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來襲!教你如何正確辨別及處理,不再做無頭蒼蠅

2020-12-23 騰訊網

手足口病是一種急性傳染病,是常見病、多發病,一年四季均有。在生活中媽媽們該如何發現?如何預防?如何處理?下面聽聽寧鄉市人民醫院的專家怎麼說……

手足口病的病原是一組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EV71)、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人群普遍易受感染,但發病只佔少數(顯性感染只佔感染的1%)。

人群感染後可獲得免疫力,如大多數青少年和成人經過感染後獲得免疫力,故發病只有極少數。多數發病在10歲以下嬰幼兒,由於病原有多個血清型,各型之間無交叉免疫,故有的小兒可多次患手足口病。

如何發現?

手足口病的潛伏期3-7天,也就是說被感染後3-7天才發病。手足口病的自然病程7-10天:起病急,約半數患兒起病第1-2天有發熱,可為中、低熱,也有部分不發熱,所以易被忽視;

病初部分患兒可伴有流涕、咳嗽、噁心、嘔吐、腹瀉;發熱1-2天後在口腔、手掌、足掌、臀部、膝部甚至軀幹可出現斑丘疹或皰疹,皰疹如粟粒大小,扁平,中間為白色,周圍有紅暈;

由於病損皮疹出現需一定時間,有的不一定全部出現,所以每個手足口病患兒的皮疹表現是不一樣的,有部分患兒只表現為皰疹性口腔炎,易被誤診。5天後皮疹逐漸消退,病程自限。

需要就診請醫生鑑別,極少數重症少足口病患兒由於病急、進展快,不一定有典型皮疹就會因腦炎、肺水腫、循環衰竭而致死,因此對於高熱、頭痛、嘔吐、精神差、易驚的患兒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影響治療和預後。

如何處理?

發現患手足口病後應將患兒隔離(隔離2周至症狀消失,症疹結痂為止)。發熱期患兒應臥床休息,補充易消化食物和水分,由於口痛、咽痛,所以應選流質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口腔皰疹可選用開喉劍、康復新液噴口腔,抗病毒可選用利巴韋林(10-15mg/Kg/日,分4次口服或二次靜滴),療程5-7天,要注意利巴韋林可引起貧血的副作用,重症患兒應住院治療。大部分病情溫和,預後好,皮損不留痕跡。

如何預防?

手足口病的傳染源是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所以要避免接觸患者,儘量不帶嬰幼兒到兒童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場所去。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是經口途徑和呼吸道飛沫傳播,糞便、呼吸道分泌物和黏膜皰疹液經汙染的手、日常用品、衣物、器具接觸傳播,所以兒童家庭、託幼機構的防病是關鍵,汙染物品應徹底消毒,一般可用「84」消毒液浸泡,煮沸或陽光下暴曬。目前手足口病暫無疫苗預防接種。

(編輯ZS。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來源:寧鄉市人民醫院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相關焦點

  • 手足口病一般幾天能好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我們經常聽說,但是很多人對手足口病卻不是特別了解,手足口病一般發生在幼兒身上,成人的案例較少,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狀況,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那麼,手足口病如果患上了,一般幾天能好?怎麼樣治療手足口病?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關於手足口病你知道多少?
    來源:海外網圖為北京朝陽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做疫苗接種準備。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攝做好預防王鵬作新華社發隨著各地學校陸續復學,學生們也將結束這「史上最長假期」回歸學校。然而隨著夏季來臨,氣溫升高,手足口病也進入了高發病期。手足口病是怎麼回事?該如何預防?且聽專家怎麼說。
  •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河源這類孩子易感,如何辨別、預防?
    夏季來臨,氣溫升高,手足口病也進入多發期。手足口病是怎麼回事?該如何預防?河源東埔社區醫院醫生認為,保護易感人群的最好方式是接種疫苗,做好預防。 河源東埔醫院醫生表示,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或日常接觸傳播。
  • 辨別手足口病皮疹:記好3個四
    本報記者 韓彬  陝西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王傑民主任醫師近日走進西安煤機社區幼兒園,為家長們做了一堂「預防小兒春季傳染病」的公益講座。  提到傳染病,很多家長對於手足口病感覺恐慌,陝西省人民醫院兒科王傑民主任醫師一開場就給家長們吃了定心丸:手足口病不是罕見病,它其實像普通感冒一樣,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病,認識了它就知道並不可怕,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10歲以下兒童好發  從醫學角度上,王主任詳解了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 這樣治療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手足口病不能吃什麼?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1、傳播方式手足口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
  • 手足口病爆發,兒科醫生告訴你如何預防?
    傳播途徑:密切傳播是手足口病重要的傳播方式。接觸手足口病患兒接觸手足口病患兒使用過的物品,如玩具、食具、床品等。飛沫傳播食用被病毒汙染的食物等等。二、哪些情況需要立即就診?《指南》顯示,大多數手足口病患兒預後良好,但少數患兒發病後迅速累及神經系統,部分患兒病程進入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死率較高。
  • 面對手足口病高發季 你知道該如何正確預防嗎
    隨著天氣溫度漸漸升高,手足口病也開始在孩子中間流行,手足口病是一種讓每個家長都後怕的傳染性疾病,每年五到七月這段時間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對於手足口病,各位家長朋友們準備好預防工作了嗎?別把手足口病誤以為是感冒!
  • 小心手足口病
    何為手足口病?是一種會導致口、手、足、臀部(有時還包括生殖器)發生潰瘍的感染。另一種與之相關的感染,即「皰疹性咽峽炎」,也會引起口腔出現潰瘍。這兩種感染都最常累及兒童,但成人也可患病。本文將介紹手足口病,不過皰疹性咽峽炎的處理與之相同。
  • 如何防控手足口病?
    1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及以下兒童。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多數患者只需對症治療,極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2手足口病有哪些表現?一般症狀較輕,多數患兒一周左右便可以自愈。
  •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狀?預防小兒手足口病,要牢記這3點
    手足口病是全球範圍內的流行傳染疾病,一般在潛伏一周後,在兒童身上出現發燒,皮疹的情況。因為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很多,往往我們很難做到很好的預防,大部分的孩子也就有多次感染手足口病的可能,對於該疾病的防控難度很大,但好在危險性不是很高,對於沒有重症表現的患兒,我們可以考慮在家進行治療。
  • 全球嬰:寶寶發燒、紅疹 是得了手足口病?
    全球嬰母嬰知識:夏季是手足口病發病高峰,病毒可以藉助空氣飛沫等途徑進行快速的傳染,5歲以下兒童群體發病率尤其高。寶寶一旦出現發燒、紅疹等症狀,家長們馬上如臨大敵,實際上這些症狀的表現不一定就是得了手足口病,如何鑑別病症及時對症下藥呢?
  • 小孩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應該這樣治療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是什麼?手足口病怎麼治療?手足口病的預防怎麼做?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手足口病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有三到七天的潛伏期,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之後,初期會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患兒的手、足及口腔會出現皰疹,皰疹發癢發疼;由於口腔患處疼痛,患兒食慾下降,精神不振。發病初期:患兒有發熱、咳嗽、流涕和流口水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有的孩子可能有噁心、嘔吐等症狀。
  • 手足口病兒童、成人都會「中招」
    隨著夏季氣溫的升高,嬰幼兒感染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近日表示,手足口病傳播係數高達4.2—6.5,是新冠病毒的3倍。2018年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中,手足口病以發病人數237.6萬位居第一。
  • 手足口病 兒童、成人都會「中招」
    隨著夏季氣溫的升高,嬰幼兒感染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近日表示,手足口病傳播係數高達4.2—6.5,是新冠病毒的3倍。2018年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中,手足口病以發病人數237.6萬位居第一。
  • 東莞家長,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孩子有這些症狀一定要小心
    這個病就是手足口病,專家呼籲4—7月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該病目前仍無特異性治療手段,最有效的應對措施就是做好預防。國家衛健委新冠防控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曾表示:手足口病傳播係數是新冠病毒的3倍。
  • 炎炎夏日,當心手足口病來襲
    告別了柔和的春天,迎來了火熱的夏天在享受夏日陽光的同時家長也應警惕手足口病的「趁機肆虐」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多發傳染病,發病人群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重症死亡主要集中在3歲及以下兒童。手足口病如何傳播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密切接觸是手足口病重要的傳播方式,通過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其次還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
  • 能要命的手足口病,你了解多少?
    手足口病有什麼症狀?所以這種普通類型的手足口病,多數能在一個星期內痊癒,不會對患兒身體產生嚴重的或者遠期的影響。多數情況下,我們都可以通過普通的一些症狀,如發熱以及比較典型的手、足、口、臀部皮疹來考慮診斷手足口病,並且進行處理,但是還是有一小部分的患兒症狀表現並不十分典型,還有一小部分的重症病例發展非常迅速,所以對於有持續性高熱、精神反應差、呼吸急促、心率快、出冷汗、高血壓等等表現的患兒,我們就需要密切觀察,同時結合檢查結果,高度警惕。
  • 手足口病發燒幾天能退 手足口病這樣治療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手足口病發燒幾天能退?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麼?手足口病怎麼治療?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手足口病發燒幾天能退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4歲以下的兒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易感的。
  • 寶寶手足口病如何預防
    作者:寶寶知道 星兒寶貝媽咪前幾天我們這邊的高級幼兒園,就出現了手足口病的患者,為此我們還討論了一番,對於手足口病,我們幾位寶媽總結了一些預防的經驗,今天分享給大家。手足口病初期,寶寶的口腔和手上會出現一些紅疹,不是太明顯,需要家長密切關注才會發現。
  •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寶媽要知道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狀
    分享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尤其多發於以6歲以下的兒童,目前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有哪些早期症狀?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它?一、 手足口病初期症狀: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又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