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深山古鎮】石頭抒寫家族史—於家石頭村

2021-02-08 河北旅遊

  大家回想起郭濤主演的電影《瘋狂的石頭》裡的場景或許還會捧腹大笑,而今天要講到的這個關於石頭的話題,她給你帶來不了歡笑,但是她絕對會讓你肅然起敬。這就是石頭王國——河北省井陘縣石頭村。

  石頭村現有400餘戶人家,人口1600多口,其中95%以上的村民是于姓,相傳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謙的後裔。先祖於有道遷來時,這裡還是一片曠野,「與木石居與鹿豕遊」,距今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村中大多數男子都是能工巧匠,他們祖祖輩輩靠自已的雙手將石頭修成梯田、雕成石器、蓋成石屋、鋪成街道,直至建成龐大的石頭村落。

  全村六街七巷十八胡同,縱橫交錯、結解曲伸,每條街道均以亂石鋪成,石街兩旁是一座座石頭院落,古式門樓,黑漆大門,家家相接,戶戶相連,雞犬之聲相聞,鄰裡朝夕往來,生生息息,一派農家景象,點燃其間的還有深宅大院,高房繡樓,古廟古閣,整個村落,街依房建、房與街齊、呼應顧盼、規劃有序。

  遍布全村的花草樹木春綠夏豔,將原本有幾分冰冷的石門石街裝扮得嫵媚動人起來。「深山藏古秀,瑞石撒幽香」,漫步於石門、石階、石牆之間,詩情畫意油然而生。


  石頭村是石頭的世界,其中的石頭古街堪稱於家村的一大景觀。於家村的先人們對建房布局和街道設置都有明確規範,東西為街,南北為巷,不通謂胡同,古舊街巷,街寬3至4米,巷和胡同寬約2至3米,窄窄的街道,全為青石鋪就,其大小不等,形狀各異、亂石鋪錦、巨細相間,高低俯仰,結解曲伸,縱橫交錯,如詩如畫。


  這些明清古道,追溯其歷史可多達五百載,少有三百年,歲月滄桑,人來畜往,每塊石頭都被磨得細膩光滑,錚錚發亮,尤其在雨天,在雨水的衝刷下,熠熠閃光,更成為石頭村一道難得的風景線。

  在於家村用石頭蓋的石頭四合院不下百座,其中最為壯觀的當數「四合樓院」。這是一座上磚下石的巍峨建築物,始建於明末,房屋百間,建築面積近千平方米。分為東西兩院,均為北高南低,三面樓,兩院正房下層均為石券洞室,九間無梁殿、建築宏偉高大,古樸典雅,偏正側倚,錯落有致,寬敞豁朗,冬暖夏涼。

  清涼閣是該村的一大特色。上下三層,結構各異,引人入勝,第一層為搭券四門式;第二層是實芯四室式;第三層乃明柱迴廊式,該建築頂層系「木磚補葺」,四面明柱、單門殿堂,白牆壁畫,琉璃瓦頂,清新明快,古樸高雅。下面兩層是全石建築,錯落有致,欲爭有讓,高低優仰,犬牙交錯,跌宕起伏,勾心鬥角,頗有力學價值。

  拱券中央預部有於喜春侄兒於朝興雕刻的碑文:「萬曆九年起根源,一人修築其實難。二十五年完下節,思量何日得周全。闔村都說使木植,憑吾獨力鑿石山。經營暫停觀此境,等待功成萬古傳。」


  更為奇特的是,如此高大的建築物,竟然不打跟基,不填輔料,以天然石底為基礎,塊塊巨石就地而起,從下到上完全乾打壘而成。

  石塊巨大驚人,有的長過數米,有的重達數噸,有的原封不動,有的鏨跡寥寥,構造粗擴奔放,設計獨出心裁。整個建築充滿古樸粗糙之美,正如當地民謠所說的「一塊石頭一匹梁、一塊石頭一堵牆」。清涼閣巍巍然,凜凜然,聳立於山間村首,蔚為壯觀。


  縱觀整個清涼閣,累累巨石,鱗次櫛比,似券非券,似搭非搭,集美學、力學、建築學、數學、幾何、物期學以及老百姓智慧於一體,盤根錯節、鬼斧神工,可謂建築史上之奇蹟,民間藝術之珍寶。

—————————————————————————


相關焦點

  • 河北井陘於家石頭村:每塊石頭都在講故事
    太行天路,兩邊是連綿不斷地群山,汽車在天路間緩緩前行。一條天路,就像一條絲線,把群山與藍天緊緊相連,遠遠近近,縱橫交錯的山路總把視線切割,讓你有意無意的看見古鎮村落固執地點綴其間。  目前,於家石頭村已有4000多口人,繁衍至今24代,村裡人95%以上是于姓。這一代代人,傳承著於家的未來和希望,于謙的故事,也隨著一代代人的延續根植在於家石頭村的每一塊石頭裡,鑲嵌在巍巍太行山中。
  • 禪城石灣石頭村:遺風猶存 和美與共
    除古祠外,石頭村其他傳統建築亦古韻留芳。精武樓,始建於1936年,由當地名士霍芝庭創建。2004年,石頭村率先吹響了舊物業改造的號角,聯合石樑村和黎衝村,拆除了13家能耗高、汙染大、效益差的陶瓷生產企業,高標準建起了佛山瀾石(國際)金屬交易中心,成為全國最大的不鏽鋼交易市場。
  • 貴州獨特的文化古鎮,藏於深山,但卻涵蓋了整個明代的記憶
    而這座和明代息息相關的古鎮,現如今已被改名為天龍屯堡古鎮,它位於貴州省西部安順市平壩區,在喀斯特地貌的大山深處,深藏隱蔽,還有天台山、龍眼山兩山脈助陣,作為西進雲南的咽喉之地,這些地理位置上的優勢讓它在明代的歷史上影響深遠也是無可厚非的。
  • 一戶人家一個村,老宅、古槐、石頭寨罕見,通路後人們叫不出村名
    這個村位於太行深山溝裡,過去這裡是斷頭路,交通不便,村裡10幾戶人家都陸續搬出了大山,只剩下一戶人家守著這個小山村。這戶人家女戶主名叫楊秀敏,今年73歲,潑辣能幹,說話鋼刀利水,一看她就是這個家的當家人。男主人叫高起,今年75歲,老實巴交。他看見人多,一直抽著煙不敢多說話。這戶人家除老兩口外,還有一個啞巴弟弟,他今年也60多歲了,至今單身。
  • 白馬灘的石頭會唱歌
    白馬灘是用石頭「堆」成的。8月6日,沿著蜿蜒曲折的公路走進位於深山的延安市黃龍縣白馬灘鎮,一排排由石頭搭建而成的標誌性景觀映入眼帘。農家小院前鬱鬱蔥蔥的草木與各種形象的石頭造型交錯掩映,形成了一幅獨具當地特色的「美麗鄉村」圖景。石頭,佔據著白馬灘人祖祖輩輩的生活。
  • 南京溧水石頭寨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溧水區石頭寨村尤家自然村村前廣場整治一新。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湯姣姣 通訊員 金濤)近日,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了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我省共有12個村入圍,溧水區白馬鎮石頭寨村名列其中,全市唯一。
  • 【微雲山.警世通言】石頭上的畫家 (文/張永康)
    在這與世隔絕的地方,偏偏就有那麼幾十口人丁,十來戶人家,組成一個村子名叫巴石村。村裡的人活得有滋有味,靠的就是一種「敲石」的職業吃飯,「敲石」就是俗稱「打石匠」的活兒。成年累月在石頭上敲敲打打,打磨出一些刻畫有豬、牛、羊的石盆、石缸、石碗之類的石器,然後弄到山外換幾個小錢,再將錢換回紅薯和大米過日子。
  • 河北邯鄲涉縣更樂鎮網紅村~大窪村,石頭王國之鄉,夜景光輝耀眼
    在河北邯鄲涉縣更樂鎮有一個網紅村,大家知道是哪個村嗎?沒錯這個村就是更樂鎮大窪村,這個大窪村被稱為石頭王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石頭王國大窪村吧!大窪村位於更樂鎮,大窪村靠著獨特的地形險要,有著很多的石頭,才有了石頭王國的稱號。
  • 尋訪特色村:東阿關山村至今保留連片的石頭房
    山東省財政從城鎮化發展資金中按照每村20萬元補助標準,用於發展規劃編制和檔案建立工作,有步驟、有計劃地做好傳統村落的文化景觀、歷史文物、鄉土建築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聊城入選「省級傳統村落」的8個特色村分別為,陽穀縣喬潤街道辦事處迷魂陣村、陽穀縣七級鎮七一村、陽穀縣阿城鎮海會寺村、莘縣大張家鎮北馬陵村、莘縣大張家鎮紅廟村、東阿縣姜樓鎮魏莊村、東阿縣劉集鎮苫山村、東阿縣劉集鎮前關山村。  那麼,8個特色村的魅力究竟在哪兒?即日起,大眾網推出 「尋訪聊城特色村落」大型系列報導,逐一對聊城特色村進行探訪,為讀者揭開其神秘面紗。
  • 新安縣:金牌農業緣何花落「石頭村」?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規劃建設範圍涵蓋洛陽1個區、9個縣(市),而碾坪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試點村。  碾坪村位於新安縣城北部,地處丘陵山區,全村519戶,2496口人,人均耕地面積少,因石灰石資料豐富,又保存了大量的石頭民居,也被稱為「石頭村」。
  • 靠撿石頭致富的村子,一塊石頭10萬元,家家戶戶撿石頭
    靠撿石頭致富的村子,一塊石頭10萬元,家家戶戶撿石頭說起石頭,大家都不陌生,馬路邊、公園中、大山上、商場裡等等,這些地方都有石頭。要說商場裡有石頭,很多人可能一時間反應不過來,其實玉石也是石頭,是非常稀有而又美麗的石頭,另外那些石頭工藝品也是石頭。看似不起眼的石頭,其實蘊藏玄機。中國有一個村子,就是靠石頭髮家致富的,一塊石頭能賣10萬元,一年收入幾十萬,車房隨便買,家家戶戶撿石頭。那麼你知道這是哪個村子嗎?
  • 大山深處的紂王殿好安靜,沒想到這裡還有個堪稱世外桃源的石頭城
    今天休息,我們驅車來到了太行山深處的紂王殿村,經村民指點,我們決定趕在太陽落山前到山上的石頭城古民居群看一看。沿著山路繼續開車十分鐘,來到了一個由高高的石頭牆圍起來的地方,路的左邊是深山溝,右邊是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石頭房子。
  • 鄉村行記 寧波保存最完整的石屋群,「石頭村」變身網紅村
    然而,在10多年前,許民村還是一個債務多、矛盾多、光棍多的「三多村」,村裡沒有像樣的道路,村民缺少致富門路,年輕勞動力大量流失,幾乎所有人都把逃離石頭村作為最好的選擇
  • 我國有一個土豪村,靠撿石頭髮財的村子,村民有車有房年入百萬
    一般來說,能兌換石頭錢的人都撿到了玉石,通常微不足道的一塊玉石可以達到數千萬元。平時人們都是朝五天九夜生活的,但一個村莊很特別。這個村子的致富方法竟然靠撿石頭富起來了。令人驚訝的是,一塊小石頭竟然值錢,村民們以此為永生,都開著豪車。這個村子就是地處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的何家壩村。村子在長江邊。
  • 奇怪,臨淄這座「石頭村」怎麼吸引了一群拍電影的人
    最近幾天,一群扛著攝像機的人頻繁來到臨淄區金山鎮的搭嶺村,不知道為什麼在古老的石頭巷內四處查看?原來,這個村要拍電影啦。
  • ...我被大家親切笑稱為「駐村釘子戶」|息烽縣鹿窩鎮大石頭村駐村...
    我叫皮模權,來自息烽縣中醫院,現在是息烽縣鹿窩鎮大石頭村駐村工作隊成員。自2011年開始參加駐村幫扶工作以來,十年間參與了5個村駐村幫扶,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1年,我被單位派駐縣內永靖鎮上洪馬村,開始了自己的駐村工作。
  • 石頭隨筆
    一旁挖一個土坑,支一口大鐵鍋,把燒好的灰塊兒放進鍋裡,倒入清水,灰塊兒見水就烽出一道道裂紋,燙人的灰水咕嘟咕嘟的沸騰起來,用棍棒邊攪和邊摻水,直至灰塊兒全部融化,然後抬起鍋頭把石灰水倒進挖好的灰坑裡,窖上一段時日,白格森森的灰泥就可以添上麻達或者玻璃絲抹家了。變幻的石頭在我心裡是那樣的神奇!
  • 太行深山中的世外桃源 嶽飛後人居住的地方
    曠世之仙境,太行深處,忠良嶽飛之後隱居近千載——此乃嶽家寨村也。築石舍,今屹立,古風依舊,景怡人,避世之靜,路難行,接天之高,巍峨險境開天路,巍巍太行深處絕境現世人。這裡平均海拔1200米,四臨懸崖峭壁,有「太行空中村」的美譽。由於特殊的地理地貌,構成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小氣候。
  • 昔日賣石頭,今日賣風景 徐州這個村用奇石敲開致富門
    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裡裡外外地把這裡的奇石逐個品味一遍,一定會讚嘆鹿臺村竟然會有如此美麗的石頭。不錯,鹿臺村的石頭的確很美麗。鹿臺村與安徽省靈璧縣接壤,地下的石頭,也與靈璧一脈相承。進入鹿臺,就像進入了一個石頭的世界:石門墩、石院牆、石畜圈不勝枚舉;石盆、石凳、石桌、石臼琳琅滿目;最為壯觀的是路邊堆砌的觀賞石,高過屋頂,遮住田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