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之死![深讀此文]

2021-02-13 股盛投資

來源:網絡

張飛的死,其實憋屈得很:他不是在戰場上慷慨赴死,而是被自己的情緒給殺死了。

當聽到二哥關羽被東吳所害後,他就抑制不住悲痛,恨不得立馬出兵去滅了東吳。劉備沉得住氣,拒絕了張飛的要求。無奈之中的張飛便日日沉醉,醉後管不住自己,時時拿士兵出氣,動輒鞭打他們。最後,部下範疆、張達實在忍無可忍,於是趁張飛醉酒沉睡之時,將他刺殺,割下他的頭顱,奔東吳而去。

沒有人能否認,張飛的能力是很強大的。但能力這麼大的人,最後卻得到這樣一個窩囊的結局,不得不令人反思:一個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住的人,能力再大也無濟於事。

現代跟古代當然不一樣。古代的人,如張飛這般脾氣大的優秀軍官,即便不懂如何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緒,卻至少還可以上沙場殺敵,展現自己的能力,封妻蔭子,揚名立萬。

但和平年代不同。當下就是和平年代,不講暴力講腦力,如果一個人如張飛般那樣暴躁,無法管控自己的情緒,隨便對人發火,讓感性情緒控制了理性思維,你很難想像他如何在一個團隊裡混下去,縱便他是一個領導。

一個真正優秀的人,都是以做事為主的,那些有損大局的情緒,會被擺在一邊。所以,能夠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才可能最大化地去展現自己的能力。領導者尤其如此,把自己的情緒控制好了,才能更好地去領導自己的團隊,去發揮最大的功效。

同樣是天才,一個能夠很好管控自己的情緒,而另一個不能管控自己的情緒,結果會有什麼不同呢?著名足球明星梅西和巴洛特利就是最好的例子。

巴洛特利天賦異稟,但脾氣火爆,不但在訓練時會與隊友大打出手,而且在比賽時還會與對方球員、裁判,甚至球迷發生劇烈衝突。而同樣天賦異稟的梅西則是球場上的謙謙君子。

有網友評論說,如果梅西也像巴神一樣暴脾氣,動不動就罵娘動粗,他一定少不了對方球員的報復加飛鏟,最後會在一次次傷病中無奈退下神壇。

而結果似乎也和這位網友的評論差不多,巴洛特利雖被球迷呼為巴神,卻至今沒拿到過金球獎,儘管他已經不能再被稱為神童了;與此同時,梅西卻是拿獎拿到手軟。

這個例子很形象地告訴我們:恣意揮霍自己情緒的時候,也是在恣意揮霍自己的才華。動輒對人發脾氣並不是激情,真正的激情是揮灑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脾氣。

當然,並不是說讓大家不要有情緒。事實上,那些優秀能幹的人並不是沒有情緒,他們只是能夠適時地控制自我,不被情緒所左右罷了。「怒不過奪,喜不過予」,其源於內在的自信與魄力。

相信看過《教父》的朋友,會對這句臺詞記憶深刻:「永遠不要讓他人知道你的想法。」情緒易于波動、喜怒輕易形於色的人,與其說是坦率,不如說是缺乏內心的歷練。

老教父的大兒子桑尼對父親的教條不屑一顧,衝動魯莽,沒有城府,結果被人射成馬蜂窩。他忘了父親一再對他的告誡:「男人是不能粗心的,女人和孩子可以,但男人不能。」

桑尼絕對是一個好兄長,但作為一個家族的繼承者,桑尼是不夠格的,所以他註定要死,讓更為強大的繼任者崛起。

這個繼任者就是小兒子麥克。他嚴格遵照父親的教誨,不動聲色,沉著冷靜,在醫院保護了父親,在餐廳報復了兇手,甚至甘願在離家萬裡的西西里隱藏多年。結果也顯而易見,最終麥克成為家族優秀的繼任者。

「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這是原著作者馬裡奧·普佐對麥克的評價。如今讀來,仍令人拍案叫絕。

是的,在該隱忍的時候隱忍,在該爆發的時候爆發,才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

有這樣一個故事,林肯做總統的時候,陸軍部長向他抱怨說受到一位少將的侮辱,希望總統能幫他出口氣。看著正在氣頭上的陸軍部長,林肯說你可以給對方寫一封尖酸刻薄的罵信作為回敬,不過,在寄出之前請給我過目一下。

信很快就寫好了,陸軍部長興衝衝地把信遞給林肯,希望能夠早點寄出去。林肯拿過信,卻隨手扔進了火爐裡。

陸軍部長不解,質問林肯這是為什麼。

林肯笑著解釋說:「我生氣的時候都是這麼做的,把想罵的話都寫出來,然後燒掉,氣也就消了。我寫信的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己解氣的,如果寄給對方,不是繼續添氣麼?如果你還不爽,那就再寫,寫到舒服為止!」

陸軍部長笑了,是啊,這信若寄出去,對方再反罵回來,不是更氣了麼?

心裡產生負面情緒,需要疏導發洩,林肯用了寫信的方法。

中國古人的境界則要高一點,比如像孔子,直接就是「恕」字待之,恕己恕人。

若做不到如孔聖人這般的高境界,那就找一件心愛的事傾瀉所有情緒。

清代作家李漁的方法是寫字:「予無他癖,唯有著書。憂籍以消,怒籍以釋。」

鄭板橋更加直接。當他受官場擠壓、鬱郁不得志時,就提筆畫竹。畫完以後,心理舒坦了,畫藝也越發純熟,一箭雙鵰。

沒有人天生就懂得控制情緒。真正優秀能幹的人,都是時刻留意不要讓自己栽在壞情緒中的。

所以,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不妨想想張飛,他死的太不值當了!

股盛文玩簡介

股盛文玩是股盛旗下以玩會友平臺。目前主營產品以遼寧岫巖玉(河磨玉 黃白老玉 岫玉180)及海南黃花梨 小葉紫檀為主。感恩於我們千萬之中的遇見,2018年繼續關注我們吧,股盛與你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張飛之死!再忙也要深讀此文 !
    張飛的死,其實憋屈得很:他不是在戰場上慷慨赴死,而是被自己的情緒給殺死了。當聽到二哥關羽被東吳所害後,他就抑制不住悲痛,恨不得立馬出兵去滅了東吳。劉備沉得住氣,拒絕了張飛的要求。無奈之中的張飛便日日沉醉,醉後管不住自己,時時拿士兵出氣,動輒鞭打他們。
  • 張飛之死(再忙也要深讀此文)
    張飛之死,其實很憋屈:他不是在戰場上慷慨赴死,而是被自己的情緒殺死了。聽到好兄弟關羽被害,他首先就抑制不住哀傷,血淚粘襟。隨後借醉鞭打士兵,要他們日夜趕造兵器,想要馬上為兄弟報仇。最後部下範疆與張達忍無可忍,只好趁張飛又再醉酒時,將他刺殺在軍營裡。
  • 張飛之死
    在《三國演義》中,張飛之死,死得憋屈。他不是在戰場上慷慨赴死,而是被自己的情緒給殺死了。張飛脾氣暴燥。他在閬中鎮守,聞知二哥關羽被東吳所害,旦夕號泣,血淚衣襟。劉備知道後,就勸他,你鞭打士兵,還讓這些士兵隨你左右,早晚都要被禍的。
  • 深度閱讀| 張飛之死!
    來源:百度文庫(http://t.cn/RKXLeeb),圖文整理自網絡張飛之死其實很憋屈:他不是在戰場上慷慨赴死
  • 張飛之死,死在情緒;關羽之死,死在心態
    (三國 劇照)張飛聽到二哥關羽被東吳所害後,抑制不住悲痛,恨不得立馬出兵去滅了東吳。劉備沉得住氣,拒絕了張飛的要求。無奈之中的張飛便日日沉醉,醉後管不住自己,時時拿士兵出氣,動輒鞭打他們。最後,部下範疆、張達實在忍無可忍,於是趁張飛醉酒沉睡之時,將他刺殺,割下他的頭顱,奔東吳而去。沒有人能否認,張飛的能力是很強大的。但能力這麼大的人,最後卻得到這樣一個窩囊的結局,不得不令人反思:一個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住的人,能力再大也無濟於事。
  • 張飛之死(深度好文)
    張飛聽到二哥關羽被東吳所害後,抑制不住悲痛,恨不得立馬出兵去滅了東吳。劉備沉得住氣,拒絕了張飛的要求。無奈之中的張飛便日日沉醉,醉後管不住自己,時時拿士兵出氣,動輒鞭打他們。最後,部下範疆、張達實在忍無可忍,於是趁張飛醉酒沉睡之時,將他刺殺,割下他的頭顱,奔東吳而去。沒有人能否認,張飛的能力是很強大的。但能力這麼大的人,最後卻得到這樣一個窩囊的結局,不得不令人反思:一個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住的人,能力再大也無濟於事。
  • 張飛為何能吼死夏侯傑?醫學專家:並非張飛神勇,只不過是個巧合
    為了救劉備的兒子,趙雲差點死在軍中,幸虧張飛在當陽橋上接應,才得以脫身。那麼在歷史上真有此事嗎?或許是後人為了襯託張飛作戰勇猛才故意編出的故事,然而醫學專家對張飛嚇死夏侯傑有著不一樣的解釋,他們認為這種情況或許真的存在,而夏侯傑之死也並非全是因為受驚而亡,而是因為其自身患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由於猝不及防,再加上被張飛這麼一嚇唬,病發身亡,這是醫學專家對張飛嚇死夏侯傑最合理權威的解釋,並非張飛神勇,只不過是個巧合而已,一名武將即使膽子再小,看慣了戰場上的血雨腥風也不至於如此脆弱,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夏侯傑自身患有疾病
  • 張飛之死(值得深思)
    張飛之死,其實很憋屈:他不是在戰場上慷慨赴死,而是被自己的情緒殺死了。聽到好兄弟關羽被害,他首先就抑制不住哀傷。隨後借醉鞭打士兵,要他們日夜趕造兵器,想要馬上為兄弟報仇。最後,部下範疆與張達忍無可忍,只好趁張飛又再醉酒時,將他刺殺在軍營裡。沒人否認張飛能力很大。但能力這麼大的人,最後卻得不到一個理想的結局。
  • 張飛之死,真相驚人!
    張飛之死,其實很憋屈:他不是在戰場上慷慨赴死,而是被自己的情緒殺死了!聽到好兄弟關羽被害,他首先就抑制不住哀傷,血淚粘襟。最後部下範疆與張達忍無可忍,只好趁張飛又再醉酒時,將他刺殺在軍營裡。沒人否認張飛能力很大。但能力這麼大的人,最後卻得不到一個理想的結局。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人,其實能力再大也無濟於事。1、最該掌握的能力是控制自己現代跟古代當然不一樣。
  • 張飛之子:張紹
    苞子遵為尚書,隨諸葛瞻於綿竹,與鄧艾戰,死。      ---《三國志·蜀書·張飛傳》張紹(?-?),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臣,車騎將軍張飛次子。劉禪在位時期,官拜侍中、尚書僕射,繼承西鄉侯爵位。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蜀漢滅亡,皇帝劉禪與張紹等蜀漢公卿入洛陽,曹魏冊封張紹為列侯。
  • 劉備至死都沒給關羽、張飛追封諡號,是怨恨關張,還是另有隱情?
    也有異常鄙視的,言稱:劉備虛偽,關於自大,張飛魯莽,要是劉備真當了皇帝,首先就會殺了關羽和張飛……當然更有「學究派」,從正史中去窺尋線索,並指出:根本就沒有什麼「桃園三結義」。而且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關羽、張飛那麼替劉備賣命,可劉備至死都沒給兩人追封諡號,相反卻追封了法正。劉備這是在怨恨關、張,還是另有隱情,到底是幾個意思?
  • 張飛的妻子是搶來的,妻子為何在張飛去世後要求陪葬呢?
    為什麼相貌兇悍,脾氣暴躁的張飛能夠有兩個這麼溫柔漂亮的女兒呢?小編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張飛有一個貌美如花,溫柔賢惠的妻子啊!而且張飛的妻子在張飛死後,不顧太子女婿和太子妃女兒的勸阻,執意要給張飛陪葬,最終絕食而死,和張飛合葬在一起。大家一定想不到,在戰場上狂吼一聲能嚇死敵方將領的猛張飛,竟然擁有一個如此深愛他的妻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講一講張飛和夏侯氏的愛情故事。
  • 蜀漢滅亡後關羽全家被殺,為啥張飛卻沒事?你看看張飛的老婆是誰
    這其實是優點,劉備一生敗仗無數,卻次次起死回生,堪稱是「打不死的小強」,這點又跟劉邦一樣一樣的,屢敗給項羽,最後一戰定乾坤。從這兩方面性格特徵來看,劉備是劉邦後代,當無疑了。再看劉禪,他不能跟劉邦比,畢竟劉邦和劉備都是開國帝王,有可比性。而劉禪是亡國之君,他只能跟漢獻帝比較——又出奇的一致,幾乎所有亡國之君中漢獻帝和劉禪,是最會演戲的。
  • 張飛大戰長坂坡,張遼想要殺回去,許褚為何沉默不語
    看過三國的人,對於三國當中印象最深的一段,當屬於長坂坡這一章節。
  • 張飛的兒子張苞一死,諸葛亮直接一病不起,這是為何?
    張飛的兒子張苞一死,諸葛亮直接一病不起,這是為何?五虎上將張飛驍勇善戰,是劉備的左膀右臂,可是他卻死得很憋屈。
  • 劉禪為何娶張飛兩個女兒為後,卻不娶關羽之女,學者:這才是重點
    而劉禪所娶的這對姐妹花,正是猛將張飛的女兒。在此便令人提出一個疑問:劉備和關羽、張飛三人關係非同尋常,親如兄弟。根據史載,劉備和關羽更是有抵足而眠的記載,後來劉備入川,又讓關羽鎮守當時最為重要的地方荊州,可見劉備和關羽的關係似乎比和張飛更近一點,但是在給兒子選皇后的時候,為何卻絲毫不考慮關羽之女呢?原因可以分為四種?一、關羽犯下大錯。
  • 向死而生 (此文勝讀十年書)
    向死而生,這是多麼高級的人生大智慧!是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主持過上百場追悼會送別會的袁女士,第二個故事的主角是李開復。不知死,焉知生?我們中國文化缺少了對死亡的教育。強烈建議各位讀者也來看看。
  • 【鏗鏘三國談】一嗓子吼死了夏侯傑的張飛嗓門到底有多大?
    ▲關注的主公都已經抓到神將啦你們知道一嗓子吼死了夏侯傑的張飛嗓門到底有多大,真的可以嚇死一個人嗎?
  • 張飛的兒子張苞到底有何作用?為什麼他的死讓諸葛亮咳血昏厥
    ,在白帝城將自身的兒子託孤給諸葛亮,慚愧而死。第一條是,諸葛亮和他的父親張飛具備非常濃厚的情感,諸葛亮覺得自身應當好好的照顧張飛的兒子,但是他的希望卻沒有能夠如願達成,他覺得自身非常對不起自身與張飛的情感,於是深感悲痛 。
  • 張飛是黑大漢、張飛是美男子——到底哪個是真的?
    張飛的為人,史書說得很清楚:愛敬君子但不恤士卒,暴而無恩。他愛敬君子這個細節,我覺得有點意思。雖然史書裡沒提張飛好文墨——關羽讀《左傳》很熟,是呂蒙都提到過的——但結交當時的君子士人,得有點基礎吧?像王平這類就是近乎文盲,性格自輕,跟士大夫未必處得好。東漢的君子士人眾所周知,很是看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