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作品《小武》,時代浪潮中的「手藝人」最終何去何從?

2020-09-05 燕雲十六州


2019年3月,山西汾陽。

1997年,導演賈樟柯在故鄉山西汾陽拍出了自己的成名之作《小武》。這部影片講述了自稱幹手藝活(小偷)的梁小武,在接連失去友情、愛情、親情後,又街頭行竊中被人贓並獲,失去了唯一的自由。


小武


在影片中,無所事事的小武整日身穿寬鬆西服在街上遊蕩,尋找合適時機通過展現自己的「手藝」來弄錢花。但小武並非毫無規矩,而是每次偷盜成功後都會把身份證放進郵箱,以便失主去派出所認領。


小勇與小武


小武本該過著自認為平淡而滿足的生活,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電視中看到了以前同為小偷的小勇。如今的小勇已是汾陽縣著名企業家,因為怕小武這個小偷朋友給自己丟人,即將結婚的小勇故意不通知小武。

重情重義的小武還是將偷來的份子錢給了小勇,卻被小勇拒絕。此時的小武意識到了這段友情已經結束,便將錢扔在桌子上離開,苦悶的小武一個人去喝酒了。


梅梅與小武


醉酒後的小武在歌廳用50塊錢叫了一個梅梅的姑娘,但兩個人坐一起卻異常尷尬。結帳時老闆娘以100元找不開為由讓梅梅陪小武出去走會,兩人之間的感情開始迅速增進,進入了「熱戀。」

小武在梅梅的建議下買了BB機,他也為梅梅買了一個金戒指,然而在送戒指時得知了梅梅被大老闆接走的消息,起初不相信的小武直到看到梅梅空空的床鋪才死了心。


小武家人


心灰意冷的小武回到家後把戒指送給了母親,還拿出了萬寶路香菸散發給了父親和兄弟,然而,內心勢力的母親卻將金戒指送給了在城裡工作的二嫂,為此,小武和家裡大吵一架。

被父親逐出家門的小武又重新流落街頭,至此,小武接連失去了友情、愛情和親情。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小武在接下來的一次行竊中突然BB機響了,他被人贓俱獲。


被抓獲的小武

派出所裡的小武急切想知道BB機裡的消息,在老警察的幫助下他才知道不過是天氣預報。電視上播放了小武落網的消息,梅梅此時發來簡訊「祝你萬事如意。」

早上小武被老警察帶出,半路老警察去買東西,將小武拷在電線桿鋼筋上,小武冷漠的看著圍觀的路人,圍觀的路人冷漠的看著小武。

故事到這裡畫上了句號,有人認為小武落得身陷囹圄的下場,完全是因為對自己的放縱,年紀輕輕本該大有可為,而他卻整日遊手好閒,不思上進。也有人認為影片中的小武是那個時代諸多年輕人的縮影,他們面對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巨變顯得無所適從,日益消沉。對此,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呢?

賈樟柯


賈樟柯,1970年5月出生於山西汾陽,1993年考取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1998年其執導的電影《小武》在海外獲得多個獎項後,賈樟柯開始廣受關注,隨後其執導的《站臺》、《山河故人》、《江湖兒女》等作品也廣受好評。

相關焦點

  • 《小武》| 賈樟柯的早期敘事回望
    《小武》作為賈樟柯的開山利器奠定了他的個人紀實性風格和第六代導演專注於社會底層小人物的鮮明特徵,我們能在粗糙的畫質後看到一個精良的思想水平。影片講述了一個山西小縣城的扒手小武被拋棄的故事,真實的反映出了社會底層小人物在時代背景下的生存狀態,我們能通過小武這個模型看見站在他身後的千萬個中國人的身影,我們也聞到了那股屬於中國人的真實的氣息。
  • 賈樟柯《小武》
    北京電影學院學生賈樟柯作品《小武》是賈樟柯故鄉三部曲之一,全部由非職業演員出演,可他仍然深深撼動著每個觀影者的心!很早就聽說《小武》現在終於得以觀之。下為個人之感想!敬請指正!「小武」是影片主人公,「小武&34;為代表的社會底層人們在大時代變革中的生存現狀。
  • 賈樟柯、陳丹青對話《小武》
    我們這幾代都沒有做到在藝術創作中說真話.到十年以後,劉小東把熱乎乎的兩攤屎扔過來了,他就開始畫民工,焦躁的青年,失落的一代,憤怒的眼神,一身的青春。美術館當時也沒明白過來,後來才追認。然後過了幾年,賈樟柯這傢伙出現了,表現小武這個小偷,一個無聊的人。今天他來了沒有,王宏偉,小個子大演員。
  • 禁播21年,豆瓣8.4分,賈樟柯和《小武》
    《小武》一部珍貴的時代記憶,我有時候常常會想,如果沒有賈樟柯是不是我們就看不到這樣的時代印記了?每次看一部電影,我都有個小怪癖,不是去分析研究主演們的演技怎麼樣啊,顏值高不高阿,我喜歡的是觀察和研究導演這個負責講故事的人。
  • 賈樟柯震驚世界的學生作品《小武》被譽為亞洲電影的希望之光
    隔天小武還真去了,可碰巧胡梅梅又不在,說是生病了。小武就讓他的小徒弟去打聽胡梅梅住哪,然後小武找上門去了。梅梅也不是什麼大病,可能就是大姨媽來了肚子痛,讓小武給她倒杯熱水捂肚子,不小心潑了一點到身上,梅梅就感嘆要是有個熱水袋就好了。小武二話沒說,趕緊去更勝的店子裡拿了個熱水袋。梅梅用了熱水袋果然好多了,問小武家裡是不是開煤窯的,花錢大手大腳的,小武說他是個手藝人。
  • 為什麼賈樟柯的首部長片小武,有那麼多人追捧
    憑藉此片,賈樟柯在國際影壇上一舉成名,成為青年導演中後來居上的代表人物。雖然《小武》在國際影壇上大放光芒,一時間風光無限,但是《小武》至今在國內沒有上映過。小武和小勇曾一路從山西偷到北京,聊天的時候小武給小勇許諾,等小勇結婚了送他兩斤錢做賀禮。後來,在發展經濟的浪潮中,小勇下海做起了生意。說是做貿易,實則幹著走私菸的勾當。說是娛樂,實則是做著女人的生意。
  • 《小武》——那些被時代拋下的人!
    小武是個徹頭徹尾的邊緣人,在社會的夾縫中被擠壓的無所適從,可他依舊想要拽住一些溫柔,曾經出生入死的兄弟情,風月場中的那一些溫存,對母親對親情的渴望,可對於一個像他這樣的人,註定了這些東西會隨他遠去。賈樟柯導演的這部電影《小武》,就像紀錄片一般真實捕捉到九十年代初期中國小鎮的社會畫像。電影畫面無比寫實,裡面也沒有專業演員,來自街道的各種嘈雜的聲音,無比逼真的展現出屬於那個時代的衣食住行和精神面貌。
  • 如何評價賈樟柯的電影《小武》?
    他,就是小武,一個小偷,賈樟柯第二部電影《小武》的主人公梁小武。在小武生活的年代,改革開放的成果開始逐漸影響這個山西內陸小城。商品開始關愛這個一度物質匱乏的土地。新的時代變化影響著這個內陸小城的每一個人。
  • 賈樟柯:時代變遷中的藝術清流
    就例如他的成名作——《小武》。 《小武》是賈樟柯獨立製片的第一部長故事片,也是他首次在國際上獲獎的作品,他將矛頭第一次指向了家鄉汾陽,用家鄉的基調來承載著小人物在時代變遷中的「變遷」。影片風格樸實無華,基本上保持著一種紀錄片式的拍攝和敘事風格:粗糙、質樸、真實感逼人。影片中沒有複雜的敘事技巧,導演儘可能的在敘事中隱蔽自己的存在。
  • 小人物的悲劇人生,賈樟柯電影《小武》關注社會邊緣人的生存狀態
    與大自然的生存法則一樣,優勝劣汰,藉助社會轉型和時代大發展的契機,有的人抓住機遇大獲成功,還有更多的人不適應時代發展的節奏而被無情淘汰,在無所適從中渾渾噩噩度日。時光倒回到二十一年前,有一部具有濃烈現實主義色彩的電影在柏林國際電影節展映,廣受好評,這就是國內第六代導演賈樟柯的成名代表作《小武》。
  • 賈樟柯《小武》:生活在下水道裡的「人」,也需要仰望星空
    1998年,《小武》被毫無電影導演經驗的賈樟柯製造出來,並不清楚的畫質、幾乎沒有美學可講的拍攝手法,註定了這部電影要被冠上「地下電影」的名號。但是在十年後,這部賈樟柯導演的處女作卻得以在北大百年講堂得到上映和播放,單向街甚至為了這次《小武》的播放,專程請來的包括賈樟柯在內的《小武》的核心製作團隊,即使在十年後《小武》作為一部禁片已經登上了所謂的大雅之堂,百年講堂播放的版本依然還是《小武》畫面雜亂的DVD版本。
  • 豆瓣8.3《站臺》:時代列車的汽笛響起,賈樟柯閉上眼做了個舊夢
    從第一部作品《小山回家》問世開始,賈樟柯似乎就沉浸在這種記錄小人物的真實生活中無法自拔了。從小山到小武到崔明亮再到濤兒,提起賈樟柯,人們似乎總能跟鄉土、底層相聯繫。這份底層階層的質樸和壓抑,固然和賈樟柯的個人農村生活和曲折成長經歷相關,但由於作品過分密集於反應邊緣人群的底層生活,賈樟柯的作品也越來越受到主流審美的質疑。
  • 賈樟柯《小武》最新修復版發高清劇照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賈樟柯《小武》最新修復版發高清劇照 賈樟柯《小武》最新修復版發高清劇照 螢屏颱風眼 09-28 20:07 【賈樟柯《小武》最新修復版發高清劇照】賈樟柯《小武》最新修復版可以在Virtual Cinema
  • 正是平遙影展們,才讓「小武」成長為了賈樟柯
    眾所周知,賈樟柯本身的出名,就來自於《小武》在地下影迷、影展組織的傳播和交流之中,甚至有人還能回憶起當年賈樟柯一邊放映一邊在旁翻譯山西話的場景:「那個時候真的大家都在天天躲著找場地放,自己都有點小武的感覺了」。
  • 賈樟柯,現代文藝導演,這五部作品具有深刻意義,你看過幾部?
    賈樟柯出生於山西汾陽,1997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作為一個極具國際聲望的中國導演,國內很大一部分觀眾對他卻不是那麼熟悉,加上他的很多作品在國內沒有公映,導致大眾多他的作品也甚少了解。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賈樟柯的幾部電影。
  • 那一年,張藝謀票房3億,賈樟柯30萬,還有一部402元
    ,一直在拍時代轉折之中小人物的命運。 電影裡的小武,戴著粗黑框眼鏡,不怎麼笑,歪斜著頭,愛用舌頭頂著腮幫。他說自己是手藝人,真實身份是一個小偷。在變化的時代裡,小武無所適從,不會適應社會,臉上全是麻木的表情。小武是個邊緣人,每天無所事事走在即將被拆掉的街道上,他所相信的忠誠、義氣,都在商品化社會裡被瓦解。
  • 從小山到小武,看賈樟柯的不迴避主義
    相比第四、第五代導演們剛從時代的擠壓中掙脫出來,雖然提倡探索現實,卻依然難以避免會帶上的粉飾色彩,第六代導演們在時代浪潮的迅速更迭中所迸發出的力量感幾乎令人驚豔。這種驚豔並非尋常意義上所指的美好事物帶給我們的視覺衝擊,而是一種在熒幕上看到活生生的真實生活的驚疑和不敢置信。
  • 賈樟柯處女作《小武》上映接連斬獲國際大獎,國內被封,太真實
    電影《小武》,作為賈樟柯導演的處女作品,首次將山西的特色融入到了電影中,也可以說,電影就是在描寫發生在山西汾陽縣城裡的真實故事。最後一根煙點燃,致愛麗絲的結束,也意味著小武想要挽回的兄弟情誼結束了。是的,小勇變了,是社會變革的浪潮把人湧進了潮水裡。人在失落孤獨時會本能地尋找慰藉,填滿空虛,小武更不例外,第一次走進歌舞廳直接拿著100塊錢來消遣,長相嬌好的小姐梅梅獨自唱歌,小武一直笑,他不是笑梅梅唱的怎麼樣,而是笑自己。
  • 《小武》4K修復版柏林首映斯科塞斯發賀信,賈樟柯撰文回憶「Mr.OK...
    賈樟柯在《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柏林首映式上此外,賈樟柯作為電影節70周年特邀嘉賓,出席了電影節70周年特別策劃的一系列活動。1998年,賈樟柯長片處女作《小武》在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首映,並獲該單元首獎沃爾夫岡·斯道獎及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從此步入影壇。
  • 賈樟柯——一個時代的觀察者
    只有在廣闊中行走,才能知道人的渺小。只有在歷史中神遊過,才能知道人生的短暫。」這是他在《賈想》的序言中寫下的一句話。一、他,眾人皆醉我獨醒。一時間想起當年賈樟柯電影《三峽好人》和張藝謀《滿城盡帶黃金甲》同期上映是,賈樟柯說的一句話「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是的,他看到了這一點,從《小武》到《三峽好人》再到《江湖兒女》賈樟柯的視角一直停在社會的底層,一直關注大歷史下個人的卑微,一直在拍狀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