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將軍大都手握重兵,又遠離皇宮,為何很少有將軍選擇造反?

2020-12-23 本宮說文史

天下戰亂,諸侯紛爭的事在歷史上不足為奇,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原本處在地方上的諸侯在自身實力得到擴展以後便不再甘心臣服於君王,都想成為皇帝,坐擁無上權力和大好河山,因此起兵謀反。但是縱觀歷史,雖然將軍手握兵馬大權,但是真正由他們起兵謀反的事並不多。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手握大軍的將軍真的甘心只做一個將軍嗎?

自古以來,軍隊對於一個國家的存亡至關重要,甚至是掌握著國家的生死,畢竟在古代,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靠的就是軍隊的力量和帶領軍隊的將軍治軍才能。安史之亂,想必熟知歷史的都知道,就是因為皇帝沒有掌握兵權,所以藩王起兵謀反,導致了朝代覆滅的悲劇,因此,每個皇帝在上位以後,都會去總結上一個王朝覆滅的原因。從而想辦法將真正的兵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每個皇帝因為上位的方式不同,所以他們也會根據自己上位的方式,來想辦法將兵權握在自己的手中,就比如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趙匡胤自己本身就是在眾將士的挑撥之下起兵謀反登上的皇位,儘管他一直稱自己坐上皇位是眾望所歸,但是實際上,他的內心是非常不安的,他害怕有和自己一樣的人,做和自己一樣的事,從而導致悲劇重演,所以他必須想辦法消除這種威脅。在經過深思熟慮以後,他做出了一些防範措施。

他先是加強了自己對禁軍的控制,隨後他又將那些當年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們召集到一起,在宴席上與他們說自己皇位坐得有多不安,並且拿出一堆的良田銀票,希望他們可以早日卸甲歸田。這些將軍當然也是聰明人,知道趙匡胤已經掌握了中央禁軍,如果自己不同意,恐怕只有被砍頭了,於是眾將軍紛紛將軍權交了出來。不僅如此,趙匡胤還想出了用文官治軍隊辦法,他將那些理論知識過硬的文官,調到軍隊中指揮軍隊,從而降低他們謀反的風險。

春秋戰國時期,皇帝掌握兵權更多的是採用虎符的方式,就是將老虎形狀的兵符分成兩半,上面刻著秘密符號,一般由將軍和皇帝各掌握一個,要想調動軍隊,就必須有完整的虎符。通常情況下,將軍只知道自己手中的虎符是什麼樣,皇上手中的刻著什麼圖案,用的什麼材質,將軍都不知道。所以將軍很難真正掌握和調動軍隊。

不過歷史上還有很多的將軍確實掌握了實際上的軍權,他們為什麼不敢謀反呢?第一因為皇上手中有人質。自古以來,但凡掌握重兵的將軍,他的一家老小基本上都在京城,這是歷代皇帝慣用的手段,用將軍家人的性命來制衡將軍,防止將軍謀反。

第二,糧草和軍餉問題,一般手握大權的將軍都遠離京城,如果他們要想謀反,就必須從偏遠地區一路殺回京城,而在這段路中,很難不被當朝皇帝知道,一但皇帝知道了,肯定首先就是斷了軍隊的糧草和軍餉。如果軍隊沒有了糧草和軍餉,那麼這軍隊就會寸步難行,更別說謀反了。

第三,鎮守邊關的將軍大都是錚錚鐵骨,他們深知自己的職責,儘管皇帝昏庸無道,他們想起兵謀反,也不會輕易離開邊關。因為他們離開邊關以後,很有可能邊境的就會打進來,到時候被前後夾擊,得不償失。

除此之外,將軍想要起兵謀反,也是需要一個很好的藉口的,必須要有著正當理由,否則就是謀反,而靠謀反所得到的皇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順的,會留千古罵名。比如說李世民,儘管他稱為一代明君,但是他得皇位的方式依然是後人所詬病的。所以因為種種原因,將軍很少會起兵謀反。

相關焦點

  • 古代將軍長期手握重兵,又遠離皇帝,為何造反的將軍少之又少?
    這個誘惑太大了,以至於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起兵謀反,成了奪取皇位最直接的做法,可是縱觀歷史,大家也會發現,真正由將軍發起的兵變謀反並不多,這是為什麼呢?畢竟,一國將軍手握重兵,隨時發動一場兵變不是很簡單的嗎?
  • 為何古代守衛邊疆的將軍,手握兵權不敢謀反?將軍:沒那個必要
    古代因功高蓋主而被帝王忌憚的,大都是勇猛的武將。這是為何呢?主要是因為他們手握數十萬兵權,隨時會成為帝王的威脅。當年秦將王翦,手握六十萬兵權,為了避免秦始皇的猜忌,在出徵前故意作出貪財的樣子,打消了始皇的顧慮。
  • 古代將軍造反時,為何大多數士兵都會聽將軍的,而不是想效忠皇帝
    可是,山高皇帝遠,對於這些士兵而言,將軍無疑是他們實實在在的管理人。如果將軍執行皇帝的命令,問題不大,如果誰膽敢違反皇帝的旨意,那麼必然是格殺勿論。但是,現在將軍自己謀反了,那麼手下必然要考量一下。如果不跟著將軍幹,那麼極有可能會被直接殺掉示眾。即便是對皇帝忠心耿耿,又能如何?也不可能令自己死而復生。
  • 年羹堯手握重兵,掌控西部,為何雍正還能輕輕鬆鬆把他除掉?
    ——《清史稿》年羹堯被處置之前,他還是川陝總督加撫遠大將軍,手裡權力極大,兵力極多,整個西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為什麼就被雍正輕易除掉了?分析一下前前後後,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慢慢吞噬的過程。換句話說,雍正剛剛上位後,他就有了除掉年羹堯的想法了。
  • 康熙皇帝駕崩,十四阿哥胤禵手握重兵,如果起兵造反可能成功嗎?
    康熙皇帝駕崩後,十四阿哥胤禵的確是手握重兵,很多人也在議論,胤禵如果當時不回京,而是選擇起兵造反,成功的概率有多大,類似的情況在歷史上也發生過多次,條件比胤禵好的人也有不少,但大多都已失敗告終,胤禵如果起兵,勝利的概率也幾乎為零。
  • 胤禵手握重兵為何康熙駕崩後不兵變奪位?
    康熙五十六年準噶爾部的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再度對西藏發難,這次康熙因為年齡的原因所以不能再御駕親徵,他選擇了勇猛的老十四胤禵代他徵討策妄阿拉布坦。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並且其出徵的規格以及其他都是按照皇帝親自出徵的要求操辦的,不僅如此,康熙還對西藏守軍表明見胤禵如見他。
  • 鰲拜明知康熙對付他,手裡握有40萬重兵,為何不敢在紫禁城造反?
    那麼鰲拜手握重兵,為什麼不選擇在紫禁城造反呢?首先,造反有風險。鰲拜手中到底有沒有40萬重兵呢?這個數據的真實性有待考察。姑且,鰲拜手中真的握有40萬重兵,如果他想造反,又有多少人能夠聽命於他呢?要知道在八旗制度確立之後,各旗子弟向來都是只聽從旗主的命令。而鰲拜只是鑲黃旗,他並不是旗主。
  • 清朝廣州將軍有多牛?難怪《武狀元蘇乞兒》中,蘇燦父子那麼囂張
    影片開頭,蘇燦父子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囂張,片中吳孟達的官職是廣州將軍,他憑藉這個身份,連清朝鐵帽子王僧格林沁的權威都敢挑戰。一個廣州將軍憑啥那麼囂張?清朝廣州將軍有多厲害?請輸入圖片描述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僧格林沁的「鐵帽子王」級別到底有多高。
  • 為何古代將軍都是胖子,都有啤酒肚
    於是有很多人選擇去健身房裡鍛鍊,在健身房裡有很多身材非常好的人,八塊腹肌、滿身的腱子肉,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呢,為什麼古代畫像中的將軍都是大肚子,看起來就是一個大胖子,沒有現在健身達人們這麼「完美」的身材。下面我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個問題。
  • 古代名將為何熱衷「啤酒肚」?軍隊審美風尚,啤酒肚將軍不怒自威
    由此可見,董卓雖胖,但戰鬥力可不容許人家小瞧,所以在古代武將當中胖與戰鬥力並不能劃等號, 大多數名將熱衷為何熱衷於"啤酒肚"? 軍營特殊審美,「啤酒肚」的將軍不怒自威 有「啤酒肚」的人看上去才比較有威嚴 對於古代的人們來說,有時候吃飽便成了一種奢望, 身材是否好在古代人的眼中並沒有特定的標準, 所以古代的大多數名將中並沒有現代人們所說的人魚線之類的
  • 清朝的總督權力如此之大,為何不像唐朝節度使那樣容易造反呢?
    清朝的總督權力如此之大,為何不像唐朝節度使那樣容易造反呢?清朝的總督和唐朝的節度使一樣,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地方最高權力的執行者。他們手握兵權,駐守一方,有的甚至兼任幾個地區的總督,如兩廣總督、陝甘總督等等。
  • 影視《將軍家的小娘子》古代軍婚是一種什麼感受?看了就知道了!
    之前聽聞過男主的一些負面傳言,嫁過去之後,也發生一些搞笑有趣的事情,慢慢雙方互生愛意…將軍手握軍權,內憂外患,外部的戰爭,內部的不信任,哪哪都有挑撥離間者。為了女主的安全,男主想要休妻,但是女主堅定不移地跟著將軍。為此還跑到軍營一起從軍,將軍冷著臉吃醋的樣子也是可愛極了!
  • 安祿山明明手握重兵,安史之亂爆發後,為何大唐君臣還那麼輕敵?
    僅僅曉以大義就能兵不血刃,如果他們曉得大義,還會造反? 然而,楊國忠的一番胡謅竟使玄宗十分贊同,只是派出了金吾將軍程千裡赴河東、特進畢思琛赴洛陽募兵,以抵禦叛軍。這樣簡單的安排,耽誤了大範圍戰備動員的寶貴時間。
  • 曾手握重兵,但卻被莫名奪權的三國四位大將
    朱靈原本是袁紹的大將。呂布不知道造反的究竟是誰,就帶領家眷逃到了高順軍營。這說明,在危機的時刻,呂布是相信造反的肯定不會是高順,同時還說明,只有到了高順這兒,呂布才感覺是安全的,而其他的人,不是不能令人相信,就是不能保護呂布。高順問呂布是誰造反,呂布說可能是郝萌。高順帶著部隊前去鎮壓,天亮就控制了局面。在郝萌部將曹性的從內策應下,高順將郝萌斬首,叛亂平定。
  • 《武狀元蘇乞兒》裡蘇燦為何那麼狂?歷史上廣州將軍是什麼身份
    所以康熙行滴在廣東布防重兵,二期單獨設置邊防七鎮,也就是虎門、潮州、南澳、瓊州、高廉、英德、碣石,由當地總兵率部駐防,這樣來看,廣州軍隊除了霸氣的軍隊之外,還有漢人的軍隊,但是這些都歸廣州將軍來管制。手握數萬精兵的廣州將軍,你說狂不狂?
  • 古代言情文:他是大燕國手握重兵的廢物王爺,身殘面毀性情陰鬱
    古代言情文:他是大燕國手握重兵的廢物王爺,身殘面毀性情陰鬱可能很多人。會找不到書看,而變得焦慮氣躁,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古代言情文:他是大燕國手握重兵的廢物王爺,身殘面毀性情陰鬱,希望大家喜歡。沈捷這下傻眼了:銀錢啊,他確實有不少,可問題是,都沒有帶在身上啊!如今,他可以說,是一個銅板也沒有啊!"這,可不可以等幾天?我手頭沒有銀錢。」杏兒給了他一個白眼,戲謔的笑道:"購,沒有銀錢,還敢嫌棄銀錢有銅臭味啊?"一眼瞄到石桌上的那塊玉佩,眼珠子滴溜溜的一轉,就笑道:"這樣吧,那塊玉佩質地不錯,不如就用來當謝禮吧!"沈捷說不出反對的話,只好木然的點頭。
  • 胤禵有十多萬人馬,他完全可以打進京城,為什麼卻要束手就擒
    因為當時他手握十多萬重兵(號稱30萬)。如果帶領這十多萬重兵造反,雍正肯定是很傷腦筋的。但是他竟然什麼也沒做,沒有任何反抗,就乖乖地回去了。他回去以後,雍正毫不客氣就把他抓捕起來。這不由得讓胤禵的同情者們扼腕嘆息。如果手提十多萬重兵的胤禵舉兵造反,是不是結果會不一樣呢?那麼,胤禵當時為什麼不造反呢?
  • 書荒推薦:將軍
    加群方式:【菜單欄】-【關注必看】- 【找文加我】今日書單1.將軍夫人過分美2.晏捕頭3.嬌寵卿卿4.霸王與嬌花5.嫡小姐要高嫁6.將軍總在暗戀我文案:元依是江南著名茶商江家的嫡女,才名遠揚,美貌無雙。
  • 古代將軍為什麼大多都有啤酒肚?是標配嗎?將軍身材真相大揭秘!
    可在古代,人們對於八塊腹肌並不痴迷,甚至還看不上一身肌肉的男人。縱觀古代那些戰功顯赫的將軍畫像,每個人都掛著「沉甸甸」的啤酒肚。現代人或許會有疑問,這些所向披靡的將軍為什麼會有啤酒肚?這樣的身材戰鬥力如何?
  • 【鏗鏘三國談】司馬懿發動政變時,手握重兵的夏侯霸為何不反抗,而是選擇西降蜀漢?
    魏明帝曹叡去世後,命太傅司馬懿和大將軍曹爽為託孤大臣,兩人共同輔助太子曹芳執掌朝政,但曹爽為保曹氏江山,刻意排擠司馬懿。司馬懿自知現在的實力還不能與曹爽爭鋒,所以他一直在避其鋒芒,籠絡朝臣人心,等待有朝一日可以反擊曹爽。而曹爽經過幾次三番的試探之後,也被司馬懿所製造的假象所迷惑,覺得司馬懿已經無力反抗了,放心的帶著少量軍隊和皇帝曹芳離開洛陽,去高平陵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