉開口向親朋好友借錢要好。這只是救急,但更多的人是為了救命。那時候,許多勞動者,比如人力車夫、搬運工、腳牙等,生活非常困難,家無隔夜糧,全家數口,嗷嗷待食。多是清晨將衣被入當,質錢買糧,白天拼命賺錢,夜晚再贖回來。這種「晨當晚贖」,雖只有一天的時間,但也要付一個月的利息。到期未贖,過了五天就又加一個月的利息。
俗話說:窮死莫去當,屈死莫告狀。窮人是為了活命,才進當鋪的。
當鋪是個只賺不賠的買賣,利潤豐厚。當鋪借貸的月息,通常是一分,也有二分和三分的。日偽時期朝鮮浪人開設的「小押當」,期限為10天、15天、20天,最多30天,利息從10分起,高達40分。
過期無力贖回的抵押品,就成了「死當」,即歸當鋪所有,當鋪有權處理。「死當」約佔當戶的三分之一以上。處理「死當」,當鋪老闆獲利頗豐。太原的幾家當鋪的老闆,同時都開著金店、估衣鋪,全部利潤都是獨家控制。當然,也有一些中、低檔物品低價售於店員,或集中到廟會去銷售。
當鋪資料圖片
當鋪所收的品種繁多,但也有一些是不收的。如土地房屋不動產不收,但可以用契約文書抵押;對大公司的股票(如太原電燈公司、晉華紡織廠等)也可抵押;笨重鐵木家具不收,但上好的楠木家具、大理石條案、太師椅等也可通融;古玩字畫不收,因為真假難辨,但如果通過鑑定,確是真品,還是非常受歡迎的。有的當鋪還規定:一般軍品軍火不收,但遇到真正的將校呢、馬褲呢也還會收的。
典當業是個特殊的行業,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內情,一些大當鋪也會收一些詭物。所謂詭物,其實就是一些邪門詭異的物品,例如古墓出土的古物,這類東西通常都是殉葬品,在墓穴中埋了成百上千年,或多或少會帶有一些邪氣。例如兇殺現場沾血的物品,這類物品通常被叫做兇物,也被人們認為是不祥之物。還有一些物品,則是來歷不明、用途不清,永遠在世人面前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交易成功後,夥計將押物折迭好,可以說抵押物侯門深似海,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重返故主。包紮分類,對號掛牌,以便取贖時易於辨認,或者說滿了期時易於辨認。
抵押的衣物包都放在木架上,貴重的抵押物另放安全之處。當鋪的學徒,每天需製作若干個木牌。取當的手贖,必須抄錄在掛號簿上,核計確實,才能原璧歸趙。
當票裡的字體是自成一格的,學徒每夜必須秉燭學習當鋪式的書法,學徒期滿後,每個人都能練就一手好字。按抵押物編號細查,取贖的東西就容易尋找到。計算月份及滿期的大木牌掛在當鋪大堂,每月推換一次,大木牌上的字按照千字文做標準。時光逝水,那些推到「滿」字上面的,只好自憐命薄,永不能與故主重聚了。
當戶送上抵押品後,通過店員看貨,出價協商,同意後即填寫當票。當票就是客戶的票據,將來憑票贖物。
當鋪開出的當票很是特殊,一是讓外行人難以辨認,無法摹仿、篡改、偽造。二是防止一些江湖騙子。在當鋪內部一些專業的行話暗語,外人也聽不懂。當鋪也會自己作鬼,坑害當戶,所以都用特殊的草字,減筆字,變化字,行內人認得,外人卻是認不得。比如當一件衣衫,衫字就寫成「彡」,襖寫成「天」,棉寫成「帛」,皮袍寫成「毛夭」,而且字寫的極草,跟鬼畫符差不多,凡是初進當鋪的學徒,首先就要練習這種怪字。
當票資料圖片
當鋪的規定是認票不認人,憑票贖當。萬一遺失了,也可找保補票,贖當時原抵押品的品種、名稱、數量,所以一般人拾到當票或小偷偷了當票,很難認的名稱、數量,冒領的事情很難發生。確認贖當人無誤,即清算本息,收回當票。
當鋪的房屋建築都是高牆厚瓦,佔地甚廣,巨石作基。房屋建築特點一是防火防盜,二是防潮防溼。因為一些珍貴的皮毛呢絨抵押品要防止蟲吃鼠咬,發黴變質。當鋪為了防盜,都餵養大狼狗。晚上有專人守夜巡防。
當鋪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店夥計離店(包括請假探親)時,衣物行李必須交帳房先生或內櫃驗看,稱為「亮相」;不準學徒吸菸(捲菸或水煙)、酗酒;不準留宿親友等。店內都張貼著一張專為外人設立的店規:「免談國事」。
當鋪,就是現代金融業的鼻祖。太原當鋪的資金來源,一般是獨資或者合資。擔任過山西紅門堂主的朵珍,據說是最大的出資人。朵珍曾擔任過閻錫山的師長。太原當鋪中,資金最雄厚、氣魄最大的是元隆當及義隆當。前者是清末巨富、祁縣人渠本翹出資,後者財東是祁縣喬家。
當鋪資料圖片
太原的各家當鋪,除了經營典當外,都進行「地下錢莊」的活動。它吸收遊資辦存款,利息高於銀行錢莊。辦理貸款(無抵押、憑信用),它向銀行號莊以1分利貸進,旋以2分至3分,甚至高達5分貸出。一些從銀行、號莊貸不到款的客戶,都向當鋪貸款。手續簡單,受人歡迎。日本投降後,由於物資緊張,地區差價很大,物價一日三漲、早晚市價不同,所以當鋪又搞囤積居奇,投機倒把,有的還大搞黃金、美元及銀洋的販賣活動,有的囤積大量棉紗、麵粉、紙張、布匹,其利潤較典當要高出幾百倍,而且周期很短。
新中國成立後,當鋪先是公私合營,後被取消,從此,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中國大地上,完全沒有了當鋪的影子。
改革開放後,典當業恢復經營,但性質同舊時完全不同了,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的管理辦法,典當已成為現代金融業的從屬和補充,成為一種方便人民生活的社會經濟活動。
點擊以下文字連結,閱讀民國舊事系列:
民國年間的《太原晚報》和《華聞晚報》
民國太原旅遊攻略,帶您遊遍太原城
民國舊事 | 舊時的太原服務業
穿越到民國太原去Shopping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遠去的晉綏軍,曾經的三晉子弟兵
民國時期太原市的若干第一
母親的義舉:從流亡克難坡的豪門小妾到捐獻醫院的產科大夫
省立克難小學,49年的戰火與自殺殉城的女校長
山西現代教育先驅、自殺的克難小學西校校長趙佩蘭
擔任閻錫山英文秘書、山西省國大代表的中英混血美女與電影《被遺忘的時光》
他是閻錫山美女秘書王懷義的父親,更是山西近代工業的奠基人
梁漱溟先生第一次山西之行
太原府正大飯店的民國舊事
從自省堂到山西飯店:圖說一座民國建築的風雨歷程
山西有座至今仍在使用的百年民國校園:省立第三中學
故宅猶憶十年功:徐永昌太原故居追思山西往事
獨立王國的中央銀行——民國山西省銀行與晉鈔
閻錫山的太原西北電影公司與民國的山西電影
介子平:國民師範與銘賢中學,不簡單的遊記昭示名校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