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上了天的環境焦慮(eco-anxiety)?| 零廢棄飛行指南

2021-03-03 imPACKED

2020年,是中國隨心飛元年。國內各大航空公司為了應對疫情突如其來的打擊,紛紛推出「周末隨心飛」、「花式促銷特價機票」。當飛機成為人們出行的交通首選,飛行過程中產生的食物浪費和塑料垃圾問題卻很少被人提及。

我開始覺得飛機餐是一個潛在的環境問題,是從一頓機上用餐開始的。

作為一個日常生活中的零廢強迫症,看到飽餐後桌上的殘骸,我的心情有些複雜——我不僅吃不完所有食物,還產生了一堆塑料垃圾!

我決定問問社群裡的小夥伴,看看別的航空公司的飛機餐長什麼樣。

大家紛紛發來照片👇

看上去,似乎每份飛機餐上都會標註「僅限本次航班食用」,而塑料、紙盒、無紡布等一次性包裝幾乎是標配。

這些照片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

每年航空行業產生的機艙廢物有多少?

 

這些剩下的食物、拆下的包裝袋,會被如何處理呢?

670萬噸,這是2018年全球航空行業產生的機艙垃圾(來源:IATA)。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重量相當於33,500架A350-900機型客機。

據說到2030年,隨著乘客量的增長,這個數字將增長至10,000,000噸(來源:IATA)。

另一項研究中,顯示航空行業一年產生的垃圾裡,光是鋁罐垃圾就可以建造58架波音747飛機,而報紙和雜誌可以填滿一個230m深的足球場(來源:NRDC)。[1]

有人做過一個統計,一趟12小時的長途飛行,一架載滿300名乘客的飛機,會產生1200個塑料杯、600個瓶裝水。

2019年,我國航班起降約1166萬架次,旅客運輸量65993.42萬人次。[2]

這些航班又產生了多少個塑料杯子和瓶裝水垃圾?

這是一道我不願意做的算術題。

除了一次性塑料垃圾,食物浪費是機艙垃圾產生的另一個問題。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研究表明,機艙垃圾中超過20%是未食用過的食品和飲料(2017)。

這些食物加起來,價值30億美元,即200多億人民幣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

我們在飛機上產生的垃圾會被如何處理呢?

我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機艙垃圾的處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飛機餐「過度包裝」?

NASA很委屈:「為什麼要我來背鍋...」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飛機餐裡每樣食物都要用塑料包裝密封起來。難道是怕被空中老鼠偷走?

其實,航空食物的包裝設計最早來源於NASA太空人的餐食。因此對衛生、安全和品質有著極高的標準標準。[3]

所以,說飛機餐的「過度包裝」是個歷史遺留問題,一點也不為過。

太空人餐食的包裝,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NASA

機艙垃圾分類是否有效,

取決於落地城市會不會問「你是什麼垃圾?」

好消息是,東方航空已經開始在機艙裡實施垃圾分類,分為幹垃圾(兼可回收垃圾)、溼垃圾和有害垃圾。[4]

BUT,僅限回程抵滬航段(為上海人民呱唧呱唧👏)

如果是國際航班呢?

情況稍微有些令人絕望。

因為國際航班有一條成文的規定:

「由於有機垃圾(食物飲料)有傳播動植物疾病的風險,根據落地機場的政策,即使沒有拆封,這些都需要特殊處理。如果飛行中產生的所有垃圾不分類,可回收物與有機垃圾混合後,也不能被再利用。」[5]

「目前,大多數機艙垃圾最後都會流向焚燒爐或者填埋場。」[1]

看上去,在機艙垃圾處理這件事情上,航司們在條條框框的規定裡,確實有不少苦衷與無奈。

那麼,我一個小小的乘客能有選擇權嗎?選擇之後的行為又能帶來多少真正的改變呢?

我決定號召社群小夥伴一起做實驗,看看我們可以做什麼。

不給別人添亂,是一個零廢飛行者的基本美德(請在心中默念3遍)。機艙垃圾的處理過程遠比地面上的要複雜,最後的結果也可能比較簡單粗暴。把垃圾當做我們的行李,下飛機的時候一起帶走!

很多航班都會好心地為我們提供瓶裝水(感覺被安排!)~

希望這瓶有點「甜」的瓶裝水能繼續度過下一個航班

@Yang

淨水機一般都在洗手間附近出沒

還有三擋溫度任你挑選

©Yang

自帶水杯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盡情感受空姐空哥對我滿滿的愛(看出來我很缺愛了吧....)。

每次讓ta們幫我灌一點水

結果總是滿滿一壺

©Yang

自從經歷了一次被凍醒的長途飛行之後,我總是會提前向空姐要一塊飛機毯蓋住我的老寒腿。

不過糾結的事情又來了,(一次性)飛機毯+密封塑料包裝,這個組合簡直令人窒息息息息息。

我的解決方案是:每次帶一條圍巾(薄外套or旅行睡袋也可)。圍巾不僅可以充當毛毯救命,還可以在我想念我家🐈時,把它裹成一團親親抱抱舉高高。

哦,必要時,還可以把ta做成好看的頭飾👇!(謝Dani為我們提供的非標準示範)。

「只要用耳機,就會用掉耳機的一次性包裝袋。」

「好不容易坐到一次有小電視的飛機,不趁機看一場電影感覺很虧誒!」

在這裡,糾結的肯定不只我一個人。

於是,經過多次試驗,我成功解鎖了用自帶有線耳機看飛機電視的新技能!

假如你和我一樣每次都吃不完or不喜歡飛機餐,你可以提前取消正餐。方法如下:

HOW TO

1/ 航司APP/公眾號自助通道(需要具備一定的探索能力)

一般步驟為:「服務專區」/「出行準備」/「特殊出行服務」分區/「我的行程」>「餐食預定」/「餐食兌換積分」

2/ 給航司客服打電話(簡單但是比較費時)

3/ 簡訊(目前好像只有南航可以通過簡訊回復直接取消飛機餐)

©Betty

南航會向部分旅客發出邀約簡訊

鼓勵旅客在機上按需用餐

這一措施已累計減少39萬份機上餐食浪費[6]

飛機餐沒了,如何餵飽自己呢?

來自iPT社群的小夥伴@Jessica提供了一個更優解——自帶飛機餐。

據2017年數據,民航一年列印紙質登機牌約5.4億張😱,「無紙化」登機可以節約登機牌成本10800萬元減少6000噸碳排放。[7]


所以呀,到了機場,別急著列印登機牌,先問問機場是否接受電子登機牌。假如可以,一般在這些地方可以搞到:

1/ 航司APP(線上值機後)

2/ 航旅縱橫APP(線上值機後)

3/ 通過機場自助值機櫃檯獲取

「人類抵禦氣候變化最好的方法是少吃肉」。——聯合國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前任主席 Rajendra Pachauri [8]

少吃肉意味著減少動物養殖,減少動物養殖意味著能源消耗也更少。

一個純素食者每天可以節約[9]:

4200L 水

18.2kg 穀物

9.1kg CO2排放

2.8m2 森林用地

©Vegan saves calculator

如何把飛機餐變成素的?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各大航司們提供的特殊出行服務。

HOW TO

1/ 給航司客服打電話預定

2/ 打開航司的APP/微信公眾號→找到「服務專區」/「出行準備」/「特殊出行服務」/「我的行程」分區>「餐食預定」,慄子如下👇

在海航APP上,乘客可以用取消飛機餐換來的碳積分種🌲。

我們一直很喜歡的機構「擺脫塑縛」最近開始研究綠色飛行,我們趕緊跑去諮詢了一下。

 iPT 

飛機餐的保質期遠超過航司規定的時間,剩下的食物可以有更好的去處嗎?

 擺脫塑縛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國泰航空有堅持與一個慈善機構合作,將航班上未有食用而安全的食物捐贈予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之前也有查閱過國內四大航空公司的社會責任報告,可惜都沒有發現這方面的介紹。

 

 iPT 

既然餐碗可以重複使用,為什麼不用非一次性的飲料杯?

 擺脫塑縛 

我們也很想知道航空公司在這方面的考慮,目前猜測主要是因為成本問題:(1)一次性杯子的重量更小,能減少飛行油耗,要知道油耗直接影響了航企的經營成本及碳排放。(2)僅考慮到短期的購置成本。首先一次性塑料杯的價格偏低,而重複使用飲品杯的購置成本較高,還有清洗維護成本、回收清洗的人工成本等等,從單次支出來看,一次性塑料杯更划算;從長遠來看,當重複使用的飲品杯達到一定的循環次數時,它的平均成本價就會降下來,有可能比一次性杯更低或持平。

 

 iPT 

用來包餐盒的塑料保鮮膜,可以替換成可生物降解材料嗎?

 擺脫塑縛 

國外一些航空公司也在尋找替代的方案,比如替換成蜂蠟膜等可降解的材料。另一方面,重新對餐盒進行設計改良是較佳的的解決方式,只要製作出同時滿足密封功能和重複使用功能的餐盒,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其實,除了考慮用什麼材料外,我們還需要考慮是否真的需要這些包裝,這些包裝是否可以被去掉。比如,我們國內航司的餐包普遍都進行了塑封預包裝,而國外一些航司的餐包由空乘直接派發到乘客的餐盤上,是沒有塑料包裝的。再比如,海南航空、達美航空的一些航線中,提供不是塑封包裝的刀叉勺套裝,而是用餐巾紙包裹好的餐具。

💡 💡

公眾對生物降解塑料的認識可能有偏差,以為生物降解塑料能夠在自然環境中降解。實際上,生物降解塑料的最終降解要求特定的環境條件,通常是工業堆肥條件。所以,生物降解塑料製品同樣需要妥善處置,不能隨意丟棄。但目前生物降解塑料廢棄物被當作其他垃圾,大多是焚燒處理。所以,將塑料保鮮膜替換成可生物降解材料,好處也很有限。提醒大家,替換成可生物降解材料,依舊是一次性用品。

 

 iPT 

飛機餐產生的垃圾是否分類?怎麼分?

 擺脫塑縛 

我們猜測更多的情況是,空乘把飛機餐產生的垃圾先混合收集,下了飛機後再分為廚餘垃圾和一般垃圾等,並交給有資質的回收公司進行處理;部門航空公司也會對塑料瓶進行回收,並加工製造成其他用品。目前有垃圾分類規定的區域,需要按照當地法規要求執行,比如《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了生活垃圾需分類投放和收集、運輸,所以上海市的進港航班上的垃圾都需要先分類後才能從飛機上清運出來。

END

[1] Jasmin Malik Chua. "Basically everything you're given on an airplane is wrapped in plastic. That’s a huge environmental problem". Vox. 2019-7-9

[2] 中國民用航空局. 《2019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 2020-6

[3] IATA. "Managing Cabin Waste".

[4] 李一凡, 吳榮奎. "東航回應「機艙內實施垃圾分類」:僅限回程抵滬航段". 新京報. 2019-7-3

[5] Karen Walker. "The challenges of reducing airline cabin waste". Aviation Week. 2020-1-23

[6] 李剛. "減少39萬份餐食浪費,南航怎麼做到的?". 人民日報客戶端廣東頻道. 2020-8-20

[7] "「無紙化」便捷出行:登機牌Out 二維碼In". 中國民航網. 2018-8-16

[8] Abigail Abrams. "How Eating Less Meat Could Help Protect the Planet From Climate Change". TIME. 2019-8-9

[9] Vegan saves calculator. https://www.5vegan.org/tools/vegan-save-calculator/

[10] "從生產到用餐,東航優化「飛機餐」供應,踐行「光碟行動」". 民航資源網. 2020-8-18

[11] "LIFE ZERO CABIN WASTE-RESULTS". 2019

[12] "United Airlines Makes History Flying the Most Eco-Friendly Commercial Flight of its Kind". PRNewswire. 2019-6-5

感謝本次參與共創的13名iPT飛行體驗官

Yiyun / Li / 暈止 / Betty / 卡卡 / Miley / 馬上學

Jessica / Ningyi / Una / Chelsea / Ci / 智超

- END -

祝大家下次飛行零廢棄


可持續旅行目的地導航地圖

這些城市已上線: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長沙

昆明|成都|杭州|廈門|大理

.

 city烈人城市後援團招募ing 

戳下圖加入探店!

相關焦點

  • 如何應對上了天的環境焦慮?| 零廢棄飛行指南
    國內各大航空公司為了應對疫情突如其來的打擊,紛紛推出「周末隨心飛」、「花式促銷特價機票」。當飛機成為人們出行的交通首選,飛行過程中產生的食物浪費和塑料垃圾問題卻很少被人提及。我開始覺得飛機餐是一個潛在的環境問題,是從一頓機上用餐開始的。
  • 汽車的eco是什麼意思 怎樣正確使用eco模式
    【威帥車市 用車指南】ECO模式就是自動擋汽車的經濟模式,在開啟ECO模式後,ECU控制單元通過對車輛速度、發動機轉速、變速器檔位等行駛數據的綜合判斷,然後對車輛作業系統做出調整。怎樣正確使用eco模式呢?
  • 毫無一技之長的中年打工人,如何應對焦慮甚至抑鬱?
    毫無一技之長的中年打工人,如何應對焦慮甚至抑鬱?2020-12-22 2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清凇:人到中年,面對裁員危機,沒有一技之長,難免焦慮
  • 空調遙控的eco是啥意思 空調eco和睡眠模式哪個省電
    然而在使用空調的過程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對近幾年出來的空調eco模式不太了解,那麼空調遙控的eco是啥意思?空調eco和睡眠模式哪個省電?空調開eco能省多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空調的遙控器上的eco按鍵是空調廠家預先設置好的一種空調運行模式。在eco模式下,空調運行最健康、環保。空調eco節能模式是指用戶只需要按下遙控器上面的「eco」鍵,不需要通過繁瑣的設定和操作,空調即刻進入eco節能模式。eco是economic的縮寫,是經濟、划算的意思。
  • 擔心寶寶的分離焦慮?先擔心媽媽自己的吧
    比如兒童最常遇到的心理問題 —— 分離焦慮。這幾乎是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但不同寶寶遇到的分離焦慮嚴重程度差異很大,不能同樣對待,絕大部分是普通的情緒問題,但處理不好,也可能會成為心理疾病。那如何判斷呢?分離是每個寶寶和家長都遲早會遇到的,而同心理依賴對象的分離,都會帶來焦慮情緒(成人也是如此)。
  • 焦慮|遇見焦慮?接納、適度宣洩、積極應對
    而越是如此想,便又愈發焦慮了。」與許潞相反,曹殊(化名)的焦慮則是「做著不喜歡的事但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什麼。」曹殊今年23歲,他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父母替他選的,但他對這份工作完全沒有一點興趣。「有一陣子工作量和壓力都很大,幾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我夢裡不是在做報表就是跟領導和同事吵架,醒來後躺床上覺得腦子一片空白。
  • 人小不代表沒煩惱:兒童焦慮症 & 正確的應對方式
    前段時間,吳鎮宇的兒子費曼在社交平臺上坦言自己有舞臺恐懼和社交焦慮,稱自己哪怕是在最熟悉的家人面前表演才藝,都會緊張到發抖。所以孩子的很多看起來「暴躁」、「消極」的行為,因為我們對焦慮症不了解,就很容易想當然地認為他只是緊張,或者認定他有學習障礙、注意力缺陷障礙等,根本就沒往焦慮上考慮。
  • 2020零廢棄日「零廢棄生活 立圾行動」主題活動在印力中心舉行
    零廢棄日是由萬科公益基金會、零廢棄聯盟、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在2018年共同發起的全國性倡導行動。聯合企業、社會組織等,通過線上線下系列公益體驗活動,加強公眾對於零廢棄理念的理解,促使更多公眾行動,減少垃圾的產生,讓「零廢棄」成為生活中的一種常態。
  • 從「訓練趴睡背後的父母育兒焦慮」談:基督徒如何應對信仰後新的...
    每一個母親,在迎接一個新的生命來到世界上的時候,都是充滿期待和幸福的,因此這位失去孩子的母親,同樣也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後果,我們同情母親失去孩子的痛苦,但是我們更要探討母親如此行為的背後原因。一味地譴責母親的行為,對母親的各種定性,既不能安慰母親的悲痛,也不能從中吸取教訓。但是我們不得不說的一點是,任何一個新手父母,都是第一次參與到一個新生命的成長,雖然經驗也許是零,但常識不能缺乏。
  • 第十一屆花王國際兒童環境繪畫大賽開始徵稿
    今年,比賽將繼續以"一起來eco"(大家一起來環保)為主題,徵集以日常生活中可以實現的環保為內容的繪畫作品。大賽的宗旨在於讓全世界肩負地球未來重任的孩子們認真思索如何去保護環境,並將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到的事以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同時親自實踐或向朋友及大人們宣傳呼籲。去年,大賽共徵集到來自世界各國和地區共計16,552份作品(累計徵集作品99,424份)。
  • Cover: 零廢棄商店流行,日常消費變得更環保還是更麻煩?
    而與此同時,一場更為安靜的革命正在發生:過去兩年中,近 200 家主打零廢棄的商店在英國湧現,它們試圖在最大限度上取締對生態不甚友好的消費方式,讓這一小部分人的實驗成為一種更被普遍接受的購物選擇。放眼望去,這些商店的環境回歸了某種農貿市場的氛圍。
  • 你患上飛行恐懼症了嗎?
    當一個人坐上飛機的時候,我們便進入了一個相對狹小的空間,飛機的座位安排本來就狹窄和缺少個人空間,而且我們還要被迫去和陌生人長時間相處,還有在平地上我們都會恐高的話,那可就慘了,這許許多多因素中的任何一小片的墜落都會像一片羽毛壓向一座牙籤塔那樣,讓我們的精神瞬間崩毀。所以飛行恐懼症其實是非常常見的。據估計,7%的人不會自願搭乘飛機旅行,20%的旅客都有一些飛行恐懼症狀。
  • Eco-sex——情人節の五十度綠
    情人節遇上假期,對於伴侶在身邊的非單身人士來說,多了耳鬢廝磨的時間,給快樂加了個倍;但有些人可能由於疫情原因,特別的日子只能異地「雲」過節,又或者你還「排著隊拿著愛的號碼牌」……無論你如何定義自身情感狀態,這一天都值得過得有意義(and有趣;)。不得不說,情人節是一個充滿「慣性」與「套路」的節日。
  • 《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個人如何應對傷痛,國家就如何應對危機
    戴蒙德之妻多年前便精於心理學研究,或因受此影響,他在《劇變》中拋卻前幾部書中使用純熟的環境地理等變量,轉而將心理學視角引入對一個國家和社會如何因應危機的研究。儘管老話說「家國一理」,但從個人應對創傷的心理過程抽繹出若干變量,再將其施用於分析一個國家如何應對危機,這一獨闢蹊徑的研究理路仍然引來一些爭議。
  • 偏頭痛+眩暈/頭暈+焦慮,你考慮是什麼病?
    臨床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偏頭痛+眩暈/頭暈+焦慮的患者,面對這樣的患者,診斷往往讓我們棘手,是一元論還是多元論,又該如何進行治療?在第十三屆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年會上,來自哈爾濱第一醫科大學神經內科潘永惠教授對《如何應對:偏頭痛+眩暈/頭暈+焦慮》這一專題做了精彩的報告。內容豐富,不容錯過!我們先從一個病例入手。
  • 指南|澳洲年底聚會季來襲:心理專家給「社恐一族」的實用社交建議
    只要找到適當的方法,就可以有效應對社交焦慮。(圖源:Unsplash) 夏天的時光總是美好的。 Blashki 博士解釋說, 「社交焦慮在身體上的症狀包括臉紅、心跳加速、冒汗、發抖...... 然後他們的腦海裡經常會有諸如 『每個人都在盯著我和批評我』 這樣的想法。」
  • 好久不見|關注當下,不焦慮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關於如何處理焦慮情緒的TED採訪,其中一些片段很有意思,也值得思考,整理出來如下,也順便和很久不見的大家打個招呼,好久不見啊~01—Question:How should we deal with anxiety under the
  • Why and How Dogs Develop Separation Anxiety?
    圖源:網絡 這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但我並不認為問題出在搬家這件事上,而是因為當狗狗離開熟悉環境的時候,對於獨處有焦慮的傾向。狗狗生活中的任何重大變化都可能成為導火索。 既然我們不知道狗狗的分離焦慮症因何導致,那麼我們能做些什麼來預防分離焦慮呢?答案是我可以通過做好幼犬的社會化訓練,讓他在獨處時間愛上航空箱並/或提供絕佳的獨處玩具來解決,但有些狗狗仍舊會有分離焦慮症,只能通過訓練才能克服。 我認為,明智的做法是,在狗狗獨處這件事上,主人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 廢棄口罩怎麼扔?南京出「指南」了!正確做法看過來……
    原標題:廢棄口罩怎麼扔?南京出「指南」了!正確做法看過來…… 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廣大市民積極配合, 在公共場合自覺佩戴口罩, 為此,城管部門提醒:「用過的口罩,可能沾滿了細菌、病毒, 一定不要隨意丟棄!」
  • ECO模式到底省不省油,會增加積碳嗎
    什麼是ECO模式ECO模式是駕駛模式的一種,比如一些自動擋車有雪地模式、沙地模式、運動模式、正常模式以及ECO模式,ECO模式又稱為節能模式,在此狀態下車輛會盡一切可能為降低油耗而努力,會帶來駕駛感受上的一些變化。