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近9分的美國電影《綠皮書》究竟有什麼吸引人的魔力

2021-01-09 火火的林曦影視

2019年彼得·法拉利執導了一部傳記電影《Green Book》,中文名字綠皮書,很普通的名字,這和國內響亮的電影名字形成鮮明對比,但是評分接近9分,是什麼讓這部電影有這樣的吸引力?

其實電影的精彩程度和主演多少沒關係,曾經的《Moon》只有一個演員依然精彩,今天的綠皮書主演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一個白人,一個黑人,一段簡單但精彩的故事。

劇照 託尼

不一樣的主角

這部電影誰是主角呢?

前面說了這是傳記電影,1962年當時紐約最出名的鋼琴家唐·雪莉(Don Shirley)需要從紐約出發,一路向南舉辦巡演,美國60年代什麼樣下面會解釋,南北方對於膚色人種的認識是不一樣的,為了有個司機和保鏢,唐找到了託尼(Tony Lip),在那個年代,有色人種需要一種指導他們旅途如何住宿、餐館、加油、生活用書,這就是綠皮書。

劇照 唐

電影中描述託尼一大家的生活很幸福、很友善,這個託尼是該電影編劇的父親,因此電影的主演應該是託尼。

我們忽略了唐,他同樣是主角。

馬赫沙拉·阿里紐約大學碩士,電影中除了普通表演還要演奏鋼琴,如果拋開換臉科技,阿里的鋼琴熟練技藝和表演能力完美的詮釋了唐這個角色。國內的書法、演奏或演唱都是照個手或者分鏡頭處理,這種表演功力確實不能比。

劇情所處時代

20世紀60年代,中國處在一個改革醞釀的時代,社會平穩過度中。

美國呢?

劇照 綠皮車 綠皮書 綠石頭

要知道二戰剛結束20多年,新的一代成長起來,歐美國家的年輕人和父輩的價值觀是不同的,1955年到1975年的越戰把美國拖入泥潭,美國年輕人表現出更激進的一面,學生運動頻起,爭取自由,包括對音樂、藝術、婚姻、教育的理解都要和傳統不一樣,這產生了各種音樂組合,其中甲殼蟲樂隊最有名。婚姻就是那個所謂的「性自由」,也同樣影響了中國七八十年代的青年人。藝術上後現代主義出現,和現代主義的約定俗成不一樣,它不要約定俗成,這個你看看《大話西遊》的評論就知道了。教育方面美國確立了培養高科技人才目標和類似中國的義務教育法案。

膚色歧視

美國國土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典型的黃色人種,雖然彪悍但是還是擋不住歐洲白人的殖民,歐洲白人的武器先進,文化殖民經過百年更新換代完成普及。

劇照 演奏

印第安人被殺何止千萬,生活方式信仰不同造成這種嚴重的格格不入,男性被殺女性或者孩子保留才使得這個民族不完全滅亡。

黑色人種大部分是歐洲移民從非洲殖民地帶來的奴隸或工人,美國的南北戰爭、學生運動並沒有改變人們對膚色的歧視,這背後的原因是美國的戰爭不是膚色平等解放戰爭。

從骨子裡、書本或者語言中都會有對有有色人種歧視,即使有無歧視觀念的人,但形不成主流文化。

大國歧視

如今,美國還有一種歧視,就是大國歧視,並不是貓恨虎,而是歧視其它國家,妄自尊大。

美國國家崛起兩個字兩個原因:積累;一個原因是掠奪積累,另一個是佔了二戰的光。

膚色歧視已經融入到大國歧視,融入到一些人的骨子裡,你看所謂的戰爭背後和民族仇恨的背後是什麼。

綠皮書

回到綠皮書劇情。

劇照 演奏

託尼幹過很多職業,在夜總會發揮了他的特長,能打,能混。

夜總會要裝修,託尼有段無工作的日子,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可以說上有老下有小,房租得交,怎麼辦,只能再找個工作。

鋼琴家唐(雪莉博士)需要從紐約出發到南方巡演,當時的南方對黑人並不友善,黑人到南方需要一本旅行綠皮書做指引才行。

有綠皮書指引,還需要有個保鏢、懂人情世故的更行得通,唐找到了託尼,想要僱傭託尼,但是在討論工作內容的時候,工作內容之一是要託尼幹一些雜活,比如熨衣服、洗衣服等雜活,託尼拒絕幹這些,雖然託尼最後還是答應了唐,但是就是不幹這種雜活。

劇照 吃雞

託尼的活有兩個:開車和保鏢,偶爾搬運下行李。

第一站:匹茲堡莊園唐雪莉三重奏,唐和託尼發生了第一次衝突,託尼賭博,唐勸說不讓他參與賭博。

第二站:路上唐勸說託尼不要拿別人的石頭,可以拿錢買,這就是「勿以惡小而為之」。漢諾瓦演出時沒有施坦威鋼琴,因為演出安排人員看不起唐,託尼暴打工作人員。

第三站:路上託尼教會唐學會用手直接吃炸雞,隨手扔骨頭到窗外,託尼隨手將飲料盒扔出窗外,唐讓託尼撿起飲料盒。路易斯維爾唐去了酒吧,混混欺負唐,託尼救了唐沒有耽誤第二天演出。

第四站:路上,車需要保養,唐看到了土地上工作的黑人,這形成了極大反差。羅利演奏會,唐想上廁所,但是主人不讓他用屋裡衛生間,而是用外面的松樹那邊廁所,唐有些無奈,唐回到住所去解決廁所問題。

劇照 土地上黑人

第五站:唐開始教託尼給妻子寫信,託尼的妻子被信中語言感動得哭了。喬治亞州梅肯,唐想試櫥窗裡的服裝,但是店主不讓唐試這件衣服,唐微笑說明白了隨後離開。

第六站:唐被警察抓了,罪名是和混混鬼混,託尼用賄賂的方式救出了唐。唐對託尼的行為加以指責,兩個人又一次衝突。阿肯色州小巖城演出完開始了後續的旅程。

接下來,路易斯安那巴圖魯日、密西西比圖珀洛、密西西比傑克遜,回去的路上下著大雨,有警車查駕照及證件,由於警員對唐和託尼不尊重,日落鎮黑人晚上不能出沒,唐和託尼被抓到警局,唐通過和國家高層打電話救了託尼和自己。唐在演出的場所不讓唐去大廳吃飯,唐怒了不演出了,他和託尼去了黑人酒吧進行演奏。

劇照 主人讓唐到松樹後便便

旅途快結束了,大雪造成道路擁堵,車後胎癟了需要換胎,換胎後的託尼很累,需要休息,當託尼醒來,唐開著車到家了。聖誕節託尼趕到家受到全家歡迎。當大家正在慶祝的時候,有人敲託尼家的門,你猜是誰?

劇情節奏感

整部電影劇情二小時沒有大的衝突,慢慢地敘述,但是就是想看,演員的表演很細膩,一點點的上演著小的情節,兩位主角在摩擦中相互學習和了解,推動著劇情的節奏。

諷刺

每次面對困難唐都是優雅的笑著對待觀眾,雖然每次都有掌聲,但是真不知道這掌聲代表的是禮貌還是尊重。

劇照 唐到訪託尼家

唐最後學會了走出家門和家人(託尼一家)相處,託尼學會了尊重,無論學識多高,友善和尊重是大道。

相關焦點

  • 《綠皮書》豆瓣8.9分,究竟有何看點?韓寒打call,高曉松強推
    經過幾次理解的競爭,一開始居高不下的《馴龍高手3》,在《綠皮書》這部電影上映後竟然開始走向了下坡路,佔領三天票房榜首竟被一部文藝片逆襲。截止到目前為止1.45億的票房並不算多,但是豆瓣也給出了近幾年電影中較高的評分8.9分。並且還拿下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 8.9分《綠皮書》:種族歧視,美國最悠久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電影《綠皮書》改編自著名音樂家唐納德•謝爾利的真實經歷,講述的是美國民權運動如火如荼的1962年,一位名叫託尼•瓦倫隆加的夜店安保陪同唐納德•謝爾利南下演出的故事。黑人出行計劃綠皮書電影的結局固然叫人心裡一暖,然而其中唐納德在美國南方各州所遭遇的種種被歧視被羞辱的經歷卻也叫人心生憤懣
  • 佳片有約 | 「綠皮書」是什麼……?
    1962年,他去美國南方進行巡演,而影片《綠皮書》正是截取了在這樣一個巡演過程中發生的種種事件,電影中所展現出來的核心公路旅行其實長達一年零三個月,而範圍也比片中廣泛得多,《綠皮書》可以說是一場濃縮版的旅程。很多人會產生這樣的疑惑,既然是講述一個關於底層白人和精英黑人的故事,那影片片名又為什麼會叫做「綠皮書」呢?
  • 8.9分《綠皮書》:種族歧視,為何成為美國百年未曾消解的原罪
    電影《綠皮書》改編自著名音樂家唐納德•謝爾利的真實經歷,講述的是美國民權運動如火如荼的1962年,一位名叫託尼•瓦倫隆加的夜店安保陪同唐納德•謝爾利南下演出的故事。電影的結局固然叫人心裡一暖,然而其中唐納德在美國南方各州所遭遇的種種被歧視被羞辱的經歷卻也叫人心生憤懣。
  • 《綠皮書》背後的故事,各大媒體力捧的電影,究竟有多精彩
    如果你也是一個喜歡看電影的人,那麼你一定對《綠皮書》這部電影一點都不陌生,可以說自從2018年上映與來了,每一個影評人,每一家媒體,每一個知名作家都對《綠皮書》格外的推薦,那麼究竟是一部怎樣精彩的電影才能夠獲得如此多的褒獎呢?難道他有哪些科幻特效嗎?還是請了哪些優秀的演員來演出呢?都不是,可以說《綠皮書》的成功是那麼的讓人意外,又是在情理之中。
  • 電影《綠皮書》曝「什麼是綠皮書」特輯
    繼拿下金球獎最佳影片(音樂/喜劇類),又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五項大獎後,電影《綠皮書》終於定檔於3月1日在國內上映。今日,片方發布了一支「什麼是綠皮書」特輯,科普了影片的背景,也解釋了「綠皮書」是一本專為黑人而設的旅行指南,這本書標註了各個城市允許黑人進入的旅店、餐館等。電影《綠皮書》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一個白人司機和黑人鋼琴家因一次長途巡演的旅途,結下真摯友情的故事。電影在海外上映後,除了橫掃好萊塢頒獎季,在多倫多電影節、三大工會獎等重磅獎項上拿獎到手軟,海外觀眾也對該片評價不俗。
  • 《綠皮書》:60年代的美國竟然是這樣
    最近的電影《綠皮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看。豆瓣評分8.9,淘票票評分9.3,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和金球獎的多項提名和獎項,妥妥的優質經典電影。淘票票上獲得94%的大V推薦,有98%的觀眾看過之後覺得溫暖感人,小編就是其中之一。
  • 美國電影《綠皮書》
    美國電影《綠皮書》(央視影頻「佳片有約」10月3日)臺詞:託尼,我看重的是你與生俱來的解決能力。我說什麼還要看別人在意,這太麻煩了。他們的出身決定了他們的命運。拳頭解決不了問題,只有尊嚴才能解決問題。你這是寫信嗎?是記流水帳。來,我說你寫。親愛的,我覺得愛你是我所做的最為簡單的一件事。這句話可真浪漫。雪裡博士本可以不進行這樣的巡迴演出,在紐約派對演出,就可以獲得高出三倍的報酬。6年前的1956年,在伯明罕,科爾是第一個應邀上臺演出的黑人,就因為他演出了白人的曲目被趕下臺還挨揍一頓。
  • 電影綠皮書結局有彩蛋嗎?電影綠皮書什麼時候上映劇情介紹
    電影綠皮書講的什麼故事以黑人種族歧視為主題,圍繞著博士和tony的巡演經歷展開。沒有刻意講情懷,也沒有過度抒情,電影圍繞公路,音樂,種族歧視。一名黑人鋼琴家,為前往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個粗暴的白人混混做司機。
  • 電影《綠皮書》與美國60年代的風尚
    但在電影《綠皮書》中,精緻的著裝卻是電影主角表達情感與態度的方式,展現其低調外表下深沉的力量、高雅的品性、難得可貴的勇氣及其人格魅力。電影解析前言:「誰都不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的一部分。」影片中所呈現的美國20世紀60年代,不僅種族之間的矛盾激化嚴重,社會階層意識更為根深蒂固,美國白人上層人士以流淌著「英格蘭母親」的血液而自豪。而這也是為什麼老紳士會把一頂代表著貴族穿著方式的禮帽看的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映射出這樣家庭背景的人絕對是一位非常有社會地位的人物,為影片的所探討的個體身份問題、社會階層問題,種族問題奠定了基調。
  • 美國種族歧視現象曾經有多嚴重?看完《綠皮書》你就全明白了
    事實上,早在上個世紀的美國,種族問題是一項不成文的規定,嚴重程度遠遠超出你我想像。2018年,一部講述美國種族歧視的電影《綠皮書》上映,引起了巨大的社會討論,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今天,吐老師就來聊聊這部影片。
  • 電影《綠皮書》帶給了我們什麼?
    近段時間以來,漫威憑藉著《復仇者聯盟4》在電影領域一直獨秀。我也跟著大眾的消費熱情去陪伴家人看了,確實是一部好電影。但是看完之後總感覺爽完之後,沒有留下什麼,回味了許久之後,我抓破腦袋也不知道,對我有什麼啟示,對生活有什麼影響,我心裡不甘,於是我又選了一部電影《綠皮書》,兩個小時的時間曰曰而逝,整個電影幾乎沒有華麗的特效和激烈的打鬥,但電影完結後,我的內心卻是波流湧動。
  • 《綠皮書》靠什麼走紅
    3月1日,拿下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配角3個獎項的《綠皮書》在中國公映。獲獎之前,《綠皮書》在影迷那裡就呼聲甚高,獲獎之後,公映信息與海報等短時間內刷了屏。作為近10年來在中國評分最高的奧斯卡獲獎電影,《綠皮書》的票房狀況,能反映出中國電影市場對奧斯卡電影的接受程度。
  • 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為什麼會被人罵?
    當然也有部分差評。我看了電影,也看了喜歡和不喜歡這部電影的觀眾們雙方的觀點,我想來談談我的看法:第一:這部電影到底有沒有「白人救世主情懷」。《綠皮書》更像是《白皮書》,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就是很多人批評的主要內容,他們認為這部電影其實還是講一個「白人拯救一切」的故事。
  • 奧斯卡最佳電影《綠皮書》,竟然是部美國汽車旅館指南?
    最近有一部溫情又搞笑的電影,刷爆了伴小米的朋友圈。沒錯,它就是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
  • 年度最佳影片《綠皮書》究竟想要表達什麼樣的內涵
    今年奧斯卡提名的影片都有著一個共同點,比如說《綠皮書》《黑豹》《皮膚》《黑色黨徒》只要能夠和黑色搭到邊的都能被雨露均沾得個獎。作為獲得桂冠後的《綠皮書》沒有得到賀喜而是受到了不少人的爭議認為《綠皮書》獲得這個獎項有點高估它了。大部分人認為《羅馬》這部電影比《綠皮書》更好一點。
  • 《綠皮書》這部電影能讓你懂得什麼道理?
    導讀:《綠皮書》這部電影能讓你懂得什麼道理?綠皮書是一個感傷的公路旅行夥伴圖片關於種族歧視和階級歧視和勢利在20世紀中葉,託尼(維果·莫特森飾)是一個懶散的人,在一家夜總會當服務員。俱樂部將關閉幾個月,但託尼的房租和生活費不會被取消。
  • 《綠皮書》上映 任素汐獻唱推廣曲《最佳損友》
    網易娛樂3月1日報導 今日,本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綠皮書》終於正式登陸了全國院線。經過此前的幾輪看片活動,《綠皮書》已經和好口碑牢牢地綁定在了一起。目前淘票票平臺評分已達9.4分,豆瓣評分也高達8.9。是近十年來,國內觀眾評分最高的一部奧斯卡電影。
  • 為什麼電影《綠皮書》中,唐的一個電話,反轉了整個劇情
    在電影《綠皮書》中,最讓人記憶猶新的一場戲就是,途經日落鎮,因為雪大「誤入歧途」而被警察強行訓話,託尼一時激動毆打了警察,導致唐和託尼被拘押,這時有趣的一幕發生了,唐的一個電話,獲得當下釋放卻反轉了整個劇情,那麼究竟唐打電話給了誰?這個電話的背後又隱藏了什麼重要信息?今天就來揭秘下這個電話背後的真相。
  • 總的來說,綠皮書還是太美滋滋了
    事實上,兩人的南方之行,遇到的危險也遠比電影中多得多。1960s的美國,對黑人那是真狠。至於到底有多狠,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綠皮書開始只在紐約發行,後來逐漸風行到全美國和加拿大,幾年時間就成了美國黑人界暢銷書。到了最後一版,這本書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美國,甚至成為了黑人全球旅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