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怎麼做才能鬆軟好吃?學會這些小技巧,饅頭個個鬆軟噴香口感好

2021-02-08 CCTV回家吃飯

饅頭是北方常見的主食,在南方則常用來做早餐,很容易飽腹。吃上兩個,可能一上午都不會餓!


做饅頭也是很多北方家庭的「必修課」。而在做饅頭這條路上,大部分飯糰都會遇到這個問題:自己做的饅頭為什麼沒有那種鬆軟可口的感覺?

曾經的小二跟大家一樣,在做饅頭的時候發麵總是不成功,做出來的饅頭硬邦邦的。不過在多次的失敗過後,小二慢慢地琢磨出了讓饅頭鬆軟好吃的秘訣,今天就把竅門告訴大家。

想要做出來的饅頭鬆軟噴香,口感好,按照下面的這4步操作來,絕對零失敗!

根據麵粉中的蛋白質含量,我們將麵粉分成了三類,低筋粉、中筋粉、高筋粉。做饅頭我們要選中筋粉,它裡面的蛋白質含量平均在10%左右,顏色乳白,筋度及黏度較均衡,是適用範圍最廣泛的麵粉種類。

取適量麵粉和酵母粉放碗中,麵粉和酵母的比例為100:1,再加少許白糖,加白糖可加速酵母的繁殖速度,提高發酵效率;和面要用30~40度的溫水,水溫太高,酵母會被「燙死」失去活性。

發酵10分鐘後再和面,揉面時一定要揉到麵團內部沒氣泡,外表光滑,而且切面不見氣泡空洞。這一步很關鍵,這樣做出來的饅頭白白胖胖,不會回縮。

和面完之後就到蒸製的過程了,很多人前面幾步都能做得好,但是到了蒸饅頭這一步卻往往會犯錯!

饅頭做好型後,要放到鍋裡醒20分鐘再開火,二次發酵神助攻。其次關火後燜5分鐘再揭蓋,這樣蒸的饅頭才個個光滑、飽滿!

有飯糰要問了:這蒸饅頭時到底是冷水上鍋還是熱水上鍋?蒸好的饅頭為什麼不能立馬開鍋蓋?

蒸饅頭一定要冷水上鍋,不能用熱水,否則表面急劇受熱,內部受熱慢還是涼的,蒸出來的饅頭容易發硬。

冷空氣瞬間進入,饅頭容易回縮,形狀不好看且口感發硬,關火後燜幾分鐘再開蓋,饅頭外形保持地更好,口感也更軟。

這些要點都清楚且做到了,想要做出形美不塌、香軟可口的饅頭,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你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黑麥饅頭,最好不要直接上鍋蒸,技巧告訴你,饅頭鬆軟好吃不回縮
    哈嘍,大家好!我是老方小雨美食廚房,今天又給大家更新美食菜譜啦!喜愛自然樸實的味道,為家人做健康美食是我的生活理念;所發圖文和視頻都為原創。黑麥饅頭,最好不要直接上鍋蒸,技巧告訴你,饅頭鬆軟好吃不回縮!吃了一陣的奶酪麵包,家人說,又想吃饅頭了。饅頭不僅是北方人的日常主食,其實我們南方人也愛吃,尤其是早餐,一個饅頭一碗粥,再來一些小菜和雞蛋,吃得舒服又飽腹。
  • 開花饅頭的做法有技巧,教你幾招,饅頭個個開花,鬆軟又香甜!
    饅頭其實有很多種類,有白面饅頭、玉米面饅頭、南瓜饅頭、開花饅頭等,這些饅頭做出來一個比一個好吃,可能有的朋友只吃過光溜的白面饅頭,
  • 紅糖饅頭 紅糖饅頭怎麼做才鬆軟好吃竅門
    紅糖和饅頭的主要營養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可以補充能量,紅糖還有輕度的補血效果,但這兩種食品的營養成分相對比較單調一些,坐月子可以吃,但需要注意另外多點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品,如蔬菜,魚蝦,排骨,雞蛋牛奶等,這些營養食品對身體恢復和下奶效果比較好。1.補血新媽媽在分娩時,精力和體力消耗大,加之失血,產後還要哺乳,因此需要補充大量鐵質。
  • 怎樣才能做出水肌膚的饅頭?學會這一點很重要,個個鬆軟又白胖
    怎樣才能做出水肌膚的饅頭?學會這一點很重要,個個鬆軟又白胖!說起做饅頭,有的人說不難,也有人說太難了,特別是想要做出那種光滑的外皮,看起來猶如水肌膚的饅頭,還是有一些小竅門的,那麼怎麼才能做到這個程度呢?
  • 紅薯開花饅頭,牢記此步驟,保證個個開花,鬆軟細膩,越嚼越香
    開花饅頭是很多人想做都做不出來的美食,有的人不管怎麼做,到最後都不開花,今天我就來教大家如何做開花饅頭,紅薯開花饅頭,牢記這幾步,保證個個開花,鬆軟細膩,越嚼越香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道開花饅頭是紅薯開花饅頭,蒸饅頭的時候加點紅薯吃起來口感更加香甜,而且麵粉的選擇對開花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接下來我就把這道紅薯開花饅頭的詳細步驟和一些小竅門分享給大家,喜歡吃開花饅頭的朋友們都進來學習一下吧
  • 紅糖饅頭這樣做,個個開花,鬆軟好吃,隔三差五做一次,家人最愛
    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七禾美食秀,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紅糖饅頭這樣做,個個開花,鬆軟好吃,隔三差五做一次,家人最愛紅糖開花饅頭是我最喜歡吃的主食之一,我家隔三差五就會做一次。個個笑開花,鬆軟又好吃。在生活中大家都是用紅糖泡水喝,尤其是女人喝紅糖水的多,紅糖水對女人身體是比較好的。其實用紅糖除了泡水喝做成饅頭也是非常好吃的,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比較適合吃。
  • 做南瓜饅頭時,注意這3點,出鍋饅頭個個又大又鬆軟,不失嚼勁
    導語:做南瓜饅頭時,注意這3點,出鍋饅頭個個又大又鬆軟,不失嚼勁南瓜做饅頭是我家孩子最能接受吃南瓜的方法,因此我常會這樣做,在蒸饅頭的時候搭配點牛奶
  • 饅頭如何做出表面光滑,鬆軟可口?學會這一步很關鍵,比麵包好吃
    饅頭如何做出表面光滑,鬆軟可口?學會這一步很關鍵,比麵包好吃!饅頭對於北方人來說是一個平時最常見的主食,其實現在作為南北方來說,很多南方人也蠻喜歡吃饅頭的,但是自己製作饅頭就總會有些問題出現,身邊也總有朋友來問我:為何自己蒸出來的饅頭總是不那樣表面光滑,而且也沒有外面賣的那樣鬆軟可口呢?是因為外面賣的都加了泡打粉或者其它什麼添加劑的原因嗎?
  • 做饅頭的時候,在麵團裡加上它,做出來的饅頭鬆軟可口,很美味
    做饅頭的時候,在麵團裡加上它,做出來的饅頭鬆軟可口,很美味。
  • 用菠菜汁做饅頭為啥總變色?教你1個小妙招,出鍋饅頭鮮豔更鬆軟
    教你1個小妙招,饅頭口感鬆軟,色澤更鮮豔用蔬菜汁做饅頭是很常見的,菠菜、南瓜、胡蘿蔔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既能讓麵食色澤變得更為靚麗,而且還能更加充分吸收蔬菜的營養價值,改善孩子不愛吃蔬菜的問題,不過我們也能發現一開始用蔬菜汁和面色澤比較靚麗,但是經過蒸製後卻很容易出現變色的問題,其實這是因為大家沒有掌握好其中的方法,下面我便會將蔬菜饅頭的做法以及其中的小技巧詳細分享給大家,讓你輕鬆蒸出鬆軟好吃
  • 蒸麵包像饅頭?30年麵點師:牢記3點,就和烤的沒兩樣,鬆軟好吃
    蒸麵包像饅頭?30年麵點師:牢記3點,就和烤的沒兩樣,鬆軟好吃前段時間,經常看到人們用蒸的方法做出麵包,而在我們的認知中,麵包都是烤出來的,蒸出來的都是饅頭。但看人們都用蒸的方法做出來麵包,許多人就懷疑人們在作秀,為什麼烤的非要說是蒸的,就為了吸引人們的關注嗎?
  • 蒸饅頭嫌發麵時間長?學會這一招,10分鐘快速發麵,饅頭還鬆軟
    ,其實對於這個方面來說,如果想讓它快速一點的話,我們只要學會這一招,那麼10分鐘就能夠快速發麵,而且蒸出來的饅頭還特別的鬆軟。其實我們都知道,很多人在家裡面蒸饅頭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個發麵的速度特別的慢,至少也是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的,而且對於這樣的一種方面來說
  • 教你蒸饅頭正確做法,掌握訣竅和比例,出鍋個個光滑鬆軟不塌皮
    教你蒸饅頭正確做法,掌握訣竅和比例,出鍋個個光滑鬆軟不塌皮。說到饅頭,記憶深刻,為何這樣說呢?自從開始自己鼓搗美食的時候,也開始自己製作饅頭了,饅頭要想好吃做法也是有訣竅的,掌握好訣竅和比例,無論是怎麼做,都會很輕鬆做出光滑鬆軟不塌皮的饅頭,大家在看具體操作步驟時,也一定要將小貼士看看哦,操作不難,主要就是一些小細節問題做到,其實就完全可以成功做出好吃的饅頭。
  • 饅頭不用蒸,電飯鍋就能搞定,不放一滴水,鬆軟香甜,比蛋糕好吃
    我們家的饅頭都是自己蒸,今天教大家做的饅頭不用蒸,一個電飯鍋就可以搞定。都知道電飯鍋可以做蛋糕,做饅頭你聽過嗎?不放一滴水,就能做得鬆軟香甜,比蛋糕還好吃。一次朋友來家裡做客,吃了我做的電飯鍋饅頭,連連稱讚,都打算學會做著吃。
  • 如何蒸饅頭才能白嫩鬆軟?
    一、麵團發酵。這個是製作饅頭好吃的關鍵,麵團發酵是否好關係到饅頭的成品。做麵食除了要做好麵條發酵,另外一個步驟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揉面,揉面講究三光,面揉好要注意面光、盆光、手光,另外還得看你揉面的時間長短,揉的時間越長這饅頭越筋道,就越好吃,一般最少揉15分鐘,如不怕累可以再加5分鐘左右哦。
  • 如何蒸出香甜鬆軟【牛奶饅頭】
  • 如何蒸出香甜鬆軟的牛奶饅頭
    牛奶饅頭就是用牛奶、麵粉、酵母做成的饅頭,牛奶饅頭比用水和面做成的白饅頭潔白,口感鬆軟。
  • 冬天發麵有技巧,教您一招,30分鐘發滿盆,蒸出的饅頭鬆軟又香甜
    麵食吃起來口感豐富,容易消化,營養又高,烹飪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無論是蒸饅頭,還是做花卷,或者蒸包子,都離不開麵食的存在。麵食的豐富多樣性,滿足了不同種類人的味蕾需求,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 芋頭饅頭怎麼做?配方做法詳細告訴你,鬆軟不塌陷,香甜可口
    芋頭饅頭怎麼做?配方做法詳細告訴你,鬆軟不塌陷,香甜可口。美味的芋頭,可以當餡料,也可以做菜、點心,包入包子或麵包裡,一般都是做成甜芋泥餡。這次不用芋泥餡,換成芋絲來當餡料,切絲的芋頭蒸熟,用糖稍蜜過,再夾入饅頭麵團裡,就像在做花卷,有別於芋泥包,吃到的就是一坨芋泥,芋絲更有口感,味道也不會甜膩,另外還加了油蔥酥,吃起來味道微甜微鹹,而且芋頭饅頭也全用牛奶來做,口感鬆軟,好吃有嚼勁。好了,接下來將芋頭饅頭做法分享給大家,看完照著做試試。
  • 蒸饅頭嫌發麵時間長?學會這一招,10分鐘快速發麵,饅頭還鬆軟
    ,對於這個饅頭來說,其實它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的,可是在蒸饅頭的時候,有的人就覺得發麵的時間實在是太久了,其實對於這個方面來說,如果想讓它快速一點的話,我們只要學會這一招,那麼10分鐘就能夠快速發麵,而且蒸出來的饅頭還特別的鬆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