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一種運動的模式,叫做每天都怎樣,肯定就會怎樣,那麼每天一百個伏地挺身,堅持一年之後到底會怎麼樣,每天5公裡、10公裡,到底會怎麼樣,每天1萬步,每天2萬步,到底會有什麼好處哪?這些定額定量的東西真的不見得可以定性。
運動肯定是對我們身體還是有好處的,但是運動並不是局限性的,每一個人的情況也都是不同的,用統一的標準來進行衡量每一個人,最後的結果和性質肯定是不一樣的。
每天步行1.5萬步,對我們身體到底有什麼好處?來,我們先來計算一下,這1.5萬步大約可以走多遠,用時需要多長的時間?
我們以每步長度(步幅)0.5米來進行計算,1.5萬步其實就是7.5公裡。我們再以每公裡日常步行用時15分鐘左右來進行計算,走完7.5公裡,大約需要113分鐘,2小時不到一點。
在此估算的基礎上面,現在我們完全可以談一談每天走1.5萬的利弊了。
好處:消耗熱量,防止發胖
儘管我們日常的步行速度,比如:上下班途中的步行以及散步等,尚達不到普遍認為的運動鍛鍊的這一程度,但是只要時間足夠的長,也可以形成一定的運動量,從而具有一定量的運動效果。
畢竟我們每一個人的年齡都是不一樣的,身體的條件也是不一樣的,當我們人的身體不允許跑了,走路肯定就是最好的一項選擇,動永遠要比不動好。
如果一個人只能靠行走來活動了,那麼一萬五千步也嫌多了,而一個可以跑的人,一萬五千步的慢行走,對我們身體的幫助也不會大,而且也會費時以及費力。
日常步行的兩大弊端各位需要知曉:
1、零散步行,無法累積出鍛鍊的效果:
我們日常步行的一大特點就是:零散,這其實也就是一天總的步行數主要是由零散步行積攢而成的。這種情況導致步行本身的無組織性以及無目的性,所以無法達到鍛鍊所應有的效果。
因為長時間的步行,這才是屬於比較典型的有氧運動,才會具有一定的鍛鍊意義,才可以達到一定的運動效果。而零散的日常步行,頂多可以多消耗一點的熱量,除此無他。
2、運動強度太低,既不能減肥,當然也不能提升身體的心肺能力: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日常步行的運動強度真的太低了。運動強度比較低,那麼就表明我們的身體非常容易適應,甚至是不用去進行適應。
每天一萬五千步,到底還是多少步,不管是在步數上面或者還是每天的時間上面,這些都只是一種前提,就是做到也不會怎麼樣樣,運動不僅僅會鍛鍊我們的身體。
當然也可以鍛鍊自己的意志,當自己這麼去做了,那麼就不要先在意結果,那一種以每天多少的運動量。
最後會怎麼樣的也只是一種營銷以及勵志的手段,運動只是一種習慣而已,不需要任何的口號以及目標,適合自己的就給堅持下去,這樣才是最為正確的。
「1.5萬步」鍛鍊的相關改良建議:
首先,要不要走1.5萬步真的不重要。一次有氧運動的時長,可以保證有30-60分鐘左右,就已經足夠了。
其次就是,千萬不要沉迷在零散累積的「總步行數」之中,一次連續的步行鍛鍊才是最有意義的。
3、除非你的身體真的非常弱、以前也從來都不運動,否則起步鍛鍊的速度,怎麼樣也應該要比日常步行速度快一些比較的號。
那麼具體應該多快哪?不用快到可以讓自己吃不消、上氣不接下氣,只要可以保持我們身體持續微微出汗就可以了。如果你對運動強度的要求比較的精確,那麼完全可以將心率控制在(220-年齡)的50%-70%之間足以。
4、提升步行的運動強度,其實並不一定要走得快。你也可以提升一下坡度,有這兩個辦法完全可以用:
A、走樓梯或者是走長坡道,比如:辦公樓之內的樓梯、大橋的引橋、有人行道的地下長隧道、上山的坡道。正常速度走就可以了,你或許就會發現,汗水譁譁地流,小心臟也是砰砰地跳。
B、如果你在健身房進行鍛鍊,那麼這就更加簡單了。在跑步機上面,將坡度調到比較適合自己的角度,然後在上面走就可以了。
那麼1.5萬日常步行,到底應該怎麼走哪?
一次連續進行,完全可以讓自己微微的出汗,加上一點坡度。如此,無論是減肥,或者還是鍛鍊自己的心肺,都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