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蚯蚓日記》文爸薦書,第六本

2021-03-05 少兒英語教育

《蚯蚓的日記》是一本極為有趣的圖畫書,它以日記的書寫方式,記錄和表述了小蚯蚓對自己、家庭、朋友,甚至地球的點點滴滴觀察和感受,以及對自我、未來的想法,很能得到孩子的認同。《蚯蚓的日記》情節幽默,人物造型可愛滑稽,一些搞怪逗笑的細節令人拍案叫絕。不僅幫助孩子培養樂觀向上的態度、多元思考的習慣,還傳達了有關不同生物和地球的相關知識。

 

蚯蚓的日記 

海報:

作者簡介  · · · · · ·

文字作者:朵琳·克羅寧(Doreen Cronin),出生於美國紐約,熱愛寫作,作品詼諧逗趣,擁有廣大書迷。她的第一本創作「Click,Clack,Moo: Cows That That Type」,出版後即得到凱迪考特大獎的肯定。之後的作品也都獲得極大的反響,榮登紐約時報暢銷圖畫書排行榜。

繪畫作者:哈利·布裡斯(Harry Bliss),出生於美國紐約,是一位得獎漫畫家,也是《紐約客》雜誌的封面設計者,同時也與Sharon Creech, Alison McGhee等得獎兒童文學作家合作了不少本好作品。與朵琳·克羅寧合作的《蚯蚓的日記》(Diary of a Worm),更榮登紐約時報暢銷圖畫書排行榜榜首。

文爸簡介:

原名:王少平。諾貝兒教育創始人,現iEnglish 特約服務商。

家有兩寶,大文和小文。大寶高二,二寶初一。

因為年齡優勢,對教育領域深度和寬度都有涉獵。有你不常見但最科學的孩子教育方法。

願將中英文死磕到底的一個人。喜歡 K12教育, 文案創作,社群營銷,及交朋友等。

相關焦點

  • 徐世平:方方日記英文版,是不是有必要的成書前的勘誤?
    現在,方方日記要出英文版了,而且,據說亞馬球遜平臺的預約銷售已經告罄。這兩天,網絡平臺議論紛紛。我的立場也是一樣的,不捲入涉及認知的爭論。因為,完全不同的認識,卻天真地希望爭出個所以然來,根本不可能,也沒有意思。雞同鴨講,狗與豬說,不可能的事情,爭也就沒必要了。我關心的問題, 只有兩個。
  • 方方英文版日記提前出版,真成了一顆子彈
    之前方方英文版日記預計在8月份才能進行正式出版,但沒想到在4月末突然提前至5月19日進行出版。一本近60萬字的日記想要提前3個多月進行出版,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得通宵達旦、夜不能寐了。方方英文版日記為何要提前到5月19日進行出版呢?她是為了貪圖名還是利呢?哪怕方方是為了沽名釣譽而將日記提前出版,大家心裡還會好受一些。但這一次,大家又要失望了。這一次,方方英文版日記提前出版,是將目標對準了在5月21日和5月22日在北京舉行的兩次會議。
  • 【英語故事】《Diary of A Worm》蚯蚓的日記
    適讀年齡:3-8歲今天的繪本名字叫做《Diary of A Worm》蚯蚓的日記。這是一隻小蚯蚓的日記,記錄了它的成長曆程。繪本運用第一人稱的語言,銅鼓蚯蚓的自述,讓孩子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性,也是一個寓教於樂的科普機會。
  • 真實的抗疫日常,折射不平凡的抗疫精神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
    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已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開啟全球預售。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
  • 方方日記英文版《武漢日記》將全球上市,方方稱不知此書是誰編的
    此書英文版《武漢日記》,將由英文讀物中五大出版社之一的哈珀柯林斯出版社(HarperCollins Publishers)出版。     「方方日記」英文版《武漢日記》封面資料圖片方方本名汪芳,祖籍江西省彭澤縣,生於江蘇省南京市,成長於湖北省武漢市,中國當代女作家,曾任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
  • 作家方方「日記」的英文版,封面已經改了,但是……
    方方作家的日記,英文版和德文版的封面和簡介出現後,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的爭議。4月11號,方方作家通過「學人」的採訪,也給出了相應的回應。對於封面上「敏感的小字」,方方作家給出了解釋。但是方方作家的日記,具有這樣的性質麼?這書一出版,國外讀者並不是將它們當作消遣的,而是當作「權威」的解讀。第二是這本日記能叫「WUHAN DIARY」麼?修改的封面上,正中間還是大大的「WUHAN DIARY」幾個字,也就是《武漢日記》。方方作家確實是在武漢,「據說」也記錄的是武漢這座城市的事情。但是這日記能不能以「武漢」為名?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今天在上海書展舉行全球首發式
    圖說:《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首發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今天是2020年上海書展的最後一天,上海交通大學舉行《查醫生援鄂日記》出版座談會暨英文版首發式。首發式上也傳來好消息,該書入選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目錄。
  • 《查醫生援鄂日記》出英文版:揭開中國成功抗疫的密碼
    在武漢的奮戰的日子裡,查醫生每天用語音發回一段日記,作為對自己一天工作的梳理和匯報,作為給自己解壓的一種方式,也作為對擔心自己的家鄉朋友的統一回應。日記經仁濟醫院宣傳處整理成文後,被廣大媒體廣泛轉載,讀者的期盼成了查醫生堅持每天記日記的動力。從援鄂第一天天到最後一天,共67篇日記。日記中她一字字一句句記錄下來在武漢親身經歷的人和事,這是她對自己這段難忘經歷的記錄。
  • 這本讓人上癮的書,懸念設計的日記傳記書籍,你可能沒讀過
    之前我寫過一本日記書籍《我的牧羊日記》的書評,那本書讀起來非常輕鬆有趣。而這本《被搞丟的人生》表面上是在描述廢料箱裡的148本日記,但不同的是這本書巧妙的懸念設計。本書作者亞歷山大·馬斯特斯是一位英國傳記作家,還是位理科學霸。他生於美國,畢業於劍橋大學聖埃德蒙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並分別獲得了數學碩士和物理學碩士。
  • 《有趣的蚯蚓》——大錢園區混齡班
    ,他就大聲喊起來:「你們看,那裡有蚯蚓.」大家尋聲望去,看到剛翻出的一塊泥土裡有一條長長的蚯蚓,再翻出幾塊泥土裡面都有,大家便圍在一起觀察起來,有些膽子大的孩子還伸手去抓,孩子們之間就有了「抓蚯蚓」的互動。
  • 韓國電影《蚯蚓》
    韓國電影《蚯蚓》是一部以校園霸凌為題材的電影,「校園暴力」我們聽得多了,電視上不時會有這類的新聞,但實際上遠不止那些,真相往往令人髮指。
  • 《陳乃乾日記》中的書事與人事
    尤其是陳氏購書鬻書、刊布古籍,一生與書結緣,整部《日記》自然多言書事、由書及人,可以說,《日記》給了今人一個新的角度去重新審視陳氏一生的學術活動和人際關係網絡,而中間許多的場景和事件,細節生動、耐人尋味,不但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還可以掌故視之。筆者有幸於《日記》付梓前夕獲睹清樣,值此書出版之際,不揣淺陋,就其饒有趣味之處,略作考據補苴,以現《日記》價值與陳氏風神之萬一。
  • 電影《蚯蚓》:人渣學長哄騙學妹進蘆葦蕩,事後卻露出真面目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花季少女被校園暴力折磨致死,腦癱父親為其復仇的韓國校園犯罪電影,《蚯蚓》。故事一開始,一個紅衣女子緩緩上樓,點一根香菸,冰冷的夜雨似乎早已淹沒了她絕望的心田。再沒有絲毫的猶豫和眷戀,從樓上縱身一躍,只留下一句,一死百了。經警察調查,死者生前是一名援交少女,名叫紫若,兩個月內竟然進行了20多次援交,警察將這個案件定性為自殺。
  • 《蚯蚓》:這個殘酷又現實的社會中,誰才是真正的蚯蚓呢?
    一個滿懷音樂夢想的女孩,考入了夢寐以求的學校,誰知這卻是一切悲劇的開端,這就是《蚯蚓》。校園暴力這一題材並不少見,影片採取倒敘模式,用李子若的死亡,展開了這一悲劇的開端。小若是一個非常樂觀又開朗的女孩,具有較高的音樂天賦,雖家境貧寒,父親還患有腦癱,但她卻積極樂觀的生活。
  • 猜猜看,《信誼世界精選圖畫書》有多少本?
    《好餓的毛毛蟲》、《猜猜我有多愛你》、《逃家小兔》這三本繪本廣為大家熟知,但大家或許不知道這三本繪本均由信誼引進,並收錄於《信誼世界精選圖畫書》
  • 《吸血鬼日記》第六季全劇終? 伊恩:很可能
  • 解讀這本日記,亟需日文翻譯
    「我們博物館有一本關於抗日戰爭期間臺兒莊戰役的日軍日記,裡面記錄了戰事的一些訊息,因為記錄有漢字也有日文,我們對裡面的內容一知半解,現在誠邀一名日文翻譯,幫助我們詳細翻譯一下這本日記的內容,讓我們能更好地掌握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證。」8月11日,在膠州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趙方賢誠懇地說。據了解,趙方賢收藏這件藏品約三年,一直未完全破譯其中內容。
  • 由一部作品的英文版上線所思考的!
    今天,日記英文版出版,並且在亞馬遜上線。美國買什麼都相對國內要便宜很多,這是綜合因素決定的,在這裡我不多談。美國唯數不多的比我們貴的方面,一是人工工資,另一個就是書了,美國的書定價都非常高,這次日記的定價是18.16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就是125元,這在國內是不可想像的。剛又看到消息,說是德文版也要出版了。第一,是誰?方方,本名汪芳,女。漢族。
  • 不一樣的閱讀分享:樂高搭建、節日裝扮、製作自己的繪本書
    《五年來,紐約時報評選出的50本最具藝術價值的兒童繪本》《閉眼入系列更新|2020年凱迪克大獎出爐+2000至2020年金獎童書清單》《和孩子一起看展聊藝術,這6本啟蒙書一定能幫到你》、《幫助孩子認識與啟蒙藝術的繪本清單》《紐約公共圖書館2020最佳兒童圖書》《盤點 | 那些能給予孩子「性別平等意識」的繪本》而在這些繪本推薦的留言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