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2月24日訊(記者 王永勝)清江南岸的宜昌長陽大堰曉麻溪村,參與疫情防控的志願者中有一對夫妻。他們除了日常巡邏外,還要為居民送生活用品。被鄉親親切稱為鄉村快遞員。
30歲的丈夫饒成是本地人,家住曉麻溪村二組,在宜昌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學校上班,與他同齡的妻子盛竹迪是一名共產黨員,就職於市建築節能推廣中心。因疫情管控,暫時無法返程。夫妻倆積極報名參加村級疫情防控工作的志願者,饒成負責村民登記信息和主幹道巡邏勸導,妻子則負責測量體溫。
2月16日以來,疫情防控升級,村民的生活物資由志願者集中採購投遞。饒成夫婦從此多了一項工作,幫居民採購物資,送貨上門。
曉麻溪村二組的小陳,是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父母意外去世,和86歲的爺爺相依為命。爺爺因病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我上學的時候,都是請人照顧爺爺,在這難得的假期,我想好好照顧爺爺,給他包一頓餃子,」小陳說:「家裡沒有麵粉,我試著在群裡留了言,看有沒有人幫忙買到麵粉。」
得知消息後,盛竹迪馬上和丈夫收集沿途居民的訂單,到市場購買麵粉和其它物資。半個小時後,小陳就收到了麵粉。陳爺爺吃了餃子,連誇「快遞員」快,孫女孝順。盛竹迪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吃了小陳給我們的餃子,感覺那是我終身不能忘記的美味!
盛竹迪和丈夫每天來回奔忙,手機顯示的步數很多時候都在一萬五千步以上。「疫情不結束,我們就樂於當好村民的快遞員。」盛竹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