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聯蛋白是大多數基質蛋白如膠原、纖連蛋白、層粘連蛋白等的受體
整聯蛋白是大多數基質蛋白如膠原、纖連蛋白、層粘連蛋白等的受體。整聯蛋白與ECM的結合是受體與配體的結合關係。◆功能:●整聯蛋白在細胞外基質與細胞內骨架之間起橋梁連接作用。細胞外基質與細胞骨架間的相互影響是通過整聯蛋白來實現的、●激活細胞反應。● 激活細胞內信號傳遞級聯途徑。8.整聯蛋白分子是由。 和β兩個亞基組成的異二聚體。。鏈的大肽鏈的頭端褶疊成3-4個二價陽離子結合位點。肽鏈約為100kDa,與B鏈形成非共價結合,整聯蛋白與配體的結合依賴於Ca2+或Mg2+(因此蛋白種類而異)。
-
JCI丨王哲/張健/朱峰合作組揭示食管鱗癌放療抵抗新機制
在該項工作中,研究人員發現核糖體S6蛋白激酶4(ribosomal S6 protein kinase 4,RSK4)是促進ESCC腫瘤乾性和放療抵抗的重要分子,深入揭示了RSK4調節ESCC腫瘤乾性和放療抵抗的分子機制並提供了潛在的治療策略。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包含多種腫瘤和正常組織的組織晶片檢測RSK4在多種腫瘤中的表達水平,發現RSK4在食管鱗癌中顯著高表達。
-
eLife|Aβ纖維引發的AD小鼠小膠質細胞的蛋白組變化和功能障礙
AD的一個顯著特徵是一種叫做澱粉樣蛋白(Aβ)的蛋白質異常高積累,在大腦中形成獨特的塊狀物稱之為 "斑塊"。大腦中的小膠質細胞,能識別感染、有毒物質和損傷的細胞,並通過清除這些物質來保護神經細胞。小膠質細胞功能障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病理特徵。
-
多篇文章聚焦澱粉樣蛋白研究新進展!
【4】PNAS:研究揭示β-澱粉樣蛋白聚集體結構,揭秘阿爾茲海默症發生發展過程doi:10.1073/pnas.1818530116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賓漢頓大學和科羅拉多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首次繪製了一種導致阿爾茨海默症加速發展的侵略性蛋白質聚合體的分子結構。
-
《科學》子刊揭示去甲腎上腺素在Aβ和Tau病理的未解之謎
圖1 α2AAR功能在AD患者和動物模型中的功能增強02,AβO作為α2AAR的異生配體作用矽基對接結果表明,AβO很可能與α2AAR的第三個細胞外環結合。AβO增強了NE誘發α2AAR介導的G蛋白激活的效力,證明了G蛋白偶聯受體正交配體(NE)和異交配體(AβO)之間的調節的互惠性。
-
郭德銀組揭示細胞新型自噬受體調控機體抗病毒天然免疫反應新機制
天然免疫是一種非特異性的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免疫反應,它廣泛存在於機體的絕大部分細胞,被認為是機體抵抗病原體感染的第一道防線。隨著近幾十年的研究,人們對天然免疫系統愈發了解,已經發現並鑑定出天然免疫反應的關鍵調控因子和信號轉導因子,然而某些重要調控因子的結構和功能機制依然不清楚,且這些調控因子的生理和病理作用尚有待於研究。
-
老年痴呆的治療:不要老抓著「β-澱粉樣蛋白」不放,它可能是來「救火的」,而不是來「放火的」?
據估計,2010 年全世界大約有3600萬痴呆症患者,預計今後每20 年將增加1 倍,2030 年將達到約6600萬,2050 年將達到1.15億。長期以來,這種神經元細胞內外的異常也被認為是導致老年痴呆的病因。β-澱粉樣蛋白的神經毒性,主要包括破壞細胞內的鈣離子穩態,促進自由基的形成,降低鉀離子通道功能,增強促炎細胞因子引起的炎症反應等等。所以,人們認為正是這些堆積在大腦神經元周圍的β-澱粉樣蛋白,最終形成了黏性斑塊,殺傷了細胞,損害了突觸,抹掉了記憶,削弱的認知能力。
-
腦科學日報:創新來自於腦功能的奇妙耦合;汪星人有多善解人意?
γ振蕩/節律是大型神經元群體同步活動的一種形式,該過程主要參與到了機體感知、工作記憶和其它認知功能中。3,南開大學張濤/郭東升AM: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新型潛在策略來源:奇物論澱粉樣蛋白β(Aβ)產生和清除的失衡導致Aβ1-42單體聚集形成纖維和澱粉樣斑塊,這是阿爾茨海默病(AD)發病機理中必不可少的過程,最終會導致病理變化和認知功能障礙
-
水生所肖武漢組揭示SIRT5和琥珀醯化在抗病毒先天免疫中的功能
本文由景傑學術團隊報導 蛋白質翻譯後修飾(PTM)在細胞進程調控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作為一個最近發現的新型翻譯後修飾,賴氨酸琥珀醯化修飾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
肌膚逆齡你只知道補充膠原蛋白?OUT了,纖連蛋白了解一下
纖連蛋白在體內主要有兩種形式1.可溶性纖連蛋白,主要存在於血漿及各種體液中,由肝實質細胞分泌產生,少部分產生於血管內皮細胞,稱為血漿纖連蛋白;2.不溶性纖連蛋白,主要存在於細胞外基質(包括某些基膜)及細胞表面,主要由間質細胞分泌產生,稱之為細胞纖連蛋白。
-
研究揭示蛋白異常「液液相分離」導致人類發育性疾病新機制
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生物與化學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員朱繼東與劉聰團隊合作,首次發現非受體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人類發育性疾病(如努南綜合症和豹皮綜合症)中的基因突變能夠導致SHP2蛋白的異常「液液相分離」,並將野生型SHP2蛋白招募至相分離體系中,激活SHP2的磷酸酶活性和下遊的MAPK信號通路。
-
免疫反應促進β-澱粉樣蛋白產生
而昨天,紀念斯隆·凱特林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有一個參與對病原體的免疫反應的蛋白——IFITM3(幹擾素誘導的跨膜蛋白3)在β澱粉樣蛋白的積累中起著關鍵作用,它可以改變γ-分泌酶的活性,這種酶負責把前體蛋白切割成β-澱粉樣蛋白片段。當敲除IFITM3時,小鼠中β-澱粉樣蛋白斑塊顯著減少。
-
中科院和北京大學合作揭示內質網應激蛋白ATF6調節人幹細胞衰老的...
該研究首次繪製了多種人幹細胞和體細胞受內質網應激蛋白ATF6調控的基因表達圖譜,揭示了ATF6維持多種細胞器穩態的新型機制,為衰老和老年性疾病的研究和幹預提供了新的潛在靶點和思路。蛋白質穩態失衡是導致細胞衰老的重要因素,與個體衰老及老年性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內質網對細胞內蛋白質穩態的維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Sci Rep:諸如白藜蘆醇等紅酒中的特殊化合物或有望有效促進機體...
2020年4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紅酒中存在的特殊膳食化合物(比如白藜蘆醇)或能模擬雌激素的作用來激活抗衰老蛋白sirtuins的功能;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解釋sirtuins和白藜蘆醇對機體健康和衰老的影響
-
Devel Cell:胎盤中持續性的DNA損傷或會影響機體的妊娠結局
2020年6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Developmental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密蘇裡州斯託瓦斯醫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在德朗熱症候群(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CdLS)小鼠模型早期發育階段,胎盤功能失調或許扮演著此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的一種新型角色
-
阿爾茨海默症在研藥物盤點:從抗β澱粉樣蛋白到基因療法
多年來,研究人員主要集中精力研究AD在大腦中可見的物理表現,即細胞外澱粉樣斑塊和最近的細胞內tau蛋白纏結。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任務,已有超過200個項目失敗,其中許多項目在被放棄之前已進入了昂貴的3期測試階段,儘管去年有一種抗Aβ藥物(aducanumab)被重新撿起,在今年夏天向FDA提交了上市申請並獲得了優先審查。
-
| 免疫之星 | 臺灣丫克瑪乳清蛋白~強化乳鐵~
在維持機體腸道、肌肉組織的健康以及補充體內穀胱甘肽GSH(肝臟裡解毒的物質)數量等健康方面有重要作用。此外,臺灣丫克瑪這款乳清蛋白,強化乳鐵蛋白,還特別添加了極大螺旋藻、鼠李糖乳桿菌、啤酒酵母、槭樹糖漿粉、洋蔥粉、蘋果粉等多種營養與免疫成分,是一款市面不可多得的高優質乳清蛋白。⊙乳清蛋白⊙乳鐵蛋白(~高含量!)
-
李詠生團隊揭示程序性壞死關鍵蛋白RIPK3在腫瘤免疫調控中的新功能—馬瑜婷、周鵬輝點評
該工作一大亮點是發現RIPK3缺失的MDSC具有更強的免疫抑制功能,表達更高水平的PGE2(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 E2),而採用PGE2合成關鍵酶(COX)抑制劑或其受體拮抗劑治療逆轉了MDSC的抑制功能,在小鼠炎症相關性腸癌模型中取得顯著效果。
-
太全了|乳鐵蛋白、CPP、gsMO、益生菌等62種營養素解析,請收藏
一、蛋白質1.乳清蛋白定義及特點:乳清蛋白是指牛乳在酸性條件下沉澱酪蛋白後,進一步從乳清當中分離出來的蛋白質的總稱,其中含有每天飲食所需要的必需胺基酸(尤其的亮氨酸),高支鏈胺基酸,由α-乳清蛋白、α-乳白蛋白、乳鐵蛋白、β-乳球蛋白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