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清木一陽
1998年2月18日,賈樟柯指導的獨立劇情長片《小武》在德國公映。
憑藉此片,賈樟柯在國際影壇上一舉成名,成為青年導演中後來居上的代表人物。
雖然《小武》在國際影壇上大放光芒,一時間風光無限,但是《小武》至今在國內沒有上映過。
沒機會在電影院觀看此片,這是件令人遺憾的事情。
據說當時成為禁片的原因,是影片詆毀政黨形象,涉嫌煽動。
如今時過境遷,賈樟柯早已從汾陽文藝青年變成了世界級電影大師。
現如今之汾陽,現如今之中國,早已今非昔比。
可再次重溫此片,仍是感慨萬千。
二十多年過去,這部電影仍然時常被人談起,這說任憑明時間如流水般飛逝,電影的價值和魅力至今不減。
格雷戈爾曾這樣評價《小武》:賈樟柯是亞洲電影閃電般耀眼的希望之光,因為還沒有一部電影像《小武》這樣誠實地表達了正在活著的中國人的氣息。
從上面的評價我們可以看出一點,那就是導演真誠,電影真實。
電影在開拍之初的名字是《靳小勇的哥們,胡梅梅的靠山,梁長友的兒子:小武》,《小武》後來改過之後的名字。
從最初的電影名上可以看出,電影主角是一個叫梁小武的青年,他有一個哥們叫靳小勇,有個女朋友叫胡梅梅,當然他還有父母兄弟姐妹。
小武生活在山西汾陽,當時的汾陽和中國其他縣城無二,人心浮躁,城市破敗,人情淡漠。
影片主要敘述了與小武有關的三個要素,也是與我們休戚與共的三個要素:親情、友情、愛情。
小武自認是一個靠手藝吃飯的藝人,實則就是小偷。
他和靳小勇是從小到大的好兄弟,兩人手臂上分別刺著:有難同當和有福同享,這是他們偉大友誼的見證和決心。
小武和小勇曾一路從山西偷到北京,聊天的時候小武給小勇許諾,等小勇結婚了送他兩斤錢做賀禮。
後來,在發展經濟的浪潮中,小勇下海做起了生意。
說是做貿易,實則幹著走私菸的勾當。
說是娛樂,實則是做著女人的生意。
小勇變了,從小偷變成了大偷。但是在眾人眼中,他是民營企業家,是幹著正經生意的成功人士,是向希望工程捐款三萬元的慈善家。
小勇結婚,怕人知道他和小武的關係,怕所謂成功人士的光環受到小偷的玷汙,他沒有請小武參加婚禮。
小武是從公安局局長那裡得知結婚之事的,他感到難過失望,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結婚竟然沒有邀請自己參加。
小武雖然對朋友失望,他還是要踐行自己的諾言,小武再次去偷,給小勇湊足了賀禮,用紅紙包好,親自送去。
好兄弟離他而去,帶走了他的一片天空。
兩人在牆上標記身高的數字,還在風中眺望著長大的人,童年的記憶已經開始被遺忘。
友情,在時代洪流面前不堪一擊。
人們往往不敢直面自己的情感,因為直面情感就必須面對人性。
小武來到卡拉OK,花錢請女人為他唱歌,胡梅梅是東北來的風塵女子,她有一個明星夢,她想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而要改變就得依靠男人。
第一次有人親吻自己,小武感受到了來自女人的溫存,小武喜歡上了胡梅梅。
小武給胡梅梅買熱水袋,兩個人在逼仄的出租屋裡度過小武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胡梅梅給小武唱王菲的《心雨》。
我的天空,為何掛滿溼的淚。
兩顆孤苦無依的心,在那一刻緊密連在一起,互相傳遞溫暖,只是時光飛逝,美好終究曇花一現。
當兩顆孤獨的星球擦肩而過,宇宙中留下最美的弧線。
小武為了胡梅梅買了傳呼機,傳呼機還沒有派上用場,胡梅梅卻已被大佬接走。
小武給胡梅梅買的金戒指,還沒來得及交給她,愛情已離他遠去。
友情消失,愛情不再,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在以勢不可擋的速度向前奔走,只有小武在原地踏步,只有小武還停留在那個獨屬於自己掛滿淚的天空。
小武將金戒指交給母親,第二天戒指就出現在尚未過門的二嫂手上,小武找母親理論,被父親無情地趕出家門,並說小武忤逆,永遠不要進家門。
血濃於水的親情,至此也拋棄了小武。
本以為家庭可以是最後的療傷之所,卻成了傷心之地。
失去友情、愛情、親情的小武,像是個孤魂遊蕩在人間。
他打心底是一個傳統守舊的人,並不是非要做小偷,只是想要以此來向人們證明:我還沒有變,變的是你們。
諷刺的是,胡梅梅離他而去,小武偷竊被抓。
小武最後一次偷竊被抓,是因為傳呼機響了。傳呼機裡傳來的並不是胡梅梅的消息,而是一則天氣預報:晴轉多雲。
而小武的天空,何止是晴轉多雲啊,就像王菲歌裡唱的:我的天空早已掛滿溼的淚。
小武的天空早就下起了雨,可是沒有人為他隱隱作痛的心去撐一把遮雨的傘。
冰冷的手銬無情捆綁著小武的尊嚴,小武在街上行人的注視觀望之下,沉沉地坐在地上,他的心已如死水。
最後,小武還是等來了胡梅梅的消息;有一個姓胡的小姐呼你,祝你萬事如意。
《小武》講的是一群小人物的生活常態,在近乎紀錄片的風格之下,是千千萬個真實的中國人。
曾經,中國有千千萬萬個張小勇,趙小勇,李小勇,王小勇。
有個千千萬萬個張小武,趙小武,李小武,王小武。
還有千千萬萬個張梅梅,趙梅梅,李梅梅,王梅梅。
時代向前奔跑是好事,但是不能忽略掉那些曾經被撞倒的人。
很多年之後,可能大多數娛樂性質的商業電影會被人們忘記,但是我相信賈樟柯的這部電影會永遠被人們提起,因為他真實記錄了中國某個群體的生活。
因為有這部電影,因為有賈樟柯,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們中國人民是有民族記憶的,我們不是善忘歷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